艾卜阿拔斯十分高兴,因为他此时手上的士兵很少,为了尽快增强实力,亲自来到这支军队中,大肆封赏,而且当天晚上住在了军营中。
但就在这一晚,一名士兵杀死了他,将领生擒这名士兵,经拷问得知他是为了给阿卜杜拉报仇,所以杀死艾卜阿拔斯。
但实际上,这次刺杀完全是在并波悉林的默许下,由萨利赫策划的。前说起过,阿拔斯王朝的军队几乎由并波悉林一手建立,所以阿卜杜拉军中也有并波悉林旧部。他利用旧部将一名死士安插入军中,成功杀死艾卜阿拔斯。
在最后下达暗杀命令前,并波悉林犹豫了很久,一度想要放弃这个计划,但最终还是在萨利赫的反复劝说下下达了暗杀命令,结果了艾卜阿拔斯的性命。
艾卜阿拔斯死后,哈里發之位再次出现空缺,而且没有众望所归的继承人。并波悉林凭借过往立下的功劳,以及自己手里的军队,控制了库法,将阿布阿拔斯年幼的儿子费萨尔阿拔斯扶上哈里發之位,夺取大食国政权。由于并波悉林的根基是呼罗珊总督区,大食国的重心也从两河流域转移到呼罗珊地区。
并波悉林不愿意长期留在库法,返回了木鹿,而且将小哈里發从库法带到位于呼罗珊地区边缘的剌夷城德黑兰,由一名十分信任的官看守。实际上,他想将国都从库法迁到木鹿,只是暂时没有合适的理由所以并未实行。
既然大食国重心从两河流域转移到呼罗珊地区,那之后的扩张当然要以呼罗珊人的利益为重。对于呼罗珊人来说,埃及与君士坦丁堡都太遥远了,他们没有丝毫去征服的兴趣;相反,大唐的安西大都护府近在咫尺,征服这一地区对他们更有利。所以以萨利赫与侯梅德为代表的呼罗珊军方极力怂恿并波悉林出兵攻打大唐。
“你们要知道,秦那斯坦的实力非常强大,绝对不是轻易能够征服的。”并波悉林又沉思了好一会儿,出言道。
“总督,所以我们并没有想过征服秦那斯坦本土,只是想夺取这一国的安西大都护府。”萨利赫摸不准并波悉林这番话是什么意思,这样回答道。
“即使秦那斯坦的安西大都护府,也不是那么容易夺取的。”并波悉林又道。
“所以我们制定的作战计划分为两步。”萨利赫回答:“第一步是夺取天山西北的领土,也就是碎叶镇、洁山都督府、嗢鹿州都督府、顿多城、拔汗那国等地。之后根据秦那斯坦人的战斗力与本土派来的援兵数量,再决定是否攻打天山东南的土地。”
“秦那斯坦人,不论士兵还是平民都必然不愿意被我们统治,这也不用多说;但境内的其他民族可未必。你们考虑过其他民族的态度了吗?将其他民族的态度都考虑进去,咱们的兵力有优势吗?”并波悉林又道。
“禀报总督,我们考虑过。”仍然是由萨利赫来回答。“秦那斯坦国的安西大都护府内有秦那斯坦、突厥、葛逻禄、突骑施、拔汗那、栗特、吐火罗等多个民族或国家存在。其中,吐火罗人与栗特人的国家已经全部灭亡,人民基本上都从事商业,他们或许更愿意维持现在稳定的局势,但也不会反对我们的统治。”
“把汗那人严格来说也是吐火罗人的一支,但仍处于独立地位,所以他们一定会反对我们的统治。但这一国实力不强,而且与秦那斯坦人的行政区较远,完全可以闪击该国迫使其臣服。”
“突骑施人原本实力很强,但这些年越来越弱,丢掉了大片草场,不得不退到碎叶水上游。属下的意见是,暂时不理这个民族,他们绝不会来主动招惹我们。”
“葛逻禄人的实力不弱,而且三年前与秦那斯坦人发生过冲突,双方处于敌对状态。应当联络这一族,允诺给他们部分利益,他们一定愿意协助我国。”
“突厥人也已经亡国,而且国家是被秦那斯坦国灭亡。但他们亡国的时间太长了,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百年,突厥人也已经被秦那斯坦人统治了一百年。不得不说,秦那斯坦人的政策是比较有效的,大部分突厥人将秦那斯坦视为自己的祖国。”
“那些仍然在远离秦那斯坦行政区的地方放牧的突厥人并不将秦那斯坦视为自己的祖国,但他们都变成了其他民族,比如葛逻禄。当然,也或许他们原本就是不同民族,只是在突厥人实力强时自称突厥人而已。”
“总体来说,突厥人会反对我们的统治,但会有部分突厥人愿意顺从。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愿意顺从的突厥人降低秦那斯坦人对突厥人的信任,降低秦那斯坦军队的战斗力因为其中有很多突厥人,即使是核心军队。”
“秦那斯坦国的安西大都护府还有其他民族,但人数都很少而且位于天山东南,不值得考虑。”
“综合以上所有信息,大部分除秦那斯坦以外的民族都是可以争取的,我们的主要敌人就是秦那斯坦人。秦那斯坦人在安西有数百万,与呼罗珊地区的人口差不多,但我们还可以调动两河流域的军队,兵力上占有优势。”萨利赫最后说道。
听完萨利赫的话,并波悉林又沉思了很长一段时间,久久没有说话。侯梅德等的十分心焦,侧头一看天都要落山了,想要出言提醒并波悉林,但被萨利赫阻止。
也不知过了多久,天完全黑下来后,并波悉林动了一下身子,看向萨利赫与侯梅德,一字一句地说道:“我已经下定决心,出兵攻打秦那斯坦安西大都护府!”
第78章 改变世界线的决定(下)
“太好了!”听到并波悉林的话,侯梅德立刻高兴地叫道。
“总督,你总算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萨利赫也十分高兴,但总还能保持平静,出言道。
并波悉林却只是面无表情地盯着萨利赫,看的他都发毛了才转移视线。他本心其实并不愿意出兵攻打大唐的安西大都护府,至少今年不愿意。但在萨利赫与侯梅德的逼迫下,他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
是的,逼迫。当然,并不是他们两人,而是近乎所有呼罗珊将领的联合逼迫。在扶立小哈里發后并波悉林忽然发现,因为他长期处于呼罗珊远离库法,大多数地方的官员并不支持他,只是因为他手握重兵不得不服从;他与呼罗珊军队的关系也悄然发生变化,从抱团取暖变成了互相利用。并波悉林利用军队来巩固他的权势,军队利用并波悉林达成自己的目的。如果他不满足军队的要求,两者之间恐怕会产生裂痕。
当然,并波悉林威望很高,即使出现裂痕军队也不敢反叛。但那样一来他的统治基础将不再稳固,并波悉林不愿冒着动摇统治基础的风险违背大多数将领的意愿。
所以他刚才问了萨利赫几个问题,如果萨利赫不能给出解答,那么意味着现在不适合攻打大唐安西大都护府,就能暂缓此事;但萨利赫反而证明了可以攻打,他再无拖延理由的情况下只能答应。
既然必须要攻打安西大都护府,那么就借着这次作战立下更大的功劳,拥有更高的威望;同时在战争中分化呼罗珊将领,让他们无法再次联合起来逼迫我。并波悉林想着。他忽然感觉有些悲哀。这些将领都是他带领着南征北战培养出来的,现在自己竟然没法再完全信任他们。
“现下已经是唐人历法的六月底,从下个月开始气温会逐渐降低;粮食也能完成收割,所以下月中旬就要做好出兵准备。”并波悉林回过神来,说道。因伊思蘭历法是纯阴历,一年只有354天或355天,所以每年每月的季节与上年相比都会变化,在提到季节变化时他们会借用周边国家的历法。
“总督放心,”侯梅德立刻回答道:“所有军队都已经做好准备,现在只需要等到粮食收割完毕,就能出兵攻打秦那斯坦安西大都护府。”
“要准备的很多,不仅仅是粮食。秦那斯坦安西大都护府的额定军队只有两万四千人,但他们能动员的士兵很可能超过十万;而且他们是守城方,我们是攻城方。至少要出动五万战兵,五万辅兵,还要征召五万民夫。这么多人,现在军中可没有能够运送足够粮食、军械的马车,必须从民间征召。”
“如何安置费萨尔阿拔斯?是让他继续留在剌夷城,还是将他转移到木鹿城,或者带着他攻打秦那斯坦安西大都护府?这也需要认真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另外,齐亚德你刚才也说了,要联络葛逻禄人。我的想法是让他们不仅出兵,还要负责一部分军粮,以减轻呼罗珊的负担。这也要提前派人去联络。”
“还有,对待拔汗那国,到底是直接出兵攻打,还是先派使者劝降,若是不降再派兵攻打?若直接出兵攻打,那么现在就要抽调一支军队出兵。到底出动谁的军队?”
“”
并波悉林一连说了好几件必须提前准备的事,侯梅德有些尴尬,嘿嘿笑起来也不说话。
“总督,属下立刻派人将官与各位将领都叫来,商议这些事情。”萨利赫神色不变,说道。
“不必着急,现在已经这么晚了,不要叫他们,毕竟出兵也不急于一时。”并波悉林顿了顿说道:“明日天亮,我就会派出侍卫将此时木鹿城内即附近所有的官和将领都叫来,召开正式会议讨论出兵事宜。”
“至于现在,已经这么晚了,还是先休息吧。好好休息,明天才更有精神商议事情,不是吗?”
“您说的很对,属下这就告退,不耽误您休息了。”萨利赫说完行了一礼,转身离开总督府。
“属下也告退了。”见萨利赫离开,侯梅德也赶忙行礼告退。
“你们也好好休息,不要贪晚。”并波悉林又表情温和的说道。
“多谢总督关心。”萨利赫已经走远了没听见,侯梅德答应一声,再次行礼,离开了这间屋子。
等他们都离开自己眼前,并波悉林长出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我这算是被架上贼船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不过无论想怎么走,都必须打败秦那斯坦国,至少夺取天山西北的土地。”
“阿贝德。”他对门口的一名侍卫叫道。
“总督要让我做什么?”阿贝德走过来,行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