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龙腾(二)
第二百一十三章龙腾
“龙腾计划”是微星科技集团1994年为迈向国际市场,确立自己国际市场的品牌地位的而实施的一系列市场策略、投资与并购计划的总称。
这是以微星科技一代的微处理器的名称作为代号的,它的用意于希望借此机会让公司真正走出国门,国际市场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代表着中国高技术高水平的力量,一支年轻的力量,也是一支注定要让世人瞩目的力量。
1994年10月,广东电信开通了中国第一个进入商业化的数字移动通信网,这个网络是建立深圳原有的da试验网的基础之上的,250个基站和20个直放站覆盖了深圳城乡的每一片土地。由于此前试验网的不断完善与不断改进,当初那2万名幸运的试用者早已习惯于使用anya电讯生产的手机,享受着比模拟网好的通话质量。眼下,深圳人正翘首以待深圳电信局正式办理手机入网手续。
中国内地似乎没有人谈论已经欧洲开始商业化的g,官方是大力宣传da种种优势。李思明已经改变了历史,原本的历史中,中国决策上马第二移动通信网的时候,曾一度钟情于da,只是由于g开放符合产业发展的需求,并且相对便宜,所以让g中国站稳了脚跟。李思明明知道支持da的国家实太少,但是-94标准及其初期版本,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开放性和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而且这种开放性必将带动整个产业链企业的发展,并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所以中国的da网络已经到了不得不上马的时候了。
“你们准备好了吗?”中国某通信类刊物封面上写着这个特意加大加粗的问号。当广东电信宣布da投入商业化运营的时候,除了原有的那2万名试用者抱怨从此他们必须交高昂的电话费并且从走失去某种特权之外,所有产业内企业都摩拳擦掌,纷纷等着分食大蛋糕。但是除了很早就跟微星科技集团有密切合作的少数几个公司之外,大多数中国的企业只能望洋兴叹,他们要技术没技术要人才没人才,是缺少市场意识。
1994年11月1日,这一天深圳电信正式办理手机入网手续。anya电讯这一天推出一款手机,这是世界上第一款揭盖手机,黑色外壳,外置式的天线,采用机卡分离的形式,也是目前世界上体积小重量轻的一款手机。一经推出就引起世界轰动,甚至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了后来真正翻盖手机的代名词。它使用的是一块镍镉充电电池,当然是微星电池有限公司生产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这一天注定成为世界电信产业界的值得纪念的日子,当月投放市场的10万部手机,售价高达一万两千元人民币,但一周之内就销售一空,这要比动辄两三万元的“大哥大”要便宜的多,不仅令多的人买的起,而且从造型上看是让多人产生购买的愿望。这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手机被那些渴望生产这种手机的厂商买回去大卸八块,给解剖了。
“江湖告急”可以用来形容anya电讯目前的状况,总裁兼张华很显然没有预料到市场的反应是如此的热烈,以至于他不得不董事会上表态要深刻检讨。工厂不得不加班加点制造足够多的手机供应市场,这绝对是一个垄断的市场。
一时间,深圳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手拿黑色的anya牌手机的人,而且专门是人多的地方打电话:
“张老板吗?我要的货你还没发过来,告诉你,我虽然不公司,但我有anya手机,你一天不给我发货,我每隔一小时打一次电话,直到你发货!”
“喂,程先生吗?我是老刘啊,好久没见想约你出来喝茶,噢,今天没空啊?没关系,你有空了给我打电话,随叫随到,我的手机号是130……”
“刘经理吗?我是宏发公司的销售经理啊!我街上呢,当然用的是anya牌手机,你也有啊?号码多少?不知道我们公司的合约您收到了吗?”
“是赵秘书吗?我是谁?我是你老板!公司有什么事情随时给我打电话报告,不用担心,我刚买了anya手机,随时可以联络到我!”
这种黑色小玩意拥有难以明了的魔力,它已经开始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终有一天,人们即使很讨厌它,却也离不开它。anya电讯bp机业内的霸主地位,让它的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国人中耳熟能详,而它本身就代表着可靠性和实用性,它不太长的发展时间内,已经树立了自己的雄厚的品牌实力,而深圳试验网运行两年多以来,是让所有人都产生了信赖感。
“没有anya,我连bp机都用不起!”这是许多人的看法,随着anya生产规模一再扩大,让bp机的价格越来越低。1994年末的时候,如果你是深圳的老板,如果你手上没有一部anya牌手机,你都没脸跟客户说你是深圳的老板!anya,至少中国,已经成了个人通讯产品的代名词。
如果有人说,我只信赖anya牌手机,那么李思明应该感到很高兴,这是他和他的股东们的“美好”的愿望。
深圳电信的移动运营当月的话费收入就超过了700万元,而它本身却基础建设中却没花几分钱——因为这全是anya电讯携手它的两个关系亲密的合作伙伴中兴和华为无偿建设的,他们必须让电信系统意识到早一天建设早一天收益。
广东电信移动通信公司于是趁热打铁,准备全广东省内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全面建设da网络,没钱没关系,银行给贷款,银行也很乐意给贷款,因为这对于电信系统来说,也是一个垄断性的行业,绝对不可能没钱可赚。一场轰轰隆隆的移动通信基础建设广东展开了,中兴与华为提供的几乎每件产品中都有anya电讯的专利授权。anya电讯1994年后两个月共销售手机70万部,共获纯利近30亿元,十足是暴利,这还不算它从通信设备中收取的专利费。
这巨大的利润刺激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甚至外国企业加入进来,全行业进入了狂热的状态。而香港证券中介公司和一些投资银行正使出浑身解数,游说中兴与华为赴港上市,此前因为微科创投向它们各注入了一亿美元的资金,它们都香港注册了空壳母公司。而广东移动通信就是后来的中国移动前身的一部分,李思明对于中国移动da上的热情,让他感到很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实是很奇妙!
中国的da网络开始商业化的同时,另一家公司的上市计划提上了日程。
这就是峨嵋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从建成起,依靠着它国内强大的技术领先优势,当年就垄断了全中国的多晶硅材料的市场,结束了国内半导体产业所需半导体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并且依靠立足于国内而带来的成本优势,还有少量出口。
但是它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年产量1000吨的规模并不是佳经济规模,如果着眼于未来市场的需要,不论是计算机、手机及其它半导体产品的需要,还是未来太阳能发电所用的面板材料需求量,这个产量还是太低了。如果未来五年内,如果硅材料从25美元公斤涨到60美元公斤也不是太让人意外的事情,这是一个只掌握包括峨嵋公司内的世界9家公司手中的垄断性产业。而世界半导体市场平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国内及国际市场带动下,近年多晶硅需求量急剧增加。
这家公司的主要股东除了国有股之外,有微星半导体,还有香港的两位富豪,但是这后三家雄厚资本的噱头就让市场疯狂。李思明又一次创造了股市神话,这家总资产不过30亿港币的合资公司,一上市就翻了五倍,达到150亿港币的市值。
单是“李超人”和“小李超人”的名头就让市场疯狂,那都是“财神”。
“凭‘李思明’这个名字,就至少值两百亿美金。他一次又一次让香港的普通投资人从中受益,十足是个‘财神’,兴产业加上实力雄厚的科技和从一开始就借助于一批拥有丰富国际化经验的高级经理们的管理,旗下的企业都具有高成长性。据香港银行界的人士透露,李思明如果愿意向他们借款,他们随时恭侯,并且不会对资金使用有过多的限制要求,但是他们很遗憾,李思明旗下的公司似乎资金十分充足,这让他们失去提供贷款的机会。香港的富豪们现拼命地想和他拉上关系,每一个稍大点的私人酒会都向李思明发出邀请,希望能借应酬的机会,从他一次又一次创造的财富奇迹中分一杯羹。
很可惜,目前跟李思明谈得上有交情的香港富豪并不太多,曾氏企业的资产过去五年涨了至少一倍,而这全拜李思明所赐。曾氏家族成员曾智先生本人也是李思明亲密的创业伙伴之一,两人早年黑龙江共患难过,关系比亲兄弟还要亲。而据坊间传闻,曾智70年代末来港时,家族内部颇受排挤,而后他一心一意跟李思明一起创业就不是那么让人奇怪了,如今家族的财富早已不放他的眼里,他也没有任何想继承家族财产的想法。
目前已经有不少财团或豪门计划从传统产业进入科技事业,都看到了科技事业巨大潜力。微星科技集团所处的深圳深南大道,上个月至少有五家香港科技公司开张,据说这都是受到李思明的微星科技集团的启发,业务范围主要包括i设计、it技术方面。”香港的媒体这么报道。
“还有没有机会一起发财?”曾三叔当然尝到了甜头。
“咱们香港建一个da运营网如何?”李超人却说道。
“李先生这么有信心?”李思明笑着道,“我们国内才刚开工呢!”
“这就对了嘛,我们和记电讯先香港给你们anya电讯的da走出一条商业化道路,为你们做一下广告!”李超人说这话时,似乎让人感觉他是个活雷锋。
“我看很有赚头,不知道我们曾氏企业能否分一杯羹?”曾三叔道,对着李超人道,“和记电讯让一部分股份给我如何?我愿意出市价的三倍价钱!”
“这也不是什么太难办的事情,可以考虑!”李超人道,他这话是冲着李思明说的,曾氏跟李思明的关系很不一般,如果曾氏能成为他电信方面的合伙人,那么李思明也不会要价太高。
和记电讯1985年就涉足移动电话网络,至今已经拥有大约20万用户,占整个香港移动电话市场总额的14,但是对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李超人起初想上马g,但是看到了李思明旗下的da的种种拥势,有些犹豫。当今g迅猛发展的同时,香港也已经开始发展了,李超人希望能快切入这个市场,否则瞻前顾后只能让其它公司的g站稳了脚跟。这对李思明来说也是一个机会,如果da只是中国国内运行,不是他的目的,他希望能全球范围内与g一较高下,因此他并不介意只收取较低的专利费用,让多的通信企业包括运营商加入进来,形成一个集团军。
不得不说,李思明过去的成功,让李超人很有信心,甚至为此不惜投资一大笔钱,也不惜拉拢曾氏企业进入和记电讯。李思明想通过香港这个高度开放的市场,让da这一通信体制能被世界真正所认识。
作为“龙腾计划”的一部分,anya电讯花巨资收购了一家生产g手机的德国公司,并借着这个拥有手机牌照的壳,圣诞节前推出了自己第一款g体制的手机。与亚洲不同,这是一款直板手机,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先进科技,并考虑到欧洲人的手型,和数千万次的测试,欧洲市场一经推出,就一举成名。可以说,欧洲的那些未来的手机巨头,此时还不是那么强大,只不过anya电讯是后来者,还无法影响到占天时、地利和人和的欧洲公司,不是欧洲标准的制订者,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仅仅是走向国际化的开始,那巨龙一旦从沉睡中苏醒,必将一飞冲天,让那曾经绚烂的云彩也失去了色彩,那广阔的天空才是适合娇龙遨游的空间。
香江电器是微星科技旗下资格老的一间公司,同时也是旗下进入国际市场早的一个子公司。那些好莱坞的曾经跟李大导演有过合作的大明星们为香江电器拍广告,大面积的广告投放让美国人也开始购买,1994年底,它已经美国站住了脚跟。而东南亚,香江牌被评为“受欢迎的电器品牌”,欧洲,它也逐渐地渗透。整个1994年全年主营收入达到60亿美元,毛利超过6亿美元。
而微星电池有限公司1994年底,得益于anya电讯采购大量的充电电池,和渡边三郎不遗余力的“成本削减计划”与所谓的“管理改善计划”,竟然当年年底实现了盈亏相抵的局面,赢利指日可待。这让日本的管理界大跌眼镜,人们开始纷纷谈论渡边三郎的“成功经验”,似乎已经忘了仅仅几个月前他们还贬斥渡边的一系列标立异之举。“成本杀手”是渡边三郎刚刚得到的一个“绰号”。
当你失败时,一切都成了你失败的原因,而当你侥幸成功之时,不管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一切又都成了你成功的理由。正如这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是一样的道理。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