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第二百一十四章 话题(一)

  第二百一十四章话题

  李思明的儿子李小明1995年春节前才回到深圳,距离上次离家近一年的时间。1994年的整个暑假他都没回来,似乎已经乐不思蜀了。

  他的爷爷奶奶实是太想念孙子了,以至于二老1994年千里迢迢地往山东跑了三次,每次都是带去大包小包的东西。这让李思明和妻子杨月都觉得把儿子送到山东求学也许是一件无比正确的事情。

  将近一年未见,李小明的个头长了不少,个头直往上窜,以前自己眼皮底下倒不觉得太明显,这次一别一年,李思明感觉到儿子身上发生的变化。

  “小明啊,你看上去个头长了不少,也比以前壮实了不少。山东果然都是大汉啊!”李思明一见面就拍拍儿子的小胸脯。

  “那当然了,爸爸,我天天爬山,那山再高,我一口气就能爬个来回!”儿子挺着胸,用充满骄傲的语气说道。

  “那你暑假怎么没回来?不会将这个家忘了吧?”李思明故意问道。

  “学校暑假有活动,要半个月。我想我要是回来,一来一回就耽误时间,再说深圳夏天这么热。”儿子回答道。

  “那你老实说,你没有想你妈,当然还有我?”李思明追问道,“可别告诉我你都忘记自己姓李!”

  “嗯,有一点想。”儿子挠挠头,腼腆地说道。

  “只有一点?”李思明很不高兴。

  儿子见李思明面色不善,补充了一句:“但我觉得学习重要!”

  “哦?你这小嘴,还挺会说的嘛!”李思明恼道,“看你孙奶奶的面子上,我就不跟你计较了。你有没有调皮,不听孙奶奶的话?”

  “我没有,孙奶奶待我可好了。”儿子辩解道,“我从来就没闹过!”

  这话李思明倒是挺相信的,虽然自己工作很忙,但是当人家父亲的,对儿子山东的表现,一直是很关心的。这样也好,儿子能有一个有利于他成长的环境,也是他这位做父亲的心愿。哎,人家当爸爸的是千万百计给孩子找个现代设施条件好的环境,可对自己的儿子来说,远离家庭的千里之外的偏僻山村才是一个好的环境,这真是让人郁闷的地方。不过这也难为了儿子,小小年纪就要离家,可以说是有些“残忍”,这正是李思明的父母难以理解的地方。

  但是李思明却坚持这一点,一个远离都市远离尘世纷扰的环境才是儿子需要的,如果儿子能那个纯朴的山区学会什么是真正的自由的生活那就是万幸了,让他的少年时代充满着阳光、自由与纯真,还原生活中的本来面目,不让自己身边的一切遮蔽他还分不清真相的双眼。

  孙昌的儿子孙大军去年秋天考上了石家庄陆军学院,学的是陆军分队指挥专业。本来济南也有一所陆军指挥学院,离家也近点,可是李思明总觉得以孙大军的数理化成绩,如果报考一些诸如雷达制导等军事技术专业,那就好了,军队需要的是专业技术人才,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继承自己的“衣钵”。李思明施加了自己的影响,但是孙大军却是十分坚决,他只希望能像自己的父亲孙昌一样成为一名实际作战单位的指挥官,于是作为折中,他报考了石家庄陆军学院——李思明或者孙昌的前属下乔小龙刚调入该校任教,孙大军未来的军校生涯将会很“美好”,李思明已经为他“祈祷”。

  “爸爸,将来我也要考军校!”儿子李小明说道。

  “那很好啊,不过你现说这话还是有点早,等你读高中的时候,你再告诉我,我一定支持你。”李思明笑着道,“你不会就因为大军穿上了军装,看上去很帅,就说要考军校吧?”

  “不是的,爸爸,我就是觉得当兵好!”儿子坚决地说道,“9月份刚开学的时候,我还看到乔叔叔,他是来接大军哥哥去上学的,他说当兵好处很多!”

  “那他跟你怎么说的?”李思明很好奇。

  “第一,当兵保家卫国,是每一个公民应的义务,一般人还没机会。爸爸,什么叫‘公民’?,什么叫‘义务’?乔叔叔说我现还算不上公民,要当上兵才算得上!第二,当兵就不用花钱买衣服买米什么的,可以说是很勤俭节约,我们老师也说了勤俭节约是很优秀的品质。第三……”

  “得了、得了!”李思明打断了儿子的话,很认真地说,“你下次如果再见到那个姓乔的,就不要理他!”

  “为什么啊?”

  “这人这里有些毛病!”李思明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经常说些糊话,一不小心就被他骗了,他是个骗小孩的专业户!”

  儿子眨了眨眼晴,表示很不理解:“可是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啊!”

  ……

  春节就到了,李思明也是去年一年看上去繁忙的工作中暂时解脱出来,安心过个详和惬意的春节。公司去年一年一系列富有进攻性的举动,国内国外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话题也不少。int就是其中的一个话题。

  int是一个联盟,一个取自微软公司的拳头产品ind与int公司名称的名字。它的创立是为了对抗ib公司计算机业的霸主地位,如今这个联盟让大部分计算机厂商和软件厂商不得不为其马首是瞻,而微软公司与英特尔公司从中受益非浅,可谓是“强强联合”,如果用“垄断”来形容也不为过,至少也有这种嫌疑。但是人们现希望这个联盟能某一天瓦解。

  因为现所有人都知道,英特尔公司的一大强劲对手微星半导体正对它的市场份额虎视眈眈。李思明等待英特尔公司犯错,这个错误将不久之后发生,到那个时候,李思明将会扬眉吐气,被人压制实不是他想过的。而且人们也都知道了,微星半导体的母公司微星控股公司是微软公司的第三大股东,这让许多人有着相似的联想。

  外界可能会很欢迎int联盟能够解体,因为这样其他企业就有了多的机会,至少苹果公司就十分欢迎。但是微软公司恐怕不会放弃这个联盟,因为自从奔腾系列出世,英特尔公司凭借着它强大的技术力量占据着世界微处理器近70%的份额,除非微星半导体公司某天能从根本上撼动它的根本地位,否则只能是妄想。

  前不久,微星科技集团美国的管理分部的高负责人杰瑞弗兰克尔代表微星科技集团与微软公司结成战略合作关系,英特尔公司立即表示严重关注。微软公司鲍尔默解释说,这只是一个很平常的协议,就如同微软跟ad这样的公司所签的协议没什么两样,微软的目标是中国计算机用户,这并不妨碍微软跟英特尔公司之间的协作,这是一个开放的协议。

  事实上微星半导体的产品跟英特尔公司存着巨大的相似性,技术上实施的是跟随战略,因此微软公司闹的沸沸扬扬的下一代操作系统一定会跟微星微处理器有着完美的契合度。

  1995年人们还有一个话题就是李思明到底有多少钱?讨论富人们有多少钱时,人们多少带有一点娱乐色彩,甚至还有这样的一个叫富豪榜的东西,人们看到那些身家亿万的富豪们的名字出现上面时,总是发出这样的疑问:“他捐了多少?”

  中国的富豪阶层自从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大潮开始,也逐渐形成。起初富人们很害怕,过去的政治路线让这些先富起来的人胆战心惊,个个装穷,人怕出名猪怕壮,甚至有人将自己挣的钱捐出一大部分出来,这倒不全是出于有一颗慈善的心;然后富人越来越多,富人们开始担心税务局找上门来,尤其是那些有过逃税漏税经历的人,包括那些“走穴”的明星们;再到后富人们又习惯于富豪榜的存,甚至以上榜为荣。于是多的中国人想知道,这些人发家致富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不道德的事情,发出这样的疑问的同时,内心也得到了某种满足感。

  1995年,一期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富豪榜,比尔盖茨以129亿美元的个人资产荣登排行榜第一,坏消息是,去年美国政府对微软展开了反垄断调查。人们惊叹富豪们的个人财富的同时,不禁要问:

  “那位名叫李思明的中国人呢?为什么看不到他的名字?”

  对此,该杂志解释说,我们承认李思明可以榜上排上前十名,甚至靠前,如果能排第一,我们也不会感到吃惊。但是我们无法知道他个人微星集团的离岸母公司微星控股中所持有的真正股份比例,因此如果只是估计,这个收缩范围将太大,那么将影响到其他人的排名。为稳妥起见,我们没有将他纳入富豪统计范围。

  于是,人们用“深不可测”来形容李思明的财富,各种版本的“独家”消息各种闻媒介上出现,甚至一个比一个用肯定的语气来证明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

  “西伯利亚的油田至少要值200亿美元,其中80%的股份就有160亿美元,微软的股票大约值60亿美元,上市公司香江电器微星大约市值的6成大约360亿港元掌握6位主要股东手中,而anya电讯现市值达到1000亿港元,其中60%也就是大约600亿元同样掌握6位主要创始人的手中。也就是说6位创始人掌握着至少350亿美元的资产。

  问题的关键是李思明6位股东所持股份中所占的比例,这个比例可大可小,但本刊估计李思明要保持自己微星集团内的绝对话语权,至少要拥有其中的五成的股份,也就是说他至少拥有175亿美元的资产,这要比比尔盖茨的个人资产要多的多,这还是很保守的估计。”

  这家香港的杂志的估计还是比较准确的,但也只是估计而已,因为李思明的身家还以两位数百分比增长,有钱人通常会越来越有钱,因为越是有钱,就越是有能力投身于多的赚钱的事业,这就是资本的扩张性力量。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至少李思明本人,却根本就没有当个超级富豪的觉悟。深圳这两年修的高尔夫球场,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高档,可是我们的超级富豪从来就没光顾过。六位股东除了曾智喜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甚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代表公司参加一些必要的所谓名流活动之外,其他几位都是穷日子过惯了的人,用李思明话来说,那是因为阶级出身不同的缘故。

  关于微星科技集团六位创始人的工作、社交和业余生活也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话题。当人们指责那些先富起来的人的奢华生活时,总是以李思明等人的“正面形象”的例子来说明。

  “我忙着赚钱还来不及呢,哪里还有时间打高尔夫!”渡边三郎笑着道,“知道我浪费一个小时,得损失多少吗?成本太高,负担不起啊!”

  “我不仅是集团的董事及,还是微星半导体公司的总裁和,天天都忙着全世界跑,哪里有时间去休闲呢!”徐大帅道。

  “我嘛,身为集团董事兼f,我正忙着数钱,哪里有时间去参加什么酒会呢!”袁侯这么说,“你去问曾智先生,他是这方面的专业户!”

  “不要问我这个问题,我马上要去韩国工厂,后天我要去德国参加一个国际性会议,再过几天还要去美国谈判。没时间跟你谈这些!”张华对这样的问题一点也没兴趣。

  对有钱人来说,金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有钱人总是这么说,并总是将事业啊理想啊放嘴里,仿佛那金钱数量的增加,就越是能代表自身价值的体现。对于李思明来说,也是如此,初他只是从自己的理想主义出发,而个人财富的增长只是这种理想主义逐步显现的结果之一,并且有钱他可以做多的慈善事业。

  西方文明慈善的事业中孕育了一句名言:“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李思明早就家庭生活中说的很清楚,他不会让自己的儿子李小明来继承他的财产,他愿意让自己的儿子**自强,这也是他将自己儿子小小年纪就送到山东求学的原因之一,这是他疼爱儿子的方式。

  偶像级人物总是对社会对一部分人,有着巨大的影响。那狂热的歌迷为了某位大歌星可以卖血,以获得某场演唱会的门票,著名球星的球衣总是热卖不止,甚至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让粉丝们膜拜追随。当然如果某一天某位大明星爆出了一个巨大的丑闻,那么负面影响将是巨大的,将受到卫道士们千百倍的批评。

  李思明这位公认的中国首富,自然也是偶像级的人物。他的财富故事和丰富的人生经历,让年轻人膜拜,据闻报道说,北大有数位大学生集体休学创业,引发了社会上的热烈讨论。反对者有之,赞成者有之,但是大多数人对这种创业热情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这也是1995年到来时的一个热闹话题之一,这个话题甚至是全球性的。

  “李思明是北大的优秀成员,他的成功自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但是年轻的大学生们请注意,李思明本人固然没有完成学业,但是请不要忘了,他曾当过五年的知青,黑龙江的艰苦岁月就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财富。他的创业伙伴也都有这样的经历,这是当今年轻学生们所不可想象的。

  但是他从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习,考入北大不久他就完成了自己的电子学著作,他只不过直接跳过自己的大学学生生涯而已。李思明本人也强调过,年轻人不要耽误自己的学业为好。

  没有经历过人生磨难的年轻人们要仔细思考一下,并非任何人都可以随随便便地成功,完成自己的学业,丰富自己的学识,增长自己的见识才是当前年轻大学生们应该做的。年轻就是财富,只要学好本领,并生活中给自己多一份磨砺,这就是给自己将来的创业买了双保险!”这是主流舆论的观点,善意之心爱才之心溢于言表。

  这可谓是用心良苦啊,不过接下来一个名叫“yah”的公司似乎又再一次表明,毕业文凭实是不值一提,原来,年轻的科技富豪们都是没毕业的家伙!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