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得了原谅,祝清萦又好奇起来,“母亲,那位姐姐什么样子?”
什么样子?
祝刘氏回忆起来。那时她作为县令府的女主人去接那孩子,当时实在不堪回首。那孩子又哭又闹,五官扭曲狰狞,让人看了可怜又害怕。
……
祝县令看着几步路外亭亭玉立的抱猫少女,整个人有些恍惚。
这是谁?
他当时送来的绝不是这个超凡脱俗的少女。但少女身边那个眼熟的丫鬟向他证明那个仿佛神仙的少女就是他当时送来的傻子。
一行人到山上时雨已经停了。
月色皎皎,苍白如水。万物经过了雨水的洗涤,显示出更新鲜的颜色。
祝星裹着从庵主房间中翻出来的厚重黑斗篷,向着祝县令那边走近了些,然后规规整整地施了一礼。
“叔父。”她说话细声细气,举手投足间端得是文弱标致,让人见之怜爱。
祝县令今夜受到的冲击实在有些大。
他们一群人到了山上直奔静心庵,一进来便看到倒塌的佛堂。
经过一番努力,废墟被挖开,其中竟埋藏着四具尸体!四具中还有一个是男人!
静心庵中为何会有男人?
送来的那个孩子可还好?
然后他叫看到了听到动静出来查看的祝星主仆。
叔父?
祝县令回过神来,很是拘谨:“我……你是嫡系送来的人,我怎当得起你一声叔父……”
祝星神色认真:“按辈分来算,您就是祝星的叔父。冬夜风雨大,您肯冒险前来搭救,祝星感激不尽。”她说着又是一礼,青椒随着她行礼。
“切莫多礼,我分内之事。”祝县令正色,因为不知道称呼祝星什么好,他直接跳过这话,先问起眼下的事,“这是怎么一回事。”
尸体被盖了起来,祝县令指着废墟问话。
祝星没有多言,站在原地微微蹙眉,欲言又止。
青椒上前回话:“这是报应。”
霎时间全场一片静谧,鸦雀无声。
青椒深吸一口气,想到小姐方才的话,便很坚定地将她们在庵中所受委屈一一道来。
祝县令的脸色随着青椒的诉说越发难看,到最后脸上简直结了层霜,随便一抖都能掉下冰碴子来。
“岂有此理!”青椒带着哭腔说完,祝县令勃然大怒。
穿着斗篷的祝星垂眸立在一旁,在寒风中显得格外苍白可怜。
第12章 县令府
“母亲,那位姐姐什么时候过来?”祝县令的小女儿祝清萦如牛皮糖般在祝刘氏怀中扭来扭去,一双眼一直盯着门口。
“很快就来了。”祝刘氏答,心中也没个底儿。
祝清萦继续扭来扭去。
外面天蒙蒙亮,县令府上下却都穿戴整齐在会客的正厅中坐好。
向来话唠的二女儿祝清欢这时候却紧张得不怎么说话。终于她倾身靠近身旁坐得端正的大姐祝清嘉叫道:“大姐。”
祝清嘉不会说话,看向祝清欢,眼中的探询之意很明显。
祝清欢小声问:“大姐,你见过傻子吗?”
祝清嘉摇了摇头。
祝清欢有了人说话,那股子话唠劲儿便又上来了:“我听人说,傻子是很吓人的!他们什么也听不懂,还流口水!又脏又笨的。”
祝清嘉竖起食指抵唇,示意她莫再多言。
祝清欢吐了吐舌头,再度看向门口,眼睛一亮。
“大哥哥。”祝清欢和祝清萦异口同声地叫道,便是口不能言的祝清嘉也微笑起来。
“清嘉、清欢、清萦。”门外进来一个端方温润的蓝衣男子,正是祝家长男,祝长弘。
祝长弘到祝刘氏跟前行礼:“母亲。”
祝刘氏见了儿子笑起来:“大哥儿。”祝刘氏身边的嬷嬷伺候着祝长弘坐下,又倒了茶奉上点心。
“那位妹妹还没到么。”祝长弘吃了口茶问。
祝刘氏听人又提到那个傻子,心中一阵梗,强笑着:“快到了吧。大哥儿,你若是还要念书便先去读书吧,不必在这里等着。”
祝长弘平和地笑:“无碍,母亲。远来的是客,我若不在,岂不是失了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