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向阳的八零

向阳的八零 第113章

向阳的八零 杳却 2433 2021-05-13 08:16

  “这是哥哥姐姐?”

  “不是哥哥姐姐, 是姐姐和姐夫。”

  送弟弟安志来到学校,三个人,包括身强力壮的方嵘在内,都因为路途遥远, 感到异常疲惫。

  没有一个人晕车, 但是火车条件不好, 陈安忻上过一次厕所后,宁愿一路憋着, 下车就马上去找招待所,先在招待所安顿好才找去学校。

  第一次来到北方城市,没一个认识路的, 但是问到学校,只要在这个城市待上一段时间的路人, 都知道学校在哪。

  来到学校, 由学长学姐带着, 终于是找到了寝室。

  陈安志不是第一个到的, 也有室友今天到,刚才就是室友的妈妈, 一个有点年纪的阿姨, 问陈安忻方嵘和陈安志的关系。

  一看就知道陈安志是学生,另外两个猜起来也容易的。

  要不是刚才有学生带路来寝室, 把人带到就走了,她都以为和陈安志一起来的是年长的学生。

  姐弟两人都还没开口, 就让这个姐夫抢答了。

  这位阿姨听到方嵘的回答, 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

  如果是亲哥哥亲姐姐,这爸妈心得多偏啊。

  也不是说陈安志瘦骨嶙峋,他没夸张到那程度, 但还是瘦的,不像方嵘,又高又壮。

  亲兄弟的话,爸妈把肉都给哥哥吃了。

  至于陈安忻,一看就是漂亮的小姑娘模样:“你们年纪轻轻就结婚了?”

  方嵘:“年纪也没有很轻,我们两个都到结婚年纪了,结婚登记证明也带过来了。”

  陈安忻觉得自己没插话的可能了,让方嵘和阿姨聊着,她先帮弟弟整理。

  阿姨问,方嵘答,不知道的还以为方嵘是这个阿姨的女婿。

  “年纪轻轻有出息的哎。”阿姨不禁感慨一句。

  两人已经聊到工作上去了,方嵘是往好听的说,他妻子开了家饭店,做生意的,他在家具厂当工头,负责家具设计。

  他还没傻到把一个月工钱报出来,把方嵘所有话都听进去的陈安忻,腹诽一句,腹诽结束,要和弟弟出去领生活用品去。

  这个学校有点好的,生活用品可以凭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到指定地点领取。

  安忻和弟弟走了,方嵘自然不会继续和阿姨唠嗑,跟着他俩一起走了。

  生活用品还是挺齐全的,陈安忻给弟弟十块钱,叫他去买锁头以及其他还缺的东西,她帮他把东西带回寝室。

  脸盆暖水瓶之类的物品,发放的人已经给写上姓名专业班级,学校发的东西,除非是家长或者别人顺走带到学校外面去用,不然不太可能凭空消失,别的学生偷了也不好正大光明用。

  陈安志没要姐姐给的十块钱,和姐姐说自己有钱后,麻烦姐姐帮他把生活用品带到寝室,他先去买东西。

  终于只剩夫妻两人,方嵘看着热闹的校园:“安忻,这个月休息,比平时干活还累。”

  “以前你是累习惯了,这个月事情多,一件接着一件,会感觉更累也不奇怪……那里拍照片,我们要不要去拍一张?”

  明天才正式开学报名,但是今天已经有很多学生和家长了,有学生家长,自然就有想要拍照留念的。

  弟弟读的学校也是历史名校,方嵘初中毕业的人也听说过这个学校,这么有名又历史悠久的学校,好不容易来一趟,不拍照实在太可惜了。

  拍照的人并没有很多,不过看着的确是给人拍照的,不像是留在这里拍学校。

  “安忻,会不会很晚才能拿到?”方嵘心动,但是很怕要好几天才能洗出来。

  陈安忻:“先问问要几天,如果很久的话,我们也可以多留几天,反正秋收还没开始,几个钟头前坐火车的经历,我不想马上再经历一次……堂哥和秋天不都已经搬走,我们没别的事情了。”

  他们已经帮方威和秋天搬完家,以后院子彻底是他俩的家了。

  “好啊……不然我们先把东西放好再去问问,我看负责拍照的人一时半会儿不会走。”

  “嗯。”

  夫妻两人替弟弟放好东西就去拍照了,弟弟买好东西没准还能看到他们两个。

  陈安忻去问的价钱,人家说免费不用钱,不过洗出来比较慢,要等十天。

  十天真的很久了,方嵘听到就不太愿意拍了。

  他不想留十天,他想回家了,和表哥说的是一星期,还给自己留了几天假期,不想浪费掉。

  “你们是学生还是学生的哥哥姐姐?如果是哥哥姐姐,可以让那个学生帮你们代拿,我会给你买留下地址。”拍照片的人觉得他俩不太像是学生,更像是学生哥哥姐姐。

  年轻是年轻的,就是在学校,男女能很自然走在一起,说明不是大一新生,大二大三学生就更不可能了,今天留在这里的大二大三学生,可没工夫拍照。

  刚好买完东西的陈安志路过,陈安忻就和弟弟说了拍照片的事。

  照片一共能拍两张,陈安志应了姐姐的话,他到时候去取,等寒假再带回家。

  这样就没问题了,和陈安志商量过后,一张夫妻两人合照,一张三人合照。

  拍完回寝室路上,陈安忻还感慨读大学真好。

  弟弟寝室忙完,陈安忻和方嵘两个人准备回招待所补觉去了。

  弟弟的寝室床已经铺好,能在寝室休息睡觉。

  学校很大,陈安忻走路的时候,还会四处看学校的风景。

  的确是有文化底蕴的老学校了,走几步路就有一处风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