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特子爵微微挑了挑眉。“哦?总司令阁下这么铸信德国人会被挡在比利时?”
甘末林心中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你这是什么话?德国人不在比利时被挡住,难道还得冲进法国?这些该死的英国佬难不成这个时候还希望德国和法国打个两败俱伤?“当然。不可否认他们在波兰打的确实有些出彩,不过那又怎么样?我们联军52个师(30个师的英法联,22个师的比利时军),在比利时这么狭窄的战场展开防御,当然能抵挡得住德国人的进攻。”波兰需要防御的长度有六百五十多公里,而比利时连三百公里都不到。
可能是察觉到甘末林语气里的不满,戈特子爵赶紧解释道。“我的意思是德国的储备燃料应该难以应付持久战的。”
“希望如此。子爵阁下,这奶酪怎么样?”
戈特子爵点点头。“真不错。”
就在俩人愉快的享用早餐时,埃本埃马尔要塞底部,响起细微的祈祷声。“吾主耶稣基督啊,你的威灵无比巨大,仁慈浩瀚无涯,祈求你赦免我的罪恶,保佑我免于遭到凶恶敌人的伤害。。。。”
一个又一个声音渐渐加入了进来,不一会儿,所有人都开始诵读神圣的词句。祈祷持续了很长时间,连续换了四五种祷文,声音渐渐稀疏,最终再次归于一片静寂。
第二百十五章 列日
埃本埃马尔要塞周围的比利时人确实打算增援抢回要塞的,毕竟要塞可是重中之重,而且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建造起来的,就这么拱手让人,怎么都咽不下这口气。
可前来增援的比利时步兵还未靠近要塞,就被天空中的德军轰炸机炸的哭爹喊娘。
一连几波增援都被打退,比利时人一狠心,决定干脆炮轰要塞。既然要塞夺不回来,那就把暴露在要塞外面的德国佬统统炸上天。
要塞附近还有几处炮兵阵地,可惜之前这些大家伙的射击诸元都是对外的,毕竟谁会把炮口对准自家的要塞。这些大炮相当老旧,是上一次战争中遗留下来的老家伙,口径倒是150毫米,听起来挺吓人,可惜是短管的,整个外形看起来就是个大炮仗。
就在这些炮兵吭哧吭哧的调转炮身将炮口准埃本埃马尔要塞,调整角度装订射击诸元时天空中传来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嘶叫声。
这些人本能的抬头往天上看去,赫然看到一架架飞机从云端中俯冲而下。
“德国人的轰炸机!!”
话音未落,已经俯冲到极限高度的斯图卡编队将一枚枚炸弹丢了下来,堆积在一起的炮弹被引爆,整个炮兵阵地顿时就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其余的炮兵阵地也纷纷遭到了打击。
就这样,从早上一直折腾到中午,比利时军别说是夺回要塞,连靠近都没能靠过来。
而德军b集团军群的主力先锋部队已经赶到了。
首先过河的是赖歇瑙上将第六集团军的两个坦克师,除了这两个坦克师他的麾下还有14个步兵师、他领受的任务是突破马斯特里赫特和列日之间的正面,打通前往布鲁塞尔的道路,尽快在马斯河和桑布尔河以北地域迎击敌方军队,并对列日要塞的北面实行封锁,掩护德军西进集团军的翼侧安全。
赖歇瑙的任务对整个战役的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比军和英法联军前出的各集团军兵力能否被坚决牵制住,使其很快失去行动自由,取决于德军第六集团军行动的快慢。
赖歇瑙经常亲自指挥突击队前进,身先士卒在枪林弹雨之下跨墙越壁,大大地鼓舞了士气。当然,这也因他青年时爱好体育运动,体力充沛矫鲑有关,加之他极爱自我表现的性格,都促使他在战场上的表现相当英勇。
作为军方高层,赖歇瑙也悉知己方真正的战略意图,b集团军群的军事活动可以说只是虚招,直插阿登森林的a集团军群才是真正的杀招。
不过赖歇瑙可不敢有任何怠慢,用最迅猛的攻势来进攻比利时。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英法错误的判断这边才是德军的主攻方向,才能吸引更多的联军跳进这个巨大的包围圈里。
可现在看着自己的坦克部队轰隆隆通过阿尔贝特运河上的大桥,迅速向前推进,赖歇瑙觉得就算没有阿登地区的军事行动,仅靠正面的军事行动,己方也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路过埃本埃马尔要塞时赖歇瑙的指挥装甲车停了下来,找来了“花岗岩”突击队队长威其格中尉。“小伙子,你们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拿下这座要塞的?”
威其格中尉如实汇报道。“报告将军。我们降落之前这座要塞已经被轰炸了一次,等我们降落后要塞里的比军没几个出来反抗的。”
“哦?”赖歇瑙不禁疑惑道。“我怎么不知道还有这趟轰炸?”
威其格中尉解释了一句。“将军,我看到那些轰炸机身上印着禁卫军x部队。”
赖歇瑙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禁卫军x部队是直接向皇储殿下负责的,有时候连统帅部都不清楚他们的作战计划。看来他们是又拿什么秘密武器用在了这座要塞上。“那要塞里的比军投降了吗?”
“没有将军。我们消灭了几十个冲出来的比军,炸塌了所有的出入口和炮口,还把要塞通气阀都堵上了。他们都被困在里面,现在应该……需要把他们救出来吗?”
赖歇瑙摇摇头。“不用,让他们呆着吧。我们可没有多余的精力管他们。辛苦你们了,小伙子。”又勉励了一番后赖歇瑙坐回车里,继续跟着自己的部队前进。
一直到前进到晚上六点,他们都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一口气向前推进了三十公里。
如此快速推进当然离不开航空部队的掩护。部队的进攻,尤其是装甲部队的进攻,需要头顶上的绝对安全;而现在,为了夺取制空权,德国空军在漫长的进攻线上出动了上千架的战斗机!
对地面的装甲部队来说,只有保证绝对的自己头顶上空的制空权,才能够毫无忌惮地进攻。
赖歇瑙的先头部队已经打到了列日市郊外。
望着远处的列日要塞遗迹,赖歇瑙感慨万千的叹了口气。
在19世纪的最后10年里比利时人花费巨大人力物力修筑列日要塞,全城周边呈环形布置了12座永备工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1点钟方向的庞蒂堡、2点钟方向的巴洪堡、3点钟方向的伊夫革涅堡、4点钟方向的弗莱龙堡、5点钟方向的绍德方丹堡、6点钟方向的恩堡、7点钟方向的邦塞尔堡、8点钟方向的弗莱梅尔堡、9点钟方向的奥格涅堡、10点钟方向的隆辛堡、11点钟方向的兰汀堡、12点钟方向的莱尔堡),这些堡垒中配备252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并且密布机枪火力点和步兵射击孔。
如果从它们与马斯河的相对位置来看,这些堡垒又分为两块:2点钟到7点钟的6个堡垒位于马斯河西岸,8点钟到1点钟的6个堡垒位于东岸。堡垒群均建在城市周边的小山丘上,最高处海拔260米,最低处130米。堡垒上设置的射击孔和火力点射界开阔,可以俯瞰山脚周边,而自身的位置则相对隐蔽。要塞之间的火力布置也颇位巧妙,任何一座要塞遭到攻击时,临近的2座要塞都能提供火力援助。
按照当时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的计划,对法国的总攻将采取“底板+转板”的策略;即以德国、法国、比利时三国交界的梅斯要塞为旋转轴,在左翼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部署20万人充当“底板”,牵制当面的法军重兵集团,另20万军在梅斯一带作为“转板枢轴”,集中70万重兵于右翼,构成一块强大机动的“转板”,沿着海边穿越比利时国土,强渡塞纳河,占领巴黎,继而迂回东北,与左翼和梅斯集团夹击歼灭法军主力于法德边境。这项战略的关键在于德军右翼集团能否在数天内拿下比利时重要城市――列日(7条铁路和17条公路交汇于此,人口20余万,距边境约30千米),从这里搭乘特快列车前往巴黎只需3小时。
结果这座列日要塞成了德军的绊脚石,德军动用了各式各样的“攻城锤”(大口径重炮),连续猛攻了13天之久,以伤亡25万人的代价打开了进攻法国的通路。
第二百十六章 女王
b集团军群的另一支部队,由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指挥的第十八集团军则进入荷兰境内。因为荷兰女王威廉明娜已经跟德国达成了协议,第十八集团军犹如入无人之境一路狂奔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当然,中间还是避免不了遭遇自发组织起来的抵抗,只是会点运动项目的人都知道业余的跟职业的到底有多大差距。打仗也是如此,这些前几天还是普通人的武装分子轻而易举的被德军消灭;毕竟任凭他们再怎么满腔热血,也还是挡不住子弹的攻击。
入夜时分,第十八集团军的先锋部队已经进入了首都市区,占领了各处要点,彻底控制住了整个阿姆斯特丹。
屈希勒尔乘坐飞机来到阿姆斯特丹,直奔阿姆斯特丹王宫。“向您致敬,尊敬的女王陛下。”
原时空二战荷兰被入侵后女王威廉明娜向全国发表题为《火红的抗议》宣言,希望自己的臣民们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发自良知的警惕和镇定。
数日后,她即率王室和内阁迁往英格兰,并成立流亡政府。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廉明娜坚持在伦敦通过无线电广播,号召全国人民拿起武器,保持旺盛的斗志,直到全国解放。45年德军撤出荷兰后,她回到祖国,受到热烈欢迎,被誉为“抵抗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