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穿越成皇储

穿越成皇储 第265章

穿越成皇储 回龙峰 4509 2021-05-12 14:20

  “既然这样,那就看看能不能把狼引出来。”蒂亚斯小心翼翼的给枪口装上了消音器,瞄准那些苏军士兵扣动扳机。

   伴着低沉的枪响,远处火堆旁的一个苏军士兵手臂猛往后甩去,那士兵愣了片刻,才捂着手臂惨叫起来。

   其余的四个苏军士兵还算反应敏捷,迅速就地趴下,紧张的环顾四周。可惜蒂亚斯他们所藏的位置居高临下,就算这些苏军士兵趴下,也能看的一清二楚。他连连扣动扳机,那些苏军士兵纷纷捂着腿惨叫起来。

   “救命!”

   “妈妈!”

   “疼!”

   凄惨的惨叫声,连蒂亚斯他们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蒂亚斯轻声嘀咕道。“叫吧,叫吧。叫的越大声越好,看看能不能把那头狡猾的狼引出来。”

   这时那个手臂被打伤的士兵踉跄着爬起来向前跑去。

   “啧,你这是要去哪?”再次扣动扳机,射出的子弹穿透了那士兵的小腿,整个人狼狈的跌倒在地,惨叫声又提高了一分。不过他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边往前爬,边喊着救命。

   “??”蒂亚斯顺着爬去的方向望去,看到一棵倒塌的巨树,从树干的枯萎程度来看已经到了不少时日。“西蒙,看到那棵树了吗?”

   “看到了,不过暂时没发现。”

   “再爬快点,带我们去找他。”蒂亚斯小声嘀咕着,再次扣动扳机,子弹并没有打中那士兵,而是钻进他旁边的雪地里,溅起几块雪片。不过效果也不错,看着那士兵爬行的速度加快了几分,蒂亚斯得意的嘲弄道。“哼哼,这狡猾的家伙做梦也没想到会被自己人坑死吧。”

   就在那士兵爬到离大树三十多米远的时候,西蒙忽然看到那大树旁的一个“雪堆”很诡异地慢慢动了起来,他赶紧将望远镜对准这个目标进行仔细地确认,同时告知了一旁的蒂亚斯。

   经过俩人仔细的分辨,终于确认那个“雪堆”确实在用极缓慢,慢得几乎无法用肉眼察觉的速度在向旁边挪动,似乎是想挪到旁边一个更大的雪丘后。他们甚至看出那“雪堆”手里拿着一支用白布缠着的莫辛纳甘式步枪。

   “看你往哪跑!”眼看着目标即将进入雪堆后面,蒂亚斯果断扣动扳机,呼啸而出的子弹准确地命中了“雪堆”的头部,溅起一大片雪花。

   忽的,蒂亚斯感觉到一股莫名的寒意从脚底板直接冲上天灵盖,浑身毛发猛地竖起,身体不经过大脑就做出了迅速反应,猛地低下头,几乎整个脸都埋进了雪里。

   “嗖……!”

   一发滚烫的子弹擦着蒂亚斯的天灵盖飞过,不但把他的防寒帽击飞,顺势带走了他的一束头发和一小块头皮。他的动作要再慢上01秒就会被躲在暗处的苏联狙击手把他的脑袋给开了瓢。

   几乎同时,他听到了两声枪响,一声是远处传来的枪声,另一个是旁边的西蒙开枪的声音。

   “上帝!你打中了吗?!打中了吗?!该死!上帝,我的天灵盖差点被掀翻了!真是该死!”蒂亚斯满嘴乱叫,要不是还有尚存的理智,恐怕早就跳起来胡乱蹦跶了。

   西蒙一动不动的回道。“打中一个,也许他们不止一个。你还活着呢,这么大呼小叫的干嘛,小心被对面听见。”

   蒂亚斯逐渐冷静下来,一抹头顶,看着手掌中的一小片血迹,打了个冷颤,心有余悸的抚抚胸口。

   他退了下来,将击飞的防寒帽重新戴上,拿着枪换了个射击位,轻声咒骂道。“这该死的混蛋,非得将他挫骨扬灰不可!你说这家伙会是那个叶戈尔吗?”

   “不知道,不过他确实挺狡猾的。”狡猾到要不是蒂亚斯差点被打中,或者对方同样装备了消声器,他到现在都不会发现隐蔽的敌人。“你运气真不错,没事吧?”

   “天灵盖都差点被掀飞了,你说呢?”蒂亚斯没好气的回了一句,通过瞄准镜看到那颗大树树干下的雪地有一块鲜红的血迹。想必就是被西蒙打死的苏军狙击手。那家伙真会找地方,简直就跟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之前他们扫视了好几遍愣是没发现!

   此时那个被打伤的苏军士兵已经爬到了大树附近,似乎也看到了狙击手的尸体,顿了顿,吃力的翻过身子,望着天空喘着粗气,不再动弹。

   “看来真只有一个了?”可俩人却不敢大意,一直守到傍晚又来一批苏军巡逻队,就地掩埋了那个被打死的苏军狙击手,并将其余半死不活的苏军士兵带回后才放下心来。

  第三百七十五章 水雷

   水雷,布于水中,常攻其不备,对过往舰船造成巨大损伤。

   最早关于“水雷”的书面记载,见于明朝嘉靖年抗倭英雄唐顺之编纂的《武编》一书,其中火器篇详细记载了这种水雷的制作方法:“用大木作箱,油灰粘缝,内宿火,上用绳绊,下用三铁锚坠之。”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水雷构造的书面记载。

   1590年,明神宗万历十八年,又发明了最早的漂雷——以燃香为定时引信的“水底龙王炮”。9年后,名将王鹤鸣又发明了以绳索为碰线引信的“水底鸣雷”,并详载于《火攻问答》。后来,经过多次改进后,触线漂雷诞生,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将其命名为“混江龙”。

   欧美直到18世纪开始实战使用水雷。北美独立战争中,北美人民为攻击停泊在费城特拉瓦河口的英舰,于1778年1月7日,把火药和机械击引信装在小啤酒桶里制成水雷,顺流漂下。当时虽然没有碰上军舰,但在被英军水兵捞起时突然爆炸,炸死伤了一些人,史称“小桶战争”。

   近代水雷首次被广泛使用日俄战争期间(1904至1905年),所用的是触发水雷,就是圆圆的球体上有好几个触角,无论舰船触碰到它的任何一个触角,都会发生爆炸。这种水雷漂浮于浅水区,用锚链固定位置。当潮水合适时,它们恰好在水面下,当船只碰触后,即时爆炸。在俄日战争期间,用了约2000枚这样的水雷,摧毁了16艘舰船。炸掉1艘舰船平均用了125枚水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至1918),近代水雷战术和扫雷技术得到发展。在北海水域针对敌人的动向布下了数千枚水雷,以形成防御屏障。通过在已知的敌舰航道上悄悄布雷,水雷也可发挥进攻性作用。由于布下了23万枚水雷,超过1000艘商船和战舰遭到损失。炸毁一艘船平均用了200多枚水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国付出巨大努力去开发更好的扫雷技术以对付更多的水雷。二战期间,各国总共用了10万枚进攻性水雷,炸毁了2665艘舰船。也就是,炸毁一艘船平均用了37枚水雷。另外大约使用了208万枚水雷实施防御,阻挡敌人前进,消耗它们的资源。

   战后,各国充分认识到了水雷的超高“性价比”,纷纷加紧对新式水雷的研发,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瑞士的“风暴”水雷、英国的多传感器“石鱼”水雷、苏联的定向攻击水雷以及美国研制的自航水雷等。

   然而,水雷因易布难扫、水下生命周期长等特点,在这一时期呈现出新老成员同台竞技的画面,尤其对一些海空装备体系不发达的国家,老式水雷依然在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中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战果。越南战争中,美“卡德”号轻型航母被水雷炸沉。两伊战争中,一枚价值仅1500美元的老式水雷,将美新型导弹护卫舰“罗伯茨”号炸开一个大洞,造成近1亿美元的损失。

   正因如此,水雷同化学武器一样,被誉为“穷国的原子蛋”。

   雅尼克打算效仿二战时期美国对日进行的“饥饿战役”。

   倭国是一个工业发达但资源贫乏的岛国。二战期间,倭国92的石油、100的橡胶与棉花、87的铁矿、90的焦炭、20的粮食等战略物资需要从国外进口,国内物资运输也大部分通过内海航运。

   可以说,海上交通线就是倭国的“生命线”。有鉴于此,美国认为,只要破坏倭国的海上交通线,就可以削弱其经济生产能力,摧毁其战争机器。

   “饥饿战役”从45年3月27日开始到8月15日结束,历时4个半月,期间美军出动b-29轰炸机1528架次,布雷12053枚,其中磁性水雷4900枚、音响水雷3500枚、水压水雷2900 枚、低频音响水雷700枚(美国海军出动的飞机和布设的水雷未计在内),所布水雷共炸沉炸伤包括海鹰号航母等65艘军舰在内的670余艘船只,其中炸沉和重创无法修复的达431艘,总吨位140余万吨,相当于战役开始时倭国船舶总吨位的75。

   美军此次攻势布雷效果非常显著,平均每布21枚水雷就炸沉倭国船只1艘,而美军损失极其轻微,仅损失飞机15架。

   “饥饿战役”的成功实施,几乎彻底切断了倭国至关重要的海上运输,45年8月比45年3月,下关海峡运输量下降98,几乎完全中断,而濑户内海也只能通行机帆船之类的小型船只。在这四个半月中进口物资下降90,维持战争所急需的石油、煤炭、粮食等战略物资供应近乎中断;军工企业由于原料断绝,纷纷停产或关闭;大批飞机、舰艇由于燃料极度缺乏而被迫停飞、停航,直接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由于航运中断,250万吨大米堆积在朝鲜港口,而倭国国内的粮食供应却极其困难,因为要优先保证军队需要,广大平民粮食配给降至最低限度,食不果腹,终日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

   此次战略性的攻势布雷,美军准备充分,计划周密,海空兵力协同配合,投入兵力之集中,布雷海域之广阔,布雷强度之密集,可称得上史无前例,尤其是最后两个阶段,两个半月之中,共出动飞机878架次,布雷7288枚,更是收到了显著效果,最终实现了全面彻底封锁倭国海上交通的战役企图。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给予倭国以极其沉重的打击,显示了水雷这一古老兵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巨大作用,与战略轰炸相结合,大大加快了倭国的彻底失败。

   英国也是岛国,80以上的粮食和战略物资要依赖海外进口,每天平均有2500艘船只航行于海上。而且英国的海岸线总长约11450公里,连倭国的(海岸线总共长29751公里)一半都不到,加上以目前的形势英吉利海峡这边600多公里的海岸线算是废了,英国根本用不上。

   而且扫雷是一项耗时长、又费钱的技术活。原时空的倭国直到七十年代才清除二战时期美军布设在沿海的水雷总数的九成。

   因此雅尼克对这个方法相当有信心,从欧洲各国搜来了不少水雷。除了内陆国家,其余的沿海国家都会装备或多或少的水雷,加上德国自己的库存,光是普通水雷就超过了一万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