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能请苏联出兵了!”
其实之前苏联就有过这方面的提议,土耳其高层没有同意;而现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已经顾不得许多。
接到土耳其方面的求援,斯大林立刻命令外高加索军区出兵进入土耳其。
外高加索军区前身为1921年5月以高加索方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主要为原第11集团军为基础组建的独立高加索集团军。
高加索独立集团军编成内的许多兵团和部队参加过国内战争各战线的战斗。因在粉碎白卫军、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革命势力中建树战斗功勋,表现了勇敢无畏精神,1921年9月22日获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授予的革命荣誉红旗。后又因所属部队大力支援外高加索各族人民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1923年8月17日获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授予的红旗勋章,并被命名为红旗高加索集团军。
1935年6月,鉴于集团军人数增加,装备了新式技术装备和武器,部队指挥复杂化,被扩编为外高加索军区,辖区包括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军区下辖第3第4、第20、第47步兵师、第23第136、第138步兵师和第40第9和第31步兵师步兵军,第28机械化军第6、第54坦克师和第236摩托化师,第63、第76和第77步兵师、第17山地骑兵师和第24骑兵师。
其中第40第9和第31步兵师步兵军辖驻苏联土耳其边境第23第136、第138步兵师步兵军和和第6师坦克师辖驻苏联伊朗边境。
外高加索军区司令员米哈伊尔卡尔洛维奇列万多夫斯基立刻派出第76和第77步兵师、第17山地骑兵师和第24骑兵师,第54坦克师进入土耳其境内。
接到苏联方面出兵的消息,雅尼克找来了莱因哈德。“格鲁吉亚和车臣内部的反苏势力,找到了吗?”
莱因哈德恭声道。“殿下,娜塔莎直接让我们联络到了格鲁吉亚反苏势力头目。他们的人员已经多达三万人,而且还策反了外高加索军区第47步兵师师长,236摩托化师的团长,第63步兵师的两个营长。”
雅尼克微微挑了挑眉。“呵,没想到这些家伙还挺有本事的嘛,这些人可靠吗?”
“这些部队里大部分都是格鲁吉亚族人,可能比较好策反。”莱因哈德解释了一句。“据娜塔莎所说,这个势力的头目亚历山大我怀疑这个是假名字的父母、哥哥在几年前反抗大俄罗斯主义的起义中被镇压杀害,如果不是娜塔莎偷偷将这个亚历山大救下,他也早就身首异处了。这个势力中不少骨干都是类似情况。”
“呵,这个娜塔莎还做的挺出色的的嘛。”称赞了一声,雅尼克问道。“那这个亚历山大有什么条件吗?”
“亚历山大希望战争结束后格鲁吉亚能够独立。”
雅尼克毫不犹豫的点头应道。“没问题,现在外高加索军区抽调了不少兵力,是个再好不过的机会,告诉他过几天就会动手。”
随后雅尼克又找来了斯图登特。“斯图登特将军,让伞兵们准备作战。”想想这些伞兵有点苦逼啊。去年也是圣诞节出动,前往苏格兰呆了好几个月;这一次又是冬季行动。
斯图登特问道。“殿下,是进入土耳其作战吗?”
雅尼克摇摇头。“不,他们要去大高加索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在黑海和里海之间,自西北向东南延伸于俄罗斯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的边界上,全长1100公里以上,最宽180公里,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
“大高加索山脉?”斯图登特不由一愣。“殿下,我们是要向苏联宣战吗?”
雅尼克点点头。“是啊,本来是准备等到四月份再动手的,不过现在遇到这么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自然不能放过。伞兵的任务就是守住大高加索山脉中的通道,阻止山脉北部的苏军越过山脉支援格鲁吉亚地区。”
好消息是大高加索山脉与伊朗的距离是500公里左右,德军战斗机会尽可能的为这些伞兵提供空中掩护;坏消息是现在是冬季,很容易遇到飞机无法起飞的恶劣天气。
第六百零八章 土耳其(5)
一支骑兵队伍在崎岖的山路飞奔而行,他们各个背着卡宾枪,腰间挎着骑兵刀,身体随着战马的跑动不停的颠簸着。
从臂章图案可以发现他们是哥萨克骑兵。
哥萨克骑兵曾是一支骁勇善战、所向披靡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军队。
俄罗斯有句话:俄罗斯的大部分领土,都是哥萨克骑兵冲出来的。
当年的俄罗斯仅仅是乌拉尔山以西的部分,还未涉足亚洲。吃苦耐劳的哥萨克却将领土扩展至乌拉尔山以东,并且于1643年将堡垒修到了黑龙江上。
哥萨克们活下来的方法非常简单吃能吃的所有东西,用能用的所有东西。在苦寒的西伯利亚,利益道德全是狗屁,能活下去才是实打实的真理。他们还是凭借自己老祖宗的那一套,四处寻找当地土著打家劫舍,终于为俄罗斯获得了大片的领土。
在俄罗斯著名的彼得大帝在位期间,哥萨克也大量加入了对奥斯曼帝国和克里米亚汗国的战争,并且战绩傲人。
拿破仑也曾经和哥萨克们交过手,他坦言道:“如果我的部队有哥萨克骑兵,我的军队将席卷世界。”
虽然哥萨克们骁勇善战,不过名声却相当差。哥萨克骑兵的残暴程度超过当年的蒙古骑兵,他们会把所有人都杀掉和赶跑,甚至会吃人肉喝人血,他们会把小孩子摔死,会把女人抓到马背上强奸。哥萨克骑兵也绝不欢迎俘虏,大概是因为他们自己从没有做过俘虏,所以也不怎么知道如何对待俘虏。
而且他们也不是很老实,哥萨克的部族屡次叛变,让俄国统治阶级颇为头疼。最终为了控制这些不守规矩的哥萨克们,俄罗斯采取了“恩威并施”的办法。后来的红色帝国则管这种方法叫“胡萝卜加大棒”,意思就是给你口饭吃的同时也要用棒子轮你一下。
随着战争完全步入了热兵器时代,依靠弯刀和弓箭作战的骑兵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不过二战中波兰和苏联却保留着相当数量的骑兵。
骑兵对于这两个国家的军队来说,都不单单是一个兵种,而且是这支军队过去光荣和骄傲的代表。波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的掌权者,有很大一部分是苏波战争时的骑兵上校。而苏联军队最高领导层的五位元帅中,更是有两位直接出身于骑兵布琼尼和弗洛希洛夫,骑兵成了“无产阶级军队的象征”。因此,骑兵兵种的既得利益者们,在面对会削弱骑兵兵种,及他们权力的军事改革时,自然会竭力维护。像图哈洽夫斯基元帅对红军进行的机械化改革,在“大清洗”中就被诬蔑成“对无产阶级军队的破坏”。
而且骑兵也有自己的优势,骑兵具有很强的越野能力,对于后勤补给的依赖也较小,执行纵深穿插任务上有较大的优势。原时空的苏军在1941年的冬季反攻中便大量投入了骑兵师和坦克旅混编为骑兵机械化集群,遂行纵深突击任务,取得较为不错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在清剿游击队所在的山区的时候,因为步兵速度较慢,装甲部队不便开进,而骑兵和山地部队就显示出了其巨大的威力。比如二战德军在南斯拉夫清剿铁托的游击队时候,主要靠的就是党卫军的欧根亲王山地师和骑兵部队。
不过骑兵部队也存在致命的缺点,虽然行动迅速,但是无法携带重型武器,弹药的携带数量也有限,无法担负正面的攻坚作战,对于德军据守的坚固支撑点几乎无可奈何,这是轻步兵单位的通病。我们经常看到苏军的骑兵部队可以渗透到非常远的德军大后方,但是却无法攻下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交通枢纽和补给基地,只能是暂时切断一些重要的交通线,但一旦德军选择装甲作战单位武装押运物资,苏军的骑兵部队几乎无法阻拦,所以骑兵部队在战役上的作用不太显著,后期苏军主要还是依靠突击能力更强的坦克军等重装部队,只有在复杂的山地和沼泽森林地带才会投入骑兵和坦克混编的快速集群。
而这些骑兵师也只是依靠马匹进行机动,到执行作战任务时都是下马像步兵一样作战的,而不是一战中那样骑兵整体的冲锋。
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一处山谷中。
这是一条望不到底的山谷,两边都是陡峭的山坡,植被稀少,裸石很多,是名符其实的贫瘠之地。
这里的裸石都比较大,许多大祼石可以藏几个人,甚至有些巨大的裸石藏十几人都不是问题,谷顶距离谷底不过一百多米,这是枪械射击的最佳范围,绝对是打伏击的好地方。
“团长,要不要先派人上去探查一下?若是有人对我们不利,躲在上面打冷枪,我们也够呛的。”
团长维克多却不以为然的摇摇头。虽然这种地方确实很容易遭人埋伏,可这里离前线很远,中间还有两道土耳其人的防线,他不认为有人会跑到这里来打埋伏。“快速通过山谷,再走三十里地就到目的地了。”
可就在这支骑兵队伍全部进入山谷后,后方传来轰隆轰隆声巨响,无数巨石滚落而下,瞬间将他们的后路堵死。
“该死!”团长维克多大吃一惊,有埋伏!
他猛地一夹马肚子,大吼一声。“快,向前冲,离开这里!”虽然不知道到底什么人在这里设下埋伏,可他们想要活命,就得赶紧离开这条山谷。
就在他们拼命向前冲,快要跑到谷口的时候,“轰!”的一声巨响,谷口上方的一块巨石被拦腰炸断,缓缓倾倒下来,狠狠的砸在地面上,扬起一片尘埃。整个大地都随之晃动,仿佛地震一般。维克多胯下的战马受到惊吓,两只前蹄高高抬起,快要在地上直立起来,咴咴嘶鸣,差点把维克多掀翻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