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兴奋的来回走动。“等到苏军抵达第三条防线的时候他们就是瓮中之鳖,想逃也逃不出去。”
古德里安有些羡慕嫉妒的说道。“恭喜克鲁格将军,消灭了这几十万苏军,晋升元帅是板上钉钉的了。”
克鲁格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古德里安将军,你也差不了多少。过两个月你率领装甲部队直袭莫斯科,说不定将来的帝国元帅有你一份。”
在两人畅快的笑声中德军的第二道防线再次崩溃,乌压压的苏军长驱直入。
听着前线接连传来的捷报,巴甫洛夫简直像是做梦一样,感觉自己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仅仅一个白天便接连突破了德军两道防线,突袭了五十多公里,不免有些飘飘然起来。
西方面军政委列夫扎哈洛维奇麦赫利斯盯着指挥部里的作战沙盘,有些疑惑道。“司令同志,德军这第一道,第二道防线上很多地方都没能占领是怎么回事?”虽然苏军已经突破了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可他发现这些防线中还有德军据点未能攻下。而且数量不少,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处,规律的有些不可思议。
巴甫洛夫有些不以为然道。“那肯定是负隅顽抗的德国人,放心,到时候我们前后一夹击,就能轻松消灭他们。”
政委还是有些不放心。“可万一这些据点被连起来的话我们冲进去的士兵不就被包围了吗?”
巴甫洛夫走上前,仔细看了一番这沙盘上的局势,似乎真如政委所说,这些据点有些不寻常。
难不成他们突破的德军阵地,是德军故意让出来的?
巴甫洛夫立刻给前线发电报,询问他们消灭或俘虏了多少德军,是否遭遇德国人的装甲部队,可得到的答复却是没有俘虏,这些德军跑的比兔子还快,他们根本追不上。至于装甲部队,到现在连一辆德国坦克都没碰见!
第六百五十章 德苏战争(7)
巴甫洛夫心中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安,如果这真是德国人诱敌深入的陷阱,那已经攻破德军防线深入腹地的几十万军队随时都有可能遭受致命的损失,这些可是苏联苦心积攒了多年才有的精锐部队,如果有什么损失,斯大林同志绝对不会轻饶他的。
可万一德军这些古怪的防御阵地只是巧合呢,万一明天就能推平呢?
犹豫了半天巴甫洛夫始终拿不定主意,问向一旁的政委。“政委同志,你怎么看?”
“……”政委忍不住翻翻白眼,你这个主管军事的司令问我?这么大的事他可不敢乱给出什么意见。“要不我们先请示克里姆林宫?”是进是退由斯大林同志定夺,就算将来出什么岔子也能卸掉一部分责任,不至于让自己太过被动。
巴甫洛夫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立刻向克里姆林宫发了一封电报。
此时的斯大林正为雅尼克找出来的尼古拉二世遗孤,阿纳斯塔西娅公主的事情烦心不已。“这件事查清楚了吗?!”
贝利亚小心的摇摇头。“斯大林同志,我查了一下,当年参与枪决尼古拉二世一家行动的那些人在之后的几年之内陆续遇害。现在我们连他们是怎么处理尼古拉二世一家尸骸的都查不到。”
斯大林皱了皱眉,默不作声的拿起了大烟斗。抽了几口烟,突然狠狠咒骂了一声。“真是愚蠢!”
贝利亚大气都不敢出,不过他隐约觉得斯大林同志骂的不是他,而是乌里扬诺夫同志。
据他所知乌里扬诺夫同志最初是打算按惯例和正常程序公审沙皇的,可严酷的内战形势让他改变了主意。
俄国白军一直在寻找沙皇的下落,沙皇一家是俄国白军复辟皇权的最好筹码,能够迅速集结欧洲很多国家和保皇势力的支持,与红军对抗。而沙皇家族只要留有活口,被欧洲其他皇室扶持成立流亡政府,对红色政权的合法性会产生很大阻碍。
1918年7月中旬,看守沙皇的秘密警察接到命令,枪决沙皇全家。而他们的尸体则被浇上硫酸和汽油销毁,遗骸被埋藏在叶卡捷琳堡地区的一个废弃洞穴中。
这个消息震惊了欧洲,没人想到一代沙皇居然连公审都没有,就被杀害了。
在欧洲历史上,只有英国和法国在革命时处决过国王,但是英国仅仅是处决个国王个人,法国也只处决了国王和王后,并且对国王的处决都是经过审判的。即便是重创了整个欧洲的拿破仑,在失败后也没有遭到斧钺之刑,不过是被流放而已。
而作为俄罗斯的皇帝,尼古拉二世在没有经过审判的情况下就被杀害于荒野之中,这种行径实在太过野蛮了。而与父亲一同被害的5个孩子都非常年轻,最小的阿列克谢皇太子此时才14岁,都还没有成年,但这五位皇子公主最终还是没能逃出生天。
这使得欧洲各国对苏联这个新生国家的好感度直接变成负数。
这一毫无政治底线的杀戮行为,不仅破坏了俄国曾作为神圣君主同盟欧洲宪兵的地位,也开启了欧洲各国相互刷政治下限的潘多拉魔盒。欧洲国家即使正在进行一战也纷纷出兵干涉苏俄。首先是协约国以防止德国入侵和保护侨民利益为借口,直接入侵苏俄,并且为苏俄国内的叛军提供武器和资金援助;其次是与苏联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德国和奥斯曼帝国也违背条约,出兵侵占克里木和南高加索;最后是刚刚独立的国家波兰也直接出兵攻打苏俄。
只是这种干涉最终没啥作用,红色俄国站稳了脚跟,开始向欧洲和亚洲进行红色渗透,这更是让欧洲各国如临大敌。
在30年代,英、法为了打击苏联,不断壮大德国,为此更是推行绥靖政策,不惜牺牲小国利益,甚至出卖自己的盟国波兰,甚至在苏德之间的小国(如波兰),对苏联的提防与敌视都远超过对德国的提防与敌视,把本国更多的防御力量集中于苏联方面。并且即使德国对欧洲各国发动战争并造成极大的破坏时,在苏德战场最激烈的时期,欧洲国家(此时主要是英国)仍处处提防苏联。
抽完一锅烟,斯大林开口问道。“你觉得德国皇储说的证人证据是什么?”
贝利亚的额头冒出冷汗,后背瞬间就被汗水浸透。他知道斯大林说的“证人证据”是德国皇储说的乌里扬诺夫同志是遭斯大林的毒手才一命呜呼的事情。而且德国皇储信心十足的说不久之后就能拿到这些证据证人。
他小心的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语气无比坚定道。“那只是帝国主义的卑劣的造谣中伤!”
乌里扬诺夫同志逝世时贝利亚只是个25岁的,远在格鲁吉亚担任保安总局主席而已,对这些秘密并不知情。
不过他知道斯大林同志曾经因为政见不合把火气发到列宁妻子克鲁普斯卡娅的身上,并且在电话里粗鲁地谩骂。列宁知道后给斯大林写了绝交信,然而那时的斯大林已经大权在握,并没有怎么在乎。
在列宁去世不久,斯大林先是把克鲁普斯卡娅赶出了高尔克村,还把她身边的佣人全部解散了,克鲁普斯卡娅从一个年轻漂亮的贵妇沦落为一名村姑。后来在生日当天因肠血栓去世。有人说在克鲁普斯卡娅的生日那天,有人拿来了斯大林送的大蛋糕。克鲁普斯卡娅尝了蛋糕后,突然感到非常难受,甚至失去知觉。请来的医生吩咐将她转到克里姆林宫医院去,在那里她不治而亡。
当时有传言说克鲁普斯卡娅原本准备在一次大会上公开的批判斯大林,并公布列宁的遗嘱;这才遭人毒手。当然,说这些话的都被贝利亚处理掉了。
就在贝利亚紧张的小腿都快要打颤时,只听斯大林无比严肃道。“要严加防范有人借此造謡生事。”
贝利亚立刻挺胸抬头,大声保证道。“请您放心,我保证绝不会出现这种事情!”
这时秘书送来一份电文。“斯大林同志,是前线的巴甫洛夫司令同志发来的电文。”
斯大林接过电文看了一眼,微微挑眉。“哦?突破了德军两道防线?巴甫洛夫还蛮能干的嘛。”这个战绩完全出乎他的预料。毕竟之前有芬兰战争这个前车之鉴,原以为这场仗也要打个好几个月才能突破德军的防线呢。可没想到仅仅一天时间就突破了德军的两道防线,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可当读完整篇电文后斯大林的眉头紧锁起来,仿佛打了一个结,拧成了一股绳。“巴甫洛夫这个蠢货,难道他看不出这是德国人的陷阱吗?!传令,让巴甫洛夫立刻撤回所有军队,快!!”
第六百五十一章 德苏战争(8)
接到斯大林立刻撤军的命令,巴甫洛夫大吃一惊,不敢有一丝怠慢,下令前线军队全部撤回。
可过了半晌却被告知无线电联系不到前线部队。
“怎么会这样?!”他不知道是德军的无线电干扰将司令部与前线的联系切断了。不过既然无线电联系不上,那只能派出通讯兵。可这一次是全线进攻,战线长达几百公里,就算把司令部的通讯兵全部派出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联系到所有前线部队,尤其现在已经是深夜,传达效率会大大降低。
“这可怎么办才好?”看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来回度步的巴甫洛夫,政委劝道。“司令同志,还是赶紧派出通讯兵,把能联系到的部队先撤出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