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第760章
崇祯皇帝等人,听完了张明伟整个构思之后,有问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张明伟都根据后世的经验一一做了回答。最终,崇祯皇帝便满意地点头,对堵胤锡吩咐道:“内阁牵头,尽快把这个事情落实了!”
从提出医师架构体系,到真正落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也关系到多个衙门的事情。比如修筑医学院和医院,关系到工部和户部,医师的朝廷名目,又关系到太医院、礼部、甚至吏部的一些协商。
这些事情,张明伟就不操心了,就由堵胤锡等人去忙了。
如此种种,最终的目的,都是保证大明人口能尽快增长,为大明争霸全球提供人力,同时也是造福大明百姓的事情。
不管是皇帝,还是其他人,在利益上就都是一致的了。
因为要成立医学院这样的书院,最终商量的结果,就是大明京师书院改名,改为大明京师大学,下面再分医学院,物理学院等等;而之所以是大学,就在于还要设立大明京师中学以及大明京师小学。
当然了,这个学问体系的设计,自然也是张明伟的提议了。要别人,也想不出大、中、小学来。
可以说,这段时间内,张明伟就扑在大明体系的设立上了。先是医疗体系,然后便是求学的体系,以后会有更多!
从某种角度来说,古代是没有求学体系的分层,跟着一个老师学了之后再去跟一个学问更好的老师学这种。
根据年龄和所学知识的体系来分为大、中、小学,这更容易大批量的培养学生,更大可能性地普及教育。
可以说,这些都是张明伟的新学,也就是后世的科学技术在这个时代的一种体现。
按照张明伟的打算,等这一步实现并实行一段时间之后,再去和科举对接起来,比如说小学升中学,可以是童生;而中学升大学可以是秀才。至于大学阶段,那就再去分举人和进士好了。
这么一步步地做,就容易被人接受,水到渠成;如果是一步到位,直接说要把新学纳入科举,就和四书五经一样考试,就会让原有的读书人抵触。
从张明伟这个角度来说,他实施的新政,也就是对旧有制度的革新,都是尽量减少阻力,最好是能皆大欢喜的状况。实在不行,有根本利益冲突的,那该来硬的也就再来硬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新学极大地损害了曲阜孔家。
要想让曲阜孔家拥护新学,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双方冲突的结果,便是没了曲阜孔家了。
而在张明伟一心扑在这些事情上时,京师或者京畿之地的舆论变化,却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第578章.578 民心
在自己府里,喝着茶,翘着二郎腿,听着陈圆圆禀告京师的情况,让张明伟很是有点诧异:“这些都是自发的?”
“从锦衣卫每日收集上来的消息分析,应该是自发的。”陈圆圆回答着,一边把整理出来的资料,都放在了张明伟身边的茶几上。
然后,顺便给张明伟喝浅了的茶杯上,又数量地倒满了茶水,芳香四溢。
张明伟没管其他,只是按照陈圆圆给他的资料顺序看了起来。
结果他发现,陈圆圆没说错,应该就是百姓自发的情况。于是,他不得不感慨道:“看来都是建虏造孽太多了啊!”
边上的费珍娥听了,却是笑着说道:“还不是老爷和殿下英明神武,给了百姓信心!”
朱媺娖一听,放下茶杯,带着笑意说道“你这妮子,扯上我干什么?这都是先生的能耐!”
“老爷不是说过么?殿下手下的女兵可也是大军经常打胜仗的关键因素之一啊!”陈圆圆也给朱媺娖倒满了茶水,然后笑着回应朱媺娖道,“如今我们大明百姓,哪个不知道有一个比花木兰强百倍的巾帼英雄!”
朱媺娖听得眼睛都在笑了,显然心里很受用,不过还是谦虚道:“要说我们大明巾帼英雄,那得算秦老将军,父皇都是夸的……”
张明伟没听她们说话,而是想着如今京师中的舆论。说真的,他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京师百姓有感于朝廷连续对建虏都是打胜仗,而且每次都是大捷,甚至一次比一次的收获要大。
之前的时候,是镶白旗的固山额真图尔格被活捉献俘,如今这一次是建虏的和硕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这让京师百姓觉得,大明要灭掉建虏已经很轻松了,因此,民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如今已经有很高的呼声,就是让朝廷早点把建虏灭了,光复辽东,报仇雪恨。
要是以前,这是京师百姓想都没想过的事情,可如今,连战连捷之下,就给了他们希望。都主动在讨论,甚至呼吁朝廷尽早灭了建虏。
之所以如此,还是建虏造孽太多,光是几次杀入京畿之地,就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被祸害。几乎所有人,都恨不得建虏早点去死!
如果只是民间的街头巷尾那么说说而已的话,陈圆圆也不会特意把这个事情拿来和张明伟说,而是锦衣卫那边已经获悉,明日一早的时候,会有一群老人前来兴国公府这边请愿,要恳请兴国公早日领兵去灭了建虏。
军国大事,老百姓知道的不多,对他们来说,就只是看结果而已。
………………
第二天的时候,果然,宵禁一解除,一大群老人就一起过来兴国公府这边,手拿万民书,跪于府门前。
张明伟闻讯而出,在锦衣卫校尉的簇拥下,去接见了这群老人,足足有上百人。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数百年轻人跟着。
万民书是用血写成的,控诉了建虏的罪行,恳请兴国公领兵灭了建虏,为大明百姓报仇。
看到兴国公接见他们,这些老人一个个都是泣不成声,向张明伟诉说他们的遭遇。
没有意外,都是深受建虏祸害的经历。
看着他们一个个带着期望的眼神,张明伟严肃了脸,大声对他们说道:“你们放心,建虏犯下的罪行,那是一定会付出代价的。朝廷什么时候出兵灭了建虏,那也是有章程的。迟早有一日,朝廷肯定会灭了建虏,光复辽东的!”
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为首的那个老人便心有不甘地问道:“大人,朝廷什么时候出兵灭了建虏?草民年纪已大,真心希望能在草民死之前看到建虏灭亡的那一日,真要那样,死也瞑目了!”
其他老人听了,都是连连点头附和。
他们的亲朋好友,不知道有多少死于建虏之手,甚至很多好些个老人,全家就只有他一人还活了下来。对建虏的仇恨,那是真得刻骨铭心的。
为此,还有老人用手指着后面说道:“大人,要是担心打仗死人的话,我们的后辈都不怕,他们可以当兵,他们也想去辽东,亲手杀建虏报仇!”
听到这话,那后面的几百年轻人,纷纷跟着喊了起来,表示愿意当兵去杀建虏!
这种情况,在以前是非常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