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来个黑影跳出来,逐渐散落在远处的田垄间。
素娘借着月光跳上田垄,左蹦右跳地前行,脚步丝毫没有因为天黑而迟缓分毫。
咕咚。
脚下忽地一绊,她身形不稳便一头栽到地里。
幸好此时泥土松软,素娘捂着头起身,还未张口便被一只手捂住嘴。
那手上又脏又臭,后背贴着的人身上也散出臭味。
素娘混沌慌乱的脑子忽地清明,是叫花子哑叔!
哑子口中此时只有喝喝呼呼的声响,一点点拖着她往大路上爬。
素娘死命掰扯捂在嘴上的手,怎么也掰不开,双腿踢打着陇上的枯草沙沙作响。
“有人!”
“那边!”
陌生的男声从远处好几个方向传来,哑子也听到了,他放开捂着素娘的手,拉上她胳膊,哇哇怪叫着往前跑去!
“哑叔,出什么事了?那是什么人?”
素娘喊完后才想起,哑叔不会说话。
身后有人呼喊着追上来了,素娘脚步不敢停下,口里却忍不住哭喊起来,“爹娘,救命啊!”
有什么东西带动风声从背后追上来,只是噗的一声,哑叔便扑倒在地上,素娘被他一带也跌倒在地,风声掠过头顶而去,她知道那本是要刺入她背后的东西。
还不待挣扎着起身,便被后面追上来的人揪住衣领扛了起来。
素娘惊惧之下疯狂踢打撕咬那人,后颈忽地一痛,眼前便黑了下去。
素娘和哑子像两只小鸡被人拎起,丢到一张铺在地面的大油布上。
所幸他们一个已死一个已晕,否则便会看到噩梦一样的场景。
那足有两丈长的大油布上聚齐了他们全村老小,他们横七竖八躺在油布上,而素娘此时身下压着的是妇人的上半个身子,那是她出门时在村口说话的妇人,她的两条腿散落在了其他地方。
素娘在昏死之后,也如同那妇人一样变为两截。
所有人在油布的包裹下被人抬上青冥山,埋在乱石堆深处。
方老爷的粮食在当夜便被搬运一空。
几日后州府除了文书,几个吏员围着火盆一阵唏嘘。
“又有一个村子的人去土奚律投亲了,看来互市开后商机很大啊!”
一个吏员手里拿着一叠文书,最上面是一长串村民名单,角落有一行字:
“薛素娘,女,年十三,嘉佑元年一月十六日随其父母举家投往土奚律。”
布政使衙门后堂,书房内门窗紧闭,满室昏暗。
“大人,他们这几日收粮食节奏快了,但还算顺利,大油布这个法子很好用。”
“让他们确保行事妥当动作利落,不要留下难收拾的尾巴。”
第130章 抱月
一月十五日,大宸出使土奚律使团归京。
时值京都上元,满城红灯高悬,彩带翻飞,士人贵女盈街塞道。
京中已尽知使团成功促成互市,加之朝廷有意夸功,使团入城后有专门的禁军侍卫仪仗引导巡游,鼓乐喧闹,彩旌猎猎,京中一时万人空巷,道旁民众夹道欢呼,只为一睹使团风采。
京都民风开化,逢此大喜之事,民众中便有妇人小姐将簪花、帕子往众人身上投去。
越往城中去,两旁聚拢的人群越多,民众的热情也更盛,连神情淡漠、风姿半老的林世蕃怀里都落了几朵花,他脸上露出些许微笑以示感谢,稀薄的笑意让他近旁的李冲心里一阵寒颤,李冲赶忙转头避开。
身后不远的钱成显然是禁军队伍里的香饽饽,此时怀里已抱着各色的绢花丝帕,乐得嘴角直要咧到耳根。
李冲嘴里啧啧,“没出息的小子,都稳重些,马上还要去见皇上呢。”
然而整个队伍中最被瞩目之人却并不在使团中,而是前方的仪仗队,队首是刚升为正五品仪卫的万吉。
他面容白净,身姿挺拔修长,此时骑马行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脊背挺得笔直,身上金甲映得他面容更加清亮,唇角微扬让人如沐暖阳。
此时路旁的人群中,小童阿侯骑在一名小厮肩头,轻易便在人群中发现了他,顿觉与有荣焉,兴奋地拉着身旁容色娇美的青衣少女,大声喊着“大哥哥,大哥哥”。
童音稚嫩,在如浪的人群呼喊声中快速被淹没。
两个时辰后,天子大驾幸皇极门,接见归来的使团众人,宣读圣旨嘉奖众人。
使团中的官员和护卫各有封赏,其中林世蕃仍领吏部尚书衔,加授上柱国将军;费文理补礼部尚书之职,傅制自兵部主薄升直兵部右侍郎,李冲升任京都侍卫营统领。
咿?
跪拜谢恩完毕后,众人还有些愣怔,圣旨这就念完了?
跪在后排的低阶官员有人小声议论,卫承晔和娄阿小功劳都很大,竟然只有封赏没有升官?
李冲目不斜视,偷偷用眼角余光看跪在身前的林世蕃和费文理,皆是面色平和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