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移动,巨大的灵力流席卷栖凤湖的上空,数道龙卷裹挟着湖水凭空而起,遥遥望去,如巨蟒抬首。
“小红,你刚刚是想逃?”
赵襄儿收回了视线,望向了伤痕累累的血羽君,柔声发问。
少女状似温柔的声音听得血羽君肝胆欲裂,它连忙道:“我这不在这恭候殿下您吗?”
赵襄儿笑了笑:“嗯,看来你还是很清楚,自己的生死到底拿捏在谁手上的啊。”
血羽君连连点头:“这哪需殿下多说,属下对殿下绝无二心!”
赵襄儿叹了口气,俯下身子,盯着它,道:“你作恶无数,毁城杀人,我本早该拿你煲汤的,但你这些年送信还算勤勤恳恳,如今你离自由只有一步之遥,将来有机会,或许还能来试着杀我,所以小红啊接下来,千万不要犯傻。”
血羽君听着她气若游丝的话语,身体中禁制发作,他浑身犹如刀割,只敢匍匐在地哀求着殿下饶命。
赵襄儿忽然握住了伞柄,猛然一抽。
清越的声响中,一道柔和的光芒划过她的身前,银亮却内敛,单薄而澄澈,仿佛她抽出的只是一泓清水。
那是伞中藏着的剑。
血羽君再不敢有任何忤逆的念头,连喊着:“小奴这些年改过自新兢兢业业无半点僭越,没有殿下吩咐,我绝不擅离皇城!”
“拔剑又不是砍你,你这么害怕,是有亏心事?”赵襄儿淡淡笑着,将那抽出了剑的古伞扔给了血羽君:“稍后等那头老狐狸杀了巫主吞了古卷,便你把这个伞给他,他会放你走。”
血羽君连忙用喙叼住了伞,小心翼翼地以心神发问:“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
赵襄儿道:“你不需要知道按我吩咐做,不要再有其他念头了。”
血羽君也算是跟随她多年,看着她从一个小丫头长成了一个小恶魔,哪句话是玩笑哪句话是认真,它总是分得清了。
它立刻点头,抹去了心中最后的侥幸之意。
赵襄儿看了它一眼,转身离去。
“殿下此去?”
“皇宫。”
“皇宫如今戒备森严,赵国皇城几乎所有的高手都聚在那里,凶险万分,要不小奴先为殿下开道?”
“不必。”
她走皇宫,当然不走正道。
很快,地宫中那头老狐再次见到了那去而复返的少女,只是这一次,她手中无伞,只有一柄如水般细长明亮的剑。
而这一次,赵襄儿连个招呼也没有和他打,径直朝着通往皇宫之井的甬道奔去。
这是真正的无人设防之路。
而皇宫中,亦有大变。
第十六章:一个小道士的故事
光线暗淡的天地间,皇宫在群殿深处显得沉寂,那深远的屋顶犹如鲲鹏延展出的翅膀,雨中的琉璃瓦片流着不静不喧的色彩。
宫内的落地宫灯皆已亮起,年轻的皇帝陛下站在缠龙的金柱旁,眺望着雨色。
他回想起方才那顶青花小轿入宫的场景,自己身为一国至尊,那轿中女子却连下轿一见的礼节都没有,似看不见自己般朝着宫殿深处驶去。
幸好那些臣子或低头或匍匐,应该也没有人见到自己尴尬的一幕。
他叹了口气,回想起那白幔青花之间的那抹流光魅影,心中悸动,虽未谋面,却也觉得自己后宫中那些女子都成了胭脂俗粉。
只可惜自己无缘仙道。
思绪之间,只见远处台阶下,一个人影慌慌张张地向这里跑来。
“宋侧?”皇帝眯起眼,心中有些不祥的预感。
那宋大人未打伞,提着有些累赘宽博的下襟,顶着秋雨跑了过来。
“宋爱卿今日来见朕,怎的这般匆匆忙忙?”皇帝将手按在身前,言语温和地看着他,不慌不忙。
宋侧跪地行礼,“参见陛下”
皇帝将他扶起,替他掸落了掸衣服上的雨水,问道:“可是有大事?”
宋侧焦急道:“方才得到密报,今日卯时,便有一批刺客潜入皇城,如今想来已散入皇宫之中。”
皇帝眉头一皱,却不动声色,继续问道:“可查到他们的来头?”
宋侧道:“大部分刺客皆来自宋国,其中一位极其招摇,有多位密探在不同的地方目睹了他,据情报,那是瑨国的第一刺客彩衣鬼。”
皇帝心头一紧,他看了看四周,强自镇定道:“谁放他们进来的?他们进来是要杀谁?”
宋侧立刻道:“已经查到,多汇集于国师府外!”
皇帝听到国师府三个字,心中了然,很快松了口气,表面上却假装不知,悲痛道:“国师虽已年迈,却是我赵国的肱骨之臣,这些瑨国歹人,是想坏我赵国根基啊!据说襄儿妹妹如今也在国师府中对于他娘亲之死,我常心怀愧意,如今这般状况是朕无能了,如今朕让宫中的高手一同围住国师府,可否救得他们的燃眉之急?”
宋侧立刻宽慰道:“陛下在赵国便在,臣今日来见陛下,便是希望陛下严防死守,千万不能让那些歹人渗入到这深宫之中!”
皇帝轻轻点头,自信道:“如今我赵之高手尽集于此,庙院之中又有那仙宗女子坐镇,今日谅他们也不敢来此送死,更何况”
皇帝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身子微微后仰,语气中透出了一丝威严:“更何况朕手握朱雀焚火杵,若他们真敢来犯,朱雀杀阵一起,朕在这皇宫之中便有若神明,又有何惧?”
宋侧闻言,显然也松了一口气,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是臣多虑了。”
这是血羽君还未登城时,发生在皇宫之中的一段谈话。
年轻的皇帝陛下看着越下越大的雨,看着昏昏沉沉的天光下,那逾显萧瑟的秋雨,不由又回想起那顶青花小轿,心中的嫉妒与羡艳杂陈着,恨不得此刻便握起朱雀焚火杵,看看如神明高座皇宫中的自己,和那神仙女子究竟谁更胜一筹。
那世外仙宗,当真可以如此目中无人?
宋侧立在他的身边,小声地禀告着什么,此刻见陛下望着秋雨,神色萧索,不由回忆起这二十日自己上下奔波,也觉得心力交瘁,那本该神采奕奕的脸,此刻也尽显老态。
接着皇宫之外便有巨响,随着撕破长空的鸟鸣声响起,血羽君临城的消息如瘟疫般传开。
隐藏在黑暗中的高手围绕着皇宫,皆如临大敌。
年轻的皇帝听到这一消息之后,在短时间内还未反应过来,接着,他看到一道白虹平地而起,自皇宫的上空掠过,穿透茫茫秋雨而去。
那一刻,他忍不住浑身颤抖,一把抓住宋侧的官服,道:“快,随朕入宫。”
宋侧显然也慌了神,那血羽君赫赫凶名在赵国流传数十年,甚至成了许多妇人吓唬自己孩子的御用妖怪,此刻传说照进现实,心底深处的恐惧如幽深井口冒出的寒气。
“陛下是要”
皇帝神色坚定,“取朱雀焚火杵,朕要开朱雀杀阵!”
宋侧更慌了神:“陛下万万不可啊,此物反噬极重,陛下万金之躯绝不可犯险,不如找位有皇血的亲王”
宋侧没有说下去,因为皇帝转过头,看着他的目光里已有噬人的怒意。
宋侧幡然醒悟,知道自己触了他的逆鳞。朱雀焚火杵是赵开国以来,只有皇帝才能传承的权柄,哪里能旁落到他人手中,更何况,让他人掌握了皇宫大阵,指不定会引发什么状况。
皇帝看着他,眼中的怒意缓缓压下,他叹了口气,道:“朕知道宋爱卿也是为朕着想,但朕实在看不得万民再为那些妖邪所累,今日那血羽君重来,背后定有大阴谋朕心意已决,不必劝我。”
宋侧深深一礼,动容道:“陛下不愧为赵国之君啊!”
皇帝轻轻点头,道:“别浪费时间了,如今局势尚能把握,快随朕去取焚火杵。”
宋侧微愣,疑惑道:“陛下此乃国之绝密,臣怎能随意踏入禁地?”
皇帝看着他,道:“那朱雀焚火杵虽是神物,但每取用一次,取杵之人皆会受到反噬宋大人这数十年鞠躬尽瘁,朕不疑你,随朕来吧。”
宋侧立刻明白,皇帝是希望自己替他取杵,而他说的不疑自己,也不过是因为自己没有皇血,取杵之后也无法驱动罢了
他心中冷笑,脸上却一副视死如归般的从容,他声音慷慨:“臣愿为赵国赴汤蹈海。”
这是一场暮秋的雨,雨势再大再急也只是给人萧瑟的感觉。
许多大树枝头的黄叶终于挂不住了,被打落在这场秋雨里,满地堆积。
亲王府的别院里,宁长久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雨,宁小龄斜坐在一把椅子上,身下垫着黑色的裘袄,身上亦是多裹了些衣物,整个人看上去圆圆的。
“师兄,我害怕”宁小龄裹紧了身上的衣物,看着那场雨,眼中有深深的畏惧。
宁长久掩上了窗,问道:“怕什么?”
宁小龄怯生生道:“这城里肯定有什么大事在发生着,都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们早些走就好了,不该趟这浑水的。”
宁长久道:“师妹,你有什么愿望吗?”
宁小龄微惊,用身子挪了挪椅子,害怕道:“如今这皇城真这般凶险?”
宁长久笑道:“我只是问问,没别的意思。”
宁小龄哦了一声,她仰起头,咯噔咯噔地晃动着椅子,边想边说:“我想成为一个道士。”
宁长久道:“我们不就是吗?”
宁小龄满脸认真道:“我是说那种真正的道士啊,我当然是不够,嗯宁擒水也不够,我想要剑镇群妖,符敕百鬼那样的道士!”
宁长久有些惊讶地看着她,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宁小龄抿着唇想了想,只是道:“以前只是随便想想,但是一年前,我结出了先天灵,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的幻想清晰了起来。”
宁长久在她身边坐下,同样认真问道:“那我现在把你关在这里,你会不会生气?”
宁小龄问:“为什么生气?”
宁长久道:“如今皇城中有只大鬼,你既然想成为真正的道士,我应该带你去看一眼的。”
宁小龄连连摇头:“我也不傻,万一把命看丢了怎么办?”
宁长久看着她黑白分明的眼睛,道:“师妹,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你要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便是,我都会站在你这一边的。”
宁小龄看着他,眸光闪动,欲言又止。
她窝在椅子里,身体更屈紧了些,道:“我很好啊师兄,你给我讲讲你的故事吧,你究竟得了什么机缘,现在变得这般厉害,以前你可是个呆子哩。”
“我没什么故事。”宁长久想了一会,说道:“要不我给你讲个小道士的故事吧。”
宁小龄点头道:“好呀。”
宁长久开始了这个故事的开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道观,观里有七个弟子,最小的那个弟子每天负责给观里关门。”
宁小龄问:“观里的师父呢?”
宁长久答道:“师父闭关闭了几十年,从来不管弟子,在那个道观里,所有人都听大师姐和二师兄的话。小道士便是二师兄领进观的,他很小的时候便看过一份清单,上面将他未来十二载的修道生涯规划得清清楚楚,包括入门时修习什么,多少时间修成,什么时候结灵,什么时候破境,甚至什么时候婚配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些都是那个师父写的?人生无常,把一个人的人生安排得再清楚,也总是会有变化的呀。”宁小龄质疑道。
宁长久摇了摇头:“没有,那位师尊是真正的神仙,这个最小的弟子按着那计划按部就班地修行,每一步都与那纸上的条条框框严丝合缝。”
宁小龄不相信:“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神仙?接下来呢?”
宁长久道:“接下来,那个小道士便照着师父的安排修行着,十六岁那年,他拒绝了师父给他安排的婚事,只愿继续潜心修行。”
宁小龄眼睛一亮:“这算是变数吗?”
宁长久笑着摇头:“不算,这是那十二年的最后一年,在那小弟子拒绝婚事之后,二师兄便又给了他一张新的单子,那是接下来十二年所要做的事,每一条,每一个时间点都无比清楚。”
宁小龄问:“那若是他同意了那婚事?”
宁长久道:“像那样的神仙人物,无论你怎么选,她自然都有她的安排。”
宁小龄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后来呢?”
宁长久道:“后来那小道士便按着师父画好的轨迹,认真修行,十二年后,大道圆满,月圆之夜,随观中六位师兄姐一道飞升。”
宁小龄等待着他继续说下去,宁长久却迟迟没有开口,宁小龄讶然道:“没了?”
宁长久没有作答。
宁小龄很是气恼:“这算是什么故事?这么无趣!师兄你就是存心糊弄我。”
宁长久嘴角浮现出淡淡的笑意:“是啊,那样的人生何其无趣。”
宁小龄不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