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棍夫人:夫君,要听话_分节阅读_第1017节
D-对于他捅出一个惊天秘密表现得很平淡,他口中的太后,是荣家的姑娘,兴华帝的生母,而非后来的聂太后,“太后娘娘纵然惊怒交加,可也知道时局不容她发作,亲自下旨让你们移花接木。”
这个女孩去哪儿找?找别人家的不是又把把柄送出去,为了以免节外生枝,那位被掉包的戏班子的姑娘就是最佳的人选,戏班子出身豆蔻年华的姑娘,自然是看尽人间冷暖,给了她一个飞上枝头当凤凰的机会,她如何能够不把握?
兴华帝曾经亲口告诉温亭湛,他很是思念那个曾经为他险些丧命的未婚妻,母后不在身边,他连一个知冷暖的人都没有,掰着手指头算着她及笄,可好不容易表妹及笄了,却生了一场病,调养了足足两年。
这两年到底用来干嘛,不用温亭湛说,夜摇光也已经知道。两年是宁家给这个女子的期限,如果她能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世家贵女,那么她就有光明的未来,会成为天下之母,世间最尊贵的女人,如果她做不到,那么等待她的只有一条死路。
之所以称病也是个退路,如果这个女子成不了,那也就让她多病两年,让兴华帝的正室悬空,等到太后再寻到合适人选,她再宣布死亡。
宁家是底蕴深厚的大家族,这一点夜摇光现在也能够感受到,他们宁家的涵养,两年的时间,一个拼命的教,一个死命的学,自然是事半功倍。再加上宫里已经通气的太后是不是的套了些儿子和宁姑娘的小秘密传过来,而宁姑娘和陛下的通信也都在,那位肃贞皇后又是个十分玲珑剔透,会揣摩的人,嫁到帝都的头几年太后尚且健在,替她善后,以至于兴华帝到现在都不知道他娶的不是他心心念念的表妹,而是一个卑微低贱出身的戏子
听到这里,夜摇光真的不得不感叹女大十八变,真的一个女孩子如果只见过五六岁的模样,等到她十五六岁的时候或许判若两人,再到三十五六又会是一个样子,就连轮廓也会随着高矮胖瘦变得大相径庭。
“肃贞皇后,她是个好姑娘。”算起来,肃贞皇后算是现在承郡王的妹妹。
承郡王终于开口了,也终于不再和温亭湛打马虎转圈圈,他承认了这件事:“对于宁家,她由始至终是感恩,她嫁给了陛下,一心一意,陪着陛下吃尽了苦头,哪怕生死一线也没有离过陛下一步,可惜她到底福薄”
兴华帝到现在也和外面的人一样,以为肃贞皇后的会早逝,是因为幼时替他中了毒,但其实根本是两个人,肃贞皇后的确是中了毒,只不过这毒是嫁给陛下之后所中,那时候的陛下尚且还不能和寇家匹敌,和陛下风里来雨里去这些年,肃贞皇后也不再是个没有见识的小姑娘,她害怕陛下知道真相,因此在死前通知了当时的国公也就是承郡王的父亲,将她的死因归咎于幼年余毒未清。
否则兴华帝一定会和寇家提前鱼死网破,到时候就是一场非死即残的恶战,这不是肃贞皇后想要看到的局面。
“后来呢?戏班子都被灭了口,又为何有现在的事情发生?”夜摇光想不明白。
承郡王有些赞叹的望着温亭湛:“想来温大人已经猜到。”
“到底是亲身女儿,虎毒不食子,承恩公一定想不到他的一念之忍,给宁家的头顶悬了一把刀。”温亭湛轻叹,侧首望着夜摇光,“承恩公应该第一时间将戏班子全部灭口,但为了不让人起疑,他给了自己女儿和情郎远走高飞的机会”
这是温亭湛通过戏班子灭亡的时间推算出来。
“是啊,父亲太仁慈,更没有想到他派出去的人,其中一个还是妹妹的仰慕者。”承郡王喉头发苦。
“仰慕者”不会就是那个杀了戏班几口的凶手?而他其实不是被灭口才逃到吐蕃,而是自己制造了一场假死,追着宁姑娘追到了吐蕃,一直默默的守护?
似乎为了印证夜摇光的想法,承郡王有些颓然的开口:“两年的确是我买凶杀人,死的也正如温大人所想,非我亲子,他是我妹妹的野种。家妹去后,他杀了那个和家妹私奔的男人,让他却黄泉陪伴家妹,抱着家妹的孩子寻上了我,要我给这个孩子最好的一切,他手里有一份证明肃贞皇后身份的证据。”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
第2265章 承郡王的谋划
“那份证据落在了岳书意的手里,在三年前。”也就是岳书意让小小和连山送回吐蕃的东西,只不过岳书意一定做了妥当的安排,只怕岳书意不开口,他们绝对寻不到。
“这些年,盯着宁家的人实在是太多”承郡王有些无奈的叹息。
宁家不敢轻举妄动,他一再的低调行事,可随着陛下越发年迈,萧士睿在温亭湛的辅佐下日渐势大,在他们俩身上寻不到短处,自然有些人会动歪脑筋。否则,他如何能够让那人逍遥在外这么多年,且任由他威胁呢?都是因为那人出自承郡王府,对承郡王府太过于了解,若非有十足的把握将之拿下,他害怕一个不慎,将肃贞皇后的事情捅出来。
宁王府是小,但那戏子的身份一旦戳穿,朝臣会咬着肃贞皇后的清白不放,会质疑太子殿下的出身,就会牵连到皇太孙,这是真的会动摇国本。
“你是两年前才知晓这份证据阴差阳错落入了岳书意的手中?”温亭湛并不是所有细节都已经想明白,隐隐有猜测,但他还是想要把来龙去脉全部理顺。
承郡王无力的点了点头:“不瞒温大人,这护卫曾经是承郡王的护卫统领,深受家父的器重,对别人他或许不知如何防备,但对于承郡王府,他比任何都懂得如何要挟,老夫并不曾派人去盯着他,家妹的骨血好歹也是宁家的人,我原本打算就这么将他养着,日后继承承郡王府也无妨,可宁绪洲他不是个草包,还是个野心不小之人。”
承郡王口中的宁绪洲是两年前天一居所杀的人,也是他的外甥。从承郡王的口中,夜摇光和温亭湛知道,宁绪洲仗着陛下对宁家的荣宠,在海津府都快做了土霸王,甚至干涉到了海津府知府的任免。举凡来到海津府的知府,如果上道听他的话,就能够顺顺利利,但他搜刮民脂民膏,甚至纵容怂恿包庇这些人,从中牟利。整个海津府谁敢不听他的话,轻则被孤立被检举革职,重则还闹出了人命
承郡王府除了肃贞皇后那一点事情,可以算得上无愧一天地良心,一门忠烈的名声眼看就要毁于一旦,承郡王又不能大义灭亲,否则肃贞皇后的事情就瞒不住,但让他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外甥毁了承郡王府,他又做不到,于是他费了很大的功夫寻了一个和宁绪洲有着几分相似的人回来,如同当年培养肃贞皇后一般,秘密的培养着这个人,让他一举一动模仿着宁绪洲,就是等着有朝一日,将这个宁绪洲给不着痕迹的换掉。
却没有想到,他还没有展开计划,就得知了那个能够威胁他的人早已经死了,这些年照例送来年礼警告他的东西,是那人死前安排好的东西,原本一个好消息,却更没有想到这份证据落入了岳书意的手中。
岳书意应当是知道兹事体大,所以他也担心这是构害,是有人给他设套,他要先核实。承郡王就不得不行动起来,因为关注起了岳书意,承郡王才知道了岳书意的发妻月氏,也才发现这么巧合,夏挽竟然是月氏的侄女,而且她们两长得很像很像。
“于是,你安排好了一切,等到时机成熟放出了风声,将岳书意引到这里来。”
“没错,我放出风声说夏挽是岳书意的亲生女儿,由不得他不重视。”承郡王并不知道月九襄母女是夜摇光亲自送入轮回,这件事岳书意心里明白。
岳书意回来,是因为他一早就知道这是承郡王给他下的套,但既然用上了自己亲女儿的名义,那就不会无的放矢,这才会回到咸宁又回到当年的汉源调查真相,夏挽是月九襄的侄女,这一点他估计早已经了然于心。
“你算准了一切,岳书意的忠君之心,你用了我的身世来威胁他,你需要宁绪洲有个正大光明的死因,不被任何人怀疑,不会去顺着宁绪洲查出肃贞皇后的真实身份,而你还掌握了夏挽的生死,于公于私岳书意没有和你讨价还价的理由。”温亭湛淡淡的看着承郡王,“郡王爷,你不了解岳书意,今日这套若是旁人所设,他会主动向我坦白,可设套的人是你,你是他的恩师,你当年在帝都对他的提携对他的恩情,他铭记于心,因此他才用生命成全你。”
一直挺直背脊的承郡王突然有些颓然,他先是震惊,而后深思最后化作狼狈:“人不能生恶,一旦有了恶念,就看不到旁人的善。”
“我现在很想知道,你是如何知晓我的身世。”温亭湛不去深入调查,不想他调查的痕迹被别人察觉,这样完全不像他细致谨慎风格的来寻找承郡王,这才是最主要原因。
“是岳书意向你漏了痕迹吧?”承郡王理所当然的觉得温亭湛会知道这件事,应该是从岳书意那里得到了口风,才会查出来,“老夫是太子殿下的舅父,肃贞皇后在临终前将他托付老夫照料,老夫对他自然是倍加关注,他的一举一动都隐瞒不了老夫,太子殿下对你母亲是一片情深,若非他知晓自己寿命不长,你母亲不会扶灵回乡,他们不会分离,而他也不会另娶旁人,太子殿下不像陛下重情分,而是真正的重情”
明德太子和柳氏果然不是简单的情分,不知道柳氏那边是如何,但是从承郡王口中,夜摇光可以笃定柳氏的确是明德太子的朱砂痣。因为他知道自己只能活三十多年,他不想让心爱的人成为寡妇,留在深宫孤苦一辈子,所以他狠心斩断情丝,将她放开,期许她像所有贵女一样能够嫁个如意郎君,平平淡淡都好只要有个人能够常伴她一世便可。
至于太子妃,若非当年她撞破了宁安王生母的秘密,吓得将太子撞入池塘,令太子病情恶化,太子不想她无辜牺牲,太子殿下不会把她留在身边。
第2266章 太子与柳氏的故事
后来太子了解了太子妃在娘家的处境,也是个可怜人,以太子妃在家里的地位,永远不可能得到重视,到了年岁必然也就是孔家一个联姻的筹码,那时候的太子妃小小年纪,却因为自幼苦楚无依无靠很是有主见,太子殿下也没有把她当做孩子,而是正大光明的问她愿不愿做这个注定了的寡妇。
至少她可以脱离孔家,至少他活着的这些年,他会给她属于最尊贵女人的一切,就算他死了,他也会为她安排好,未必能够让她一生荣华富贵,但定然可以保住她一世无忧,绝对无人可以践踏,让她有尊严的活着。
太子殿下说这些话的时候,刚好得知太子病重的承郡王去探望,对于承郡王太子是不避讳的,也希望他死后,承郡王能够知道他的承诺,对太子妃多加照拂,因此没有比承郡王更清楚,太子和太子妃的婚姻算得上一场你情我愿,各取所需的交易。
温长松死的时候,温亭湛已经开始记事,六岁的孩子自然是对父亲有孺慕之情,他心里对他慈爱有加的温长松才是父亲,因此听到承郡王的话他的情绪有所波动,夜摇光无声的握着他的手,即便承郡王说得如此言之凿凿,夜摇光的心里始终不曾有半分动摇。
“后来呢?”不论如何,他们是需要把这个故事听完,这个故事和温亭湛讲给承郡王的故事,算是等价交换,温亭湛会替承郡王一劳永逸的解决肃贞皇后的事情,承郡王将所有知道的事情告诉温亭湛,这已经是他们无声达成的协议。
“一切都因放不下啊”承郡王长叹一声,“太子殿下的身体日渐衰弱,可他放不下你母亲的婚事,他想要亲自给你母亲挑选一个对她一心一意,家世好身体好品行好的郎君,你母亲是个刚烈果断的人,打从殿下的婚事定下来之后。你母亲就断了所有和殿下的联系,那时候你母亲也不过刚刚到了想看的年纪,尚未及笄。柳家原本柳居晏就不受待见,连带着你母亲处境也不好,太子殿下秘密安排的亲事,不知后来如何被你母亲察觉,那是时隔两年你母亲再次给殿下来信,我从未见过他笑得那么满足”
可有多期待多满足,看到柳氏心中字字锥心,就有多痛不欲生,太子殿下就因为这一封信当着承郡王的面吐了血,昏厥了过去,之后反反复复昏昏沉沉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承郡王也是吓得六神无主,加上太子的几位兄弟越发的蠢蠢欲动,不论是太子本人,还是承郡王都无心去关注柳氏,却没有想到柳氏正好在这一个月出了大变故。
“你母亲当年那一场以外,是柳居旻亲自安排,但有柳市荏的默许。”承郡王抬眼对温亭湛道,这是他事后亲自查出来,其目的他倒是不确定,不过极有可能是以此来逼迫即将高升的柳居晏退步,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是如此,“我查出真相之后,并未告诉殿下。”
不但没有告诉,还特意动了手脚,让殿下当真以为这是一场意外,否则他太清楚柳氏在太子殿下的心中有多重要,柳家会被太子打入泥泞里,但那时候的朝堂哪里容得下他这样肆意妄为?陛下也会因此对他失望透顶,且柳氏更会因此而被推到风尖浪口。
看着温亭湛紧绷的脸,承郡王接着道:“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