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_分节阅读_第5节

  D-人眼前一亮的观点或是结论,就只能在sci三区、四区灌水了。

  那么,对于甲之后的人,他们所做的工作是否有意义呢?

  自然是有的,个人的精力终究有限,靠一个人或是一个团队把整个领域研究透彻是不现实的。

  而且,哪怕某个人研究了诸如“人和x兽基因相似度高达82”之类的工作,这看似无厘头的项目,也是有意义的。

  因为科研本质上是人类对未来的投资,是留给子孙后代们的财富。

  事实上,绝大多数,超过99的科研成果在发表后几十年内,都找不到实际应用价值。

  但总归有那1的成果,可能在未来的一天,被一位研究者看到后从中获得灵感,找到了他科研拼图中缺失的一角,进而推动某个领域向前迈进一大步。

  ……

  对于一篇revie来说,引言部分的作用也是类似的。

  通常是用来告诉读者,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领域,这个领域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个领域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较于摘要和结论,引言部分较长,显然不能很快将三篇文献的引言部分都看完。

  许秋略作思考,选择了先看发表在《化学评论》上的那一篇,毕竟这篇影响因子最高嘛。

  第一段主要介绍“为什么要研究有机光伏这个领域”。

  借助有盗和谷狗,许秋将其翻译并总结,然后记录在了自己的科研记录本上:

  “太阳能是清洁、环保、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传统基于硅、cigs等非金属的太阳能电池,虽然有着高光电转换效率(15以上),已经商业化,但其成本高,且制备时会产生环境污染废弃物。

  近些年,有机光伏材料,因具有价格低、质量轻、可以制备柔件等优点,而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

  有机光伏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仍较低,目前最高10。”

  然后,又在后面补充了自己的感悟:

  “对于太阳能电池,核心指标是光电转换效率,决定了它能把多少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

  无机电池的转换效率15以上是商用程度,也就是在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而有机电池的10是停留在实验室的阶段,要是工业化生产,能不能达到5还是个未知数。”

  第二段主要介绍“有机光伏的发展历程”,许秋总结记录:

  “1986年,tang等人首次发表了关于有机光伏器件的文章,光电转换效率只有1。

  六年后,heer和udl课题组,采用共轭聚合物h-ppv和c-60作为双层有效层,并发现产生电流的原因是h-ppv在吸收太阳光后将电子转移至c-60,因此将这两种材料命名为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

  随后,研究者们发现将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混合后,制备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直到现在,体异质结仍是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中最广为使用的有效层结构。”

  然后他用荧光笔,将出现的“共轭聚合物、电子给体、电子受体、体异质结、有效层”等不熟识的专业术语标出。

  最后一段,则介绍了本篇综述的行文顺序。

  许秋看了看,感觉没什么干货,便没有总结,只记下了两个专业名词,“形貌”和“电荷迁移率”。

  【文献熟练度+10】

  看着记录本上满满当当的一页,许秋感到非常满意。

  可随即,他又看到了那长达60多页的正文,刚刚收获的喜悦瞬间被冲淡了不少。

  “我的科研路,任重而道远啊。”许秋感慨道。

  第六步。查看正文。

  ……

  许秋等了半天,发现既没有额外的提示,也没有像之前几步的举例说明,只有四个字“查看正文”。

  稍微想了想,他觉得应该是自己推演得到的三阶文献,熟练度太低的缘故。

  不如下午找学姐取取经?

  第九章 学姐的另一面

  下午,实验室。

  “学姐,除了你以外,实验室其他师兄师姐呢,我怎么没遇到过呢?”许秋问道。

  “噢,还有一个博一的师兄段云,和一个研二的师姐吴菲菲,他们最近基本都在张疆校区。”陈婉清道:

  “这边实验室不是面积太小嘛,魏老师就和院系申请新实验室,院系也同意了,但邯丹校区这边没有空余的实验室,所以就把新实验室安排到了张疆校区。

  张疆实验室那边,现在正在装修,需要有人看着,正好他们两个最近都在写综述,不需要做实验,所以魏老师就派他们两个人过去监工了。”

  许秋八卦道:“师兄和师姐,他们是不是……”

  陈婉清翻了个白眼:“你想多了。”

  “那他俩什么时候回来这边呢?“许秋道:

  “我都没见过他们。”

  “周日吧,大家基本都在邯丹校区的实验室。”陈婉清道:

  “张疆实验室暑假前差不多就能弄好了,到时候你就可以经常见到他们了。

  对了,还有一个本校大四保研的学姐田晴,她最近几天在准备毕业答辩,所以没空来实验室做实验。”

  “我知道,魏老师和我提到过她。”许秋道。

  “听说这里本来还有一个大四学生的,他大三的时候在魏老师这边申请了一个学校的科研项目,结果项目刚刚开题,就跑去湾省交流了半年,回来后就去其他课题组做毕设了。这是我听吴菲菲说的。”陈婉清道。

  “那魏老师什么反应?”许秋道。

  “据说他当时很生气,然而并没有什么用,本科生他又管不了,最后也就是不了了之。”陈婉清道。

  ……

  闲聊了一会儿后,许秋从包中取出文献。

  “文献看过了呀,有没有什么收获?”陈婉清道。

  “我先去dsci查了下期刊信息,然后主要看了摘要、结论部分和这篇《化学评论》的引言部分,正文还没看。”许秋道:

  “我感觉摘要、结论部分对我帮助不大,引言部分比较有用,介绍的比较详细,我用记录本把核心要点都记录了下来。”

  “一般新手看文献都是像看书一样从头开始的,你这看文献的方法谁教你的呀?”陈婉清道。

  “系,系里有门课,叫《文献检索》,我帮那老师下文献的时候,试着读了几篇,然后自己琢磨出来的。”许秋道。

  “无师自通啊,厉害厉害。”陈婉清赞叹道。

  “不敢当,还要向学姐请教呢。”许秋笑道。

  说罢,他将记录本递给陈婉清。

  “总结的不错嘛,荧光笔标记的是你不懂的地方吗?”陈婉清翻看后问道。

  “是的。”许秋道。

  …………

  和学姐一番交流过后,他发现学姐对有机光伏领域非常了解,解答了他的诸多疑惑。

  这简直和昨天那个呆萌的学姐判若两人。

  不过想想也是,能到魔都综合大学读博士的,多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据说材料系博士延期毕业的概率超过了三成。

  好多人都是读着读着,就从博士变成了博四。

  随后,他向学姐提出教他文献的技巧,陈婉清爽快答应。

  【检测到文献技巧,是否进行记录?】

  “记录。”

  许秋看了一眼系统界面:

  【科研辅助系统】

  ……

  【特殊类】

  文献(一阶57四阶50)

  果然是四阶啊,不错。

  前面几步,学姐的文献方法与系统的差别不大。

  只是她补充了一些细节,比如:

  “论文的标题对作者来说很重要,因为期刊编辑拿到稿件时,看到标题太差的话,可能不看正文就直接拒稿了。

  因此,在标题时要注意别人是怎么起标题的,尤其是关键用词和句式结构。

  我硕士时候的导师在文章投稿前,都会在办公室枯坐一下午,取一个好的标题以提升过稿送审的概率。”

  ……

  讲到正文部分,许秋竖起耳朵,认真听讲。

  “正文,包含了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篇幅通常会很长,因此必须要挑重点看。

  首先看图片和小标题,当然unicatn一般是没有小标题的,不过这影响不大,小标题仅起到辅助功能,主要还是看图片,绝大多数的核心论据都会在图片中展现。”

  “那么,举个例子,”陈婉清从旁边文献柜中随便抽出一篇文献,说道:

  “先看标题,确定文章大致内容,这篇是‘一种新型窄禁带宽度聚合物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光伏应用’,可以判断文章的核心是这种新型给体材料。

  接下来,你可以按照之前说的方法,去看摘要、结论和前言,而像我的话会直接翻到图片去看。

  图一是这种名为dpp3t的新型给体材料的合成路线,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图二是它的电化学性能,可以看到它和受体材料能级匹配,有利于电荷输运;

  图三是它的光学性能,你会发现它在可见光范围内光吸收性能很好;

  图四是把它和受体材料混合后涂膜,然后拍透射电镜,可以发现混合的比较均匀,有较好的共混形貌;

  图五就是太阳能电池的核心表征手段,电压-电流密度曲线,可看出基于它的器件,光电转换效率可达8。

  然后把这五句话连起来,就是我们合成了一种名为dpp3t的新型给体材料,它与受体材料能级匹配,有利于电荷输运;它在可见光范围内光吸收性能很好;它与受体混合后能形成较好的共混形貌。我们基于它制备了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可达8。”

  最后,学姐信心满满道:“虽然我没看这篇文章的其他部分,但我就知道它的故事肯定是这么讲的。”

  许秋拿过文献来,看了眼摘要,发现果然与学姐所述如出一辙,不禁感叹道:

  “我,学姐厉害啊!”

  …………

  临别。

  “话说学姐,之前给我文献的时候,为啥不教我呢。”

  “我,我这不是要考验考验你嘛。”

  “真的?”

  “真的。”

  第十章 难道是BUG

  周四下午,材料一楼。

  “说了多少遍了,画图的时候,物理量和单位要用36号字,坐标轴上的数字要用26号字,每张图都必须是这个标准,要保持一致性!”

  许秋走在走廊,离很远就能听到魏老师的声音,从实验室中传来。

  “还有这两张图,这张的图例画的这么大,那张画的这么小,把它们都改成一样大!”魏老师板着脸对陈婉清说道。

  见到许秋进来,魏老师语气稍微缓和了些:

  “许秋,来了啊。”

  “魏老师好。”许秋道。

  “把那几张图改好以后,再拿来给我看看。”

  “要对自己严格一点!”

  魏老师转头又对学姐吩咐了几句,然后便离开,回办公室了。

  “嗯嗯……”陈婉清弱弱的点了点头。

  “看样子又是做错了事情,被魏老师凶了,不过我也帮不上什么忙,还是不打扰她了吧。”许秋心想,随即他对陈婉清说道:

  “学姐加油哈,我先去洗基片了。”

  上次因为时间不够,清洗基片的熟练度还停留在三阶。

  今天许秋决定将它提到四阶,完成任务。

  …………

  一个半小时后。

  有了上次的经验教训,许秋没有清洗太多基片。

  最后得到24片洗净吹干的基片,刚刚装满两个培养皿。

  打开系统,查看熟练度:

  【科研辅助系统】

  权限等级:1

  积分:178

  进行中的任务:1个

  熟练度:

  【实验操作类】

  清洗基片(三阶80四阶50)

  【仪器设备工具类】

  超声波清洗仪(四阶80五阶0)

  镊子(三阶88四阶50)

  氮气枪(三阶80四阶50)

  【特殊类】

  文献(一阶72四阶50)

  文献提高了5的熟练度,这是许秋昨晚奋战一个小时的结果。

  他现在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天文献1小时。

  实验操作可以凭借系统帮助而快速提高,但文献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

  而且,他之后肯定也要自己写论文,可以先打好基础。

  镊子和氮气枪的熟练度前期提升的较快,现在就慢了许多。

  镊子还差12四阶,氮气枪还差20。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提高熟练度呢?

  看着眼前洗净的基片,许秋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绝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