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会试准备,但毕竟是在两狼山上,平日里没课的时候也会去作坊之中瞧瞧,思想也算是颇为先进的,对于一些算学,经济学方面的东西也有些自己的想法。
在两狼山上,弘治皇帝直接暴露了自己身份。
一众士子自是要见礼,在见礼之后,弘治皇帝问道:“下次会试尔等可有把握?”
下面一人出言回道:“把握自是有的,只是在下在两狼山书院受益颇多,在下以为做官也只是一种营生,与其他为农者,为商者并无太大的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在下若是考不中,还可有千万种可选择养活自己的方式。”
这样的想法其实在这个时候绝对是要讨打的。
一众大臣脸上都有了不快,弘治皇帝倒是微微一笑道:“你都有何本事?”
那士子回道:“在下空闲之时也时长去山上的那些作坊,瞧得多了也明白了,在下可说,任何之事在下都可做。”
第264章 宣传部
这士子的一些想法虽说并不是很得弘治皇帝的认同,但却不再与朝堂中的某一人有所牵扯,自然也不会再与朝中那些大臣结成一张隐秘的大网。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对那士子的回答并未发表自己的一眼,回道:“朕期待着能与各位在华殿见面,望各位能不负朕所期待,好生努力吧。”
华殿作为科举的最后一关,不再淘汰,只有排名,凡是能进入华殿的,那基本都能做官了。
从两狼山书院出来,两狼山该参观的地方也算是全部参观完毕了。
弘治皇帝也未再做停留,直接下旨启程回京。
京中还有不少事情要去处理,实在不宜再在这里多待了。
那些大臣在县衙歇息了一夜也都算是缓过来了,不用锦衣卫的那些校尉特别照顾,自己也都能上了马车。
回程的路上,谢至和朱厚照以及周贤等还是在外面骑马。
一路没做停歇,直接赶回了京师。
一到京师,跟随出去的一众大臣便追着弘治皇帝到了暖阁。
“陛下,云中的那个戏班子实在不易提倡,如此一来,皇家威严又何在?”
“是啊,陛下,应当立即废止才是啊,不然皇家颜面可就要毁之一旦了。”
“弄出此戏班之人其心当诛。”
几人叽叽喳喳的,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劝说弘治皇帝莫要推广下去,等到了后面的时候,直接开始上升到了谢至的攻击之上。
谢迁虽坐在前方首位,既没有对此事持有反驳意见,也没开口为谢至说上句好话。
一众大臣在说了半天之后,有人开始朝着谢迁开口了,道:“谢公,令郎在任云中知县以及平倭之事上着实是功勋卓著,但在某些事情上不仅过错极大,而且虚荣心极大,这个戏班子的初衷难道不是在宣扬他的功绩吗?宣扬他的功绩也就罢了,他却是把皇家威严置于何地啊?陛下多番提拔与他,他如此做可又对得起陛下,此乃极大不忠啊,令郎年纪还小,谢公当好生管教着才是。”
这么大一顶帽子直接扣在了谢至头上,昨晚的那场舞台剧有关于他的戏份其实很少,大多都是在讴歌朱厚照的。
昧着良心指责他,直接指责他就是了,又何必找他老爹?
未等谢迁有所表示,谢至便扯起一道笑容,道:“某就不明白了,那场舞台剧怎就成了某的虚荣心了,那上演的难道不是事实?某正常表述一下事情经过怎就有错了?再者说来,那舞台剧表述的中心思想难道不是陛下爱民如子,护佑百姓,殿下英明神武吗?如此简单的一场戏目,各位怎就瞧不明白?”
能做到部堂级别的大臣年纪至少也与谢迁差不多,谢迁与这些大臣同朝为官多年,算起来那也都是谢至的长辈了。
没有谢迁在这个事情或许不用计较,当着谢迁的面,还得是讲究一下的。
谢至话音才落,谢迁便出言训斥道:“闭嘴。”
谢至只剩下委屈巴巴了,可怜兮兮的道:“儿子说的都是实话啊。”
实话确实是实话,可场合以及说话对象有些不太合适了。
该提反驳意见的也都提了,大臣之间的主流想法弘治皇帝也已经清楚,也没必要再停这些大臣吵闹下去了。
弘治皇帝笑了笑,接着说道:“众位卿家的意思朕都明白了,朕倒是觉着这个事情值得一试,以此来宣传朝廷法令这倒也没不妥的,毕竟朝廷距百姓万里之遥,有此宣传,在朝廷需要钱粮或者兵员的时候,也能得到百姓的鼎力支持。”
“可是”
有人开口还未说完,弘治皇帝便接着道:“卿家的意思朕也明白,若天下戏子都可扮演当朝君臣,不仅皇家威严不复存在,也将要乱套,在此事之上,云中侯也想好了应对之策,扮演之人不仅要定员,还要有严格把控,无论大戏所需剧本,还是表演之人,都需经朝廷授意,凡不经朝廷授意便表演之人皆要获罪。”
谢至只是大致介绍了一下自己想法,可没说这么详细。
弘治皇帝把这个事情直接按在了他身上,可见昨日晚上的时候,弘治皇帝便把这个事情想清楚了。
弘治皇帝定下这些已是确定了,已没有了再质疑的余地。
一众大臣虽有不愿,但也无从说起了。
紧接着,弘治皇帝便开口问道:“昨日那舞台剧本就是唐寅操办的吧?”
在场之人也就只有谢至能回答这个问题了,谢至回道:“是,是伯虎一手办得,臣说了一些大致想法,后续情节是伯虎一人完成的。”
谢至可没有些剧本的本事,也无从指导唐寅如何操作,从始至终的所有步骤着实都是唐寅独自完成的。
谢至回答之后弘治皇帝并未多言,直接道:“设宣传部,由唐寅任尚书,属正六品。”
唐寅现在不过只是个县丞罢了,八品而已,一下飞升到正六品,也算是升官了。
唐寅不在这里,那便由谢至代表谢旨了,谢至扯起了一道笑容,笑嘻嘻的道:“多谢陛下。”
紧接着,谢至又道:“陛下,臣还有一事,既然设了宣传部,不如也增加一些在卫所的出演,在卫所当中排练的的可以历代杀敌为国的武将英雄为主,以榜样的力量培养兵丁的荣誉感。”
这个问题早在之前的时候,谢至便与弘治皇帝介绍过了。
对之弘治皇帝而是赞成的,因而谢至在这个时候又提出这个意见的时候,弘治皇帝直接便应了下来,道:“嗯,可以,这个他们才新近组建,具体如何行慢慢再做考虑吧!”
如朝为官本是见荣耀之事,增加了这个宣传部可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说白了那些人不过就是一些戏子罢了。
有人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出口询问道:“陛下,宣传部那群戏子如何授官?”
这个询问言语之中的不满显而易见。
弘治皇帝却是丝毫不见生气,回道:“除尚书授正六品之外,其余人一律不准授官,朝廷按照内伺标准发放俸禄。”
这个着实得有所区分才是。
弘治皇帝这般一说,那些大臣们态度倒是缓和了一些。
不过却也依旧能够看出来,对这个宣传部,大臣们之间依旧是持有反对意见的。
“无他事的话,众卿家暂时告退吧!”
弘治皇帝开口,一众大臣只得是退了出去。
昨日在神机营问题之上,那些大臣们宁可在奉天殿之前跪了几个时辰也没一人就卫所问题提出一个有力的解决办法。
现在对于宣传部的问题,这些大臣们也少了不少底气。
若不是昨日的事情,估计在京的所有大臣都得到奉天殿之前跪求弘治皇帝收回旨意了。
金口一言驷马难追,每当皇帝旨意不符人利益之时,他们便会集体跪在大殿之前请求皇帝收回旨意。
这么一来,皇帝的旨意是能够收回了,那不是食言吗?
黑的白的凭借的都是人的一张嘴罢了。
在大臣们退出去之后,朱厚照便也率先道:“父皇,那儿臣也走了,儿臣去处理神机营那里的事去。”
弘治皇帝摆摆手,未等其说话,谢至便主动道:“陛下放心,臣会协助着殿下处理好神机营之事的,兵器所那里也在加紧赶工了,定能配备齐全的。”
神机营整顿只是一方面,最关键的还需兵器所那里能跟的上脚步的。
不然神机营整顿完成了,没兵器可用那岂不是尴尬。
第265章 三个月的变化
谢至和朱厚照从暖阁出来之后,朱厚照便信心满满的道:“谢五,你放心吧,神机营之事本宫定能办好的。”
朱厚照越是这么说,谢至怎越不放心了。
谢至可怜兮兮的开口道:“殿下,你可稳着点,臣也担着干系呢,若出了个什么事,臣可要第一个吃瓜落的。”
朱厚照一把拍在谢至肩膀上,笑着道:“放心吧,本宫办事,你还不放心?”
正是因为你办事所有才不放心啊?
紧接着,朱厚照马上又道:“你那舞台剧弄得不错,现在神机营演上一场如何?”
那场舞台朱厚照的剧戏份最多,完全就是在在为朱厚照立传了。
自然那舞台剧便极得朱厚照赞成了。
不过,朱厚照要接手整顿神机营,这个树立他正面形象的舞台剧倒是也能为打开局面起到一些作用。
在此事之上,谢至的倒也答应的痛快,直接应道:“好,没问题,伯虎进京后,便先让他们先去神机营首演一场。”
谢至答应后,朱厚照并未多待,直接便赶去了神机营。
朱厚照喜欢的便就是带兵打仗,好不容易有个自己亲自练兵的机会,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朱厚照忙着去神机营,谢至也忙着去了五军都察院。
现在查出来的也就只有神机营一处而已,接下来还得是解决京军其他卫所的事情。
忙那是指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地方已建造起了水泥作坊,因少了运输之时的耗费,一袋水泥也直接降低到了一两银子。
有了抗震的效果展示,在售卖五两一袋之时购买之人都络绎不绝了,现在直接降价这么多,前来购买之人自是更多了,每日的作坊几乎都是供不应求。
而除了水泥作坊之外,像陶瓷作坊,食油作坊也都都在以云中为点的其他州县散开了。
每地所需劳动力也都在成倍递增。
所有作坊的工钱都与云中所定下来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当下所有用工最高的。
除了每月工钱多之外,还会有作坊帮着建造房子,安家落户。
这些东西那些拥有大面积土地的士绅可不会给的。
因而很多佃户本着离乡背井也都跑到那些作坊来落户。
随着云中以及其他州县的人口增加,再加上这些人手中也渐渐的有了余钱,伴随着一些铺子如雨后春笋一般一并冒了出来。
除茶馆酒肆一些供日常生活所需的铺子之外,还有一些裁缝铺,当铺等也多了不少。
不过三月时间塞北苦寒之地便有了江南大都市的感觉。
往络绎不绝的商队,熙熙攘攘的行人无不都宣示着一个新兴商路的兴起。
随着这条商路的繁荣,很多州县的水泥路面都已铺设完毕。
光滑平整的路面,为商队运输货物提供了不少便利。
商队既然在这路面之上体会到了便利,那么便多少也得位维护保养这水泥路出些银子。
因而朝廷也特意为之增加了一条赋税,名曰养路税。
有了这笔税收,不止存在作坊的周贤乡野之中开始修建水泥路,连通大江南北的所有关道之上都开始铺设水泥路了。
时间是个好东西,三个月时间,整个大明开始焕然一新了。
唐寅所负责的宣传部,首先排练的那场舞台剧,已开始到了其他各地开始巡演了。
因云中其他州县大量作坊的兴起,为很多人解决了饭碗问题之外,也让不少经商之人赚的盆满钵满的。
这种舞台剧便更受欢迎了,每到一处所有耗费都有商贾自发解决。
这些商贾拿出的银子,不仅可解决这些表演者养家糊口的问题,还有了不少结余。
结余下来的银子完全可解决平日运行所需车马以及道具所有的问题了。
能得百姓喜欢,又不需朝廷耗费银子。
一些朝臣即便不喜宣传部,也无可奈何了。
在这三个月时间,除了第一个舞台剧在各地首演之外,唐寅还创造了几个忠烈武将祛除外敌的剧本。
这些剧本在排练出来后,都先行在神机营上演。
而五军都察院那里三个月时间已在军都山落地生根,在这三个月时间里,京军所有卫所中皆已巡查完毕。
在这些卫所中所发现问题与神机营的如出一辙,问题小的,自行整改了便是,问题略微大的,所负责之人裁撤掉任边军,问题更大的,那便需要为自己所负责之事买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