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这样看来的话,县衙的大门虽说紧闭着,但王守仁却也做了弘治皇帝要来的准备。
在县衙门口,王守仁并未行礼。
一直带着弘治皇帝到了为其所安排的客房,王守仁才见了礼。
在房中见礼,就连县衙外面的那些差役都不会知晓今晚此来的这些人究竟是何人。
王守仁见了礼,弘治皇帝便挥手打发掉跟随来的一干朝臣。
“卿家想必也累了,早些去睡吧,王知县,为众位卿家安排好下榻之处,定要保证众卿家完全能够歇息的好。”
这个时候打发这些人去睡觉,可见弘治皇帝并不想与这些人讨论谢至弄出来的那个舞台剧。
其实想都不用,在这个事情之上,多数大臣必然是持反对意见的,毕竟这个事情直接触及的便是人的一些利益。
作为为朝廷宣传者的读书人,眨眼之间换上了这种下九流的戏子,他们能接受吗?
弘治皇帝打发离开,有人立即开口,道:“陛下,臣有话要说,那个大戏”
此人还未说完便被弘治皇帝打断了。
弘治皇帝脸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容,道:“卿家今日想必也疲乏了,此事不着急,等回京之后再详细说也不着急。”
弘治皇帝也没说不听,而是说要回京之后再细说,他们也不能逼着弘治皇帝现在就听吧?
无奈只能是拱手告退离开。
在一众大臣离开之后,弘治皇帝却是并未马上歇息,而是召见了唐寅以及今日在戏台之上表演的一众人马。
这些人被贺良通知之后,唐寅便找了两辆马车一并都拉到了县衙,与弘治皇帝还是前后脚到的县衙。
这些人进来之后便直接拜了下去。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表演者,是模仿者,在台上可以扮演高高在上的皇帝,但在私下却只是普普通通的庶民罢了。
几人见礼之后,未等弘治皇帝询问,朱厚照便指着其中一人道:“在台上就是你在扮演本宫。”
拜在这里的也就只有那么几人而已,样貌虽说不同,但从身形年纪之上也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
朱厚照询问之后,那少年拜下道:“是,正是小人。”
少年回答之后,朱厚照摇头否认道:“谢五,这人你是从哪找来的。”
这戏班子扮演之人都是唐寅去寻找的,谢至还真不能抢了这份功劳的,如实回道:“这并非臣找的,这是伯虎找的。”
唐寅没抢着做回答,朱厚照也没再询问,只是端详着那少年,否认道:“这哪像是本宫,哪有本宫英俊。”
朱厚照这厮一向都自恋的很,这少年与他自是不会一样的。
找一个长相相似之人哪是那么容易的,再说了为了防止以假乱真都不可能找样貌相同之人扮演的。
当着弘治皇帝的面,对朱厚照的自恋谢至不置可否,笑着道:“殿下独一无二,不说样貌,就是身上气势都与殿下相比差远了,这个舞台剧的初衷是要展现情节,表演者样貌气势乃至个人魅力那都是表演者的,不可代表了殿下本身的。”
出身不同身上的其实自然也就不同了,像朱厚照这般含着金钥匙出身,从小又受着最了一番之后,朱厚照不再纠结此事,指着另一人道:“你扮演之人便是父皇了?”
能扮演皇帝那是一种荣耀,却也是一种负担,谁能知晓自己是否自己何时便会因为一个不到位掉了脑袋。
那人不断点头,回道:“是。”
紧接着,朱厚照便指着另一少年,问道:“你扮演的是谢五?”
那少年抬头瞅了一眼谢至,才点头回道:“是。”
朱厚照在少年面前走了几步,怪怨道:“谢五,扮演你的这人怎比扮演本宫的英俊。”
这也不愿朱厚照抱怨,谢至在两少年身上来回瞟了一眼,扮演他的那人着实要比扮演朱厚照阿那个帅气一些。
对于这个问题那便不能直接了当的承认了,谢至扯起一道笑容,反问道:“是吗?臣倒是没发现,不过,这也才演了一场罢了,殿下若是喜欢,完全可让他们二人换一下,多简单。”
扮演谢至和朱厚照那两少年年纪也不相上下,调换一下倒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谢至才开口,唐寅倒是不同意了,反驳道:“这个不可,这些人都是经过多次训练才有如今这般,若是随便调换,恐会四不像。”
朱厚照与唐寅交集虽说不多,但却也能够在一块喝酒吹牛的,唐寅这般直接否决,朱厚照自是不会高兴。
眼看着就要在这个问题之上纠结下去了,一旁一直看热闹的弘治皇帝却是开口了,道:“把这三场戏的那什么剧本拿来,真先瞧瞧。”
剧本也是谢至带来的新鲜事物,倒是没想到弘治皇帝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便接受了。
弘治皇帝开口,唐寅即刻把手上的东西奉了上去。
唐寅在被贺良通知说是弘治皇帝相召的时候,他便也能猜出弘治皇帝找他们的意图是什么,该准备的东西全部都准备上了。
唐寅奉上剧本,弘治皇帝的注意力便移到了剧本之上。
在弘治皇帝尽心盯着剧本的时候,房间之中的人并未说话从中打扰。
片刻的功夫,弘治皇帝把剧本给了朱厚照,朝着谢至问道:“朕好像记得事实并非这般吧?”
剧本之上所说的这些事实也都是弘治皇帝亲身经历过的,事实真假如何弘治皇帝也知晓。
对弘治皇帝的问题,谢至笑呵呵的道:“这个剧本的初衷是为了宣传,又不是为了记实,自是要加一些东西进去,让这场大戏更有料,唯有这般才能吸引了观众,只有吸引了观众,得到观众的认同,这场大戏才算是有了效果。”
谢至也不是那种侵吞别人功劳的人,当着弘治皇帝的面,谢至直接回道:“臣只是把这个事情讲述了一遍,真正动笔润色的乃是伯虎。”
唐伯虎着实有才,写些这方面的东西那可谓是得心应手的很。
弘治皇帝并未就这个剧本对唐寅说一句额外的话,把剧本放置在了一旁桌案之上,道:“此时暂时如此,尔等都回去吧!”
弘治皇帝开了口,唐寅便带着一众表演者直接退了出去。
第263章 参观两狼山
在唐寅退出之后,谢至便与朱厚照一道也退了出去。
谢至本来还等着在唐寅退出去的时候,弘治皇帝或许会把他留下再说些什么的。
等了片刻不见弘治皇帝开口,谢至也便放心大胆的退了出去。
这个事情可算是打破固有定知的一个大事情了,也不能指望着弘治皇帝轻轻松松就能够接受,总得是给其一个考虑的时间的。
谢至离开弘治皇帝的房间之后便与朱厚照找了王守仁。
明日弘治皇帝必定要到云中的那些作坊去参观的,这个事情务必得安排还要才是。
见了王守仁,谢至开口便笑嘻嘻的问道:“这段时日云中发展还算平稳吧?”
王守仁微微一笑,道:“稳当的很,水泥作坊运量太大,而且运送极为耗时,这样下去也不甚妥当,在下之间还是首先当把这个水泥作坊扩充了,减少运途损耗,也能省上不少银子,在这些问题之上你想法颇多,在下想着与你商量一下,便着手开始弄了,现应当现在贵州把这个水泥作坊造起来。”
若是一直从云中往贵州运送水泥的话,估计一岁时间都不见得能把贵州受损的房子全部搭建起来的。
谢至笑了笑,回道:“这个自是很有必要的,从云中运送水泥过去,只是为了增加轰动效果罢了,这段时间,前来购买水泥的人更多了吧?”
王守仁点头应道:“是多了不少。”
谢至紧接着又道:“广告效果已经足够了,也是该扩展了,水泥作坊先行扩建起来,其他的作坊在其他州县也可以扩建了,云中毕竟只有那么大,也一下子吸纳不了这么多的作坊,云中一县富裕也并非我们想看到的,这个事情朝廷不宜干涉,得让市场自己消化吸收,所以这个事情便需要守仁兄与其他州县的主官商量了。”
这个事情绝对是一个大好事了,哪个州县能够有了作坊,那富裕自是不会有难题了,百姓都有了银子,那收个赋税还不是轻而易举的吗?
早在之前的时候便开始有其他州县的长官找过云中了,只是那个时候的时间还未成熟,谢至一直未松口罢了。
那个时候的资源就是那么点,若是分与了其他州县,那云中还有如今这般样子吗?
现在这种情况之下,云中已经吸纳不了这么多东西了。
流民成批往云中赶,刚就是解决这些流民的衣食住行,云中便已是办不到了。
这个问题若是解决不了的话,那云中治安就得不到保证。
治安都保证不了的话,那一系列的并发症便也就显现出来了。
王守仁应道:“在下已经开始协商了。”
这个事情由于王守仁去办,谢至也没不放心的,点头回道:“嗯,那便协商吧,倒也不怕给了一些州县主官政绩。”
至于明日参观的事情,王守仁一手负责,谢至也没不放心之处,敲定好之后便去睡了。
次日一早,谢至早早起床,在他起床之时,弘治皇帝以及一众朝臣也才刚起来。
既然到了县衙,那准备早饭的事情便由王守仁来负责了。
在谢至洗漱的功夫,早饭便都已经摆上了桌子。
鸡蛋,包子,小米粥简单却也足够填饱肚子了。
在饭桌之上弘治皇帝一句昨日的事情都不再提起,饭桌之上的那些朝臣自是也不多问,安安静静的吃了早饭之后,也没用王守仁带,谢至直接领着他们去了两狼山。
现在的两狼山比弘治皇帝先前到的那次更为的繁荣,酒肆茶馆客栈的排了许多,这些都是为方便那些往来于两狼山的客商而准备的。
安排在此处,既方便了那些客商,却也是一笔不小的利益。
谢至带着弘治皇帝等人在两狼山的铺子中央来回的穿梭着,他虽说不怎么上两狼山,但即便是只去过一次,便足以使得两狼山那些铺子的店家记住了。
毕竟在两狼山开的这铺子是县中当初一手操办出来的,他们的出身大多都是流民,要不就是云中无地的百姓,不用拿一分钱,便有了这些铺子,每月只需用一部分盈利还了便是。
这些人见到谢至纷纷笑嘻嘻的打着招呼,虽说都知道他现在已不再是云中的知县了,但都习惯称呼他一声知县。
每当这时谢至都一一回应着。
谢至代表的是朝廷,谢至能在云中这般的民心,那也是在给朝廷长脸。
跟在谢至身旁的弘治皇帝还是很高兴的。
谢至领着弘治皇帝边对那些百姓回应,便与弘治皇帝介绍着,道:“陛下,为了满足往来客商的需求,两狼山的陶瓷,食油,水泥作坊每日都在扩大,但毕竟云中地界也有限,不可能容纳下源源涌来客商的需求,也不可能容纳得下那么多的流民,也到了为其他州县分流的时候了,而且在云中也发现有大量的精煤,除了解决陶瓷作坊的烧瓷之外,还有不少的节余,这些完全可为其他州县解决这一问题了。”
在陶瓷作坊启用之初,谢至便开始遣人着手找矿了。
在陶瓷作坊搭建不久,这个矿还真被谢至找到了,他作为穿越者,完全就是站在了巨人肩膀之上,哪里有矿本来他就知晓,根本就不需要一一再做找寻了。
对之弘治皇帝并未说话,但心中还是满意的,云中算是富裕了,但怎样才能让一县带动一国之富,这便是。
弘治皇帝不说话,谢至又带着一众人去了水泥作坊。
他们一路走来,脚下所菜的便都是水泥路,当在看到水泥的产出之后,也不再是那般惊奇。
至于水泥当中的成分,以及是如何产出来的,谢至也不会当着这些人介绍,即便他们要问,谢至也不见得会告诉他们的。
弘治皇帝问道:“这水泥这般产出便可使用了?”
这个无关泄密的问题,谢至的倒也是可以回答的,谢至回道:“是,这般拉出来的,便都可使用了,陛下,这段时日水泥宣传也到了一定的效果,也该在其他地方也建起这种水泥作坊来了,这样的话便可坚决运输当中的成本。”
这个运输所消耗掉的人力和武力虽说都有购买水泥之人承担,但长久下去也不是个事。
运输成本比商品本身的价值都高,这是有大问题的。
这个时候也不存在经济学,弘治皇帝也没谢至那么多想法,他之时觉着既然需要的人多,那多建个也不是坏事,点头道:“既是需要,那建了便是。”
这水泥作坊从始至终也不是谢至私有的,乃是云中的私产,也就是所有的盈利都归云中县衙。
既是归云中县衙,那便就是归了朝廷的。
在各个作坊瞧了之后,谢至便直接带着一众人到了两狼山书院。
两狼山书院的这些士子虽说是为了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