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明好伴读》

大明好伴读_分节阅读_第136节

《大明好伴读》 张六阳 4550 2021-05-02 12:55

  D-千余人,取胜这一百以上的倭寇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

  王守仁说明了情况,张懋也不多说,道:“区区百人倭寇,宝船出动不甚合适,可遣出小队人马直接解决了便是,这个人选谁去合适?”

  云中卫新组建出来的这批兵丁大多说都是谢至的人,也不是自己麾下的,调兵遣将的事情还得是征求谢至意见的。

  云中卫中何三友已经能够单独领兵作战了,这个事情若交给他倒也可行。

  可关键是何三友不熟悉水性,虽能跟随宝船,但也不过只是勉勉强强而已,把这个领兵的事情交给他实在不甚合适。

  刘阿亮倒是熟悉水性,但领兵出战却是凑合。

  若是无人可用之时,把他二人融合在一起倒是可用。

  可现在有了戚景通,那一切都好办了。

  在张懋征求意见之后,谢至便出言道:“戚景通,此战交于戚景通吧。”

  戚景通的实力那都是有目共睹的,谢至推举的这个人选,在场之人也是乐见其成的。

  谢至建议之后,张懋随之道:“那便就让戚景通去,从就近卫所之中调拨五艘苍山船皆归于戚景通指挥,着他把即刻往威海剿灭倭寇余孽。”

  苍山船,吃水五尺,装备火铳,火箭,药弩,弩箭,全船可战人员33人,水手4人,编为三甲。

  五艘也就是一百五十余人,而王守仁所打探出来的消息,那倭寇余孽是在一百人以上。

  一百鉴于二百人之间,戚景通这里出动一百五十人,打一个措手不及的话完全可够了。

  张懋话音落下,谢至随着开口道:“好,遣云中卫一个百户所,剩余人员以水兵补充。”

  相互交换了意见之后,谢至便吩咐何三友清点了一个百户所的精锐。

  这个百户所乃是当初何三友在两狼山拉起了杆子,也算作是两狼山的元老了。

  而张懋那边也下令从台州卫所中调配了五艘苍山船。

  可惜,诺大的台州卫凑出来的五艘苍山船竟只有两艘是完好的,其余三艘虫吃鼠咬的,不说从台州去威海了,估计就是一下水便得被跑烂。

  “景瑞,你身为台州卫指挥使,不思练兵之事,一区区苍山船竟如此破烂,你便就是拿着如此军备糊弄朝廷吗?来人,把景瑞拿下,待平倭之后一并惩处。”

  朱厚照站在海边瞧着从台州卫所拉来的苍山船心下早就气急了。

  朱厚照的命令之后,东宫卫的人兵丁很快便出动直接拿下了人群之中的景瑞。

  台州卫的军备多久不曾保养他可是清楚的,瞧着那苍山船早就吓软了,朱厚照的一声命令下之后,景瑞出了大汉饶命,其余已不知该如何做了。

  “殿下饶命,殿下饶命”

  喊了半天朱厚照也不搭理,随之又喊道:“刘一清身为都指挥使,督一省军政,麾下台州指挥使府库军备竟破烂于此却不查不问,可见其失职,把刘一清一并拿下。”

  刘一清并未像景瑞那般大喊饶命,直到此时还想着辩解。

  朱厚照对刘一清的解释也不搭理,抬手道:“刘都司有话平倭之再说吧,带下去,好生看管。”

  在刘一清和景瑞皆被带下去之后,朱厚照又骂了二人一句,便道:“台州卫的苍山船已是不可再用,加紧从周边卫所调拨吧。”

  张懋身为平倭都督,有节制各水师的特权,所以这个调拨的命令也无需朱厚照操心,张懋一道命令下去也能够办到了。

  很快,张懋派出传令兵带出令旗从宁波卫才凑够了五艘苍山船。

  船到了之后,戚景通,刘阿亮,何三友,海盗李余外加云中卫的一个百户所和从水师抽调来的五十人架着苍山船朝倭寇驻扎的那座无名岛而去。

  苍山船之上并未装配先进的火器,也就是云中卫的兵丁身上的火铳先进一些,另外每人还带着些手雷。

  这次前往倭寇老巢自是不会再像先前那般能够秒杀。

  戚景通出发之后,谢至等人便回了大帐当中。

  几人从倭寇来袭,但现在布置完这些之后已是一夜一日不曾歇息了。

  回了大帐之后,便各自回营帐睡下了。

  谢至才刚刚睡着,却是被朱厚照拉了起来。

  “谢五,台州卫的情况应该不是个例吧?其他地方这种情况应该也有吧?”

  虽说在别人睡觉的时候把人喊起来是有些讨厌,但总的来说,朱厚照也是知晓关心这方面的事情了。

  谢至笑了笑,道:“臣若说实话的话,如此情况甚多,荒废军备那只能是说多年太平使然的缘故,有的屯田卫所所得之军粮归各级主官那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未等朱厚照表示,谢至又道:“这个问题兵部的马尚书与陛下曾有提及,只不过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问题不能动而已。”

  朱厚照惊奇,问道:“你怎知晓?”

  这厮莫不是以为他是从不正当渠道知晓这个事情吧?

  谢至他虽说掌握了一些先知性的东西,但只要不是当前所发生过的,他绝不会贸然提及。

  这个问题是当初弘治皇帝给他看了马升的折子。

  谢至摊摊手,一笑道:“是陛下给臣看了马尚书的折子,其实不用马尚书上奏,如此情况就是想都能想到,人性本就是如此,太平年间,谁不想着往自己腰包搞些东西。”

  顿了一下,道:“殿下可能不止,臣和英国公刚到这里,便险些被刺杀了,看看吧,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连大局都不顾,那次刺杀若是真成功了,平倭之事便得搁浅,金川桃渚之事便会屡见不鲜。”

  以此为契机,谢至与朱厚照讲了不少。

  反正总之一句话,大明现在的实际情况绝非是他表面看到的那般歌舞升平。

  第238章 大捷

  在戚景通率领着云中卫等一中兵丁一刻都未停歇,直接便赶往了倭寇所驻扎的那个无名岛。

  那个无名岛之上留下的倭寇并未预料到他们首领率主力袭击明君卫所会全军覆灭。

  两三日的时间,小岛之上留守的那些倭寇倒也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日常生活。

  这样毫无防备,倒也给了戚景通可乘之机。

  戚景通趁着夜色率领者苍山船在靠近无名岛之上,便直接派人一把火点了倭寇留下的那二十几艘小船。

  茫茫大海,这些小船若是一旦再被焚毁,那这些倭寇可就彻底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烧毁小船的火光异常明亮,本来毫无防备的倭寇,这个时间除了值守站哨的之外,其余的皆都睡下了。

  冲天的火光,终于惊醒了熟睡中的倭寇。

  “着火了,着火了”

  被惊醒的倭寇拿着锅碗瓢盆的便往着火的方向而来。

  虽说紧邻着海到处都是水,可也得有东西盛不是?

  一大批倭寇手中提着家伙什朝海边而来之际,戚景通未有丝毫客气,直接命令埋伏在岸边的弓箭手万箭齐发。

  带着弓箭的都是从各个水师卫所抽调出来的水兵。

  那些水师卫所当中军备虽说荒废,那么多卫所抽调五十余个精锐也还是可以的。

  这些人的箭术倒也高超,夜色当中,没有百发百中,射出一百也还是能够命中九十的。

  那些倭寇也不傻,看着同伴倒下,也发现小船着火并非偶然事件了,也不敢再往前去救火,纷纷开始后撤逃离。

  在逃离之后,戚景通依旧不放过机会,即刻下令给云中的兵丁发射了火铳。

  火铳的射程比弓弩的要远,正适合这种逃跑之后的补射了。

  随着火铳的发射的声响之外,便就是被打中倭寇的惨叫之声。

  黑天半夜的虽不知晓打中倭寇到底有多少,但凭着这惨叫也还是能够大致判断出一些来的。

  不过也才不足二百人而已,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之下被弓弩打中了一番,现在又被火铳击杀了一番,伤亡至少也得是在百人以上。

  残兵败将,一对一,也绝不是明军的对手,更别说现在还不足以一对一。

  片刻的功夫,戚景通下达了停止射击的命令之后,便抽出了腰间的佩剑,大呼道:“兄弟们,杀敌立功的机会来了,随某冲杀过去,为我枉死于倭寇屠刀之下的百姓报仇。”

  戚景通率先冲杀在前,后面的兵丁紧随其后。

  倭寇根本就未预料到在舆图之上都不存在的海岛怎就会被明军发现,他们可从未想过这里会被明军袭击。

  毫无预料之下,又被明军偷袭导致伤亡惨重,存活下来的倭寇连平时百分十五十的战斗力都未曾发挥出来,就被明军斩杀在刀下。

  一番酣战,当戚景通带人搜寻到那错落有致的房子之时,只剩下了被吓得瑟瑟发抖的妇孺。

  倭寇若碰见大明的老弱妇孺绝不会手下留情,但明军却是不能做畜生的,戚景通并未下令为难这些手无寸铁的妇孺,“先把这些妇孺集中看管,待殿下和都督旨意再做决定。”

  之后,又下令对战况进行清点,道:“吩咐下去,立即清点战况。”

  自己这方伤亡多少,倭寇的伤亡有多少,另外倭寇在这海盗之上的资源有多少都得详细清点,之后才能往上汇报。

  很快,一个具体的数字便统计了出来。

  “斩倭寇一百二十人,俘虏三十二人,之外,妇孺五百余人,孩童五十八人,明军这边牺牲三人,受伤五人。”

  只要有战斗便不能保证零伤亡。

  伤亡的这八人算作是此次平倭的一个总数,只以伤亡八人的代价换来了困扰大明百年的倭患,这绝可称之为可以镌刻史书的经典案例了。

  如此胜利,戚景通不甚满意,自责道:“本是万无一失之战,却仍旧造成了八人伤亡,着实不该,遣人把此次战况报于都督,某自会承担责任。”

  很快,大捷的战况便报到了平倭大营中。

  这样的战况也算是在几人的预料当中,听闻之后几人也就是淡淡的有些欣喜而已。

  谢至开口道:“既然如此,那便把先战况报与陛下,等陛下的进一步旨意吧。”

  虽说是要等弘治皇帝的旨意,但他们好歹也得是附上一下自己的意见。

  紧接着,谢至又道:“那些妇孺放了吧,若愿回国的,送她们回去,不愿回的,先暂时安排她们在那无名岛住着,某估计她们也不愿回去,回去了也无活路,至于其倭寇嘛,某想从其中找上个合适的人来,协助他们把倭国如今的乱局恢复了,倭国平定,也可让他们对大明朝贡,另一方面海上的隐患也才算是彻底消除,不然的话,在倭国没有生路的那些人,很快便又会死灰复燃的。”

  永久解决倭寇的办法,谢至一直都在想着。

  这个办法也才是最近想到的,若是由明廷趁着倭国内乱彻底收归其中并不现实。

  毕竟,倭国距大明也是有段距离的,明廷对之控制力度自然不会充足。

  就只是大明本土,下面的地方官都阳奉阴违的搞小动作。

  那倭国就更不能保证了,搞小动作是一方面,就怕时不时的还会有人兴起兵戈之祸的,与其花心思处这些问题,还不足换个方法呢。

  谢至的这个方法之后,几人各自想了一下,最终也都应了下来。

  既然已经同意谢至的方法,那这个事情自然也是要马上送往京师的。

  通过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也已是三日之后了。

  此时的弘治皇帝正起床,萧敬便拿着军报送到了弘治皇帝面前。

  “陛下,平倭大军那里的消息。”

  这几日朝中那些大臣好不容易才平倭之事消停了几分,再又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弘治皇帝明显有些紧张,问道:“是何事?”

  萧敬眉开眼笑,笑嘻嘻的道:“是捷报,大捷。”

  听萧敬这么回答之后,弘治皇帝才放心大胆的打开了折子。

  折子是张懋代写,有平倭的战况以及成果,之后便就是请朝廷出兵帮助倭国解决现如今的内战问题。

  瞧了折子的前半部分,便足可以让弘治皇帝欣喜了。

  “倭寇全被消灭了?”

  弘治皇帝虽说欣喜,却也有些不敢相信。

  这得是何等要接,伤亡八人便消灭了袭扰在大明海域百年的倭寇。

  萧敬只知道大捷,里面内容怎样并不知晓,听弘治皇帝所言之后才,才立马抓了起来。

  瞧过之后,也是一副不可置信,道:“看来是真消灭了,现在看来那宝船还真是厉害的很。”

  可以怀疑谢至和朱厚照虚报战绩,但这可是张懋上的折子。

  张懋做事一向稳中,也不是贪功之人,绝不会上虚假折子的。

  所以至始至终,弘治皇帝和萧敬什么样的情绪都有了,却就是不曾怀疑这个折子真实性的。

  半晌之后,弘治皇帝兴奋道:“马上把大捷的消息通报下去,此乃举朝上下同庆之事。”

  此番一战,消耗钱粮一万恐都没有,以最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的胜利,是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