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这些东西也算是听明白了。
谢至最后又道:“臣已是做好这这个榜样了,臣给的工钱算是最高了,那些世家大族,贵戚什么的也不能找臣的麻烦,臣自愿为朝廷交税,自愿让我的人交税,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来
将来为了吸引劳力,他们不得不为这些劳力增加工钱,朝廷令下,劳力自是没有抵抗能力,交税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了。”
谢至来此做这个知县的用意不就是如此吗
朱厚照不再言语,谢至也不再解释,回道:“臣找了个裁缝,快过年了,也得准备身新衣服,殿下有时间回去量尺寸吧。”
朱厚照身份虽说曝光,但他吃穿用度还是与以往一样,并未穿着太子蟒袍招摇过市,依旧是一身便服。
这身衣服和谢至的一样都是从京师出来的时候就带着呢。
这个时候人的想法可与后世的不同,只要带着钱,什么样的衣服买不到。
现在人出门,最起码得把一年四季的换洗衣服都带着才行。
朱厚照那厮长得快,蹦跶的也多,两身冬天的衣服,不仅小了一寸,而且也有好几处。
好歹也是个太子总是穿得破破乱乱的也不太合适。
听说做衣服,朱厚照那厮才把瞅了一下衣服的洞,笑着道:“是该换身衣服了,可惜父皇不在,父皇若是看到本宫这样,指定会赞赏本宫勤俭呢。”
这话说的,就好像弘治皇帝表扬过他一般似的。
弘治皇帝也就是对别人宽仁和蔼,对朱厚照可从来没啥好脸色。
现在的朱厚照表现虽说不错,可还真就没怎么说过他的好话。
倒是他家老谢,虽颇为严肃,但却是也多多少少当面说他句好的。
对朱厚照的自恋,谢至不置可否,也不拆穿他,还是先让他高兴一下吧。
“走吧,殿下,那我们回去”
谢至和朱厚照回去之时,正好赶上裁缝就在县衙。
刚回县衙的徐经听说,谢至为他们几个都准备了衣服,也没客气直接自己先量了。
徐经自从负责商队之后,比之以往可是开朗外向了不少。
第177章 航海图
徐经在量了尺寸后,便兴冲冲的朝谢至炫耀道:“知县,在下得了一件宝贝,你要不瞧瞧”
徐经门路广,宝贝什么的他也是能够接触到的。
徐经这么一说,谢至倒也真有些好奇了。
只是没等谢至开口,一旁正量衣的朱厚照便急切的开口询问道:“何宝贝啊”
徐经这些人若不知晓朱厚照身份,还可开个玩笑,现已得知朱厚照身份,利益尊卑的也得是计较一些的。
对朱厚照的询问,规规矩矩的回道:“海图”
“海图”谢至脱口而出询问道。
徐经脸色挂着笑容,回道:“航海图,是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时的航海图,与之一块的还有航海日志,沿途各地的风土人情皆有所记录。”
徐经这么一说,朱厚照也兴趣更浓了,干脆也不量衣了,直接跑过来,问道:“郑和的航海图,这海图不是被刘大夏那狗东西给毁掉了吗”
既然没人量衣了,那裁缝也就很懂事的退了出去。
那些文官在当初朱棣遣郑和下西洋之时便一直存有反对意见,也就是朱棣武人出身,不鸟那些文官,要不然下西洋之事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
朱棣驾崩,即位的朱高炽最先废除的便是郑和的下西洋。
可惜,朱高炽在位不过才十月时间。
在朱高炽之后即位的朱瞻基,对郑和下西洋之事倒也不是那么反对也不是那么赞成。
在其在位时,郑和率船队又走了一趟。
当时郑和也老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这些航海图以及航海日志便收在了宫中。
那些文官从始至终都对这东西心有芥蒂,担心有哪位继任的君主一时兴起,再搞出一次航海。
终于熬到了弘治年,被刘大夏搞到了这个机会。
干脆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弄没了,打架都放心。
谢至抓起一本航海日志,瞅了一眼,字迹很新,也不像保存了百年的,更不像是累年积月所写,倒像是短时间之内一下子就写成的。
有怀疑就要说,谢至说出了字迹的怀疑
徐经微微一笑,解释道:“这个着实不是三宝太监当初航海之时的原图,是抄录本,据说这是宫中小吏偷抄出来的,在下也是从一番商手中买来的。”
徐经解释的不急不缓,谢至倒想把这人找出来好生痛打一顿了。
无论当初郑和下西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但这东西好歹也算是民族的财富吧
为了一己私利,就这么卖了出去
更有甚者,甚至还打着为朝廷好的幌子,直接把这么一大笔财富毁于一旦。
谢至冷哼一声,骂道:“都是些何物,是谁偷出来的,这个事得好生查查了”
徐经完全没想到谢至的情绪会这么大,顿了一下解释道:“此物也不是今日才从宫中流出来的的,在下在得到这物件之时不知转易过多少次手了,偷盗之人早就无从查起了,即便是能找到人,那人恐早就已不在人世了”
徐经这么一解释,谢至的情绪才平稳了一些。
着实也是他有些过分激动了,类似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他都这么生气的话,那还得能生气过来
谢至扯起一道笑容微微一笑,道:“此航海图可否准确”
若是只凭抄录的话,失误肯定是会出现的。
徐经信誓旦旦的回道:“应当是准确的,若有错误,也就是在一些微小的。”
徐经如此积极,可见他对航海之事也是有所期待的。
谢至抬头,笑嘻嘻的问道:“怎么你有此心思”
良久,徐经道:“在下是有此心思,不过在下也深知若想做成此事并非那般容易,不仅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就是朝廷那里也不会那般轻易应允的。”
这个心思,谢至早就有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现在海图也找到了,机会正合适,只是朝廷那边的阻力,有朱厚照一起应对着,根本就不算什么难事。
谢至扯起一道笑容,笑嘻嘻的问道:“殿下以为呢”
朱厚照大手一挥回道:“本宫觉着挺好,正好让海外的那些蛮夷瞧瞧我大明的实力民间传说,太宗遣三宝太监下西洋,是为了寻找朱允炆的,太宗皇帝雄才大略,乃天命所归之人,岂能在乎他区区一个朱允炆”
这厮够猛的,皇家秘闻想都不想就往外说。
谢至抬头望着屋顶,对徐经道:“衡父,你瞧那里都起网了,也快过年了,得找人打扫一下,新年新气象嘛。”
徐经自是也明白,顺着谢至回道:“那里也有。”
谢至感叹道:“还是某对下面过分宽容了,平日勤快些,哪还有这些东西”
谢至和徐经一唱一和的,朱厚照自然也清楚原因的,气呼呼的坐了下去,端起茶杯也没喝到口热茶,朝外喊道:“谷大用给本宫拿茶水来”
朱厚照既然不再进行这个问题了,谢至也能开口了,道“下海之事某倒是也觉得可行,不过关键还是得赚到银子,另外一点,也要把海外的那些稀罕物件拉回来服务我大明的”
谢至的同意,徐经很是兴奋,问道:“这么说来,知县你同意下海了”
人徐经问的本来的谢至,一旁的朱厚照倒是急不可耐的回道:“你没听错,谢五同意了,谢五,下海本宫也去,本宫还从来没去过海外呢”
这厮倒是脸大的很,他没去过,好像别人去过一般
谢至无情的瞅了一眼朱厚照,没好气的道:“殿下若去,此事更办不成了,殿下还是乖乖待在云中便好”
朱厚照与谢至也认识这么多年了,他自是清楚凡是谢至当面拒绝了的事情,最后基本都会没戏,也不再言语。
自然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谢至也懒得搭理他,继续与徐经道:“这个事情的关键便得是建造大船了,这样吧,先弄上三艘,试试情况。”
顿了一下,谢至又补充道:“这个船不仅要做上船,在需要的时候还得当做战船使用,因而还得装填火炮倭寇屡犯我东南沿海,这口气迟早得出了。”
想起这个问题,谢至更生气。
倭寇经常犯边,那些身居在庙堂的朝臣也不知晓干什么吃的,不想着壮大自己的实力,反而把经验累积起来的航海图毁于一旦。
若是没毁了这个图,在当年航海宝船的基础之上改装一下变成战船,区区倭寇还怎敢犯边
谢至的意见徐经并未反对。
能充当战船,那不是更为坚固了。
“知县,那何时开干”
谢至不是喜欢拖延之人,既然答应,早先办了便是。
谢至开口道:“你自己看着吧,冬天也就剩下两三个月了,这两三月的时间,你若是能把宝船弄出来,开春之时也就能够直接下海了”
徐经一笑,道:“知县莫要玩笑,两三月时间岂可完成”
徐经这也是实话,要在海上经得起狂风,一颗钉子都务必做得严丝合缝,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都马虎不得。
谢至笑了笑,道:“即刻开干吧,最近的海港也就只有天津了,就在天津卫中试用,不必着急下水,要仔细着些所有用工待遇与陶器作坊保持一致每月每人收入超过一贯便得交税五文”
一千铜板收五文税收还真就不多的。
这样的想法,谢至也经常说,徐经负责的就是这些事情所有也就更容易想明白,没做多问,回道:“好”
随后,谢至又道:“过年后,云中也实行如此标准,每月超一贯便要为朝廷交税五文”
第178章 刺客
谢至在同意了建造宝船之事,并未第一时间把这个事情呈报弘治皇帝。
而是先遣徐经去了天津开始秘密打造。
弘治皇帝虽说信任于谢至,但这个事情一出,全朝上下文臣恐赞成之人恐寥寥无几的。
弘治皇帝又是亲近文臣之人,反对之人太多,谢至的这个计划决然会被扼杀在摇篮里的。
所以说,只能是先秘密进行着,等到进行到一半,弘治皇帝他也不舍得就此打断了。
有银子也好说话,徐经带着银子去天津卫所走了一趟后,造船之事随即便在天津港口开始实施了。
天津卫靠水吃饭,冬天结冰,也没了吃饭的途径,很多人都在家中坐吃山空
造船招人自是会容易很多的,最关键是给出的银子比他们旺季做活之时都要多。
唯一一点不同之处,便是要一月超过一贯收入,便要缴纳五文钱。
来此做工之人完全没想到,他们有朝一日能够一月挣到一贯银钱,所以对此规并未放在心上。
徐经带着一干人马正干的热火朝天之时,谢至却与王守仁等人在衙中度过了又一个春节。
算算时间,他已经到此三个年头了。
这三个年头,他也做了不少事情,也不算是给穿越者丢人了。
这三年时间,他除了想远在不知道那个时空的父母朋友外,其他之处,倒也还是颇为满意的。
唐寅举杯道:“知县,在下今日借着这顿酒,多谢你了,若非是你,在下又何能做此有意义之事。”
唐寅负责云中学堂之事,看起来简单,却是繁琐的很。
谢至端起酒杯应下了唐寅的感谢,笑嘻嘻的道:“某也得多谢你们的相助,若非你们某又岂能做成这些事情。”
吃了年夜饭,王守仁便回了云中卫。
朱厚照酒喝得有些多,便留在了县衙。
若是在宫中的时候,朱厚照可不能这么尽情的喝酒的。
朱厚照他也得感谢谢至的,若非谢至,他岂能有如此自在的时候。
朱厚照酒喝得有些多,谢至也喝了不少。
从酒桌下来后,便也回房间睡了。
屋子里的火炉烧的暖洋洋的,正合适睡个好觉。
半夜时分,整个县衙除了几个当值的衙役之外,其余人都陷入了熟睡当中。
就在这个时候,从房檐之处突然越过了几个身着黑衣之人。
这几人身手颇为敏捷,几尺高的房檐飞跃起来也是异常的自如。
这几人进了县衙后,轻车熟路的直奔后衙而去。
在后衙几排房间中径直便找到了朱厚照的房间。
才靠近朱厚照的房间,披了件衣服,从偏房出来的谷大用瞧了个清楚。
谷大用别的本事没有,咋咋呼呼喊人的本事,他称第一,绝对没有人敢称第二的。
“来人啊,抓刺客啊”
“殿下,快起来,有刺客”
不过,谷大用他喊的是快,但驰援之人赶来的速度可就没那么快了。
就在他咋咋呼呼喊人之际,其中一个黑衣人直接便朝他跑去。
谷大用倒也还算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