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明好伴读》

大明好伴读_分节阅读_第164节

《大明好伴读》 张六阳 4598 2021-05-02 12:55

  D-中。

  谢至一行人到达云中的时候,从宝船之上提起运送回来的那批些东西也都送到了。

  王守仁也直接把这些安排在了两狼山。

  两狼山之早就安排独属于谢至的试验所,水泥和火药,谢至都是在这里改进完成的。

  这里的重要性比一些作坊都强烈,因而这里就设在云中卫附近,有专门的差役守卫,无关人员绝不可靠近。

  一些依托云中的一些作坊在这里安家落户了流民更是知晓这里的重要性,不用官府如何吩咐,凡是有陌生人靠近,根本无法靠近都会被直接驱离离开。

  到了云中后,谢至也并未特意去县衙与王守仁报备,而是直接便赶去了两狼山之上。

  王守仁这个知县做的完全比谢至尽职,他可不像谢至能够时长待在县衙的,每日基本都会留于外面。

  第284章 加盖大棚

  想要在北方的冬天完成农作物的生长,那便需要用到大棚了。

  而盖个大棚也在后世的时候都并非是那般容易的,更何况还是在这个玻璃都还不存在的时代。

  虽说琉璃用在大棚之上倒是也可行,但这琉璃在效果上不如玻璃之外,造价也是不菲的。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早在很早之前,谢至便开始遣人在这个方面做研究了。

  后世的玻璃种类多的是,除了日常生活普遍用到的那些玻璃制品之外,还有防弹玻璃,防爆玻璃,钢化玻璃,玻璃栈桥

  最先起步,谢至也不敢要求那么多,只要能先弄出最为简单的,能让太阳光投射进去那便成了。

  可起步往往是最难的时候,在这个连玻璃概念都不存在的时候,想要完成致谢自是不容易的很。

  好在谢至也是工科出身,更是一路读过博士的,对玻璃成分倒也清楚,唯一需要做的便是经过些许的试验,弄出实物而已。

  谢至吸取在在关中大旱急需水泥铺设水渠还得现场研制的教训,加紧收罗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人才,对能够想到的东西提前试验研究。

  谢至为之提供大致配比,那些我搜罗过来的人才依据这个配比一次次试验尝试。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第一批粗糙的玻璃前些日子已经出炉了。

  这些玻璃虽说粗糙,杂质也未排除干净,但用在大棚之上完全可行了。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保证,谢至才敢在徐经带回土豆,玉米,辣椒这些东西之上研究分离出第一批能适应于大明各地土壤的新型种子来。

  不然的话,谁敢胡乱动这些珍贵的东西。

  谢至到了云中便开始组织人手搭建大棚了。

  现在的云中最不缺少的就是人,云中的劳力虽已经爆满了,但每日却依旧还会有人来此找活儿干。

  其他地方需要人手之处虽说也不少,但那些流民却觉着云中这里才最安稳,只有在这里找活儿才不会出现被克扣月钱。

  其实说来其他作坊如此现象倒也不是不会发生,那些流民既然找了过来,只要能够安排的,云中这里也都做了安排,即便不能做安排的也都会安排到其他合适的地方的。

  不需云中官府安排,谢至就在两狼山他那一亩三分供他试验的地盘自行张贴出了告示。

  告示的内容很简单,他需五十劳力,做工五月时间,月钱与云中其他作坊同等,唯一不同的便是不能解决落户的问题。

  现在谢至也并非云中知县了,再插手云中事务解决落户的问题总归是有些不太合适的。

  再者说来,无论从玻璃还是大棚上来看,那都还是试验性质,万一这些事情若是不持续性发展的话,那他招募的这五十户又该如何办?

  为了以后可能出现的麻烦,谢至务必把该说明的情况提早都说清楚才行。

  谢至自己着手起草了告示,由于这些告示是要拿给普通流民看的,所以告示也都直白。

  贺良才刚把告示贴出去,便呼啦围上了一群人。

  告示内容虽说简单,但对于这些不认字的流民也是徒劳,在一群人围上来之时,只能是由贺良念诵了。

  “本人谢至,因搭建大棚搞种植,需五十人,因是私人雇佣,月钱虽可与云中其他作坊同等,但落户问题并不能解决,有愿意者可自愿报名。”

  只要不承诺落户,那双方之间的雇佣关系随时都可以解除。

  谢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之间的雇佣关系随时都可以解除的。

  这些流民自然也是能够想到这方面的问题。

  围观的人虽说不少,但真正来报名的却是迟迟没人行动。

  即便如此,贺良完全也不着急,云中的流民实在太对了,想要招募五十人那是轻而易举的。

  即便到现在没有招到人手,从其他作坊借调来五十人倒也不是多大的难事。

  站在告示之前,贺良道:“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大伙儿对这问题考虑清楚,单身汉倒也容易,少爷可为你们安排个住处,可若是拖家带口的可就得好生考虑了,毕竟你们还得自行找住处,减去这个花销,你们一月恐也剩不下多少积蓄了。”

  贺良说的完全就是大实话,像贺良这般推己及人的招工世间恐真没有几个的。

  贺良这般推己及人说出了流民将要面临的实际问题,让流民心中升起了一股暖流,反倒是使这些人留下的想法多了几分。

  这些流民以前的时候或许不认识,但这么长时间一直在一块找活也都熟识了,相互之间开始了窃窃私语。

  一人道:“早就听说云中侯是个大好人啊,云中侯身边小厮都能如此为我们这些人考虑,那云中侯肯定也是差不了的。”

  另一人紧接着道:“小厮这般说肯定也是云中侯安排的,云中侯既能这般为我等考虑,我们还有何可担心的,反正我们现在也无活可干,不如便留下吧,能赚一些是一些,马上便入冬了,家里人也等着棉衣过冬的。”

  几个流民之间的商量,一旁的贺良自是不多言的。

  “我报名,我报名”

  有人报名,贺良登记便是,提起笔,问道:“名字!”

  “李阿牛。”那人报了自己名字后,贺良规规矩矩的写了下来。

  写好名字,指了指一旁的空地,道:“你在此等着。”

  有了第一人的报名,马上便有了第二人,紧接着出现了第三人。

  贺良都一一记录了下来,眼看着贺良落在纸上的名字越来越多,后面那些人开始着急了。

  对如此情况贺良也有必要做一下制止的,算上前面记录下来的那几人,又起身从排好的队伍中数够了五十人,道:“这里五十个便有了,后面的那些人回去吧!”

  贺良一开口,后面那些人不满了。

  这种事情贺良也不是没碰到过,当初陶瓷作坊起步的时候,那涌过来的流民可比现在多,那时候作坊小能养活的人也少,每次招人不都是留下小部分的吗?

  这些人不满,贺良一挥手道:“这告示早就贴出了,你们怎早不赶着报?你们也别着急,王知县那里会帮着你们安排好去处的,实在不行,你们也可自行去其他地方的,若哪里出现克扣你们工钱了,你们再来找我家少爷不迟,我家少爷现在虽说不负责这些方面的事了,但有事却也不会不管的。”

  贺良这般保证总归是起到了一些作用的,也总是把那些没报上名的都打发离开了。

  拥挤着的人都离开后,谢至才带着那招来的五十人去找了谢至。

  都是些流民,平日里营养自是好不到哪里去的,身体也就单薄一些了。

  在这些方面谢至也无法有太多要求,只要肯卖力气就行。

  瞧着这些人谢至倒是也再未有多言,吩咐道:“贺良,你先带着这些人把某圈出来的那片地用青砖水泥圈起来,这个得加紧时间了,入了冬,可就不能做了。”

  贺良为人机灵,只要是谢至吩咐的事情,那不需谢至多说,便能够至善至美的完成了。

  在把这个事情交给贺良之后,谢至便开始在玻璃作坊那儿裁剪一些能用来加盖大棚的了。

  先把这些预备工作提前准备好,等到需要的时候直接安装便成了。

  这些个事情都得提早准备好,早些弄出大棚在培养新型种子的时候再搞一些瓜果蔬菜出来,趁着过节也能卖个好价钱了。

  这个大棚谢至并未从云中的账目上走,那所赚到的银子自然也就归到谢至手里了。

  第285章 顺利完成

  贺良带着那些招募过来的流民日夜加紧赶工,用了差不多五六日的时间便已经把主体结构搭建了起来。

  之后,便需要在这些主体结构之上搭玻璃板了。

  谢至利用这几日已经着手把玻璃都裁剪成了能够合适利用于大棚尺寸的了,现在大棚的主体已经完成,接下来只需把玻璃加盖上去就成了。

  “大伙儿都来一下,还需一物作为加盖,此物一弄,某这大棚便也就算全部完工了。”

  这些流民清楚的知晓谢至才是雇佣他们的人,对谢至吩咐自是不遗余力的。

  谢至一开口,五十几个人二话不说便呼啦啦一声便都去了玻璃作坊。

  谢至第一批弄出的这种玻璃放在后世那算是最差的了,可放在这个时候其价值可与玉石翡翠相比的宝贝。

  谢至游走在玻璃作坊和大棚两地,不断的叮嘱着,“小心,莫要碰坏。”

  有谢至在旁边叮嘱着,这些流民自是也当心了不少。

  往返抬了几块,终于有人忍不住好奇了,问道:“云中侯,这是何物啊?怎能从那一边瞧到这一边来啊?”

  对于这些疑问,谢至一直都是不吝回答的,“这乃玻璃,需要的便是如此穿透性,太阳能够投射进来,从而保证房里的温度,使得农作物在冬日也能达到生长的效果。”

  谢至解释的倒是极有耐心,但那些流民听得却是云里雾余的,他们虽说也种过田,但也不过只掌握了些农时,根据农时耕种收割就行了,温度,阳光照射,通风啊的这些他们还真就没听过。

  谢至也没指望他只这么简单说几句便能够让这些流民都听明白,他这么解释不过也算是给这些流民一个提前熟悉的机会而已,毕竟大棚的这些田往后还是需要有人来耕种的。

  在这些流民费解之中,谢至又开口道:“这些东西往后再实际种植之时某在一一告诉你们。”

  贺良在招募这些流民的时候,除了提前告知不能为他们安排落户的问题,还告知了对他们的招募只有五个月时间。

  在这个事情之上也没什么书面契约,说是五个月,但却也可能在这个大棚搭建之后便辞退了他们的。

  在这个问题之上,这些流民自是有些不太安心的。

  谢至主动提起这个问题,有流民借此机会便开始询问了,道:“云中侯,这大棚搭建之后,我等这些人留下还能做些何事?”

  谢至也不嫌麻烦,笑嘻嘻的回道:“当然是种田啊,一般农作物生长需三月到四月时间,某特意把这个时间加长一些,也是为给你们在这里无活可干之时留下一个出去找活干的空当。”

  谢至此话一出让这些流民立即从上到下生起了一股暖流。

  这天底下竟还有这样的雇主,竟能为他们考虑到如此,真是好人啊。

  谢至也没留给这些过多感激的时间,很快便又接着道:“这个只是最坏的可能性,若是这大棚能搞的好的话,肯定是要长久进行下去的,不仅是云中的一个新兴产业,也将会成为整个大明的一个新兴产业,到时候肯定是大量需大量人手的,你们这些人不仅要留下来,还得是从别处再招募大量人手的。”

  谢至这番话在这些流民当中触动更大,这是向他们保证,只要他们好好干,往后落户的自是不会存在任何问题的。

  这些流民想明白这点之后,立即便开始纷纷道谢。

  谢至这般说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让这些流民能用心去干,避免这些人因自己不会常留而有浑水摸鱼的想法。

  谢至这个保证完全是出自真心实意的,他也非常清楚就他的保证一定能够达成所愿的,毕竟他要做的事情还从未有做不到的时候。

  “好了,加紧时间吧,这大棚能否常留下去还得是靠各位一块努力的。”

  在谢至的指挥下,提前做好的玻璃很快都从作坊中抬了出来。

  抬出之后,便需要便这些玻璃加装在大棚之上了。

  谢至招呼了两人,道:“你们两个先来示范一下,来,拿着这块放在这里,在这里铺设水泥保证牢固性,在这点之上,定要用些心,牢固第一,也得做好防风防雨。”

  搭建了第一块之后,谢至很快又指导着开始搭建了第二块。

  一连搭建了五块,第一座大棚终于弄了出来。

  在完成之后,谢至并未着急让这些流民开始搭建第二座,而是邀请着这些流民开始参观起了这第一座大棚。

  唯有先把这大棚的原理弄通,弄明白了,那不仅在搭建的时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