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问题更是考虑不到。
没办法,既然他们想不到,那也就只有谢至亲自给他们演示一遍了。
谢至朝外面招呼了一声,喊道:“贺良,贺良”
招呼来了贺良,才道:“去拿袋水泥,再拿平日砌墙的石灰,再那些青砖来。”
这些懂些虽说让贺良有些费解,但还是应了一声,很快把这些东西都搬到了县衙院中。
一大堆东西同时摆放在一块,直到现在,王守仁和唐寅才反应了过来,先后出言道:“这水泥还能砌墙?”
倒是不算笨,能自己想明白。
谢至不置可否,亲自蹲下身开始用这些青砖就在院中分别能以水泥和石灰砌了大概二十几层的墙。
在砌好之后,谢至有用水泥和石灰分别在外面涂抹了一层。
他这水泥本身就具备优势,既是比拼那便既要同等以待。
不然的话,他那水泥取胜,别人还以为是靠着作弊呢。
在一切完成之后,谢至拍拍手,道:“好了,明日就让你们知晓这水泥的妙用,就这水泥定能让我大明的基建不知强大多少程度,若是用得好的话,在城墙之上,即便用上火炮,也绝奈何不了他分毫的。”
弄好了水泥的事情,几人倒也没多聊,各自回房睡了。
押送朱宸濠回京的一月以来,谢至也没好生睡过一觉了。
今日好不容易有了机会,自是得睡充分了才行。
一觉睡到日上三竿,王守仁和唐寅都没出去,等着见识谢至这个水泥墙壁的妙用之处。
见到谢至醒来,也不容谢至洗漱拉起他便走。
到了院中的那两面墙壁前,唐寅一脸疑虑,道:“这墙也没什么不同之处吧?你这水泥砌墙的妙用又在何处?”
能提出不同意见,有时候往往会是真朋友的。
在事实真相没出来之前,谢至也是允许有不同意见的。
对唐寅心中的这个疑虑,谢至没多说,只是招呼李甲,道:“你去找个大锤来。”
谢至交给了贺良圈养耕牛之事,贺良一大早便去忙了。
耕牛虽说不算稀缺,但买卖起来却并非那般容易。
毕竟谁家有牛,那都是用来耕地的,也没有买卖的打算。
李甲听了谢至的吩咐,很快便招来了大锤。
在大锤招来之后,谢至也不多言语,直接指了指用白灰砌成墙壁道:“砸下去!”
谢至如此出口,李甲还以为听错了,紧了紧手里的大锤一时忘了动手。
站在李甲身边的唐寅早就等不及见证效果了,瞧着李甲这般婆婆妈妈的,二话不说,从李甲手中抢过大锤,出口道:“在下来。”
唐寅砸墙,谢至还真有些不放心。
这石灰砌成的砸下去是没问题,可水泥砌的可就不一样了。
万一砸墙没成功,反倒是伤到了自己,那可真就不太好了。
毕竟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少一个人可得耽误不少事的。
可谢至若是阻止,唐寅势必会以为这水泥墙他捣了鬼。
算了,砸就砸吧,哪能那么没运气,碰巧就伤着了呢。
拿了大锤的唐寅,举过头顶,直接便朝着那强上砸去。
不过说来,那石灰砌成的墙也还算结识的,唐寅砸了四五锤,那墙才终于应声倒了下去。
在砸倒那石灰墙后,唐寅害还冲谢至打了个招呼,道:“在下可真砸了?”
砸就砸吧,这还有假不成。
谢至点头应道:“砸吧。”
得到谢至的同意,唐寅举起大锤,又砸向那水泥墙壁。
水泥墙壁的声音与石灰墙壁明显有颇大不同。
这水泥墙壁的声音更多的是沉闷。
唐寅在砸下第一锤的时候恐就已经觉察出不同了,惊疑一下,又紧了紧抓在锤子上的手。
但这次,在砸了将近十几次,那水泥墙壁依旧纹丝不动。
第215章 旁落他人之手
唐寅砸了十几次没能撼动那不过才二十几层的墙,一旁的王守仁看不下去,忍不住从唐寅手中接过大锤,道:“在下来。”
唐寅一脸惊奇中,把手中的大锤递交给了王守仁道:“着实坚持,震得手都疼,守仁兄注意着些。”
王守仁毕竟擅长骑射,自不是唐寅这般普通书生能比的。
唐寅可完全没必要担心人家的。
王守仁应了一声,从唐寅手中接过大锤便朝着那墙壁砸去。
王守仁抡起的大锤明显比唐寅的带劲儿,可算是虎虎生风了。
即便如此,在王守仁抡到第十锤的时候,那墙体才终于出现了一丢丢的裂缝。
在又砸下四五锤的时候,那墙体才终于轰然倒塌。
砸倒墙壁之后,王守仁戳着自己双手的虎口,叹道:“确是结识的很。”
只要承认这水泥的价值便好。
谢至笑了笑,满是自得,道:“早就与你们说了,你们还不甚相信,某弄出来的东西,自是清楚他们的妙用的,贺良忙耕牛之事,也抽不开身,这售卖水泥的事情,倒也每个可趁手的能用之人啊。”
王守仁和唐寅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总不能让他们放下手中的营生去忙这个事情的。
这个事情赚的银子再多,与他的计划来讲也不过是小道。
叹了一声,谢至道:“这个事情某来想办法吧,实在不成的话,那只有某亲自来办了,守仁兄,你就负责云中卫的训练,务必要把那些兵丁训练出来,兵者强国之基,这些兵丁迟早是能够派上大用的,伯虎,你便负责好县中教化之事,教育乃国之百年大计,不可懈怠,咱云中恐是大明所有州县邪盗者最少的吧?”
这个事情着实是唐寅人引以自豪了。
县中少了这些事情,那便说明他的教化起到了效果。
谢至话音落下,唐寅笑吟吟的回道:“那是自然,将近一年十年,咱云中并无上报刑部的任何案件。”
当然,没往刑部上报着实也是无需上报。
一些小打小闹,比方说昨日的那个耕牛案,根本就没任何上报的必要。
这些功劳是与唐寅有关,谢至自是也不可否认。
“罢了,你们便负责好自己分内之事,另外,这个水泥不止建造房子牢固,而且还可铺设路面的,有了水泥总得是先把我云中的路都建好的,要想富,先修路,这得是首选之事,你们去忙吧,这个事情某来做吧。”
王守仁和唐寅虽都不是一般人,但却也并未都有三头六臂。
哪能让人家分身再去做其他事情。
没办法了,这些事情还得是谢至亲力亲为了。
当日,谢至便带着李甲去了水泥作坊。
现在谢至不仅需要解决想把这个水泥抬到高价,所需要的便得是把水泥的妙用让别人所熟知才行。
而在这之前,倒是很有必要先把云中的官道都先铺上。
毕竟是自家的东西,总显得让自家人赚些福利的。
堆放水泥的仓库就建在水泥作坊的旁边,估计已有上万吨了。
不过这些水泥也就是看着多,就是铺设云中的这些官道估计也不过只是勉强够用而已。
若想售卖这水泥,还得需要加大生产力度才行。
才到水泥作坊,谢至正准备安排人开始丈量铺设水泥之际,有差役领着他意想不到的一人到了水泥作坊。
这两人的出现决然是在谢至的意料之外。
“大哥,二哥你们怎来了?”
谢正嘿嘿一笑,道:“爹让我来帮帮你的忙,老二他来年要参加乡试,就去你那书院读读书,有功夫的话也能帮帮你的忙。”
这是瞌睡有人送来了枕头?
自家兄弟,比任何人都放心啊。
有谢正和谢丕两兄弟在,他完全不用担心水泥作坊配料泄露。
不过,这个时候他老爹把他这两个哥哥弄出来,是啥意思?
不放心他,来监视他了?
他也不是那么老没分寸啊。
自然,谢迁无论啥意思,他这两个哥哥这个时候来,总归是为他派上用场了。
“大哥,二哥,你们来的正好,某正好有个事情需有人来做。”
谢至领谢正和谢丕兄弟二人到了作坊旁的一偏室。
这里乃是供作坊的那些头头们歇息之处。
现在这个时候,这些人都在作坊忙活,这里倒是空无一人。
谢至自水泥作坊弄成之后,便去忙活宁王的事情了,这里也不曾到过。
对这里的事情也不甚熟悉,带着谢正兄弟二人进去后,也不过将就能找到个坐的地方而已。
邀着兄弟二人坐下之后,谢至开口了,道:“目前紧要之事便是把水泥卖出去,这水泥除却用在沟渠之上,建造房子也是蛮有效果的,在这方面已然是有了实践做证明了,另外一个事情,便是为云中的官道做硬化,把所有官道都以水泥铺设。”
谢正只知晓水泥是用来弄沟渠的。
谢迁亲自负责的此事,在回去之后对此事可是赞不绝口。
现在这么好的东西要铺在官道之上?这岂不是浪费!
谢至不等谢正询问,接着便道:“这水泥看似实用,其实也就是因一个新字,本身成本并不高,即便在云中铺设官道也用不了多少成本的,先做了吧,下雨之时也用再泥泞不堪了,先把这个慧民之事解决了,至于如何把这水泥推销出去,便由你们做主了,凡是购买水泥之人必是官宦之人,对于这等人千万不要心慈手软,把水泥的价钱死劲往上抬。”
普通庶民,能以茅草建造房就已经很不错了。
一般殷食人家能够夯土为基造房已算不错。
能够以青砖建房的那都是家中有些积蓄之人,为保房子牢固,这些人也有能力拿起这个银子的。
把这个事情交给谢正和谢丕后,谢至也算是放心了。
现在这个时候正是农忙之际,铺设水泥路面的事情,只能是招那些流民来干。
把这些流民招募过来,也完全不用担心在这个水泥路铺设完成之后,会无法安排他们。
现在云中的作坊是越来越多了,人口是第一生产力。
流民越多,云中才能够更为快速的发展。
其实,谢至把水泥的事情交给谢正和谢丕,他是准备解决那些参与宁王叛乱之人土地的售卖的。
这个事情毕竟是谢至从后世带过来的,他担心别人做不好。
他也有百分之百准备绝得弘治皇帝定会把这个事情交给他的。
事实证明,是谢至多想了。
弘治皇帝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这个事情交给他。
等了一日,直到晚上都没等来弘治皇帝的旨意,倒是等来了朱厚照那厮。
朱厚照身着着一身蟒袍,满脸的意气风发。
见到谢至,也不用他行礼,直接兴奋的喊道:“谢五,本宫又出来了,没想到吧?”
不就是出个宫,至于吗?
谢至瞅了一眼,幽幽问道:“殿下莫不是偷偷跑出来,若真是如此,可别怪臣不够意思,臣还得遣人送殿下回去。”
朱厚照那厮也不恼,昂着自己高贵的头颅,朝一旁的谷大用使了个眼色,出言道:“你来,告诉他!”
谷大用自是知晓谢至现在地位,对谢至自是也不敢有丝毫不经敬,笑嘻嘻的道:“是这样,陛下委派殿下全权处置宁王一党被没收田地之事。”
“什么?”谢至震惊了。
他就说,为啥迟迟等不到弘治皇帝的旨意,原来这个事情是便宜他儿子了。
谢至震惊之余,语气自是好不到哪里去,嘟囔道:“那便恭喜殿下了,云中也没宁王余党的田地,不知殿下到此的用意是何?”
第216章 高价兜售
朱厚照现在的心情正美着呢,哪能听出谢至话里的揶揄,笑嘻嘻的道:“父皇说,此建议甚是可行,让本宫操作之前先与你请教。”
只是请教,也不说带他一个,真是不够意思。
罢了,他好歹也做过朱厚照的伴读,朱厚照若是出息了,他这个伴读脸上也算是勉强有些光。
“既是如此,那殿下坐吧,臣慢慢道来,其实这个事情也甚是简单,毕竟这些田地现都已被没收于朝廷手中了,朝廷如何分配,那都由朝廷做主,那些皇亲贵戚,朝中大臣的也无法多说,顶多也就是会有人说上几句这样做不妥。”
谢至仔细介绍了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早就做好如何操作全都一五一十的分享告知了朱厚照。
无非就是现在各县张贴告示,让县中百姓知晓。
本县百姓若是无能力,或者不愿租种的话,那便再由外县的百姓负责。
自然,这些田地即便由百姓租种,那也得是在真正的庶民手中。
决然不可倒手,又流转到另一官宦权贵手中。
因而,在租种土地的百姓中还得存在契约,不管是为还清租金,永不准自由买卖,即便要买卖也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