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叮嘱了带账本来的那两个云中卫兵丁,道:“看好账本。”
这些东西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安排好一切之后,谢至才去了外面。
不得不说,谢至还是很有魄力的,明知晓外面那些朝臣弹劾的是自己,他却是还敢以一己之力与其硬碰硬。
到了奉天殿之前,谢至笑嘻嘻的开口问道:“某听说,各位大臣是在弹劾于某,某倒是好奇,某做了何种天怒人怨之事,值得各位大臣如此,这大热天的,各位不热吗”
谢至这一番话看起来不痛不痒,却是容易惹来众怒。
“云中伯,你好歹还是个读书人,你如此行事就不怕给天下读书人丢脸吗”有人出言质问。
这番质问,谢至可就不明白了,他怎么就给读书人丢脸了
谢至依旧笑嘻嘻的回道:“某给读书人丢脸了若读书人皆都是如尔等一般,某可羞与读书人为伍了。”
这么一番回答之后,更惹起了众怒。
一众大臣竟直接起身,朝谢至理论,叽叽喳喳了半天之后。
不知是是推嚷了谁,最后一众大臣竟直接朝谢至动起手来。
这些人还自诩为读书人,难道圣人就是让他这般斗殴的吗
谢至对付蛮横的鞑靼人可以挥剑相向,可面对如此这些平均年龄已在半百的大臣却是不能直接斩杀。
奉天殿之前,斩杀朝廷命官就是弘治皇帝空都保不住他了。
再说了,在这个事情之上谢至也有必要利用一下苦肉计才是。
人都是同情弱者的,弘治皇帝本来因这些朝臣的弹劾,心下便已经颇为不满了,若是谢至再因这些人责打带了伤的话,那谢至可就明显多了话语权了。
既阻碍奉天殿之前上演这场斗殴之际,那小太监已带着太医院的当值太医进了暖阁。
太医虽也服务于宫中,却是第一次进去暖阁。
这太医在进了暖阁也未有过多愣神,直接开始为弘治皇帝诊断起来。
号了脉,开口与朱厚照道:“殿下,陛下是一时急火攻心所造成的突然昏厥,臣先施针唤醒陛下,然后再配上几副草药调理便可治愈了。”
朱厚照焦灼的情绪放心了许多,抬手道:“那便快些吧。”
那太医也没再耽搁,打开药箱,取出银针,在弘治皇帝身上的几个穴位,幽幽扎下,片刻的功夫,弘治皇帝便睁开了眼。
“父皇,你醒了,感觉如何”瞧着弘治皇帝睁眼,朱厚照第一时间喊道。
缓了片刻功夫,弘治皇帝才淡淡开口道:“朕无碍,谢至呢”
暖阁之中还能听到奉天殿之前的动静,朱厚照开口道:“谢至担心太医来此处会让朝臣恐慌,便亲自无奉天殿之前对付那些弹劾他的人了。”
听朱厚照这般说之后,弘治皇帝起身,亦步亦趋走至暖阁门口,所瞧见的便是一群大臣在围殴谢至。
跟在弘治皇帝的朱厚照瞧见这一幕,立马有些焦急了,喊道:“父皇,谢至的伯爵也是陛下亲封,他们竟敢在奉天殿面前这般殴打他,这是在打父皇的脸啊”
弘治皇帝倒是没有朱厚照那般情绪,眉头微皱,道:“传旨文武大臣,即刻午朝,传旨云中卫,押解周家一干案犯在殿外侯宣。”
有了弘治皇帝的吩咐,临时增加午朝很快在奉天殿开始。
众臣行礼之后,弘治皇帝瞧着下面的脸上挂伤的谢至,问道:“云中伯伤势如何了”
弘治皇帝没大碍,谢至自然是最为高兴的。
这个时候弘治皇帝若是有恙,朱厚照身为太子,倒是也能够全权代理弘治皇帝处理朝政。
但如此一来,必然会有人怀疑现在所发生的一切是与朱厚照有关。
从而又上升到是谢至迷惑朱厚照所为。
虽说朱厚照是未来的准皇帝,但历朝历代中,也不是没有太子为了早日即位弑君的。
对弘治皇帝的询问,谢至回道:“臣无碍。”
谢至越说无碍,弘治皇帝越是感念谢至的忠心。
弘治皇帝也不再多言,直接命令道:“来人,今日参与弹劾的大臣全都拉出去责仗三十。”
终明一朝,动不动就责仗大臣的皇帝是不少,但弘治皇帝却绝对是那个例外。
像今日这般一下责仗那么大臣的决然是绝无仅有的例外。
弘治皇帝一声命令之下,负责廷仗的很快便把这些大臣拉了出去。
一旁的刘健,瞧着如此架势,出言道:“陛下,这些臣僚围殴云中伯固然有错,但当庭责仗实为不妥啊。”
这个时候,责仗朝臣,这不是给谢家招黑吗
没想到,一向极为广听言路的弘治皇帝,却是根本不为所动,听着外面的仗打以及爱哀嚎,却是像没听到一般。
片刻之后,直到这些大臣被带回殿中,弘治皇帝才开口道:“朕广开言路并非是要成就朕的明君之名,朕要的是我大明江山久安,谢家父子为朝廷殚精竭虑,尔等却是为名为利,集聚奉天殿殴打我大明功臣,朕若不为功臣做主,岂不让功臣寒心”
弘治皇帝一句功臣,便肯定了谢至连日来的付出。
一众大臣从未见到过弘治皇帝这般肯定一个人,滴溜溜的瞧着谢至。
谢至也不搭理这些人,期待着弘治皇帝的下文。
紧接着,弘治皇帝又道:“前几日太康公主遇刺,凶手经谢至详查,已有了些眉目,谢至,你来说说吧。”
第194章 领旨往南昌
弘治皇帝既然召集了武大臣在奉天殿讲这个事情,便说明对周家已是下定决心了。
既然弘治皇帝下定决心,那谢至便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了。
谢至清了清嗓子,一五一十的把他所查到的证据当着这些武大臣的面皆都讲了出来。
谢至先前所讲的那些什么欺男霸女,夺人良田之事,虽说也恶行昭彰,却也也算能够预料范围之内。
当谢至说出周寿授命其孙给弘治皇帝下毒,误杀了朱秀荣直接,满朝武无不哗然。
刺弘治皇帝,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周家现有的这一切不都是拜弘治皇帝所恩赐吗有谁会傻到自毁根基的程度吗
就连谢迁的铁杆盟友,一向把谢至当成自家子侄的刘健都表示了怀疑,问道:“谢至,你这证据可查找属实了若没有确凿证据,便是诬陷了。”
提出质疑的若是别人,谢至肯定会以为这是在替周家说话。
因是刘健,谢至也知晓这虽说是质疑,却也是为他着想,淡淡一笑道:“某既敢呈于陛下,便是有了确凿证据的,陛下,既然各位大臣不信,不妨宣证据上殿。”
与证据一道上殿的还有周家一干人等。
经手下毒之事虽说主要是周寿和周平,但周家其他子弟却也是多多少少做过些有违律法之事。
既是审讯,那便老账新账一块算了。
谢至先拿出的乃是周寿这些年与朝中大臣的一些权钱往来。
“焦侍郎,这个账目记载的是你吧弘治四年开始,啧啧这将有上万两之多了吧某迫切想要知晓焦侍郎有何门路竟能在短短几年赚到这么多银子”
焦芳对南方士子一向看不上眼,就连朝中南方出身的一些大臣也是多有不和。
谢至还以为焦芳几次弹劾与他只是因为南北之争呢。
瞧了这些账目,焦芳有些微楞,还未反应,便听得弘治皇帝一声命令,道:“拿了焦芳”
刷刷几个大汉将军从殿外而入,直接架起了焦芳。
焦芳倒是安静,也未有辩驳,直接被拉出了殿外。
接下来,谢至以雷厉风行的速度,以周家搜寻出来的账目一一在朝堂中点了几个名字。
被点这些人无论是一言不发,还是大呼冤枉,反正只要名单有提及的,都被弘治皇帝一声令下一一拿下。
好巧不巧的是,被拿下这些人皆是在奉天殿之前弹劾谢家父子的。
零零碎碎的,竟将有二十人之多。
在这二十人被拿下之后,弘治皇帝便道:“接着说吧。”
弘治皇帝既然连与宁王勾结之事都要当着武百官的面开口了,那便已是做好了对宁王出手的准备了。
既是如此的话,那谢至也就没什么好顾虑的了。
谢至在殿中朗声开口道:“庆云侯与宁王勾结意预刺杀陛下,往来书信某已查抄到。”
周寿行刺之事情满朝武已有了预料,当说出是与宁王合谋自也没有多少惊奇。
在谢至拿出合谋证据后,弘治皇帝问道:“宁王与周寿合谋,其野心昭然若揭,众位卿家以为如何处置”
现在证据已经确凿,对宁王如何处理也简单了很多。
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率先道:“陛下,既然证据确凿便当传召宁王入京了,只是宁王既有狼子野心,普通传召恐没多好成效,宁王虽无护卫,但多多少少也是有些兵力的,不容小觑,还当准备兵力随时做好应对才是。”
李东阳这个建议无疑是最为稳妥的,先传召进京,若宁王兴兵,那朝廷在派兵围剿之。
这样做的原因是防止宁王兴兵与朝廷对抗。
现在的宁王可不负当初祖辈朱权时的荣光,掌握边镇大宁和和朵颜三卫的兵力,号称格车九万的时候了。
现在的宁王朱宸濠本属于藩王的三卫已被废,手下能用之兵不足千人而已。
就这千人根本不可能又如何能对付了朝廷的大军。
李东阳建议之后,弘治皇帝也没再多说,直接便道:“李卿之言甚是,云中伯听旨,着你为钦差,带云中卫所一百人,即刻前往南昌,查抄宁王府,押解宁王及其家眷进京。”
从京师到南昌路途遥远,即便他带队一路不做停歇,赶到之际也得是十几日之后了。
这十几日的时间可是能够发生较多变故的。
谢至领旨之后,弘治皇帝紧接着又道:“朕会遣英国公张懋协助。”
张懋乃是张玉之后,当年的张玉跟随朱棣起兵,算作是靖难元老,牺牲在东昌之战中。
其子张辅在平定安南之中立下赫赫战功,牺牲在土木堡途中。
张家满门忠烈,张懋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颇为弘治皇帝所信任。
弘治皇帝再给谢至下了旨意后,随后又道:“周家一干人以及一众犯官家先行收押,待宁王押解进京后一并惩处,另长宁伯周彧不得外出,着锦衣卫看管。”
这等于是把周彧也一并软禁了。
该下的旨意下达之后,弘治皇帝起身,道:“退朝吧。”
从奉天殿出来后,谢至和朱厚照便在暖阁找到了弘治皇帝。
这个时候弘治皇帝若是身体抱恙,那事情可就大了。
进了暖阁后,弘治皇帝才刚刚落座,朱厚照率先道:“父皇身子还未康复,当回去歇息才是。”
弘治皇帝抬抬手,回道:“朕不碍事。”
朱厚照还想开口,弘治皇帝却是道:“谢至,宁王既已与朝中大臣勾结,其野心已是膨胀,你此去南昌,宁王必不会束手就请,你要早做准备,朕授你调动周边卫所之兵符,一旦有你无法应对的局势,可调兵驰援,宁王之祸定要以最短时间解决。”
谢至倒是真的想不到,弘治皇帝竟会把调动天下兵马的兵符也一并授予他。
这东西重要性不用言说便很是清楚了。
不容谢至拒绝,兵符已被弘治皇帝拿了出来。
弘治皇帝既然信任,谢至接着便是。
拿了兵符之后,弘治皇帝抬头道:“及早出发吧。”
这个时候,其他任何劝说之言,已是无用。
谢至拱手回道:“遵旨。”
从宫中出来后,谢至便遣何三友回云中卫点兵。
谢至则是趁着这会功夫回家走了一趟。
此去南昌还不知晓得走上多久呢,好歹也得是回家与他老娘报上一声的。
谢夫人自是清楚谢至这几日在京师再查公主被害一事。
在谢至还未回来的时候,谢夫人便听闻了一些这个事情的小道消息。
像周家这样的外戚地位一向颇为超然,这些年来也并不是没有朝臣弹劾过。
但无论多少弹劾,最后倒霉的往往都是弹劾之人,而周家的地位一直都是不可撼动的。
谢至现在查出了周家,若弘治皇帝诚心袒护周家的话,那最后倒霉的就会是谢家。
谢夫人虽说能把谢家家中之事处理的井井有条,但毕竟是妇道人家,心自是比较小。
谢夫人虽没明确询问周家的事情,但担忧之情却已是显露无疑了。
谢至笑了笑,主动宽慰道:“娘,你莫要担心,外戚一向便是朝廷的毒瘤,陛下也是有脾气的,此番挑衅,陛下绝不会再放任了,此番事情之后,儿子也算是朝廷功臣了,娘,儿子定会为娘争气,为谢家光宗耀祖。”
谢至这番话让谢夫人很是受用。
谢夫人脸上的担忧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变成了欣慰,道:“吾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