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委屈巴巴的回道“是,少爷。”
在布鲁德离开后,萧敬脸色不喜的问道“刚才那位是兀良哈人?”
一旁的朱厚照立即出言,洋洋得意的道“是朵颜卫派来的,在本公的一番说和之下,他愿先给我们十匹上等的良马。”
萧敬脸色更不喜了,责问道“为了这十匹良马,你便至朝廷利益不顾?”
当然,这个指责是针对谢至的。
。
第151章 厚黑高手
面对萧敬的指责,谢至也未着急解释,这个时候的萧敬正是火气旺盛之际,再怎么解释,他也不见得能够听进去。
谢至扯起一道笑容,笑嘻嘻的道“萧公公一路车马颠簸,想必累了吧?留在衙中吃个便饭。”
萧敬摆手,丝毫不领情,冷声道“不必了,陛下宣你入京,即刻启程吧!”
对弘治皇帝宣召之事,谢至也有所准备,淡淡道“某知道了,萧公公吃些便饭随后便走?”
谢至真是为萧敬考虑的,云中距京师的距离倒是不远,可不做歇息往返一趟,那也得够受的。
没成想,萧敬根本就不领谢至的好意,摆手道“不必了,陛下正等着谢知县呢。”
不歇就不歇,反正谢至他能做的已经做了,总不能强把萧敬强制留下歇息吧?
谢至起身,冲着朱厚照道“殿下,臣去京师了,殿下与伯安留在衙中好生看家吧。”
正说着,王守仁从门外而入,谢至率先道“某不在衙中的这几日,衙中之事便劳烦伯安多加费心了。”
王守仁自是能够猜到谢至被召入京的原因,担忧道“要不在下与一道前去吧,此事怎么说,在下也是有所参与的!”
王守仁也是有官职在身的,不经召见也是不能私自进京的。
谢至敢保证,王守仁若是回了京的话,弘治皇帝会更生气的。
弘治皇帝是宽仁,但也是有度的。
谢至拒绝,王守仁也没再多说,道“布鲁德送来的十匹良马,在下已送至两狼山了。”
谢至点头,道“除衙中之事,云中卫先练着,尹水那里,有何需要之处,皆满足了他。”
安顿好之后,谢至扭头朝萧敬道“萧公公,走吧!”
萧敬朝朱厚照拱手告别后,随之与谢至一道离开了县衙。
从县衙离开,快到城门时,竟碰到了张石。
张石一见谢至便赶忙行礼,喊道“谢知县要出去啊?”
谢至也未下马,坐在马上回道“嗯,回京师一趟,虎子入学了吧?”
提到此事,张石便满脸的堆笑,道“入了,入了这几日每日回家皆要写好几篇大字,就是太顽劣了些,每日都被张先生打。”
张宽自己都颤颤巍巍的,抓个戒尺恐也不甚利索。
谢至微微一笑,道“教不严师之惰,张老先生严格教学也是为师者应尽之事,刚入学,被责打也正常,张老先生这也是为了虎子好,行了,本县走了,有事尽管来县衙找本县,对了,你不伺弄庄稼,进城是有何事?”
正好碰到张石了,谢至自得是好生与之寒暄一下。
这样也能够让萧敬亲眼见识一下,云中百姓是如何爱戴他的。
张石回道“爹把脚崴了一下,小人来抓药。”
谢至又问道“无大碍吧?”
张石摆手,道“小人找郎中看过了,没多大事,歇息日子便能好。”
谢至挥手,道“那便好,本县走了。”
与张石分别后,谢至笑呵呵的道“萧公公久等了,他叫张石,是乃薛庄乡民。”
谢至这个时候介绍的清楚一些,也是为了将来在与弘治皇帝汇报的时候能够详细一些。
萧敬淡淡嗯了一声,也没多说其他的。
从县城出来后,谢至便与萧敬几人一道驰骋往京师的方向赶去。
等到了京师,已是掌灯之时了。
萧敬身上更为的疲乏,却也没做耽搁,直接便带着谢至进了宫。
反正迟早都要去面见弘治皇帝,早与晚的也都一样。
进了宫,萧敬领着谢至去了暖阁。
一进暖阁,便率先拱手道“陛下,谢知县到了。”
现在的弘治皇帝看不出来喜怒,也没说话,只是挥手打发走了萧敬。
在萧敬离开之后,面对谢至一人,弘治皇帝依旧不发言。
等了许久,谢至只能主动开口,喊道“不知陛下召臣来是所谓何事?”
弘治皇帝冷着脸,问道“你不知朕召你来所谓何事?你那折子为何要由萧敬来传?”
谢至自是能够猜到弘治皇帝找他来的原因,但他是不能主动把这个原因说出来的。
弘治皇帝开口后,谢至恍然大悟,道“原来是此事啊?臣把折子交由萧公公呈交,是因此事比较牵扯到军务,若非走官方路子,不能使得这折子短时间内送至陛下手中,臣便递交大同知府了”
谢至的这番诡辩,自是不能让弘治皇帝信服,冷声问道“辽东流言,可是你散布的?”
说来说去,弘治皇帝忌讳的还是这个事情。
谢至一脸的委屈,道“这个真不是臣所为,直到朵颜卫遣使者找了臣,臣才知晓在辽东竟传出了如此流言,那朵颜的使者带了十匹良马说什么非要赠与臣,臣实在拒绝不过,只能收了马,不过,陛下,臣可是任何事情都不曾答应那朵颜使者的。”
谢至这番话后,弘治皇帝脸色有了些许的松动,问道“这么说来的话,如此流言不是你所散布?”
谢至斩钉截铁,回道“真不是,臣上了折子,没得到陛下旨意,怎会散布此流言,臣从朵颜使者口中听了此事后,便着手查了,此事竟是东宫内伺刘瑾所为。”
弘治皇帝脑海过了一下有关刘瑾这个人,好像有这么一个人的印象,问道“刘瑾?”
谢至点头道“是,就是刘瑾,臣还未去结识殿下之际,殿下对刘瑾颇为依赖,臣进了东宫,与殿下情谊越发深厚,刘瑾身怀嫉妒,屡次对臣使绊子,想不到,这次竟是丧心病狂到如此田地,为报私仇竟于朝廷利益于不顾。”
弘治皇帝脸色微沉,不再提及此事,又问道“在辽东问题之上你有何想法?说说吧!”
在这问题之上,谢至也是有过考量的,想了片刻,回道“伯安找到的证据虽不太明显,但已可证明,此事恐是辽东官兵为邀功,而截杀了兀良哈无辜的三百余人”
弘治皇帝不做回答,谢至又道“朵颜三卫积弱,但却也是不小的力量,这些年来,与我朝较好,对鞑靼也是一大制衡,一旦背离我朝,结交鞑靼,便会为鞑靼助了一臂之力,要不直接灭掉兀良哈,使之永远没有与鞑靼结交对付我朝的机会,要不就得给兀良哈部族一个交代。”
谢至所言的两种解决方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要不做朋友,要不直接消灭,绝不会给其做敌人的机会。
半晌后,弘治皇帝又问道“你倾向于哪种解决方法?”
谢至倒是想倾向于第一种,可若是因几个败类的过错,便举全朝之力去对付几个本不是敌人的敌人,那岂不是因小失大了?
若现在被欺负的大明百姓,即便敌人大若泰山,谢至也当毫不犹豫的来一句,干他丫的。
顿了一下,道“臣倾向于第二种,兀良哈与鞑靼交好,为我大明多了一大劲敌,可我大明若提前灭了兀良哈,于我大明来讲,恐会伤筋动骨,为那些严重只有升官发财的败类打一仗也实在不值得,最重要一点,我大明如今兵备不够,若有太祖,太宗时的力量,干嘛需与他有如此多的废话,我大明爱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兀良哈他若敢于鞑靼联合,一块都收拾了便是。”
只有自己手中的力量强大了,解决事情的主导权才在自己手中。
英宗土木堡一战,使得朱棣积攒下来的兵力消耗殆尽,引以为豪的京中三大营也是损失惨重,很多的勋臣贵族更是在此一役中喋血沙场。
现在大明的兵备,即便没有开国百年必要存在的问题,也很难与朱棣时期的力量相比了。
谢至这番话之后,弘治皇帝并未再多说,直接挥手打发了他离开。
弘治皇帝既然允许他离开,谢至拱手道别后,直接退出了暖阁。
从暖阁出来后,便沿着青砖直接出宫回了家。
。
第152章 拐走公主的幕后黑手
谢至从暖阁出来后,弘治皇帝第一时间便喊来了萧敬。
“传旨顾朴尽早查明辽东之事,另外去查,辽东流言起于何处?”
萧敬拱手领旨后并未马上离开,道“陛下,奴婢在云中县衙瞧到有兀良哈人在,殿下说,那人是给云中送良马的。”
弘治皇帝已从谢至口中知晓了此事,对萧敬报上来的消息并未多说,点头道“朕知道了。”
不用说,这个消息是谢至主动呈说的。
不管怎么说,只要弘治皇帝知晓了此事便是。
接着,萧敬又述说了谢至在离开云中之时与张石的一番对话。
对这个事情弘治皇帝倒是有些诧异了,问道“谢至去云中上任还不到两月吧?”
萧敬点头道“在殿试之,谢知县前往的云中,到现在为止四十有五日了。”
弘治皇帝在御座之前坐下,道“看来,谢至于云中所做之事着实是有所成就的。”
萧敬只是见识了张石与谢至的对话,其他的并未见过,弘治皇帝的问题着实是不敢接的。
而另一边,谢至才走至家门后,管家谢林便迎了上来,笑嘻嘻的问道“五少爷回来了?老爷回府后就一直颇为焦躁,吩咐小人在此候着,说是若五少爷回来后,让五少爷马上去书房。”
辽东那么大的事情,谢迁处在中枢不可能不知晓。
谢至扯起一道笑容,回道“某知晓了,马上便去。”
这个问题,谢至在弘治皇帝面前都能够从容应对,不说是在谢迁面前。
进了院子后,谢至随之便抬脚去了谢迁的书房。
敲了几下门后,里面传来一道同意的声响后,谢至才推门走了进去。
一进书房,谢迁便冷声呵斥道“跪下”
谢至一脸委屈,道“儿子怎么了?”
谢迁随手扔来手中茶杯,若非谢至眼疾手快,便直接中他的面门而来了。
谢至即便接了茶杯,还搞了自己一身水。
跪就跪,至于这般动怒吗?
跪天跪地跪父母,谢至既然穿来了,那谢迁便是他实实在在的父亲,跪一下也是理所应当的。
谢至抖了抖手上的水,跪下下去,把手中的茶杯放于地上,委屈巴巴的道“爹啊,儿子从云中一路赶回来,还未来得及喝口水呢,喉咙一个劲儿的冒火,这水就这么洒在地上,多可惜啊。”
谢迁脸上也不见动容,问道“辽东的事情怎么回事?”
果不其然,谢迁动怒还真是因为这个事情的。
谢至不由自主之下正准备起来,被谢迁一个眼神呵斥了下来。
硬邦邦的地板铬的膝盖颇为疼痛。
“儿子不是组建了一支云中卫,缺少战马,便遣了伯安兄去往马市,准备采办一批来,却是没想到你本来活络的兀良哈人都不见了,伯安兄一向都喜欢追本溯源,自然是要把这个消息查明白的,便去刨了那些所谓分道入寇兀良哈人的坟,找到了背后中刀的证据。
此事可并非小事,儿子便随即给陛下上了折子,爹是文臣,若是由爹转交这个折子,势必会让那些勋戚所不满,本来顺理成章的一个事情,不知晓又得费多少周章,儿子便吩咐贺良找了萧敬。
本来嘛,萧敬呈交了折子,如何处理皆是陛下做主了,可哪成想到,刘瑾那厮竟在辽东散布了儿子给陛下上了折子的消息,倒显得,是儿臣在逼迫于陛下尽早处理此事了。
事实证明,陛下着实也是这般想的,不仅是陛下这般想,就连爹都这般觉得吧?
爹,儿子是何人,你还不了解,这样的事情,儿子能做吗?儿子若真有此意,就直接与陛下进言了,何必行此种弯弯绕。”
谢至的这番解释合情合理,竟然能够应付了弘治皇帝,便也能够应付了谢迁。
片刻后,谢迁抬手道“起来吧!”
谢至利索站了起来,道“谢谢爹。”
随之,谢迁为另一只茶杯倒了水,道“喝吧!”
谢至说渴也是真的,本来赶了几个时辰的路就渴的不行了,在弘治皇帝那里讲了一大通,在谢迁这里又讲了一大通。
谢至把谢迁扔过来的那只茶杯,顺手抓起来放回桌之上,端起谢迁倒的茶,喝了个干净。
在喝了茶之后,谢至才终觉好受了一些。
谢至喝了茶后,谢迁便问道“云中之事进行的如何了?”
这个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谢至随后回道“儿子把马家掠夺乡民的田地,已全部归还了,在归还之后,还剩余万余亩,有家中无人的,也有几年来,马家所开的荒地另外,儿子还办了私塾,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