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以这样绝情的方式给了我最
我别开视线,“如果圣上喜欢的是她,圣上或许不用那么辛苦!”
“是啊”,雍正感叹道,“可朕偏偏喜欢你,一个没有心的女人。”
他把手里的酒杯放下,忽然高喊了几声:“弘历,弘历!”
“儿臣在”,弘历匆匆从外面进来,愣了一愣。
雍正又喊道:“史官哪儿去了”
“臣在”,史官忙不迭的从外面进来。
雍正的视线在两人身上环视了一圈:“你们俩个人记下朕今天说的话一个字也不许漏。雍正十三年十二月,朕感微恙,恐不久于人世”。
“皇上!”“皇阿玛!”两人齐伏在地,掩面哭泣。
我的心不由突了一下,他知道?
雍正:“武仪地处殊位,朕走后,不准加害于她。要将其视作生母,颐养天年”。说着端着酒杯一饮而尽。
我眼睁睁望着他喝下,眼圈一红,泪珠就噗噗往下落。他明知是毒,却连一丝犹豫都没有。
“皇阿玛!”弘历大叫了一声。
雍正:“你发誓!”
弘历:“儿臣发誓”。
“好,好”,雍正连说两个好字,嘴角有鲜血溢出。
“皇上!”“皇阿玛!”两人齐呼。
弘历大喊:“快传太医!”
雍正又连喊了两声:“武仪!”
在喊第二次的时候,我回过神来,“武仪拜见圣上!”
雍正握住我的双手:“在朕死后,带着朕的头颅去准葛尔换取信任”。更多的鲜血大口大口从他的嘴里溢出。
我浑身俱是一震,不可置信的看着雍正,嘴角不住哆嗦,“不要再说了,来人,快传太医!”
“太医呢!”我忍不住拔高了音量,面容有些扭曲。泪涕源源不断的涌出。我以为至从楚牧死后,我再也不会为这个男人流泪。原来他一直在我心里,从未离开。
“务必诱敌入翁,杀他们个措手不及!”雍正的嘴角源源不断的有鲜血溢出,“西洋使团,虽然是瑾曦杀害的,但他们只会把这笔账算在大清头上。朕这一生,沾染了无数鲜血。朕不希望在朕晚年的时候,还有更多的人因为朕而死去。朕希望,朕的百姓能早一刻迎来黎明。朕希望,朕的死亡能给朕的百姓带来最后的福音。”
“为什么?”泪决堤而下,我看着他嘴角越来越多的污血,一遍又一遍的问,“为什么?”凄厉的声音里是深入骨髓的恨,亦是痛彻心扉的爱。“你明明知道我要杀你,为什么还要喝下毒酒。为什么明知道我要杀你,还要在死前的最后一刻保全我的安危?”
“唔”,四爷的嘴角涌出一口污血,可是他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个宠溺的微笑,他用最后虚弱而又干涸的声音说:“我不想在一生里失去你好几次,所以我一定要比你先死去”。他的头慢慢无力的靠在了我胸前,这个我斗了一辈子的男人、恨了一辈子的男人,爱了一辈子的男人就这样死了。
我发出一声哀嚎,几度痛哭失声。十八年,我和雍正整整相识十八年。横刀跃马的十八年,快意恩仇的十八年,十八年来我得到了什么?
我的十八年,抵不上胤禛的一滴眼里,可惜我知道的太迟了。
“快!太医到了!快让太医诊治”像是有人突然惊醒过来。
太医院的太医们在我跟前跑来跑去,到最后,我什么也听不清,看不清了。
弘历命人将我从雍正身边拉开,他同芸娘一样恨我。连最后告别的机会也不肯留给我。
三天后,雍正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尊重雍正最后的遗愿,辅佐弘历登上了帝位。弘历丝毫不领情,他将我视作清王朝最大的耻辱。并一怒之下,烧了有关于我的所有的记载,并不准宫里任何人提起跟我有关的事。
就连雍正出殡那天,弘历也不允许我送他最后一程。
苏培盛把一支磨得发亮的兰花簪子递到我面前,苏培盛说,我不在的那段时间,皇上常常握在手里。弘历烧了所有,唯独这个被他偷偷留了下来。他不想,连圣上最后的一点点念想都没有留下。
我看着兰花簪子发呆,事实上,自从雍正死后,我就变得很迟钝。常常在一个地方一坐,就是几个时辰。
苏培盛看到我这幅模样,叹了一口气,把兰花簪子塞到我手里:“皇上到最后一刻也不忍心伤你,所以他以他的死亡,给你最大的惩罚”。
我当时不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最大的惩罚不是相互折磨,而是永不相见。雍正以这样绝情的方式,给了我最沉重的打击。
鄂尔泰过来拜见我,“有一件事很奇怪”。
我静静的坐在那里,甚至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鄂尔泰已经习惯了我一动不动,像一尊会喘息的雕像。他自顾自说下去:“既然是谦妃娘娘派人劫得外国使团,为什么却没有从她的寝宫中搜出任何相关的珠宝”。
我淡淡道:“因为在这之前,我已经用一样东西换走了他们身上所有的财物”。
这毫无波澜的语调让鄂尔泰打了个激灵,他还是硬着头皮道:“公主是用什么东西换的?”
我:“彩虹”。
鄂尔泰虽然听说过我的很多传闻,还是有些难以置信:“彩虹?是我所知道的那个彩虹吗?天上的彩虹”。
我几不可闻的嗯了一声。
“怎……怎么做到?”鄂尔泰忍不住问道。
我:“把镜子一半放在水里,一半对着太阳就行了”。
鄂尔泰没想到我竟然如此轻易的告诉了他,有些不真实:“就这么简单?”
我又不说话了。
鄂尔泰摸了摸鼻子,“那那些珠宝呢?”
我伸出一根手指,极缓极缓得指了一个方向,那是准葛尔的方向。
鄂尔泰:“哪里?屋顶上吗?”
我又渐渐合上了眼睛,我没有给准葛尔送去雍正的首级,我给他们送去了西洋的军队。
不久后,清兵大捷。守将孟嫡先是派人给郭多布送去丰厚的珠宝(从外国使团手里得来的那些珠宝),假意通敌。郭多布中计,损失惨重。但他毕竟是个小心之人,不会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损失的也只是前锋部队。随后,孟嫡又将那些贡品的消息走漏给西洋人,他们见到所有的贡品都在准葛尔的手里,自然认为凶手是准葛尔的奸细。于是,西洋人开始转攻准葛尔。自此,准葛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