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其罪当诛
我:“你口口声声要保护自己的孩子,那我呢?那我的孩子呢!难道就因为他只是四爷的孩子,你就能如此残忍!我肚子里怀的是您的亲孙呐,你怎么能如此狠心?”
太后眼里流出悔恨的泪水:“当年陈贵人怂恿宣嫔一把火烧了你的寝宫,哀家让先帝命胤禛清查此事,原不过是想让老四和十七反目。陈贵人是十七的生母,老四一旦指认了陈贵人,十七绝不会坐视不理。老四若有意包庇,惩戒自是不必说,更会失去先帝对他的信任”,太后徐徐道,“只是没有想到你回府的路上却出了意外……”
“刘喜得告诉哀家,是他自作了主张,想替哀家出气。可是哀家知道,外人可不会这样想,皇上也不会这样想。刘喜得是哀家的人,他做的就等同于是哀家做的。所以哀家不得已才杀了那个驱马的小厮,也算是替你报了仇。哀家没打算害死胤禛,哀家所做的一切都是无奈之举”。
“无奈?若真是无奈,就不会有一开始的算计!”我拂袖离去,任由两行清泪顺着脸颊落下。
太后抓住我的衣袖,像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是哀家错了,哀家真的知道错了,哀家跟你赔罪,你让我见见胤禵好不好?”
泪水源源不断的从眼里涌出,我依旧没有回头,只是用力的将衣袖抽出。一切都太晚了,我可怜的孩子永远都回不来了。
太后的面目变得狰狞,“你这样对哀家,你以为你逃得过天谴吗?”
我大步流星的向门口走去,身后传来太后撕心裂肺的声音,“你给我站住,哀家要拔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把你悬在城门上暴晒……”转而又拉着赫姑姑哀求,“去,帮我去叫皇十四,去,快去”,反反复复的求,泪水在她满是沟壑的脸上纵横。
赫姑姑没有动,只是一个劲的流泪。
太后怒道:“你竟敢不听哀家的话,小心你的脑袋!”
“太后!”赫姑姑哀嚎一声,悲切的抱住了太后。她求遍了整个后宫,可是没有人肯见她。不是推说生病,就是装聋作哑。她真正的意识到太后是真的到了尽头,可是她不敢说出来,唯有更用力的抱紧了太后。
太后却像是猝然被人一击,这个曾经仰望她的女人,曾经匍匐在她脚下的女人,曾经卑贱到泥土里的女人,现在连她都在可怜她。尊贵的面具,就像决了堤的洪水,轰然倒下。
她像入了定一般,一动不定。泪从太后的脸上淌下,她绝望的发现,从她选择皇十四那一刻起,她就是在和整个后宫抗衡。她身边这些薄弱的力量,在这庞大的力量面前是多么可笑。纵使她尊贵如太后,也无法逆流。
赫姑姑惊恐的摇了摇太后,却见太后“咚”得一声倒了下去,再也没了声息。
“太后!”赫姑姑发出一声嘶吼。
我惊然回首,看到那个曾经颐指气使的女人静悄悄的躺在那里,一片死寂。我愕然的扑到她的床前,伸手去探她的鼻息,却被赫姑姑一把推开。
她真的死了,这个我在内心凌迟了百万次的女人终于死了。内心吊着最后一口气的柱石,轰得一下就塌了。恍恍惚惚,像是失了魂,可是我没有得到丝毫的解脱,反倒生出无限悲凉。
赫姑姑指着我,发出尖锐的指控:“是你,是你害死了太后!”
闻讯而来的嫔妃们乌压压的跪了一地,这些个“病着的”,“睡着的”,“忙着的”贵人们,像是商量好了一般,同一时间挤在了永和宫里,哭得一个比一个大声,一个比一个哀切。
我无疑是她们最好的替罪羊。既能克死婆婆,又能对付小三,她们哭得比笑还开心。
有几个年轻的已经按捺不住,一把揪着我的发髻,将我摔在了地上。倒是几个年长的沉稳,只是静静的在边上看着,就算是皇上过问起来,也怪罪不到自个儿头上。
我丝毫没有反抗的欲望,太后的死没有让我得到解脱,反而像是上了枷锁。
年轻的小主们沾沾自喜,我的沉默使她们更加变本加厉。这群在后宫耗尽了青春的枯槁,终于在这不可见日的地方,裸露出锋利的爪牙。仿佛只有尽情的撕扯和折磨,才能让她们获得嗜血般的快感!
雍正的怒喝阻止了这场闹剧,他身后凛立着的两个大清最尊贵的女人,冰冷沉静的扫视着这一切。
瑾曦扫视了一眼:“来人,刘喜得护住不力,乱棍打死!”也不给刘喜得辩解的机会,捂着嘴巴就拖出去了。
雍正对这倒是没说什么,瑾曦抵着头,嘴角微微上扬,雍正的心思,她看得比任何人都清楚。
瑾曦早就恨透了他,太后一死,失去利用价值的刘喜得连一刻钟都活不过。外头凄厉的惨叫冲击着所有人的耳膜。年轻的小主们手足无措的搓着衣袖,惊惶不安的惨白着脸。年岁稍长的齐妃率先出来说,“这不关臣妾的事……”话至一半,雍正狠狠的剜了她一眼。
齐妃心下一凛,剩下的半句话咽进了肚子里。
皇后出来打圆场说,“好了,还不快去请太医,都成什么样子”。
年贵妃,这个在大清和皇后一样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女人,拖着一副娇弱的身子。可她的脾气却一点也不似她身子般的娇嫩。余光在我身遭打量了一圈后,冷冷道:“她们虽是有过,却并无错,谋逆太后,死罪难逃,就该凌迟处死!”
年贵妃的话彻底激怒了雍正,仿若一把匕首正中他的痛处。盛怒的雍正将所有的人都赶了出去。
“皇上!”瑾曦迎了上去,毕竟方才她是站在我这一边的。她以为她会同其他人不同。
“出去!”雍正连一丝情面都没有留。雍正赶走了所有人,只将我守在了这小小的乾清宫。
太后的死亡将这片本就暗潮云涌的皇宫激起了万丈巨浪。
雍正依然义无反顾的拒绝外来的一切信息,拒绝接见一切的大臣,把这小小的乾清宫守得如铜墙铁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