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麒麟阁传

第17章 昭帝驾崩

麒麟阁传 淮左卧龙 5317 2021-04-30 13:36

  见琴棋昏厥,病已忙抱起她,前去寻找太医。途中琴棋突然幽幽道:“病已哥哥……”病已一惊,忙停下脚步。琴棋紧紧抱住病已脖子,头埋在他胸口,泪水打湿了胸膛。病已痛苦道:“妹妹,我对不起你。可我已经……现在庭令走了,今后你就搬到我那里去吧,我让你嫂子照顾你。”琴棋玉手紧紧抓住病已肩膀,痛得病已眉头紧皱,却不敢喊出口。

  后来病已亲自送她回了京兆尹杜县老家,为张贺下了葬。一起前往的还有右将军张安世、张贺继子张彭祖、张安世儿子张千秋等。为张贺办完了后事,病已本想把琴棋接到尚冠里,琴棋终究回绝了,幽幽道:“哥哥心思已经不在我身上了,我何苦给哥哥添堵?哥哥走吧,我就不送了。”病已无奈叹息,将金刀放在桌上,默默离去。

  刚走出门口,琴棋突然追了出来,疾呼:“病已哥哥!”听到琴棋呼唤,病已忙回身望去,琴棋已经来到眼前,手里捧着金刀,眼神里尽是哀婉。病已不敢抬头望去,低着头道:“妹妹……”琴棋将金刀奉上,蹙眉道:“哥哥成亲,我一直没有表示,这把金刀就送给哥哥,留个念想吧!今后我不在哥哥身边,哥哥保重!”

  病已接过金刀,望着琴棋楚楚可怜的模样,心神一颤,急切道:“还是跟我回尚冠里吧,有你嫂子照顾你,我也放心。庭令一直对我有厚恩,我不能就这样对你不管不顾。”

  琴棋苦笑摇头道:“哥哥只要心里有我就够了,哥哥放心,我会躲得远远的,看着哥哥平安幸福。我不会自杀,也不会嫁给别人,不用为我担心。”琴棋没等病已反应过来,早已扭头而去,合上了房门。病已望着手中金刀,怅然若失,过了许久才转身离去。隔着门缝,她一直目送着病已离去,早已泪流满面。

  这一年病已才十七岁,昭帝也才二十岁,都正是青春年少,大展宏图之时。可惜朝政被大将军霍光把持,后宫也被霍光干涉,昭帝连随意封嫔妃都不行。后宫侍女个个畏惧霍光和皇后,更不敢主动亲近昭帝。就算昭帝想临幸宫女,众宦官也纷纷提醒,弄得昭帝既憋屈,又愤慨,却又无能为力。久愤成疾,昭帝终于又病倒了。

  宫中御医束手无策,霍光和满朝文武急得乱磨。昭帝下旨命太仆杜延年遍寻天下名医,杜延年亲自派人寻医,亲身监督看病。虽然看了许多名医,始终未能治好昭帝的疾病。

  昭帝悄悄命给事中丙吉将刘病已带入寝宫,拉着病已手道:“朕只怕是不行了,真是天意啊!朕这一生,其实也不比你好多少。你幼年父母惨死,祖父祖母惨死,孤苦无依,被关入大牢五年。可朕七岁的时候,陪伴了朕多年的母后被父皇赐死,一年以后父皇又病逝,本以为后半生能够随心所欲,不料被权臣把持朝政,连宠幸妃子都不能……纵观历代君王,像朕这么窝囊的,恐怕找不出第二位吧?”

  病已无奈叹息,将身上黑衣脱掉,面色凝重道:“微臣这次来,刻意避开了大将军耳目,一路进宫也是提心吊胆。陛下的心情,微臣能够理解。”

  昭帝苦笑道:“你理解不了,除非你坐上朕的位置,你才能感觉到那窒息一般的氛围,压得你喘不过气。朕召你来,是有两件事想对你说。一是,当初巫蛊之祸不是我母后所为。当年先帝政策偏激,惹得民怨沸腾,所以有很多人诅咒先帝。加上先帝多疑,所以被绣衣御史江充、黄门苏文等人利用。而我皇兄一向主张仁政,得罪人太多,尤其是那些被先帝重用的人。他们不过是借助我们的名号,想打倒皇兄。其实一切与我母后无关,希望你不要记恨我母后。”

  病已忙摇头道:“陛下多虑了,微臣不敢记恨太后!当初是祖父欠缺考量,被奸人利用,以至于父子反目,家破人亡。微臣早已明白,不仅与太后无关,也与苏文、江充等人无关。”

  昭帝点点头,露出一丝欣慰笑道:“好,不记恨就好。第二件事,其实一直以来,不是朕要压着你,是大将军要压着你。或许大将军是为了避嫌,或许是他担心伤了先帝颜面。朕走以后,无论谁承继大位,你都要记住,霍光未必会反,但霍家子孙不可不提防!”

  病已大惊,对昭帝刮目相看。不解问:“陛下,既然你什么都知道,为什么不早日立下遗诏?万一陛下……将来谁来护卫陛下江山?”

  昭帝凄笑道:“大将军手握大权,朕立谁不是傀儡?与其立一个继承者让大将军忌惮,不如索性让他自己拥立。病已,说实话,大将军需要的是个傀儡,可朕做不到,朕如果能做到,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剩下的广陵王刘胥和昌邑王刘贺,一个天天只信巫术,一个天天只懂婬乐,他们即便坐上了朕的位置,也指望不上。如今我大汉江山只能靠你守护,也唯有你能守护!朕知道大将军不肯用你,你只需离开京师,远远看着大将军即可。一旦他的子孙图谋不轨,你立刻以宗亲身份起兵勤王!”

  病已点点头道:“陛下放心,微臣明白。”昭帝摆摆手道:“去吧,去吧……”病已披上太监衣服,随丙吉出了寝宫。丙吉暗中嘱咐道:“皇孙,陛下没有子嗣,万一不幸,按照朝廷规制,只有广陵王和昌邑王有资格成为继承者。皇孙一定要沉住气,否则会惹来杀身之祸。待时机成熟,大将军必然会重用你。”病已长舒一口气,拜别了丙吉。

  暮春三月,许平君诞生一子。病已大喜,摆酒设宴请岳父一家。岳父许广汉一家和许广汉的两个弟弟许延寿、许舜两家齐齐到场庆贺。许延寿才三十岁,孔武有力,又十分讲究礼仪。许舜才二十五岁,白面书生,十分谨慎。二人与许广汉一奶同胞,却都比许广汉多智。许广汉膝下没有儿子,所以把刘病已视为半个儿子。许家亲戚纷纷觉得高攀,对病已十分热情。病已兴高采烈,陪众人喝得酩酊大醉。

  晚上伺候好小孩,许平君又亲自扶着病已上了榻,端茶递水,十分细心。病已拉着许平君的手道:“今日真是高兴啊!要是妹妹在,就更好了。”许平君一惊,“什么妹妹?”病已这才意识到说错了话,顺势拦着许平君细腰道:“好久没有这么高兴了,我有件大事要跟你商议。”许平君脸一红道:“孩子就在旁边,别闹!”病已大笑道:“他一个几个月的娃儿,他懂得个屁。再说,我是跟你商议给孩子取名的事,你想到哪里去了?”

  许平君掩面羞笑,玉手捶他胸口道:“明明是你自己坏,倒来怪我。”轻轻趴在他胸口,笑意浓浓道:“取名这种事夫君拿主意就行了,我没有意见。”病已抚摸着她秀发道:“那就叫奭儿吧!奭与是同音,有盛大的意思。周文王有个儿子,叫召公奭,非常有德行。希望这孩子也能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许平君欣然道:“好!我也有件事想跟夫君商议下。”许平君附耳低语,埋头低笑。病已大笑,拥入被褥,一宿恩爱。

  一个月后,即元凤七年(公元前74前)夏四月,昭帝突然去世,享年二十一岁。虽然在位十三年,却始终未能亲政,成为永久遗憾。大将军霍光痛不能眠,捶胸痛哭。皇后上官燕更是痛不欲生,日夜啜泣。举国哀悼,天下同悲。

  唯独广陵王刘胥兴高采烈,对女巫李女须道:“巫师,还是你的法术灵验,陛下真的驾崩了!哈哈……看来先帝显灵了,先帝显灵了啊!”李女须年过四十,是有名的巫师,曾自称武帝附身,令刘胥下跪,并摸着刘胥脑袋道:“吾乃汝父皇,若尔等诚心祭拜,吾必令汝为帝!”后来刘胥信以为真,请李女须日夜诅咒昭帝,没想到阴差阳错如愿以偿。刘胥大喜,立刻杀羊宰牛庆贺,又赏赐李女须财物许多。李女须谦虚道:“这都是先帝的意旨,我不过是替先帝完成旨意。”刘胥于是命人收拾行装,准备承继大位。

  昭帝驾崩,却无子嗣,这可急坏了满朝文武。霍光急忙召集中两千石官员商议拥立新君的事,丞相杨敞、御史大夫蔡义、太常苏昌、右将军兼光禄勋张安世、卫尉兼度辽将军范明友、宗正刘德、太仆杜延年、廷尉李光、大鸿胪韦贤、大司农田延年、少府便乐成、京兆尹彭祖、左冯翊田广明、右扶风周德齐聚一堂。

  霍光面露悲戚道:“陛下英年早逝,真是天妒英才啊!如今国不可一日无君,诸位大臣,你们都是国家栋梁,还望你们多多建言,选一位贤明的君主。眼下有两个人比较合适,一是广陵王刘胥,他是先帝的儿子,宗法顺位继承人。二是昌邑王刘贺,他是先帝的孙子,据说比较贤明。诸位大臣可畅所欲言,言者无罪!”

  杨敞身为丞相,不过他为人谨慎,关键时刻从来喜欢掉链子。见杨敞低头不语,霍光指着蔡义问:“御史大夫,你怎么看?”蔡义年过五十,精于经诗,颇有学问。沉思片刻,扬声道:“宗法以嫡长子继承大位,论宗亲关系,广陵王是先帝四皇子,身份最尊贵,当承继大位。”众人都不言,纷纷眼皮耷拉。

  霍光摇头道:“先帝四皇子为人荒诞,经常与巫师亲近,不适合当皇帝。先帝当初就是被巫术诱导,以至于一世英明险些尽毁,更弄得朝廷混乱,天下不宁。如果再选广陵王当皇帝,岂不是要重蹈覆辙?不妥,万万不妥!”

  卫尉范明友早知道霍光意思,扬声道:“大将军,昌邑王为人忠厚,是先帝孙子,可以承继大位!”霍光没有表态,反倒扫视了一遍众人,漫不经心问:“诸位大臣,你们觉得呢?”众人纷纷不语。

  霍光点名问刘德,刘德叹气道:“据说昌邑王风评不好,坊间盛传先帝去世时,他还游猎不止。何况有子不传,却传给孙子,恐怕会惹来天下非议。”霍光摆手道:“彼时或许昌邑王还不知道先帝已经去世,即便知道了,也最多贪玩。可广陵王就不同,当初陛下即位,坊间就盛传他私下召集巫师,似乎有行巫蛊之术的征兆。两者相比,自然是昌邑王靠谱!”

  御史大夫蔡义、太常苏昌、卫尉范明友、光禄勋张安世、宗正刘德、太仆杜延年、廷尉李光、大司农田延年、少府便乐成、京兆尹彭祖、左冯翊田广明、右扶风周德等大臣纷纷附议。唯独丞相杨敞、大鸿胪韦贤不肯表态。其中杨敞是明哲保身,韦贤是经学儒士,不肯违背宗法制。

  见丞相不表态,霍光只好暂且搁置。不久田延年亲自拜访霍光,受到了霍光热情招待。田延年曾被霍光重用,先担任大将军府长史,后来出任河东太守,又被霍光擢拔为大司农。田延年可谓霍光小跟班,霍光自然对他高看一眼。

  田延年小心翼翼道:“大将军,为什么犹疑不决?您手握朝廷大权,天下事的处置权不是都握在您的手中吗?”霍光为难道:“废长立幼,丞相等人都不同意,想必天下的经学鸿儒也都不会同意,贸然拥立昌邑王,恐怕会导致朝廷分裂,天下非议啊!”

  田延年不屑一笑道:“这些酸儒,除了会发牢骚,还会什么?自古立贤不立长,这是我大汉的规矩。孝文帝是因为贤明才被拥立为君,先帝也是因为贤明才被孝景帝册立为太子,而陛下更是如此,由此可见,废长立幼也不是什么大事。大将军只需要请郎官上一道奏疏,堵住这帮文人的嘴就是!”霍光大喜,当即命郎官上了一封奏疏。

  第二日霍光召集中两千石官员,拿着郎官的奏疏给丞相杨敞和大鸿胪韦贤看,二人都哑口无言,纷纷表示支持拥立昌邑王。霍光拍掌赞叹,亲自入宫请示上官皇后,以皇后名义下达诏令,派少府便乐成、宗正刘德、给事中丙吉率领仪仗队前往迎接昌邑王刘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