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宋胆》

宋胆_分节阅读_第298节

《宋胆》 憨皮拉朋丫 7846 2021-04-27 16:06

  D-况,大宋盛产黄金,殷人千年存量加上十几个大矿的开采,使得金钞的总量其实相当大,是元朝的货币总量没法去比的。说白了,就是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货膨胀,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很严重了。打个比方,新崖山一户普通百姓,一月的最低开销大概在5贯金钞,那就是五两黄金啊!五两黄金,折白银50两,中统钞150贯,够上等水准的大都城民美美的过上大半年了。然而现在,千岛城的扶桑银行一旦开始汇兑,那么可以预见,整个大元的中统钞都将追逐巨利而在短时间内兑换成金钞。原本在不同货币体系下,资产持平的一户大都人家和一户新崖山人家,现在在同一个货币体系下却是一个在地一个在天。同样,大宋也相当于把通货膨胀的风险转嫁到了大元。起初,宋廷提出放缓货币置换的脚步,忽必烈还不屑一顾,认为宋廷办事好不拖沓,一点都不爽快。朕都已经把话说出去了,你们还谨慎个屁,怕朕反悔不成?他带来的那些色目财臣也不明所以,认为长痛不如短痛,反正要置换金钞的,一天干完收工,多好?结果,把陈宜中气乐了,直接建议忽必烈,“把这几个红毛怪辞了算了,我给你选几个银行学徒当财相。”只给忽必烈举了一个例子,“假如我扶桑宋廷所有金钞是一块钱,所有货物也值一块钱,那我每印一块钱发出去,那新崖山的货价就要长一倍。看上去金钞变成了两块钱,身家翻了一倍,可实际上没变!”“现在元廷也用金钞,也有一个块钱,货物也值一块,和新崖山加在一起,两朝所有的货物值两块。”“假如我现在再印一块钱给新崖山,那么两国一共有三块钱,货物的价值也是三块钱。可平均下来,新崖山的货物只涨到了一块半,剩下的半块就是我净赚的。”“而你们呢?你手里还是一块钱,可货物却涨到了一块半!”“你们什么都没干,可是钱却无端的就少了,而且少的不是一星半点!”“而我手里这半块钱,不是在我手里,而是在百姓手里,可控性很低的!”“如果是慢慢兑换,那还好说,百姓反应没那么快,也没那么大。”“如果是一下就置换完,你的大元根本就反应不过来,新崖山手里这半块钱就会疯了一样杀回去,看见什么买什么。”“而且,这不是半块钱只能买半块钱东西的问题,你的货物虽然值一块半,但是你的物价还没反映过来,还是原本的低水平。用不了半块钱就能把你大元全买下来,国家就崩盘了!”忽必烈:“”忽必烈吓着了,有这么凶险的吗?突然有点后悔了,就不应该答应金钞进大元。这比千军万马还残忍。之前,忽必烈还真没想那么多,宋廷提出在大元开银行,发金钞的时候,他还挺高兴。毕竟老爷子是吃过亏的人,当初用中统钞置换旧宋的十八界会子,可是下了血本儿的,裤衩差点没赔进去,以至于忽必烈对币制这个事儿一向不感冒。这就是个赔钱的买卖。加上他亲眼所见金钞坚挺,那换就换呗,宋人愿意当傻子,他就当去吧!现在一听,是自己无知了啊!当场就想反悔,这事得再考虑考虑,别赵维还没接班儿,自己的大元就已经不是自己的了,那着实难受。然而,陈宜中却笑,“元帝莫要担忧,宜中与你一件大生意!”“什么大生意?”陈宜中暗自阴笑,“元帝不是要征战欧罗巴吗?不是要统一大蒙古帝国吗?”“你可以这样儿,每打下一个地方,就在那建银行,就发行金钞。”“这样的话,我一块钱,你一块钱,每多一块地,就多一块钱,你大元货物贬值的风险就少一分。”“而且,我可以低价卖给你金钞啊!元帝可以做金钞的代理人。”“你每发行出一块金钞,我给你一块一。”“每多一个地方用金钞结算商货,只要过元帝的手,我们都给元帝一点优惠。怎么样?”“只要你打下的地方多,赚的就多。”忽必烈心里虽然很不爽,让人当枪使了?可是,却有点动心了。以至于看着自己那两个红毛儿绿眼珠儿的财臣,越看越不顺眼。朕没看出来也就算了,非朕所长,可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那两个色目财臣也是冤得很,真不怪他们啊,宋人玩的太高级,他们根本就没学过好吗?十月初。在宋地盘恒数月的忽必烈决定北返,同行的除了太子真金,以及一众元臣,还有张简之。是的,赵与珞一回来,即便赵维再怎么反对张师北上,但在亲爹面前却是稍显无力。最终,相爷还是跟着忽必烈走了。未撇清一个骂名,却要背负另一个骂名。对此,相爷并不在乎。对赵维说,这辈子算你小子欠老夫的,下辈子还我!登船之前,张简之深深的看了一眼新崖山,满眼眷恋。这里是大宋重生之地,亦是他张简之重生之地。只是,他这个岁数,永远也回不来了。忽必烈亦是留恋的看着新崖山。这里也是老爷子的重生之地,让他见识了不应该他见识的新时代。好在让忽必烈很满意的是,他自己也在开创新时代,至少是新时代的缔造者之一。放下仇恨不容易,放下权力更不容易。可是,像他这样的人,如赵维所言,是注定传奇的!没有什么比开天辟地,更让老爷子热血沸腾。忽必烈知道,这同样是他最后一次来新崖山,真不知道再过十年,这里又会是什么样子?那宛若天河的大运河,那铺陈天地的城镇,那如飞鸟般翱翔的飞舟巨舰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家门口修路,那动静白天什么都干不了。本来想坚持两更的,怕是没戏了。

   第341章 四个玩一个

  送走忽必烈和张简之,赵维也未停歇。和赵与珞、天祥、江钲等人准备行装,于十月中旬,登上了回转中原的海船。是的,赵维这趟将奔赴四川,因为忽必烈那边很快就会传回消息,安西王府私开海路,图谋不轨,乃为叛逆,委友邦之军代为征讨,收拢川陕之地。到时候,巴蜀宋军将名正言顺的占领四川、甘陕一线。那必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现在的四川诸将和官肯定不够用。这次回去,就是支援四川军政的。只是临走之前,由杨太后做主,赵维推波助澜,强行让亲爹和阿桑完了婚,也算了却了赵维的一桩心事。本来吧,阿桑祭司是不太同意这个事儿的,实在是她根本就没见过赵与珞。别看赵维把亲爹夸到天上去了,但是没见过就是没见过,心里还是没底。况且,你看天祥,看江钲,再看苏刘义,也都是四十多岁的年纪,比赵与珞大不了几岁,可一个个都跟七老八十一样,阿桑不能不在心里犯嘀咕。这成王不会也面生老相吧?她可不想把后半辈子交给一个糟老头子。结果,一见成王本人,好吧,阿桑立马就改口了。“就说能生出宁王这般俊俏的儿子,本人不会太差嘛!”阿桑不但不反对,而且玛雅人的奔放性子,反倒让她有点主动。而赵与珞,一方面是皇命难为,另一方面混蛋儿说的也对,他才四十多岁,正是当打之年,与其指望赵维给家门添子添孙,还不如自己来呢!婚事虽然办的匆忙,却也是一时佳话。可惜国家是为重,“老俩口儿”没热乎几天,却是又要分别。本来,赵与珞可以不去的,戍北多年,该他修养。但是,媳妇虽好,可孙子更好。算起来,小赵鼎都六岁了,还没见过爷爷,却是要赶紧过去看看。况且,他这个当爹的,和赵维这些年也是聚少离多。将来人家又要去元朝当驸马,见面更少,也是借机多些相处的时日。十二月初六,去四川的宋船还在海上,即将到达安南港。而忽必烈北归的船队,却已经到了千岛城。如今的千岛还在宋军手中,由太尉张世杰亲自镇守,无人敢犯。忽必烈此行的终点,不是更北边的元地,正是千岛城。张世杰出于国体,亲自在海港迎接。忽必烈见到他,却也少不得一番感慨。“世杰本为元将,是朕不知珍惜啊!”张世杰本来是张柔的部将,也就是张弘范父亲的手下,后来因为违反军纪,逃到宋地。谁也没想到,一步步走来,却成了大宋的肱骨之臣。对此,张世杰自不好答什么,无声一礼。忽必烈也是不好深谈,向张世杰客气道:“说也惭愧,此番确实要麻烦世杰。”张世杰一笑,上礼回道:“元帝说的哪里话,既然两国修好,实乃万民之福,世杰自当遵守约定,保元帝周全。”是的,忽必烈之所以落地千岛城,不是没有原因的。别忘了,北边还有铁穆耳,他要是敢就这么回去了,保不准铁穆耳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之事。半路截杀,借机夺权的事儿,也不是干不出来。说白了,权力漩涡便是如此,没什么父子亲情可言。上一次见铁穆耳,那还是忽必烈的乖孙子,大元皇位的可期之人。下次见面,却已经是杀机暗藏,你死我活了。最是无情帝王家,自古不外如是。把忽必烈请下船来,张世杰也是光棍儿,“我朝官家有旨,一切听从元帝安排。不知元帝是何打算,还请示下,世杰好早做准备。”忽必烈也不废话,让真金自怀中取出一份赵昺的密旨交给张世杰。张世杰一看,略有沉吟,看了一眼忽必烈身边的张简之,最终还是点头了。“没问题,世杰马上点二十万殷军交给元帝。”忽必烈一笑,“世杰莫要舍不得,朕只是借用,之后必还!”倒是看出张世杰的心境,可是没办法。按理来说,有张世杰和宋军在,忽必烈大可不必如此。可是,他是忽必烈,有些事可以将就,有些事却是将就不得。铁穆耳毕竟是他自家的事,如果张世杰代其解决,那忽必烈的老脸就不用要了。涉及尊严,忽必烈想自己来。第二天,宋军开始向元军交接千岛城军政两务。五日之后,张世杰领大军撤出千岛城,回归西雅图。同时,长草、大林等城也纷纷撤走,独留二十万殷人军队由多林刺、莱加带领,暂留千岛城。十二月十二,也就是宋军撤走的第二天,忽必烈以大元皇帝诏,命晋王铁穆耳、之前与忽必烈同至扶桑的太傅、同录军国事伯颜、镇国大将军张弘范、中书省同平章事阿术,以及扶桑诸武暂置职权,前来千岛城见驾。此诏书发下去的同时,忽必烈在新崖山与宋廷和谈的诸多细节,其实早就已经在元朝内部传开了。忽必烈与大宋议和,变向割让川陕的消息,也自然被群臣知晓。甚至老爷子要纳赵维为驸马,并有心传位的消息,在上层之中也不算什么秘密。如今,摆在大元诸臣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遵从圣意,去千岛城见驾;要么干脆反了算了。与大宋和议,割地让位,这和卖国有何区别?忽必烈是老糊涂了吗?说是举朝哗然,也不为过。其中跳的最欢的,正是铁穆耳,可以说是狰狞毕露。这个忽必烈最喜爱的孙子,其实在诱导南哥儿南去的时候就已经露出了马脚,如今自知大难临头,也没什么好遮掩的了。四处游说,拉拢朝臣,力图得到朝中更多的支持。而很多朝臣,确实也动心了。主要有两派:一派是与大宋有世仇,或者原本就是宋臣的汉人。他们是绝不想看到宋元议和的。无它,宋元不打了,议和了,甚至有可能将来是一个宋人当皇帝。他们能有什么好果子吃?自是极力反对,要把这事搅合黄。而另一派,则是原本支持安西王的那些朝臣。原因很简单,忽必烈不说铁了心要断了安西王府这个隐患,也是动了杀心,让宋人去处理川陕两地可见一斑。那么,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抱着安西王府跑到黑,和阿难答一起死。没错,一起死!别说老爷子收拾阿难答轻松不轻松,就是留川的宋军也是分分钟就灭了安西之地啊!安西王府有什么啊?最牛的是回回炮。你再看张钰手里,扶桑宋军用什么,张钰就用什么。他恨不得在长江里跑几千料的大海船,阿难答怎么和人家打?只有死路一条。而第二条路就简单了,立马转换阵营,抛弃阿难答,寻一个新主子。可惜,显然是找错了下家。在这些臣子看来,老爷子疯了,要和宋人议和,铁穆耳自然不从。而如今,大元军权在四个人手里,一个铁穆耳的扶桑军,伯颜和张弘范的东瀛征东大军,还有阿术掌控的中原平叛力量。忽必烈虽然还是大元的精神支柱,可是老爷子人在外面,手里是没兵没将的。四个人中,除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