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宋胆》

宋胆_分节阅读_第107节

《宋胆》 憨皮拉朋丫 8290 2021-04-27 16:06

  D-现有人过来。抬头一看,宁王殿下!吓的往后退了两步,“殿”却是赵维做了个噤声的手示,让他们闭嘴了。士卒们哪还敢说话,一个个在边儿上站的笔直,大气都不敢喘。赵维搭眼看向那卖货的老汉。老汉坐在地上,怀里抱着个坛子,见赵维站到眼前,也没发现士卒的异样。“这位郎君,也来买货?”赵维看着他怀里的坛子,更加确定心中的判断,挑眉问道:“什么货啊?”老汉一愣,“这么说,郎君是第一回光顾小老儿?”把坛子往前凑了凑,“好东西!”赵维似笑非笑,“什么东西?”老汉:“酒!!”“酒?”赵维想乐,你敢在老子面前卖酒?也是嫌命长了。钓鱼城除了土豆,别的粮食都是紧缺物资,哪有余量给你酿酒?所以,正是赵维亲自下的禁酒令。这老头敢在城里卖酒?还拿到军营边上来卖,那不是找死吗?可是,老汉不知道眼前的就是宁王,还以为来了生意。左右看看除了这小郎君没有外人,干脆掀开坛盖儿,用小碗舀出一个碗底儿递给赵维,“郎君尝尝,好酒!”赵维一看,还真不错,酒液清亮,有如甘泉,而且酒味也大,否则他也不会离着老远就闻着味过来了。只不过,这酒看着怎么这么眼熟呢?这一点也不像这个时代的米酒、黄酒。暂时把老汉卖酒的罪过放到一边儿,端起碗来凑到鼻前细细闻了闻。嗯,更熟了,仰头就灌了下去。登时瞳孔放大,脱口而出:“哦操,真是小鸟儿伏特加兑水!?”。

   第159章 土豆酿酒,犯王法吗

  赵维一开始以为这老汉偷着拿粮米酿酒,这才过来凑个热闹。可是,等老汉把酒碗端到面前才知道,就不是那么回事。这不是米酒,也不是麦酒,而是兑了水的伏特加。因为伏特加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像米、麦酿的酒,无论怎么澄清过滤,多多少少都会保留原料原本的味道。或米香,或麦香,形成了酒品独有的风味。而伏特加则恰恰相反。后世喝过的人都知道,喝这玩意就跟喝酒精没啥別,没有任何杂味。而眼前这老汉的一坛酒,正是一坛兑了水的酒精,入口比宋酒烈些也有限。不由让赵维脱口而出,“小鸟伏特加呗?”老汉一怔,“何,何为小鸟什么什么加的?”这玩后世玩梗的说法宋人自是不知道的,赵维也不解释,心头骤然一震,想到一种可能。猛一拍额头,“怎么把这个茬儿给忘了!?”看向老汉、两眼冒光儿,“这是你酿的?”此时老汉也已经发现不对,心虚回话,“是老汉儿酿的犯,犯王法了吗?”赵维瞪眼,“用什么酿的?”老汉:“土,土豆。”“呼”赵维长长松了口气,“果然啊!”冲着老汉邪邪的一笑,“老头儿,你摊上大事儿了,抱着酒坛跟我走吧!”老汉吓的脸都白了,“不去。你,你是何人?凭什么跟你走?”赵维:“我是何人?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走吧!”老汉更不敢动了,赵维大笑,指着左右的兵卒,“要不,我让这几个大兵抬着你走?”说完,怕真吓坏这老汉,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我带你去领赏,你立了大功喽!”赵维这话说的一点不假,这老汉确实立了一大功。帅府后院。难得清闲的文天祥等人,聚于院角凉亭之中,正抱着半岁大的小赵鼎,晒着太阳解闷儿。见赵维穿着一身便服回来,身后还跟着个老汉,就知道他去民街那边体察民生了。现在钓鱼城面临的问题,几位相公也是心知肚明,却比赵维稳得住。还没等赵维进亭,王应麟已经开口劝慰了。“殿下莫要焦燥,民生之务只是暂时的,随着六城人口越来越多,解决之法自然显现。”王老爷子还学赵维平时那般卖了个关子,也不说到底是什么解决之法。却不想,赵维大嘴一咧,“不用了,咱找着解决之法了!”大伙儿一怔,“找着了?”文天祥呆然发问,“什么解决之法?”只见赵维一指身后那唯唯诺诺的老汉,“这位老人家,正是解决之法。”说着话,赵维把老汉怀里的坛子抢过来,往石桌上一放,“看看,这可是好东西!”大伙儿不由围拢而来,不用看,只一闻,“酒!?哪来的!?”赵维大笑,“先别管哪来的,就问诸位相公多久没尝过这坛中之物了吧?”“咕噜”文天祥、王应麟,还有谢叠山和赵与芮,齐齐咽了咽口水。多久?自打入蜀之后,就没尝过酒味儿。这个时代,喝酒可不是什么坏毛病,反而人人爱酒。别说百姓士卒,就是几位相公、王爷,也好杯中之物。原因很简单,这个年代的酒是不醉人的。度数很低,一般的宋酒的酒精含量只有几度,最高也就十来度。和茶一样,平常都当饮料来喝。只有像李太白那种一斗一斗的灌,或者如水浒传中武二爷那般连干十八大碗,才有可能酩酊大醉。即使号称好烈酒的蒙古人喝的酒,也就只有20来度,比后世日本的清酒烈一点有限。现在赵维在这摆了一坛子酒,还问多久没喝酒了,这明显就是馋人嘛?王老爷子有些不高兴了,想喝但不能说,脸色一板,“哪来的?城中明令禁酒,殿下当为表率,怎可破例?”“鱼儿?”呼唤王瑜的小名儿,“替殿下收了,暂放老夫屋中。”王老爷子心说,你小子是飘了啊!年节之时,还赶上大胜仗,所有巴蜀文武汇聚一堂,那也没沾一滴酒水。你这是干啥?还馋老夫?治不了你了!“别别别别!!”赵维立时服软,“我就是和小乙、孟禧闹惯了,厚斋先生怎么还当真呢?”给正要上前的王瑜递了个谄媚神情,“妹子别拿,去取酒盏来。”王瑜果然听话,哦了一声,去取来一摞酒盏。赵维亲自给几位老爷子满上,“几位先尝尝,看这酒如何?”王应麟则是看着殿下亲自斟酒,目光就没离开过那澄清透亮的酒液。心说,我这是尝呢?尝呢?还是尝呢?尝吧违背禁酒令。不尝吧不给宁王面子啊!算了,尝不算喝!况且,宁王的面子事大啊!嗯,与王老爷子相同想法的不在少数。谢叠山,给徒弟个面子。赵与芮,给大侄子个面子。文天祥,若是不喝,宁王多没面子。几个老人家一脸凝重,苦大仇深,缓缓端起酒盏,“请!!”一饮而尽,爽快。只不过,几位老爷子喝完,依旧眉头不展。“差了些!”文相公摇着头,扁着嘴,“酒味由存,酒香不足啊!”谢叠山附和,“少了些风味,亦无意境,不算上品啊!”王应麟,“老夫没品出酒中三味啊!来,再来一盏,细品之后再做点评。”说着话,已经把酒盏递到王瑜的面前,意思,还不给你爹倒酒?赵维看得直翻白眼,几个虚伪的老头儿!“先等等。”阻止王瑜给王老爷子倒酒,自己则钻进屋里,拿出两个柑橘、两个东红柿来。柑橘是青居特产,也是钓鱼城这个季节唯一的鲜果。至于东红柿自不用说,从王祯地里偷来的。又跑到厨房,拿了黄糖和捣蒜用的石臼。黄糖就是后世的白糖。只不过,在宋朝还没出现把糖漂白的技术,所以称黄糖。几位老相公不知道赵维要干什么,只能是怔怔地看着。只见赵维把柑橘递给王瑜也不说话,王瑜自然知道是让她剥皮。赵维自己则是把东红柿放在臼里捣碎,虑出汁水,分别在每个人的盏中倒了一点,又放了些黄糖粉进去。这才倒是酒水,“再尝尝!”几个老头儿不明就理,端起盏来先凑到嘴边闻了闻。感觉没什么变化,还是只有酒味,而无米麦之香啊!皱眉饮之,登时眼前一亮。只觉酒味依旧甘烈醇厚,可是黄糖的甜味,还有东红柿的酸美,居然没被酒味掩盖,层次分明,回味无穷。“不错!”王老爷子端着酒盏盏不离嘴,还不忘赞美,“真是不错!”赵维那边微微一笑,等几个老头儿喝完一盏,又从王瑜手里接过剥好的柑橘,捣碎取汁,如法加入空盏,让众人再尝。浓郁的柑橘味道,又替代了东红柿,满口橘香与酒气混合,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确实是比宋人所产的橘酒还要美味。“这是怎么回事?”文天祥甚是不解。他们可都是酒中老仙,喝过的酒品可是不少,喝法也是尝试无数。但是,他敢肯定,即使用大宋最好的米酒兑橘汁、黄糖,也不可能出现这么浓郁的味道。赵维此时得意非常,“怎么样?是不是好酒!?”这就是伏特加最大的特点。按理来说,这种没有任何杂味的纯酒精口感并不适合宋人的口味,宋人还是喜欢米酒的醇香,或者果酒。可也因为没有任何杂味,所以更容易与其它风味混合,且层次分明。也正因为这个特性,使得伏特加号称是鸡尾酒的鼻祖,也是最重要的基酒之一。所以,这东西不讨喜没关系啊,加点料就行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加料很方便。一坛子土豆酒,只要不怕麻烦,能喝出一百种风味来。“确实是好酒啊!”王老爷砸吧着嘴,有些意犹未尽。但依旧板起脸色,“可是,下不为例!别忘了,是殿下亲下的禁酒令!”赵维一笑,“厚斋先生别急。要真是违反了禁酒令,我还敢拿到几位面前卖弄吗?”转头看向那老汉,“跟几位相公说说吧,你这酒是怎么酿的。”众人一怔,终于把注意力集中到那老汉身上。只见他缩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还以为自己干了多大的错事,哪还敢开口?倒是王老爷子先说了话,“这酒是你酿的?手艺不错啊!是何地官造出身?”且不说风味,只论酒液的质量,这老汉的手艺就不低。能把酒液澄清到如甘泉一般清澈。这样的手法,除了各府的官造酒坊,民间是没有的。因为,无论是宋朝,还是元朝,都实行粮酒专卖制。只有官府可以酿造酒曲,商家只能从官办或者官府批准的酒坊来购入曲酒,回去之后自行勾兑售买。民间的酒坊不是没有,但只准经营果酒,不能酿粮酒。王老爷子认定,这老汉一定是从哪个官营酒坊出来的,否则没这么高的手艺。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人家还真就是个特例。根本不是哪个官坊出身,就是一个果酒酿造的手艺人。“回相公的话。”被问的没法,老汉只得开了口。“咱家里三代都是酿酒的,因为拿不到酒權(粮酒经营许可证),所以只在果酒上下工夫。”“如今城中无酒,老汉自己嘴也馋,见满城都是土豆,就想着这东西能不能酿酒。”“结果就”老汉苦着脸,“本来就想酿一些压一压瘾头,可是被军营里的军卒知道了,开始陆陆续续找小老儿买酒。”“今日却被宁王殿下撞了个正着,就是这么回事了。”“哦。”王老爷子点头细听,心说,也是情有可原,只是这禁酒令,谁也不能“等等!”一下反应过来,瞪着老汉半天没说出话来。倒是文天祥替他问出一句,“老人家是说,这酒是土豆酿的?”老汉点头,“对啊!土豆酿的犯,犯王法吗?”几个老相公对视一眼,都眼冒绿光儿,齐声道:“不犯!”,

   第160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不是犯不犯王法的事儿。在坐的,没有一个不是人精。老汉一说出这是土豆酿出来的,马上就意识到,赵维说的民生问题解决了,到底是为什么。因为,酒这种好东西,不但他们好饮,这年头,无论男女,哪个不好这一口儿?不但钓鱼城和其余五座山城缺这一口,巴蜀哪个地方不缺这一口呢?既然外面缺,那就可以往出卖。往出卖,就可以实现流通。而实现流通,民生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其实,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流通的问题。宋元对立,安西王府封锁六城,不让民生物资进入六城,这是一定的。而大宋这边,因为发展过快,且畸形,根本就达不到自给自足的水平。于是,便出现了粮产过盛,但其它的生活物资却奇缺无比的尴尬状况。可能有人会说,吃的饱就不错了,这是非常时期,你还管那么多做什么。其实不是的,这些看似无关生死的小问题,其实是有大隐患的。举个例子吧,就拿后世的猪肉来说,从十几块钱翻到三四十块钱,多少人吐槽埋怨?那要是猪肉再涨呢?涨到十倍、百倍呢?要是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