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宋胆》

宋胆_分节阅读_第106节

《宋胆》 憨皮拉朋丫 8146 2021-04-27 16:06

  D-“云南?”喃哥儿皱眉,“还有四川?四川不是阿难答的地盘吗?怎么交到大哥手里?”喃哥儿想不通,只是隐隐觉得,皇爷爷似乎有更长远的打算。送走喃哥儿,忽必烈笑突渐敛,看向阿丹。“说吧,把你知道的,都说给朕听听。”阿丹一拜,“遵旨!”“依奴婢所得消息来看,此一战,赵维共花费白银不低于200百万两。成色属一,不是旧宋库藏,定是从扶桑带回来的。”“另外,前后参战的那种新式火炮只有十门。所以,非是钓鱼城所产,应该也是扶桑特有。”“血头军必属扶桑土人,中原没有这个民族。”“还有,宋军之所以如此大胆连下六城,主要还在于钓鱼城那种新式粮种亩产甚高。”“甚高?”忽必烈皱眉,“甚高是多高?”“这”阿丹犹豫了一下,没敢直说,因为他也不太信。“一年三季,第一季1500;第二季王祯出手,开花自育种子下地,亩产亩产1900!”忽必烈开始还没太在意,听完之后,喃喃自语,“15001900?”腾的坐直了身子,“斤啊?”阿丹苦笑,“斤!”“呼”忽必烈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说出一句,“扶桑!?”扶桑到底是怎样的扶桑?从赵维露出的所有底牌来看,似乎全都与扶桑有关,这无疑更加坚定了忽必烈要染指扶桑的决心。“将四川的情报传给东瀛的伯颜、张弘范,以示激励吧!”说完,忽必烈揉着眉心闭目养神。阿丹却道:“那赵维那边怎么办?如今他川东一战成名,已经传遍中原,不但各地奴户皆有躁动,一些湖广和沿海的反元暴民也是蠢蠢欲动。试图西进巴蜀,投奔赵维。”阿丹想了想,“如果按这个态势,用不了几年,巴蜀户籍起码要翻上几倍。而且,都会集中在川东宋军所占之地。”忽必烈眼皮不抬,“封锁三峡、蜀道等各处入蜀要道。”阿丹上礼,“遵旨!”“呵。”忽必烈笑了,意味深长。“巴蜀是好地方啊!就那让小子在里面慢慢折腾吧!出不去,进不去,又与海外扶桑断了联系,朕看他怎么折腾?”————————忽必烈是这个时代少有的战略大师,无人可望其项背。赵维做梦也想不到,他的一举一动全在忽必烈的股掌之间。甚至借赵维之手,忽必烈不但削弱了安西王府的势力,甚至已经在为接手安西王府开始布局了。让甘麻剌出镇云南,就是一手妙棋。云南是什么地方?俯视巴蜀盆地。当年蒙元大军就是从这里冲进四川,断了大宋国脉的。时机一到,甘麻剌可以重演历史,直接入蜀,从阿难答手中接管巴蜀的控制权。但是,话说回来,忽必烈毕竟是个人,而不是神。他千算万算也绝想不到,在封住了出入四川的各条要道之后,还有一条阡陌小路成为巴蜀与外界相连的生命线。,

   第158章 小鸟伏特加

  在不知道有从安南入蜀的那条小路的前提下,忽必烈的战略意图十分明确。把赵维困在巴蜀盆地和阿难答相互制衡,他便可以放开手脚进军扶桑。那是一片未知之地,也是一片多宝之地。从赵维带回来那么多白银,那么多粮种,还有那么多新奇之物看来,就足以让忽必烈一个自称圣天子的不世之君生出征服的**。但是,也正因为忽必烈不知道那条小路的存在,才犯下了一个他平生最大的错误,给了赵维难得的喘息之机。————江浙,罗平县。就在川东大捷传遍天下的同一时间,罗平正经历着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之前说过,元朝自立国之初就没消停过。国祚九十余年,平均下来,一年得有个三五场叫得上号的农民起义。而元初之时,叛民义军揭竿而起之事,尤为严重。说到底,还是元朝军事贵族对汉地百姓的压迫过为严苛,百姓受不住,自然要反。罗平国便是元初农民义军之中,最为强大的一支。可以说,自大宋灭亡之后,罗平百姓就一直不服从元朝统治,已经抗争了数年。而且是转战大山之间,不死不休,尤为顽强。数年下来,不但未被元军剿灭,反而广招有识之士,已经聚集数万之众。然而,历代农民起义都面临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初时声势浩大,攻城拔寨无往不利。可是人数越多,越往后,组织不利、后勤不足等等问题,便一一显现。大多数都难成气候。更何况,罗平义军的主帅乃是一个女人。在这个男权至上的时代,更是苦苦支撑,处处艰难。此时,罗平义军之中,一个只有二十出头的年青人,正对着一个四十左右岁的妇人说话。“嫂嫂,会是真的吗?宁王真的在四川大败元军?还夺回六城?”那妇人满面风霜,苦笑一声:“叔叔莫要当真,就算宁王真于四川起事,也距我等太过遥远,借不上力的。”说话的二人,乃是叔嫂关系。妇人名叫苏锦娘,正是罗平起义的发起者。男的叫陈空崖,是苏锦娘丈夫的亲弟。川东大捷传至江浙,自是振奋人心。这几日,义军之中无不在议论此事,更言大宋复兴在望。可是,远隔千山万水,又有元军层层阻拦,却也只是振奋人心而已。然而正在这时,山下有义民来报,说是有个元商求见,自称是宁王属臣。苏锦娘一怔,随之皱眉,“宁王身处四川,怎么会有属臣来找咱们?不会是元人的诡计吧?”“叫什么名字?”“自称叫马南宝的,还说”“还说什么?”“还说可以提供一批粮草,让我们跟着他走。有一条入蜀的通路,可以让咱们与宁王汇合。”广东,德庆。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地之中,潜藏着另外一支万人义军。与罗平义军不同的是,这支军队并非义民举事,而是一支正规军。乃是旧宋广州行营的将士们,自宋亡之前,便于此地经营数年。由江钲之弟江璆(qiu)带领,依托德庆十三村堡,抗击元朝。然而,万里江山只余几座堡垒,又怎能挽天倾于国难呢?德庆之军败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说句难听的,之所以留到现在,不是德庆宋军战力有多强,而是驻守湖广的阿里海牙抱着和阿难答一样的心思。留着德庆,就是留自己手里的兵权。所以,他们只不过是元人博弈的一颗棋子罢了。总之,德庆宋军的日子并不好过,缺衣少粮,勉强支撑。至于能支撑多久,江璆这个主帅都不知道。这一日,江璆迎来了一位老朋友,乃是成王留在宋地暗探的总指挥——冉安国。“你说什么!?”冉安国带来的消息让江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文相与张君玉皆已逃出大都?宁王宁王四川大败元军?”江璆被困在这深山之中,与外界完全隔绝,以至于到现在还什么都不知道呢。对此,冉安国也只能是心痛江璆一会儿了。“江帅久不出山自是不知,如今已经天下皆信,独君不醒了啊!”江璆闻罢,眼眸渐亮。“太好了!若我等德庆之军可杀入巴蜀,也可助宁王一臂之力。”冉安国,“某今日前来,正为此事。”“江帅立令三军收拾行装,待接应罗平义军之后,一道潜入南安密林,再借道入蜀。”——————赵维这还不知道罗平和德庆的两股生力军已经合兵一处,向巴蜀而来。他现在每天看着越来越空的银库,头皮正发麻呢!“这可咋整?撑不住了呀!”时近二月,只过完年这一个月,巴蜀各地就有近十万百姓涌入六城。赵维的银库省着花省着花,也又去了八十万两白银。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进人,源源不断的花钱。赵孟禧那边儿都已经快要疯了,他甄别不过来啊,谁知道这里面混杂了多少元人细作?后来实在没办法,张珏给赵孟禧出了个主意,你也别甄别了,能累死你。所有外来之民,全部分派到青居、牛头和礼义城,一个也不能进钓鱼城和神臂城。你只要保证这两个地方没有元人眼线,就问题不大。至于那三座城,本身就是粮城,没有太多秘密可言。而且,那里大多都是农奴翻身,引来元军不用宋军怎么样,城里的百姓就不答应。所以说,有细作就有细作吧,顶破大天偷几个土豆儿呗!可是,赵孟禧的问题解决了,赵维这却挠头。这光看见往出花钱,也不见来钱,不是个办法啊?而且,随着六城人口的暴增,各方面的问题就一一显现了出来。那就是,除了土豆和银子泛滥,其它的,什么都缺!只拿钓鱼城来说,如今城里的粮食已经收了两季,不值钱了,土豆堆积如山。可是,布匹、铁料的价格却是一个天文数字,一斤铁的价格都快赶上一斤银子了,赵维要赶紧想办法弄物资才行。可是物资还得花钱。说到底,就是钱钱钱!可是,怎么弄呢?城里除了土豆,还是土豆。你总不能把土豆拉到重庆去换钱吧?把赵维愁的啊,天天骂海娃,天天骂美洲的那些船工和船匠。“你们他娘的能不能干点事儿!?去了都四年多了,居然连一条新航线都没开出来,一群废物!”他现在急需美洲白银来壮胆儿啊!这天,赵维闲着没事儿,换了便装,到城北民街瞎转悠,想看看物价又有何变化。在民街转了一圈儿,入眼都是糟心的事儿。布价又长了,油价也不便宜。因为都是看到商机的百姓,冒着生命危险从元占区,越过重重关卡背回来的。倒是盐价,因为青居便产井盐的缘故,回落了不少,算是唯一的好消息。赵维琢磨着,回去要和赵孟禧商量商量,利用锦衣卫从重庆弄点油和布回来,评议物价。对了,还有各式调料、针线这些生活所需,也要想办法。反正赵维现在是当了家才知道当家的难,什么事都要考虑,比他抄一天的《公羊传》都累上百倍。看的差不多,正准备回去,结果在一家人满为患的早点铺子门口,迈不动步了。那里面传出来的香味啊,把赵维的魂儿都勾走了。进到内里一看,眼珠子没掉出来,赵维差点没哭一鼻子。一般人绝对理解不了他当时的心情。就像你无法想象啃了一年煮土豆、烤土豆的人,见到一碗热气腾腾的猪肉土豆粉儿是什么心情一样。“老板,来五碗,加肉!”把早点铺子的老板没吓着,心说,哪来的饿汉,五碗?吃得了吗你?赵维可不管那么多,几乎是从老板手里抢过,抱着碗狂塞。一大碗粉,顷刻间就下了肚。随后,魂儿都飘出来了。接过第二碗之后,才一脸满足地说了一句,“就是这个味!”偏头看向那个老板,“行啊,老板!把这玩意都鼓捣出来了。”这就是后世的土豆粉条,分毫不差。却不想,卖粉的老板听了夸赞,却是一点都不见笑脸。“挣点辛苦钱。客官不知道,这东西好是好,可难做得很。耗时耗工的,还卖不上价钱。”钓鱼城现在,只要是吃的东西都卖不上价钱。老百姓能吃饱就行,追求口味却不是时候。“哦。”赵维瞬间了然,还是土豆闹的,吃的东西反而不值钱。可这确实是好东西,土豆深加工,创新品种。赵维也曾让帅府的厨子研究过土豆粉和土豆粉条,但却没有成功。眼珠子一转,“老板啊,你看这样行不行?回头,我给你一千两银子,你把这个土豆粉的秘方拿出来。”把老板和吃粉的食客们说的都是一怔,目光全都集中到了赵维身上。有见过赵维的,立时认了出来,“这不是宁王殿下吗!?”得,赵维的身份一下就暴露了。食客和老板赶紧上来拜见,弄的赵维想好好享用第二碗粉却是不行了。“殿下殿下要咱这配方做甚?”等见完了礼,老板才问出心中疑问,难道宁王也要卖粉不成。却闻赵维道:“买你的配方,不是给我自己,你只要把这做粉的工艺传给城里的百姓就行了。大伙儿啃了一年的土豆了,也好改一改口味。”说完,嘱咐老板回头去帅府领银子,他就不多留了。实在是门口的人越聚越多,赵维怕再晚一点就走不了了。出了早点铺子,绕了几绕,一直快到校场的时候才算把人群甩开,赵维才算松了口气。结果,正准备穿过校场回帅府,无意间却见校场小门边上聚集着几个士卒,正围着一个老汉似乎在买什么东西。而且,离的老远,赵维就能闻见一股神奇的味道自那边飘过来。这让赵维眸子一眯,迈步靠了过去。一直到近前,围拢的士卒才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