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明第一狠人》

南明第一狠人_分节阅读_第35节

《南明第一狠人》 一袖乾坤 7604 2021-04-26 18:46

  D-承业谢过陛下。”

  “晋王啊,嗣兴年纪渐长,你也可以带着他多历练历练了。”

  朱由榔话锋陡然一转,听的李定国一愣。

  陛下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是有意要提拔嗣兴?

  这到底是好事情,行军打仗是李定国安身立命的根本。李定国也不希望自己儿子成为一个混吃等死的闲散王爷。

  陛下已经如此明示,他有什么理由不带儿子历练一番?

  ...

  ...

  ps:第二更送到,求推荐票!

   《南明第一狠人》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兵跑马河(第一更,求推荐票!)

  却说赵良栋在卧龙岗吃了苦头,遂率部绕远行军。

  十万大军所过之处,直是如同蝗虫一般。

  一些躲闪不及的百姓被清军抓走充作夫子,做最苦力的活计。

  比预计多行军了七八日,赵良栋总算抵达了跑马河畔。

  作为宜宾附近的第一大河,要想去往宜宾则必须渡过跑马河。

  虽然现在不是汛期,但这一段河水甚是湍急。

  赵良栋找不到渡船,直是急的一头包。

  该死的明贼一定是把这一代的渡船全都迁走了。

  临时砍伐木筏渡河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又得耽误不少时间。

  赵良栋担心贵州的洪承畴、鳌拜催促,更怕京师的顺治皇帝不耐烦。

  是以他派出哨骑沿着河岸打探,希望寻找一处较浅的河湾生渡。

  大部军队则临时驻扎在河南岸,稍作休整。

  赵良栋统领的这支大军满汉混杂,以赵良栋的资历很难完全压制。

  若是一直打胜仗还好,卧龙岗那次惨败后,军中便一直有人议论赵良栋不配做这个统帅。

  那些上三旗的旗兵更是心生不满。凭什么一个汉人在这里耀武扬威,发号施令?

  不少旗兵开始闹事,赵良栋好生安抚这才算暂且揭过。

  可是一到跑马河畔,听说赵良栋要在没有渡船的情况下生渡,这些旗兵立时又炸了锅。

  就这湍急的河水,渡河的时候他们不得被卷走?

  这赵良栋的脑袋是进水了吧?

  赵良栋听到这些抱怨心情自然不爽,但他又不好明面上发作,只能装作没听见。

  唉,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这些旗兵虽然战斗力强悍,但是不服管教。

  赵良栋甚至觉得没有这些旗兵,军队更好统率。

  但事已至此,他总不能把这些旗兵赶走吧?只能心里期望这些旗兵以大局为重,不要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通过卧龙岗一战让赵良栋认识到了明军坚守宜宾的决心。

  明军能够把防线扩展到宜宾外围,证明他们一定会主动出击。

  如此赵良栋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防明军突袭。

  临近晌午,赵良栋遂下令全军埋锅做饭。

  大军所带军粮还算充足,是以午饭这一顿是吃的实打实的干货。

  若是军粮不够,就只能一日两餐了。

  伙兵们个个开始忙碌起来,捡柴火搭锅生火。

  人食五谷杂粮,当兵吃粮更是天经地义。

  这些清兵之所以当兵就是因为能够吃上饱饭,打仗的时候还可以去肆意劫掠百姓,不必守什么规矩。

  所以吃饭的时候便是他们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任什么事情也无法比拟。

  一些相熟的清兵聚在一起,一边讲着荤段子开着玩笑一边等着米煮熟。

  赵良栋对此见怪不怪。

  洪承畴常对他讲统兵要张弛有度,有的时候需要立威,但更多时候要保持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

  军队本就是令行禁止的地方,若是时刻高压,士兵们情绪崩溃很可能出现营啸、兵变的事情。

  那时候别说赵良栋这样资历较浅的将领,便是洪承畴亲临恐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也弹压不住。

  赵良栋本人的伙食相较普通士兵好一些,还有一些煮的野菜。

  看着一锅撒了盐巴绿油油的菜汤,赵良栋也来了食欲。

  他盛了满满一大碗,先是抿了一口,那鲜味直是让人赞叹不已。

  赵良栋接着捞出一些野菜就着白米饭吃了起来。

  刚刚吃到一半,亲兵便来报说有几个哨骑从西边回来,说寻到一处浅湾,最深处只过腰身,应该可以渡河。

  赵良栋闻言大喜,连饭也顾不得吃了,当即放下碗起身要亲自前去看看。

  他不顾亲兵劝阻翻身下马,打马扬鞭疾驰而去,不多时的工夫便抵达那几名哨骑所说的浅湾。

  放眼望去,河道很宽,比之前他们扎营的地方河面宽了不少。

  赵良栋走至近前脱下靴子试着走进河中。

  河水刚刚没过他的小腿,他又试着往里走了几步,河水涨的并不快。

  照这个样子走到河中央确实可能只没过腰身。

  赵良栋放声大笑。

  还真让他找到这处浅湾了!

  他立即返回岸边穿好马靴翻身上马,一路疾驰返回了营地。

  就着已经有些凉的白米饭随便扒拉了几口,赵良栋又喝了一大碗汤,这才传令,一刻之后准备启程行军。

  这支大军骑兵、步卒皆有,按照最慢计算,也只要半个时辰就能抵达河湾。

  赵良栋打算命令全军在今天日落之前抵达宜宾城外几十里扎营。

  如果一切顺利,翌日一早就能对宜宾城发动总攻!

  ......

  ......

  “艾将军,您快看,东虏的军队已经朝这边来了。”

  跑马河北岸的一片密林之中,亲兵兴奋的禀报道。

  艾承业眯着眼睛细细打量,只见一处处黑点在南岸缓缓挪动着。虽然看不清楚具体的旗帜,但在对岸突然冒出这么多人,只可能是赵良栋统领的清兵。

  “这个狗东西,还真的挺能找,想不到这处河湾他这么轻易就找到了。”

  赵良栋能找到的地方艾承业自然能找到。

  事实上,他们已经早几日抵达跑马河。

  在命人撤走一切渡船后,赵良栋唯一可能渡河的地方便是这处浅湾了。

  艾承业兵书读的虽然不多,但半渡而击的道理还是知道的。

  敌军在渡河之时立足未稳,最是虚弱。只要在这个时候发动攻击,敌军往往毫无准备,会落得大败。

  “先不急,等到他们开始渡河,趟到一半再动手,让他们骑虎难下!”

  艾承业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如果一切顺利此战能够杀得清兵丢盔弃甲,元气大伤。

  赵良栋啊赵良栋,我要你为自己的自大付出代价!

  艾承业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拿清兵的首级去向天子邀功了。

  此战过后,他便成了可以和晋王比肩的名将了吧?

  父亲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他的。

  爹,虎父无犬子,儿子不会让你失望的!

  ......

  ......

  ps:第一更送到,跪求推荐票支持啊,兄弟们给力一些啊!成败在此一举,就差一口气了!

   《南明第一狠人》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半渡而击(第二更,求推荐票!)

  赵良栋下达渡河的命令后,清兵们便开始纷纷卸甲脱衣。

  之后他们将甲胄衣物叠好举在头顶,纷纷开始下水。

  初秋时节的河水还不算太凉,清兵们中的许多人很久没有洗澡,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清凉一下。

  正如哨兵所说的那样,河水并不深,即便身材矮小的士兵河水也刚刚到他们肩膀。

  更为难得是河水并不湍急。

  找到这处浅湾端是解决了许多问题。

  赵良栋是不用卸甲脱衣的,他和那些上三旗的骑兵一样都有马骑,只要骑马渡河就好。

  明贼啊明贼你们怎么也不会料到我会发现这处渡河点吧?

  收走渡船有什么用?本将一样有办法!

  赵良栋心中得意洋洋,一挥马鞭驱马渡河。

  这牲畜进入河里立刻撒开了欢,直打起了响鼻。

  河岸边郁郁葱葱,远处青山妩媚,赵良栋心情十分惬意。

  用不了多久,这四川的绿水青山就属于大清了。

  届时他赵良栋便成了拿下四川的第一功臣,前途不可限量!

  就在他洋洋自得畅想无限时,突然听到一阵惨叫声。

  顺着叫声望去,只见一片漫天箭雨射来。

  毫无甲胄保护的清兵在河水中移动缓慢简直就是活靶子。

  他们一个个中箭倒下,河水霎时间被染成殷红色。

  尸体很快漂浮起来被顺流冲走,许多清兵见状纷纷大声惊呼出来。

  赵良栋心道不好,此番又中计了。

  这些明贼怎么如同鬼魅一般,如影随形?

  在哪里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这真是太可怕了!

  赵良栋倒抽了一口凉气,紧紧攥着马缰。

  在亲兵的护卫下他暂时无忧,但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是继续渡河还是撤回河的南岸。

  如今大军渡河渡到一半,可是太纠结了。

  如果继续渡河,将直面明军的猛烈箭雨,肯定会死伤惨重。

  但如果在这个时候撤回南岸对士气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士兵们会从心底感到恐惧,畏惧与明军作战。

  杀千刀的!

  赵良栋在心里咒骂了一句,最终还是咬牙决定继续渡河。

  即便这个时候退回南岸也没有什么用。

  既然迟早要渡河,不如趁着现在拼一枪,不然更没有机会。

  “呜呜呜~”

  “呜呜~”

  “呜呜呜~”

  清军低沉的牛角声响起,意味着继续行军,后退者死。

  清兵们虽然心中极不情愿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趟去。

  他们在心中默念着菩萨保佑,千万不要射到自己。

  但这看的着实是运气。

  不时有同伴在身旁倒下,那种窒息感直是让人绝望。

  一声声惨呼不绝于耳,跑马河这处浅湾一时间变成人间修罗场。

  他娘的,这帮明贼一定是躲在北岸那处密林里!

  赵良栋拼命观望仍然看不到明军的身影,在心中暗暗道。

  等到老子杀到岸上一定冲进密林把明贼杀个干净!

  毫无疑问,这一战清军会损失惨重。

  但此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赵良栋没有犹豫的机会。

  犹豫就会败北,踟躇就会白给。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bsp; 赵良栋已经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冲上河岸!

  “冲啊,先登上河岸者赏银百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赵良栋坚信这点。

  从箭雨的持续度来看,伏击明军的绝对数量远远逊于清军。

  无非是靠一个出其不意占些便宜罢了。

  赵良栋便是靠着人命去填也能把明军耗死。

  这帮狗娘养的,明知自己死到临头非要拉几个垫背的。就不知道引颈就戮乖乖等死吗?挣扎个什么?

  赵良栋的怒火已经彻底被激出,眼神锐利的近乎能杀人。

  打不过正面就玩阴的。老子今日就让你们明白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笑话。

  老子要让你们看看谁才是当世第一名将!

  ...

  ...

  北岸密林之中,艾承业看着清兵们一个个的中箭倒下,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

  他的父亲艾能奇就是因为抗清而死,他与东虏之间可谓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如今能够大破东虏也算是在某种程度上为父报仇了。

  爹,您在天上都看到了吧?

  艾能奇不能理解为什么人们提虏色变。

  在他看来东虏也没什么特别的嘛。

  便是那些自诩天下无敌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兵现在不也被他射成刺猬了吗?

  什么举世无敌盖世无双都是吹出来的。

  艾承业只知道人是血肉之躯,不是金刚不坏之身。

  中了箭就会流血就会死!

  “放箭,放箭!不要停,继续放箭!”

  明军箭矢的储备是充足的,但是人手相对来说有些不够。

  清军十万大军同时渡河,艾承业麾下只有几千人,无法做到全覆盖。

  一些清兵趁着机会已经渡河渡了一大半。照着这个速度他们迟早能够来到北岸。

  艾承业自然把这一切看在眼里。

  渐渐的他开始有些焦急了。

  如果让一部分清兵冲上岸来,明军将不得不和他们展开白刃肉搏战。

  这种情况下对河面的射击就会缓和下来,更多的清兵就会安全的渡河。

  这样北岸明军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一旦上岸的清兵数量多过明军,明军就会十分吃力,总有崩溃的那一刻!

  明军根本不可能同时抵御数倍于自己的敌军!

  艾承业的额角已经渗出汗来!

  如今该如何是好?

  似乎在这处宽阔的河湾伏击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决定,艾承业低估了清军的数量带来的容错性。

  即便清军死上数千上万人仍然有一战的资本。

  而明军如果死上上千人就会丧失作战能力。

  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双方的容错根本不在一个层级!

  越耗下去,双方实力对比会显得越大,明军也会越吃力。

  “给老子顶住,不准放一个虏兵上岸!”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艾承业十分慌张。

  但他不能表现出来。

  将是一军之主,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便是装他也得装作无所畏惧!

  “杀虏报国!”

  艾承业声嘶力竭的怒吼道。

  ...

  ...

  ps:第二更送到,真诚求一波推荐票啊。推荐票有点少,老坤有点心累啊。

   《南明第一狠人》正文 第一百二十四章 倒卷珠帘(第二更,求票!)

  突然杀出的明军显然出乎赵良栋的意料。

  这他娘的是在给他下套呢吧?

  但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跑肯定不是办法。

  赵良栋当即下令登陆的清兵集合到密林外应敌。

  陆陆续续有清兵往赵良栋指定的方向移动,很快慌乱的情绪便稳定了下来。

  在赵良栋标营的督促下,这些清兵结成密集的阵型抱团取暖。

  明军骑兵的速度降了下来,杀伤力自然也小了不少。

  渐渐的清兵们发现自己竟然有还手之力了。

  仗着人多势众,他们将冲入人群的明军骑兵团团围住,想要全歼敌军洗雪前耻。

  可谁都不愿意主动去做冲在最前列的那一拨人。

  局势一时僵住了。

  这一切都在朱由榔的预料之中。

  这种大规模作战,兵员的个人力量已经不是最关键的了。要想大获全胜,阵型才是最重要的。

  之前明军骑兵冲阵为的就是把清兵逼到一个角落。

  现在赵良栋想要作困兽之斗把士兵都集中到了密林外这一小片空地,正好遂了朱由榔的意。

  “突围!”

  李定国一声令下,明军骑兵纷纷拨转马头强行冲阵。

  清兵们显然没有意识到明军打不过就跑,一时间都愣住了。

  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明军骑兵已经冲出了一个缺口!

  “追,不要放跑这群明狗!”

  两军对垒,勇字当头。

  明军率先怂了,赵良栋自然大喜。

  不过眼瞅着到手的功劳要飞走,赵良栋自然不能准许。

  “不要放跑一个明狗,全部杀光!”

  眼尖的赵良栋发现不远处竟然有一面明黄色的旗帜,虽然看不清上面的图案,但猜也能猜到这旗帜不一般。

  黄色乃是天子专用之色,尤其是明黄一般人用了就是逾制。

  难道说永历亲临宜宾?

  赵良栋仔细想想,确实有这种可能。

  不然明军怎么会突然杀出这么多的骑兵?要知道西南不是产马之地。这些骑兵应该是残明所有的家底了吧?

  这下赵良栋却是狂喜了。

  一万名普通明军士兵的脑袋也没有永历的首级值钱。

  若能斩杀永历,那赵良栋甚至可以一跃成为大清第一汉将。

  若是生擒永历,献俘阙下,那...

  赵良栋近乎要流出口水了!

  “冲过去,生擒残明伪帝者赏银万两!”

  赵良栋深知永历帝不止万两的价值,但对这些普通士兵来说,一万两银子已经是十分了不得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这些清兵听到这个数字,眼睛都直了。

  他们眼中发出野兽才有的贪婪凶光,纷纷撒开丫子朝撤离的明军追去。

  这哪里是明军啊,这都是钱袋子啊!

  有钱不赚,不是天诛地灭吗?

  朱由榔所在的中军见状丝毫不为所动,黄色的龙旗就立在朱由榔的身后。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等到清军一拥而上想要生擒他时,再使出杀招!

  近了,近了...

  一百步,八十步,五十步。

  “投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在一个合适的节点,朱由榔下达了命令。

  虎贲军的掷弹兵们纷纷将早已准备好的土手榴弹扔出。

  一时间密集的清兵阵中炸雷滚滚,被炸飞炸死者无数。

  自打那些朱由榔带来的火器火炮弹药消耗完,朱由榔便在跟进仿制事宜。

  结果是火炮仿制出了十几门,燧发枪制作出了一百余杆。

  反倒是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