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言情美文 《农家肥妻有点田》

农家肥妻有点田_分节阅读_第98节

《农家肥妻有点田》 凛冬已至 10845 2021-04-26 18:40

  ,需要村里父老帮助。”压下心里的愤怒,跟村长好生商量。

  村长一愣,随即连连点头。

  沈怀箬没有迁怒他,这是他没想到的。

  ===第224章 不心疼才怪===

  年轻人能够有这样的秉性不容易啊!以后早晚会变成靠山村数一数二的人物。

  袁氏见沈怀箬回来,整个人都有了主心骨,将早就买好的孝带裁剪好,来的人发上一条,绑在额头上。

  作为儿子,沈怀箬则是穿上一身孝服。

  白色挂满一身,抱起沈婆子把人放在棺材里,盖上棺材,开始哭孝,守孝,用了三天的时间将沈婆子送到土里。

  沈家的祖坟过了一个新的土包。

  靠山村则是再次回来热闹。

  夏季虽然炎热但是也是收货季节,忙完沈家的事情,其他人该收割的收割,改劳作的劳作。

  生活在村子里的人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下地。

  如果能够把地里的杂草锄干净,如果地里的粮食收成好,一年下来都是开心的,都是有成就感的。

  沈怀箬坐在院子里,整个人晦暗了很多。

  袁氏把孩子塞到沈怀箬手里:“都过去了,以后还很长。”

  “为难你了。”沈怀箬盯着袁氏的肚子看了几眼,这几天差不多该清楚的都清楚了,袁氏曾经怀孕了,据说还有可能生个儿子,结果呢,却被沈珍珠一下子踢没了。

  他对不住袁氏。

  牵住袁氏的手,抱着孩子……

  一家人似乎和谐了很多。

  “相公,你要不要去读书,就算没看考上也没事,都已经是举人,下一场肯定会金榜题……”

  “考上了。”沈怀箬嘴角勾起笑来。

  只是,碍于母亲去世,并不能大肆操办,不然也是一个极为欢喜的事情。

  袁氏乐得站起来,从身上摸出几个铜钱:“这,这是高兴的事儿,我去买些酒水给你用。”

  “不用了,孝期不能吃酒肉。”沈怀箬拦下袁氏,把孩子放在袁氏手里:“我出去走走。”

  “好。”袁氏收回手里的钱,看着沈怀箬离开家门。

  跟着走了两步,又停下脚步,慢慢的嘴角勾出笑来,最终赢了的还是她啊!陪着沈怀箬,以后一起生活,能够心贴心的。

  沈怀箬走出家门,脚步不受控制的走到宋家。

  此刻宋家大门变成朱红色的,一看就很贵,站在门前,轻轻叹口气,不敢敲门。

  沈怀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恐惧什么。

  转身离开的瞬间,身后的大门打开,发出咯吱的声音,沈怀箬回头,对上宋时初的倩影。

  此刻的宋时初比他午夜梦回,梦里的那个青涩美丽的少女还要娇艳,曾经突然发胖仿佛就是一场梦,仿佛从没有发生过。

  腰肢不过盈盈一握,该凸的地方凸起,该瘦弱的地方瘦弱,脸颊红润白皙,嘴角含笑,整个人的状态非常的好。

  仿佛依旧青春年少,依旧二八年华一般。

  沈怀箬停下脚步,转身往宋时初走去:“我回来了?”

  “??”宋时初点点头,回了就回了,跟她有关系吗?

  “我要去地里了,你还有事儿?”宋时初摸出镰刀,眼里带着不耐,她的玉米快熟了,种的早的收成也早。

  把玉米收了,可以让家里的人感受一下玉米粑粑的美味。

  当然,也就只能感受一下,剩下的玉米还得挑选比较饱满的留成种子,来年开始大规模种植。

  歪瓜裂枣的玉米可以蒸馒头,做饼子,还有各种甜点,宋时初想到耕耘以后的收货,喉咙就开始分泌叫嘴馋的东西。想吃!

  沈怀箬没有让看,盯着宋时初说道:“我已经是进士了,被特意提拔在京城翰林院编修,你……”

  “哦,恭喜啊!”宋时初点点头,客气的道喜。

  随即换了个方向,朝着自己家的玉米地走去。

  翰林编修是什么鬼?

  能吃到玉米吗?

  想多了!皇帝都吃不到的东西。

  她才不在意,而且进士?算啥,她家院子里养着一个状元,一个国子监的祭酒。

  哪个不比进士更有影响力。

  见宋时初转身离开,理都不理他,沈怀箬心里产生一种落空感。

  年少时候的梦,似乎真的没了。

  盯着宋时初的背影,慢慢跟在宋时初身后。

  少年时候的女孩依旧美丽,而他……即使达成当年的追求,但是心累了,满心全是创伤。

  看着宋时初在地里拿着小镰刀割草,刚想走过去帮忙,就被一个一身腱子肉的男人给提溜起来,扔到一遍。

  大壮盯着沈怀箬,一股子书生气息,怪烦人的。

  凑到女人身边做什么,一看就知道没安好心:“你一边儿去,别往女人身边凑,就算想凑也得排队!”

  将军只是去驻守西部,又不是不回来了。

  这么快就有人黏上来。

  作为顾景垣忠诚的下属,在知道宋赟就是将军儿子的时候,就在心里自己给自己安排了一件事儿,保护宋时初。

  踢走所有的狂蜂浪蝶。

  沈怀箬从地上站起来,皱起眉头,盯着大壮身上腱子肉:“你是谁?”

  “管你屁事,你们读书人一个比一个烦,觉得自己读过几年书,就听不懂人是不,就可以任性妄为随意扭曲别人想法了是不?”大壮似乎想到了被祁文承欺负的日常。

  把心里的心酸全都发泄出来。

  捏着拳头对着沈怀箬。

  沈怀箬皱眉,瞅着大壮激动的时候肌肉鼓起来,额头带着闪光的汗水。

  心道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转身离开!

  他还在村里,还有机会让宋时初回心转意。

  县城得去一趟,回来这么多天他大概已经查清楚沈珍珠住在哪里,就算断绝关系,也得有个流程。

  这种弑母的人,不断绝关系,还留着被杀吗?

  果然是同样的米养育百样的人。

  宋时初盯着玉米秸秆上长出来带着嫩.嫩玉米须的棒子,口水不停的分泌,现在的玉米正好鲜嫩,不管水煮还是蒸一下啃着吃,都好吃。

  只是,今年就这么一点儿收获。

  宋时初吞咽一下口水,闭眼掰下来十几个玉米,忍不住了,那就不忍了,总归玉米新鲜的时间就那么短,她不可能一直都没有毅力。

  抱着一包袱的玉米回到家里。

  身后还跟着大壮。

  大壮一脸苦涩,他一个看管不慎,玉米就少了好几根,虽然玉米是被宋时初掰的,但是同样是他辛辛苦苦从小看到大的,都有感情了,不心疼才怪!

  ===第225章 土豆===

  走回家里,宋时初径直往厨房走去,家里人多,玉米得每个人都分上一个,水煮最方便。

  水煮的玉米才有灵魂。

  剥开一层层的外皮,把嫩.嫩的须子搞下来放起来备用。

  玉米须是个好东西,利尿降压降血糖等等,还可以对症治疗咳嗽,收货玉米须的机会不多,宋时初很珍惜,把黄嫩.嫩的玉米水煮一段时间。

  属于玉米的香味传出来,才捞出来。

  晚上吃饭的时候,宋家饭桌上就多了玉米。

  祁老先生年纪大了牙齿不是很好用,但是瞅着别人吃的开心,忍不住也吃了起来。

  原本以为啃这种东西会让牙齿更不好,没想到,并没有。

  靠山村是个好地方,不仅空气清新,养人养身体,甚至还有让人延迟衰老的作用。

  小松子啃完一根,瞅着空荡荡的盘子,吸了吸鼻子,拿着馒头啃了起来。

  新鲜的东西总会给人惊讶。

  吃了一根玉米就饱腹的祁老先生在饭后问宋时初:“一颗可以结出来一个玉米吗?”

  “一般来说是可以的。”宋时初点点头。

  玉米本就是产量大的农作物。

  不然后世也不会那么多人种植了。

  祁老先生忍不住,即使外面天黑漆漆的,也得出去,跑到玉米地里,瞅着绿色秸秆上长出来的玉米。

  慢慢的嘴角露出笑来。

  “丫头,这是好东西啊!以后甭吃了,都留着当种子,来年多种一颗,就会多收获一些。”

  “……”宋时初嘴角抽搐一下。

  道理她都懂,只是,吃这种事情真的是挺难的,要不她去省城走一圈,不然瞅着玉米成长不能吃,太煎熬了。

  祁老先生说着,走到被宋时初撇了玉米的秸秆前,伸手摸了一把有些刮手的茎秆,看向宋时初:“这东西如果用铡刀铡碎,应该可以喂牲畜。”

  “可以的。”宋时初是见过落后的村子用一些老旧的机器把秸秆打碎,缠着一些剩菜剩饭为了家里养着的黄牛。

  后世能吃,这年头肯定也能吃的。

  而且,这个秸秆除了饲料的作用,还可以造纸,还田做肥料,还可以用秸秆来培养食用菌。

  除了这些还可以做成饴糖。

  小孩子都喜欢吃糖,完全可以让家里的小孩们在休沐的时候用秸秆熬出来糖来,去县城贩卖。

  宋时初将用法说了一下,祁老先生嘴角挂着如何也收不回去的笑。

  这么好的东西啊,如果早些有,大胤就不会如此困难了。国泰民安,民富国强,可不是一两句话,都是相辅相成的。

  “是好东西,可得好好利用。”祁老先生在短短的时间里,甚至都想好了,玉米秸秆的根怎么用了。

  总之就是一点儿也不能浪费。

  一日过去,宋时初发现自家玉米地旁边走来走去的陌生人更多了。

  招呼大壮问道:“怎么回事?”

  “祁家的人。”大壮瞅着一张十分眼熟的脸,对宋时初没有丝毫隐瞒。

  宋时初点头,知道祁老先生对玉米也重视起来,重视就重视吧,有人替她看着,她也省心。

  有时间还可以看看栽种的土豆跟红薯。

  红薯得下了霜才能熟,现在叶子长的很好,可以掐点红薯藤回去凉拌吃,至于土豆,已经可以收货了。

  挖出来一颗红薯,看着下面长出来最小玻璃珠大小,最大拳头一般的土豆,脸上露出笑来。

  回去招呼北安一起收货土豆。

  一亩地的土豆足足收货了三千多斤,如果换成小麦在收成好的时候,最多也就五百斤。

  宋时初满足了。

  祁老先生震惊了,盯着外院摊在地上的土豆,拿出来看了好一会儿,眼泪都开始在眼里打转。

  厨房里,银瓶从锅底挖出来几个烤焦的土豆端上来。

  一人给了一个。

  “大娘子尝尝,这是奴婢烤出来的,闻着怪好闻的。”银瓶说着自己拿了一个掰开,撕下烧焦的一层皮,将里面软绵绵热乎乎的土豆泥放在嘴里。

  香软热乎,放在嘴里是幸福的感觉。

  祁老先生吃了一口,看向宋时初:“宋丫头,这东西……我。”

  祁老先生说着闭上了嘴,心里的话似乎不管怎么说都有些不对劲儿。

  他年纪大了,但是也不能硬逼着年轻人付出。

  祁文承从回廊走过来,拿了一个烤土豆放在嘴里慢慢品尝。

  随即盯着地上一堆土豆陷入深思。

  抬眼看向宋时初:“如果换成别的时候,我会劝你把这些东西收起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了玉米已经是很大的贡献了,现在又拿出这个东西,若果这个也推广全国发展种植,你太出挑了会被人惦记。

  但是现在的局势动荡不安,一个不慎大胤就会覆灭,一朝兴盛是百姓受苦,一朝更换受难的还是百姓,虽说上面的天子年迈昏庸,但是太子也还是比较有想法的,边疆出现问题,需要大量的粮草,为了边疆的战士,也是为了百姓生存……”

  祁文承话落,一旁的祁老先生低下头,他也是这个意思,但是一把年纪,都快入土了,总归不能逼着年轻人奉献。

  宋时初轻轻笑了一下。

  一个个的这么沉重做什么。

  土豆玉米这种高产的东西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握在手里,虽然,利润很庞大,若是仔细经营做成以后,真的可以富可敌国。

  然而,她也不想当女皇。

  经历过轰轰烈烈的上辈子,来到这里,她就想过的悠闲点,若是遇见合适的人,也可以相扶到老。

  若是遇不见,她也有儿子,不需要有太大的压力跟忧愁。

  所以,有风险,那就转移风险就是。

  靠山村不是有顾景垣的人吗?完全可以把功劳安放在顾景垣身上,如果有人因为这个产生什么灭口的想法,那就去三军之中取了顾景垣的首级。

  “得了,别装摸做样了,这些东西会推广的,只是也是得用年做周期,至于什么木秀于林让最优秀的人去扛着吧。”人可以暴富,但是这些东西种植也需要时间。

  宋时初交代一下往卧房走去。

  院里祁文承伸手指着自己,看向祁老先生:“爹,最优秀的是我吗?那让百姓不在饿肚子的伟人,圣人是不是也是我?”

  “你去睡一会儿吧!”祁老先生不想理祁文承,抱着两个土豆往花厅走去。

  ===第226章 名扬千古===

  祁文承站在院子里,盯着地上的一摊土豆,目光温柔缱绻又带着强烈炙热的掌控欲,仿佛看他打下来的江山一样。

  宋赟从学堂回来,看见的就是祁文承站在外院,盯着地上一摊的土豆疙瘩。

  走到祁文承身边:“祁先生?您眼睛是不是受伤了?”

  “知道这是什么吗?”祁文承指着地上的土豆,血液依旧在热烈的翻滚,人依旧处于幻想之中。

  若是能够弄出一种让人吃饱的东西,这是圣人也做不到的。

  必然要流芳百世,流传千古的。

  或许在未来,他的画像也会跟孔孟挂在一起,那他要被称为什么,祁子?

  “这不是地蛋吗,我娘种出来的。”宋赟往后退了几步,祁文承现在的状态太可怕了,有点让人恐慌,距离远点比较有安全感。

  “什么地蛋,这是圣蛋!”将来的圣人种出来的,名字太难听配不上他这个状元。

  宋赟嘴巴微微张开,盯着祁文承,猛地往祁老先生身边跑去:“夫子夫子以后还是您教导我吧,我有点担心跟祁先生学下去会变成一个傻字。”

  祁老先生拿着手帕擦了擦吃土豆留下来的黑色印子。

  看一眼犯傻的祁文承,轻轻叹口气,他也明白,如果能把让全国人民吃饱的东西推广出去,并且享有先驱者的名头,以后大概率可以跟圣人相比拟,就算比不上圣人,得一个半圣的称号也是可以的。

  有了那样的名头,这一辈子就不白活了。

  后世的子孙每次吃到土豆的时候都会念叨一下半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