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一卷:情绪像瘟疫]
第2节祸从口出(上)
“祸从口出。”为官多年的吴清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网络上已经把他说的那句话炒得一塌糊涂。
商都越剧团团长尹文明要评一级编剧,吴清江听到这个消息吓了一跳。同是文化厅二级机构的一把手与正处级干部,他太了解尹文明这个人了,一个从小在县剧团跑龙套的割草孩子上二年戏校留在了省剧团后,竟然一天天地混成了团长。虽然吴清江是工农兵大学毕业,可他从骨子就是看不起尹文明。
编剧职称属于艺术序列,在文化系统内部评选。每一次编剧高评委的主任是厅长兼,第一副主任由主抓业务的副厅长。这一次副主任是吴清江,多多少少有点让人感到意外。初评的材料送上来之后,吴清江第一个找到尹文明的——全国优秀剧团团长,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南江省戏剧改革带头人、国家二级编剧。“人已经飘到这个份上了,还嫌赚的不够!”吴清江看罢尹文明的材料,“啪”丢在了一边。
熊白水也不只一次找吴清江要求参加正高职称的评选,吴清江都婉转拒绝了。吴清江是工农兵大学生,熊白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两人是校友,所以什么话都说。“上几次你拦住不让我参评,说我的成果与一级编剧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次,尹文明都参评了,我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吧!”熊白水说着,抽着吴清江递过的烟。“问题不大,上几次是因为有齐正觉、佟文祥这些专门写主旋律题材的‘获奖专业户’,你肯定没有戏。”“是,多高的水平也抵不上那些溜须舔腚、顺口接屁的专家们的公关能力。”熊白水一脸轻蔑。“老熊,如果你的专业水准有你挖苦人的一半功夫,估计你早就是国内知名剧作家了。”吴清江自从熊白水拿着他自费出版《商都剧种的演变与发展》二万五千元的发票到单位报销后,嘴下再也没有留过情。“我们那一届大学生……”熊白水与吴清江斗嘴多了,也知道如何对付了。“你是凭真本事考上大学的,我是工农兵大学生。我很知趣,所以这么多年我连副高都不参评。”“我要是厅长了,初级职称我也不在乎。”老熊说完,讪讪地笑着走了。
吴清江看不起尹文明,不是因为他让县市级的剧作家住到商都市宾馆,好酒好肉招待着让他们写出剧本后,再花钱买个署名权,而是尹文明强大的市场意识。越剧团文化产业改革后,要自负盈亏。作为党的宣传工具的剧团突然觉得天塌了,团里的人慌作一团。“赤脚的什么时候都不怕穿鞋的。”尹文明此时自告奋勇地要当团长,带领大家“走出去、奔向康、树精品”。被提拔为业务副团长的尹文明带着剧团“走西口”,到山西煤矿唱戏不到半年就被擢升为正团了,二年后,成为省优秀团长、文化界知名人士了。五年后,好几个煤矿主投资在商都市开办了“戏剧茶座”,被捧的几个女演员都开上“丰田越野”车时,尹文明已经是全国优秀剧团团长了。外界传尹文明是“艺术皮条”,专业负责女演员与煤矿主的“拉掮”业务。编段子的说尹文明是“大陆的肥肥”,因为香港的“肥肥”——沈殿霞以大富翁与女演员拉皮条闻名演艺界。吴清江开始不信,直到越剧团要排演一个戏参加国家的戏剧大赛,一个山西的煤老板拎来一百五十万元,指名要团子里新来没二年的胡小芳任主角,才连连摇头。尤其不能让吴清江容忍的是尹文明以“全国优秀剧团团长”的身份做报告时的胡说八道:“我接任团长时,团里是一个烂摊子。全团一百三十多号人已经是三个月没有领工资了,账面上只有三百三十二块一毛七分钱……”“明明是当副团长主持工作时就把团里准备盖新排练厅的黄金地块卖给了地产商,还一个劲地给自己脸上贴金。”这是吴清江一次酒后吐的真话,没想到后来这话还是传到了尹文明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