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一卷:情绪像瘟疫]
第6节千头万绪(上)
冷处理是我们的干部解决群体矛盾的宝贵经验。
吴清江回到单位后,听说熊白水的外孙又住院了,卫小青见到吴院长平安无事的回来了,真拿着请熊白水吃饭的发票来找吴清江报销。“老熊现在情绪稳定下来了吧!”“稳定下来了,当他听说你为这事生气住院之后,就不执拗了。”卫小青惨然地说。
吴清江听后心里一阵子的落寞,像打开五味瓶一样,迟疑了好几分钟才说:“听说老熊的小外孙又住院了,你代表单位到医院去看一看。”
“噢!”卫小青明白吴清江的心思,忙递过去手中的发票:“这是那天到文化厅门口拉熊老师,请他在澳门豆捞吃一顿好的发票!”
“应该,应该。”吴清江瞅也没有瞅,拉着笔去签字。
电话响了!吴清江右手捏着笔,去拎电话,放到耳边电话掉了。卫小青就在眼前,吴清江觉得有点不自然,在发票上匆忙地签了字递给卫小青后,才去捡电话。
电话再一次响起时,吴清江才仔细端详来电号话,觉得有点熟,顺手接了。
“喂!”电话另一端传来一声很冲的声音。“喂,你是哪里!”吴清江虽没有搞清楚来头,从容地应对。
“我是商都电视台《百姓大参考》。”
“有什么事吗!”吴清江蹙了一下眉头。
“有人向栏目组反映,这一次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选有人舞弊和暗箱操作。”电话那端的声音咄咄逼人。
“腾”一下子,吴清江的火就上来了,添乱。“你怎么知道有人舞弊与暗箱操作。”
“有人反映?”
“谁反映。”
“这个不能告诉你?”
“那我就无可奉告。”吴清江说完,“啪”的把电话挂了。对方再次打来,吴清江没有接,甩门出去了。
进洗手间,吴清江碰见院里书记茅立文。“最近没有什么事吧!”吴清江没话找话说。
“没啥大事!厅里请北京的专家在山河宾馆集体培训互联网时代的宣传工作。咱们单位让谁去,谁不愿意去。这不,我在那儿守几天了。”
“宣传工作在互联网时代有什么大的变化?”如果是往日,吴清江不是那种多话的人,但这会儿就想和茅立文多聊两句。
“唉!有什么大的变化。互联网时代每一个的博客就是一家媒体,什么样的意见都能传播。北京的专家给厅里建议设立发言人制度,尤其是牵扯的群众集体矛盾方面的事,要统一口径,加强防范。”吴清江苦笑了一下,提起裤子要走时,茅立文突然想起了什么事,又觉得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
搭班子几年了,吴清江比较了解茅立文,随口说:“立文,有什么事你说吧!”
“要不,到你办公室吧!”茅立文等着吴清江出了洗手间,跟着他说。
“刚才有个电话不想接,躲了出来,还是去你办公室吧!”吴清江说罢,踅头向里往茅立文的办公室走。
“没什么大事。这几天你不在,余和要出书,找我几趟了。”“好事,出书就出呗!这是每个人的权利,不需请示单位。”吴清江对资料室的余和甚是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