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谁杀了我

68.凄风冷雨送亲人,哭天无门痛人心。

谁杀了我 月朗 2831 2021-03-28 12:14

  [第1章谁杀了我]

  第68节凄风冷雨送亲人,哭天无门痛人心。

  2005年3月10日早上,昨还晴的很好的天气突然就变了,阴云一层层地从西南的天际压过来,西北风一阵比一阵紧的刮着。刚刚吐点嫩芽的白杨树在风中惨厉着,摇摆着。太阳刚刚露一头,就有气无力的钻进了阴云里不见踪影。有人说了声:“下雨啦!”的确是的,稀稀呖呖的雨滴被风卷着摔到地上,再仔细看,那不是雨,那是冷子(一种小的冰雹),其中还加杂着碎雪。不一会,就下大了,小雨加杂碎雪粒在天地之间飘洒起来。正在忙呼的人们禁不住把手插进袖通里暖一暖,有的则把手放到嘴边哈哈气,说着:“二月还下桃花雪啊,雨加雪,半个月!”一小会地上边泥泞起来。毕竟地表温度有点高,雪落地就融化了。

  胡青云由于过度的悲痛,几乎就走不成路,神情恍惚,目光呆滞,早上什么也没有吃,只喝了一点点的稀饭。他似乎就没有注意到外边的天气变了,他就一直呆住在老胡身边,眼泪无声地流着。他没有哭出来,因为内心的痛苦已经侵蚀了他的身体,再哭也没有用了。

  这时,管事人走到胡青云面前说:“大侄子啊,咱这规矩你也知道,今个送你爹,你得披麻带孝光脚送人啊!”说着话就递过来一套临时缝制的白色衣服和一束白麻丝子。胡青云如同木偶一样般被人搀扶着换上衣服腰里和裤腿上系上麻丝,赤脚站在地上。此时院里温度也不过2-3度,杨峰想说什么,被大李拉住了。

  因为上午要送老人去火化厂,所以今上午是供来宾吊唁的最后机会。有人拿了一副胡国顺放大了黑白照片,装进镜框里,披上黑纱,放在一张长条桌上,上摆蜡烛、香炉、荤盘等供品,桌前地上放一条麻袋,供客人参拜所用,这为第一道灵台。过第一道灵台往前走3步,是摆设的第二道灵台,是一张小桌子,上摆胡国顺的灵位,蜡烛、香炉、水果等供品。桌前也有麻袋一条。绕过第二道,走5步进屋,是老胡的遗体,摆设如前,为第三道灵台。院里分东西两边,两班唢呐轮番吹奏。

  在第一道灵台的左边,放一条麻袋,为孝子答谢所用。这里,唉,只能属于胡青云一个人了。

  第一个参拜的是村长,他是胡的本家,虽然出了五伏(五代),但平时来往较多,再加上村长心里一直很内疚,所以他要第一个参拜。他缓步上前,先对着响器班的师傅们做了一个揖说:“师傅们,我给我国顺哥烧纸啦,麻烦师傅们吹好点,也好让我国顺哥走得更稳些!”响器班的师傅对视一下,开始缓慢吹奏《诸葛亮吊孝》,声音凄惨悲凉。

  村长转身面对胡国顺的遗像,深深地作揖,然后跪地叩头。起身在作揖。缓步由右绕过灵台,来到第二个灵前。此时村长已经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愧疚,眼泪已经落了下来!面对遗像,站稳,再深深地作个揖,跪地叩个头。再次仰面时已经是泣不成声。起身再作揖。由右来到屋里胡国顺的遗体前,站稳,深深作两个揖,跪地叩两个头。旁边有人给他递过一杯酒,他双手接过倒在地上。如此连续三次最后有人给他递来一叠纸,村长在蜡烛上点燃纸后哭诉道:“国顺哥啊,兄弟我对不住啊!兄弟不应该让你打那个电话啊!你这是先走啦!到那边给我看看地方,过几年我去了,咱弟兄两个还能在一块喝酒啊!国顺哥,你走好啊!慢点啊!放心地走吧,只要我还有一口气,什么时间大侄子回来就有口热饭吃,你放心地走吧!啊,国顺哥!”村长哭着说着,时不时以头磕地,砰砰作响,悔恨之意,溢于言表。村长每作一个揖,每叩一个头,胡青云就要叩一个头致谢。村长行的算是比较大的礼16叩。一般人行的8叩。只有亲生的儿子、孙子才能行最大的礼数24叩。

  天上的雨,刷刷地下,空中的雪,沙沙的飞,北面的风,呼呼地刮。

  地上又湿又冷,不一会胡青云的膝盖下麻袋就湿透了。他光着脚板跪在那里,如机械般地跟着吊唁的人叩头致谢。反正没有人替他,胡国顺就他一个儿子,他也没有媳妇替,也没有儿子替,只有他自己跪在雨雪泥泞地上,在古老的规矩约束下,重复着一个让所有人为之动容的沉重动作,双手掌着地,头重重着地。胡青云的眼里流着泪,脸已经被冻得发青,嘴唇在不住地颤抖,身子几乎要倾倒在地,脚已经冻得失去知觉,有人走过的时候,无意踩了一下,他都没有感觉到。他只是在叩头致谢!用最古老的方式表达着对老爹的哀思。一般的情况下,如果他有媳妇的话,可以给他添件衣服,或替他叩几个头,但是他什么都没有。

  杨峰只是呆呆站在一边,心里是无尽的怜悯与痛心。她心疼胡青云,也痛恨这老规矩。啥意思啊?这不是整人吗?老的去世了,难道非要把小的也折腾出来病不可吗?

  整整一个上午,吊唁的人不断,胡青云也就没有机会休息片刻。一直到上午11点,吊唁的人总算告一段落。该胡青云自己去给他爹烧纸了。当大李和杨峰去搀扶他的时候,发现胡青云的身体几乎僵直了,腿几乎不能动了。嘴唇青紫,鼻涕下淌,手脚冰凉!只是他还在哭,但是只见泪流,不听声响。众人赶紧给他端来一碗热的酸辣汤灌了进去,同时又有人拿条被子盖在他身上,过了一会,胡青云才缓过劲来。

  “孝子行大礼!”管事的人高声说到。管事的人说的很有底气,因为这是他所主持的白事中最体面的一次,中午有酒席,还是十六席的,那不是一般的气派啊!响器请两班,轮流吹,一班比一班有劲!烟,成条地放在桌上,随便吸,5块钱一盒的红旗渠。酒,是宋河粮液,带盒装的。那象其他人家办个白事,熬过大锅菜,蒸笼馍,弄瓶子酒放那,谁想喝就那着瓶子喝一口。那城市人送的幛子,(挽幛),乖乖,总得顶其他的十来个!还有一个真花做的花圈,乡下人谁见过啊?啧,啧,自己经历的事也不算少啦,这场面还是第一次见。

  所以,孝子行大礼,也基本上算是自己主持仪式的一个高潮到了。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