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正文第五节受想行识]
第22节正文二百二十四院长有请
汪少华继续局促的坐在院长办公室。姬副院长已经收拾好了桌上的文件,起身端着水杯坐到了汪少华身旁。
汪少华感觉到了不妙。
俗话说不怕领导给你拍桌子砸板凳,越是那样风险越小,那说明领导出完气就好了,谁的兵谁不疼,可一旦领导给你促膝长谈,这事估计酒麻烦了,可能领导要弃车保帅,更别说是一个小卒子了。汪少华看到院长的这个架势,就真的慌了神。
在组织的人都知道,一旦处在了风头浪尖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的。总要有一个人承担责任,背这个黑锅。汪少华就后悔庭里为什么不招聘一个临时工了。
姬院长显然看出了汪少华的心在怦怦的跳,就笑骂了一句“看你这熊胆子,怕嘛,开除不了你。”汪少华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开除不了,但责任你还是要承担的。院里决定了,处分还是要有的,上头说要给你‘记大过’。”姬副院长边说边用手指了指上面,汪少华就明白了。
“但是,我们几个的意见是‘记大过’太重了,我们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所以最后给你‘记过’,你小子不要笑太早,这‘记过’也是要入档案的。”汪少华就点着头说:“谢谢姬院长,谢谢组织的照顾。”
“别说这些虚的,没用,以后给我记住,当事人的饭少吃,不这脑子就不在家,咱们老院长开会时说过多少遍,当事人就是那个,用完你咬一口,你们就是不听。”
汪少华就点头称是,老院子以前的确没少在大会上批评和当事人一起吃饭的问题,而且老是告诫要防备当事人,在会上也曾明言说过人家当事人为什么要请你,事实上不是请你,而是请的你手中的权力,请完你人家还要转身骂你是孬种,‘就当喂狗了’。一旦办不成事,人家就会告你,甚至你给他办成事了,人家还会翻过身来找你要回这请你吃饭的钱。
这事情不是没发生过,曾经又一次某法官接受了当事人的吃请,待案子审结完毕了,这当事人也赢了官司,次日却到了这法官办公室,说某某法官,那天请你吃饭还是在饭店记的账八百五,现在人家催帐了,我没钱,你有钱吗。这法官只好自掏腰包给了人家九百元。
这样的事真实存在,可就是有许多法官记不住,或者说不长记性。
汪少华显然也算一个吧。
说‘磕头碰蛋上了’这只是托辞,你要是不磕头呢。
“虽然这次只是个‘记过’你也要真正的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组织能保你一次,不代表就能保你一辈子。现在的领导都是外调的,人家在本地没什么人情顾虑的。”汪少华还是点头。
“对方追的紧,我们考虑了,为了保护你,也为了缓解咱们的压力,这段时间你就不用上班了……别看我,不是停你的职,而是咱们院有个驻队包村的名额,就给你了,去那里多做做调研工作,要从紧密联系法院审判工作与农村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方面入手。”
汪少华继续点头。
过了一会,汪少华突然想到老满的问题,就抬头问:“院长,那老满呢。怎么处理的。”
姬院长就长叹一声,身子往沙发靠背上一躺,双手也就扶上了一旁的扶手,说:“老满你就不用考虑了,昨日人家已经递了辞职报告,咱庙小,人家要当律师去了。”
汪少华听此,心里的震动却不亚于自己要背‘记大过’的处分了。
老满可是法院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研究生啊。竟然因为这个事就辞职了。不免磕磕绊绊的问道:“给他的处分重?”
“你想呢。他是副庭长,你只是个工人身份的书记员。不过人家走是对的,从工作上看是咱们的损失,可对人家自身看,咱们这的确限制了人家的发展。论业务人家是大拿,可咱们不是一直闲置着人家嘛。出去了也许就是一片天了喽。都走了,都走吧。”姬院长叹着气说着,语气里充满了惋惜。这已经是本院第五个辞职去干律师的了。
现在的基层法院真的留不住人才了,头几年考选的选调生现在都又考走了,毕竟人要往高处走不是,一样干工作,就要去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地方。
在县级法院最高混个正科级副院长,因为院长都是中级法院下派来的。而如果到了中级法院,就是混个庭长,也可能被下派县级法院当个院长啊,那起码就是副县了。而如果脑子活的话一旦在中级法院混个副院长呢,那什么级别啊。不言而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