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遭到打压
苏梓萱前面听了一大通关于灾后重建的问题,以为事情出在这上面,没想到越听越觉得不太对劲。
感情只是受了算计,东西堆的太多了,就这样还千里迢迢的送信到京城,后面她在江东也一直没有停下送信催她来江南。
袁承福看到苏梓萱的脸色就知道做到了,但是旋即又是苦笑,自己说了那么一大堆就是为了让后头自己下了错误的决策,看起来没那么重要。
但是重点还在后头呢。
“那对家不知道做了什么,得了那个单子,先前咱们因为这个已经推了一些别的单子,这一下是一个都回不来了。我们这边没了活计,那些织女都歇了下来,转而投了别家。”
苏家的规矩即是如此,织女们在厂房里一起剿丝和纺织,向来是按自己做多少得多少,因而积极性一向是很高,做的是又快又好。
但是如今没了活计,那些蚕茧也不能提前剿丝,不然更容易坏,她们都歇下来就意味着没了银钱。
纺织这一块着实是很有意思的,一般人是没有资格穿丝织品,这就意味着纺织出来的东西是给富人家用的,织女们的工钱也是极高。
男人干不了这活计,女人们却干的风生水起。这一下没得钱进账了,叫那些一向在家里头抬得比男人还高的织女如何受得了。
她们受到家里男人的尊敬,就是因为这门寻常人都学不上的手艺,有了钱就一切都好说,没了钱就意味着要去做家里那些家务活。
织女的手可是金贵的很,脸上都涂不起的好香膏,她们却要给自己的手涂,不然刮花了料子,就是另一样说法了。
这个时候那些底下的无论是小作坊还是对家,都动了往这里挖人的心思,苏家这些年因为登上了首富,在户部挂了名,所以朝中每一年关于布料的采买都给了苏家。
苏家这纺织厂又不是开不下去,但是别家给的工钱实在是太高,那些织女们动了心,竟是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后来袁承福才知道,是江南这一块几个织坊的当家人,铁了心的要把苏家的织坊搞下去。那些织女去的也大多数是这几家。
总而言之,现在的情况就是每一年要提供给内务府一大批缎子,但是同时制秋季朝服的日子到了。
现在织坊里有还是有人,都是些有了感情的,不愿意就这么轻易的就离开东家,但是对比过去的速度,现在可要慢上许多。
对于官员朝服的版制是一向有规矩的,容不得人马虎,给内务府的缎子也是宫里要拿来用或者赏人的,这桩桩件件都是马虎不得。
为了这些,织坊里头这两个月都是已经没在接别的单子了,只一心一意做着这两件事,先头人少,做的慢,后来招了人,也都还要重新来教,这个进度已经是耽搁了许多了。
秋季朝服倒还好,因为时日还长,只是这些云锦和蜀锦是供不上了。
夏日里已经到来,第一批送往京城的料子已经在路上了,第二批仍然在赶制,但是第三批,第三批还下落未知。
如果今年供不上,内务府那边对着苏家必然是有一番责问的。
料子是小事,但是让各宫娘娘手上没有趁手的料子自个用或者是拿来赏人,那就是罪过了。
内务府的采买向来是眼高于顶,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这一块,这天下鼎好的几件差事,苏家都占了,叫别的织坊每年只能挣点小钱,上面够不着,下面不稀罕,这才是这几家织坊这一次说什么也要把苏家拉下来的理由。
如果这一下出了事,那就意味着他们就有机会把自己的东西呈上去了。
但是苏家今年已经是亏空了许多了,现在这锦缎很是重要,是不能再出差错了。
苏梓萱听了大半天,一边听一边自己权衡利弊,又一边觉得有些荒诞。
这些分明都是些很简单的事情,只是都刚好撞在了一起,叫这一大群人慌了手脚,施展不开。
苏梓萱看着这满堂十来个人,只有袁承福这里是专做着这两样的,一是供给内务府的缎子,二是每年朝服的赶制,这两样之外就还接一些京城里大铺子的订单。
今年年初接到的单子也是如此,京城最大的成衣铺,锦绣阁的单子。
锦绣阁如其名一样,店里都是锦缎,鼎富贵的人家才能在里面消费,换了一些没那么富贵的,一季也就只能买那么一两匹布。
这还是端王爷的产业,所以才说换就换了,半点都不怕苏家的反噬。
本来这还是不算什么,只是刚好被联合打压,让别的单子也没有,再就是挖人,桩桩件件,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