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永平卷

万松庵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永平卷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万松庵

  清朝初,有人维护过万松刹,同时维护过朱允玟修建的几个道场。据说主要是一个叫李定国的人,欲兴寺院作后方,利用寺院的隐蔽性,操戈反清复明,后来清初平西王吴三桂追杀他,吴三桂追到这里,找不到人,遂放火烧毁寺院。

  清嘉庆二十二年左右,万松之地来了一个和尚,姓姚,人称姚和尚。姚和尚来到万松后,与在当地最先搬迁至此居住的傈僳族群众一起修复寺院,改为万松庵。姚和尚修复万松庵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清朝爱国将领林则徐领旨西征,要路经博南古道,这可是重修寺院的一个大好机会,姚和尚是从一个行走“江湖”的算命先生那里听来的,于是他就跟算命先生软磨硬缠,死活挽留,与他一起拦截路过的林大人。

  就这样姚和尚与算师终年等待,有望与林大人接触,请林大人帮忙解决一些修复寺院用的银两。一日,万松庵来了一茬人,像当兵人的样子,算师用手轻轻碰了一下姚和尚,告诉他林大人的队伍到了,这几个人可能是林大人的先头小分队。姚和尚便依计行事。来人问:“大师,你这万松庵能给我们一点吃的吗?”

  姚和尚答:“可以,佛法无量,慈悲为怀,施主要多少吃的,自己去做便是了。”

  听姚和尚这么一说,转身出去一个人。那人再问:“那么可不可以借住一宿?”

  '又答:“可以,只是小寺无床无铺,让施主见笑了。”

  又转身出去一人。

  稍后,进来一个当官模样的人,顿时人声、马撕声嘈杂一片,整个寺院一时变得热闹非凡。

  算师又碰了一下姚和尚,轻轻告诉他此人正是林大人。

  姚和尚不敢怠慢,起身前去迎接。林大人见状十分高兴,觉着姚和尚肯定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和尚,便与姚和尚并肩迈步走向大殿,点香一一拜佛。一路上来,林大人打听到有万松这么一个庵寺,有姚姓和尚主持,文采了得。为了证实一下他人的说法与自己的眼光,林则徐决定要试一试姚和尚的文采。待所有人等依次坐定,小沙弥上来看茶,林则徐起身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和擎天大树,稍思片刻后,转过身来笑问:“听说大师文采了得。今天有幸遇大师,愿请教一句,不知大师是否有雅兴?”姚和尚答:“大人过奖了,和尚让大人笑话了,只是这文采嘛实不敢当,既然大人来小寺有此兴致,老朽愿闻其详。”

  “我大清朝上上下下以佛为尊,大师你我今天在此商定,由我出上联,大师对下联,完成了将这对联赠与万松寺院,并由大师自己挑选我队伍里的任何一样东西。大师你看怎么样?”

  “罪过,罪过。佛前不能有半点邪想念头。不过看林大人是兴致很高,老朽就斗胆与大人对上一联。可老朽倒还有一事要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大人,你我一言既出,可是驷马难追啊!”

  “听大师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请!”

  “请!”

  于是林大人站起身来前后左右迈着方步,踱来踱去,似深思未定。其实他早早想好了上联,才打算与和尚对对子的,他林大人可不是省油的料,自己一路运输的东西,路途遥远,怎能说奉上就奉上,没那么简单。所有人的眼光都随着他的方步一起一落,心都快提到嗓子眼儿了。只见林大人忽而抬头看殿,忽而放眼望外,忽而低头沉思,嘴皮翕动,指手敲点,好一阵才回过神来说:“大师可听好了,我出上联,‘风吹松庵摇(姚,同音)和尚’,大师,请。”林大人何许人也,硬是要用一阵时间来“磨”自己的心思,这叫“深思熟虑”,语出惊人。

  姚和尚还真是“摇”和尚,见林大人好一阵子功夫才拟出上联,就即便自己有对子对上了,也千万不能急在一时。灵机一动,紧锁双眉,也是一阵方步,一阵指点,摇头晃脑,大有难倒之势。还自言自语,不断地否定,一连串的“不对,不对”。

  姚和尚可真的没喝过多少墨水,比起当官人,无论如何还是有一些差距的。好一个姚和尚,当林大人出上联之时,他也就能对出个七八分,再加好一阵的考虑,深深感到林大人可能是真心想帮助万松庵,借音调之同来证实老朽是否真是“姚和尚”。这么说来,这对子可就要再拖上一阵子,也在对上一个借音调之同的下联,认认他林大人,给足他完美的面子。

  于是抬头与林大人交谈起来。“大人好才气啊,既将小寺说在里边,又将周围景致气象说了进来,真是妙妙妙!”

  “大师对敝人的上联能理解得如此精到,可否对出下联?”

  “待我再想想。风,吹,松,庵……”

  “哎,有了,有了,‘雨洒金刚淋(林,淋同音)大人’,如何?”

  “风吹松庵摇和尚,雨洒金刚淋大人,嗯,好好好,妙对妙对。大师可以从我部队里挑选任何一样东西,请。”

  “大人,那我就不客气了。”

  姚和尚挑来挑去,挑了一驮最小的马驮子。尔后向林大人深深作揖道:“多谢大人成全。”

  有了资金,姚和尚便与附近的群众开始修建万松庵。

  经过修建,万松庵几乎达到了空前规模。据说当年万松庵,依山势而建,东西各有一殿,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漂亮的寺院,内塑五百罗汉。大雄宝殿里供奉三世佛,释迦牟尼佛“降麇坐”,两侧为毗虎遮那佛,阿弥陀佛,十八罗汉。建有一个观音殿,塑观音大师,头戴天冠,妙严端慈,左右各一龙女和善财童子。天王殿,奉弥勒佛,后为韦陀,两面四大天王。院内前照壁上彩绘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返东土的路上,在摩顶休息的场面。山门殿立两尊手持宝杵的“密迹金刚”像,雕刻二石狮像。院内有一个凉亭,一鳌鱼喷水放生池,向南方向建一厕。

  大殿前两边建十帝菩萨殿,供奉达摩祖师、华严三圣、西方三圣、伽蓝、东方三圣。

  在观音殿前有钟、鼓、藏经、库房。

  在院落内,正中有一条道,依道往北配建斋堂、职事堂、香集厨、僧房,往南有法堂、云合堂、花园。

  院中路面呈十字形,六角砖铺垫而成,四角栽植松柏、各色花卉,景色十分宜人。

  塔采用多层叠加的形式,均雕梁画栋,绘生灵花卉,栩栩如生。据传塔飞檐下悬有明永乐帝题“佛法乾坤大”御书匾一块。在后来的道安法师重建时,道安题刻“佛法无边”,书“佛教西来东土变迁五百载興代建文万松设刹济三途,僧伽流水法罕闻戌辰智念达博南古道寺重辉利人于”。其还传有“慈航普渡”,“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山飞青音”,“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掉天下古今愁”,“幽谷雄狮”,“法堂内外狮子吼,龙吟虎啸度众生”等等。

  可惜在重建万松庵后,1944年,美国人沿滇锸公路输送石油,到过万松庵寺,将寺内文物盗走,万松庵又一次遭到劫难。1948年傈僳群众又着手重修万松庵,但只修复了一个观音殿。

  解放后,在“十年浩劫”期间,万松庵在“破四旧,立四新”号召之下化整为零,这一次使万松庵遭受了几乎是建寺以来最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到处是残墙断碑,佛成泥。后有傈僳族人李敬中、周宏度带领信教人士,及来到庵寺的智念和尚,开始重新修建万松庵。

  万松庵随着佛教由西土传人中原而建,随着各朝风波起伏,命运不定,几易容颜。这也许就是佛教“我不人地狱,谁人地狱”的写照,亦或是“苦海常作渡人舟”慈悲大度。

  流传地区:永平北斗

  搜集地点:永平北斗

  搜集时间:1985年

  搜集:杨继红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永平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