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李尚龙套装(共7册)

有效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李尚龙套装(共7册) 李尚龙 9198 2021-04-19 19:1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李尚龙套装(共7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有效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如何扩大自己的交际圈,我想这是每个人都关心的话题。

  前段时间,我去上海参加一个论坛,现场有个读者问了我一个问题:“我现在想要这个又想要那个,但又觉得时间不够,我应该怎么办啊?”我说:“没关系,现在你想做什么你都去试试吧。因为你还年轻,精力旺盛,正是给生活做加法的时候。但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生活的负担太重的时候,就要适当给生活做减法了。减掉不需要的工作,减掉没必要的社交,减少不真心的朋友,回到生活的核心。”

  给自己做加法还是减法,这个年龄界限因人而异。对于我来说,大概是三十岁。三十岁之前,我们还在探索世界,还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还需要叠加自己的交际圈;但三十岁之后,或许就应该减少了。

  有一次我和张德芬老师一起参加活动,在台上聊天的时候发现我们的价值观有很大差异,今天细细想来,才忽然明白,那是因为我们的年龄差距导致的价值观差异,现在的我是在做加法,而她已经在做减法了。

  今天我们探讨的是如何扩大自己的交际圈的问题,我站在一个大家都需要给生活做加法的角度来说。因为许多事情,在我们年纪尚轻时不做加法,是无法在年长时做减法的。

  ◆◇ 一、放弃无用的社交

  各位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进了一个群,加了几个大牛,但不知道该跟他们聊什么,自我介绍后就开始潜水了,然后和大牛们成了点赞之交?准确来说,是你给他们点赞,他们基本不回应你;你参加了一个聚会,别人的自我介绍都是导演、教师、作家,而你只能介绍你叫×××,你发现你进入了高端社交圈,却茫然无措,不知如何使用这些资源。这是因为此时你的层级还不属于这个圈子,你现在的社交或许就是无效社交。

  同样的无效社交还有:你和一群人吃晚饭,乱七八糟地不知道聊了什么就回家了。一个饭局超过了六个人,除非有人会穿针引线,要不然基本上就是无效的沟通了。

  在职场有一个社交法则: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才能换来等价感情。所以,在你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提高自己的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

  提高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

  古典老师说过一个概念,我非常赞同:人脉的质量比数量重要,关系比链接重要。

  换句话说,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识你;不是你认识谁,而是谁跟你的关系好。

  而在职场里,你的人脉资源又取决于你有多少价值。所以,提高自己的价值十分重要。

  比如你见到的那些创业家,他们的朋友多数是跟自己有或即将有合作的人。在成人世界里想要跟一个人增进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跟他共同做一件事。无论是什么事,两个人会一起遇到麻烦,遇到困难,共同解决,共同前进。这样,感情就累积起来了。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我进步,提高自己,这样才能资源互用。

  顶级公关顾问公司中国区主席刘希平先生在《天下没有陌生人》这本书里说,提高自己有五种方式:

  第一,做时间的主人。从你进入职场后第一天,就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工作场合尽量和比自己强的人社交。这种感觉或许不舒服,但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舒适区。

  第二,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平常时刻要察言观色,比如敏感地发现问题,并帮朋友解决。比如去朋友家吃饭,帮忙去厨房打个下手,没事也去洗个碗。

  第三,细微之处见真情。比如永远记住朋友的生日,这个不需要你真的记住,你只需要下载一个App“生日管家”,定时给别人发祝福就好。在坚持几年后,自然会收获深厚的友谊。

  第四,拒绝负能量。做正能量的传播者,之前说过,负能量的可怕之处是会传染,而你如果是个很丧的人,自然周围也都是这样的朋友,你的圈子也会很丧,从而把你影响得更丧。所以,理性的方法是,结识正能量的朋友。

  第五,内外兼修。这是个看脸的时代,但看脸也有合理性,看脸不仅指的是五官,还是一个人的整体气质和面貌,比如卫生习惯、穿衣打扮、身材健美、洗头洗澡。好的形象更能让你受欢迎。书里还强调,买名车、名牌衣服、鞋子,并不能增加你在别人心里的认可度,一个人的受欢迎程度跟这些身外之物其实没什么关系。

  在职场里,你自身的价值提高,就是你的不可替代性被提高。一个人越不可替代,才越会有机会获得更好的人脉资源。

  ◆◇ 二、三种圈子:交集圈、交换圈、交心圈

  每个人其实都有三个圈子,分别是:交集圈、交换圈、交心圈。

  交集圈:我们只见过一面,或者只是认识但没什么合作、没什么交情的朋友。

  交换圈:商业上的伙伴,职场上的朋友。

  交心圈:大家在一起不图利益,只是单纯的好朋友。比如,和你一起长大的发小、你的中学同学,和你一起经历过青春岁月的那些朋友。这些人能留在身边特别不容易,可能你们此生都不会有什么事业、利益上的合作,但只要你有需要,他永远在;可能你们很久没联系,但只要见面,你们的关系仍会一切如故。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一定要珍惜,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朋友会越来越少。可以定期发个微信,空闲的时候联络一下彼此的感情,情感链接不要断了。我就有位这样的朋友,平时很少联系,但只要彼此有空,无论多晚,想出来喝一杯,只需要一个电话。

  一般跟交换圈的朋友约喝酒,肯定要提前预约好几天,但跟交心圈的朋友约喝酒,就两个字:随时。

  这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而且,交换圈和交心圈的朋友可以互相转换。

  我和帅建翔老师就是从交换圈变成交心圈的,当年我们是同事,后来辞职后,他搬到了我的楼下。成为我的邻居后,我们就随时聚会了。

  交心圈的朋友跟利益无关,只跟彼此相处的时间有关,如果你还有这么一个朋友,请一定要珍惜。

  ◆◇ 三、提出一个请求

  有人问:我很内向,应该怎么改善跟一个不太熟悉的人的关系?

  推荐一个方法,叫提出一个请求。

  富兰克林在自传里说过这么一件事。他当选州议会秘书之后,有个势力很大的议员一直反对他。富兰克林想改善他们的关系,得知议员有一本很珍贵的书,就给对方写了封信,说想借这本书看几天。结果没过两天书真的寄来了。

  还书的时候,富兰克林写了张字条表示感谢。

  等到他们再见面的时候,那位议员竟然主动和富兰克林打招呼,后来还帮了富兰克林很多忙,两人成了好朋友。

  这是为什么呢?议员明明一直反对他。

  答案很简单,因为别人求你帮忙,但凡这个人给予了帮助,就有了情感链接。每个人骨子里都有“好为人师”的情结,求别人帮忙,本身就是一种恭维。

  向议员借书,富兰克林的言外之意就是:这么珍贵的书只有你有,你真厉害!

  所以,好朋友是麻烦出来的。别怕麻烦人。

  你今天麻烦别人一下,没关系,以后还回去,这样你来我往,感情就加固了。人情是需要往来的,怕麻烦别人注定就没有人情,这种做法不聪明。要多麻烦别人,但一定要是个小麻烦,别动不动就是把孩子送到哪儿上学,买学区房这样的事。

  我经常会在写完一篇文章后发给我最亲的几位朋友,请他们帮我提意见,当然他们往往提不出什么意见,比如第一个给尹延老师看我的书《刺》,书已经出版上市了,他到现在还没看完。给石雷鹏老师看,等他提出了十多个意见,我的书早就下印刷厂了。

  但这样的方式,让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还有个方法特别有用,叫模仿别人行动和说话。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传染》,是美国著名作家乔纳·伯杰的作品。书里说,通过模仿,可以获得人际交往的好感效果。因为你在传递一个无意识的信号:他和我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说话方式接近的闪电约会者,想要见面的概率比其他人要高三倍。说话相似的情侣,三个月后依然约会的概率比其他人高一倍。模仿顾客的服务生比一般服务生多收百分之七十的小费。

  ◆◇ 四、克服和高手沟通的恐惧

  对方是高手,你不敢跟他讲话怎么办?

  克林顿的御用人脉大师基斯·法拉写了一本书叫《别独自用餐》,里面讲了一个故事。

  当年,基斯·法拉刚参加工作不久,自己还是一个小角色,有一次因为工作原因去参加瑞士达沃斯的世界财富论坛,这个论坛很有名,世界顶级的精英都在那里。

  在上酒店安排的巴士时,他一眼就看到了大名人、自己的偶像、耐克的创始人菲尔·奈特。

  假如是你遇到传说中的名人会怎么样?大多数人要么是冲过去求合影,要么是远远观望。当时的他特别紧张,但依然鼓足勇气走到菲尔·奈特身边的座位坐了下来,搭讪成功,和他谈笑风生。

  后来基斯·法拉在YaYa Media公司的时候,菲尔·奈特成了他的第一位大客户。

  基斯·法拉后来总结说,如果你想要结识优秀的人,并从他身上学习,那么你首先要学会克服自己的恐惧,有勇气去接触他们。不要把他当大腕,当成普通人就好。

  当然你还要提前做好很多准备,比如你要跟我坐同一辆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你有哪些话题可以跟我聊?

  千万别说:我好喜欢你啊,咱们合个影吧。你总不能跟我拍一路吧,剩下的时间岂不是会很尴尬。

  首先,你要提前调查一下我是做什么的。你不能说,你原来在新东方啊,那里的厨师烹饪技术真好……你要跟我聊互联网教育、读书、学习,这些是我擅长的领域。记住,跟任何大人物聊天都要了解有关他的信息,看他的书,研究他的访谈……这样,你们沟通的时候,基于这些资料,就可以深入交流了。

  其次,要大胆。仔细想一想,如果你想去结识一个陌生人,最糟糕的情况无非是被人拒绝。但是别怕被拒绝,你本来也不认识他。而且大家要知道一句话:高处不胜寒。越是名人,越在高处的人,其实越谦和,因为他们见的人多了,知道人的正常反应。

  当然具体该怎么样提升勇气,《别独自用餐:85%的成功来自高效的社交能力》这本书的作者也给了两个小技巧:

  首先,在你的圈子里面找一个榜样。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圈似乎都有这样一个人,他们和任何人打交道都毫不胆怯,如果你还没有勇气和陌生人交流,可以找一找这样的人,模仿他们,请教一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其次,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去付诸行动。比如每周去见一个陌生人,比如每周要和一个陌生人说上一句话,在哪儿见和见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克服这种心理假想。又或者在酒吧里跟陌生人打招呼,或是和平时不说话的同事聊聊天。像这样鼓足勇气多去交流,慢慢地就克服了恐惧心理。

  古典老师是我绝对的偶像,当时我鼓足了勇气在微博后台给他私信,请他给我的新书作序。他一开始没有回复我,后来我就一直给他发私信,说:“您还记得,您在自己的书里说,您当年找毕淑敏的时候,她也是愿意提携新人给您作序的事情吗?我现在也是这样的处境啊。”然后,我向他介绍了一些我的经历。古典是这么回复我的:“多么精彩的人生啊!我愿意给你作序。”

  后来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有时候鼓足勇气很重要,大不了被拒绝嘛。其实那段时间我还找了好多名人,想让他们给我的新书作序,但都石沉大海。没关系,至少我试过了,不会后悔啊。

  ◆◇ 五、提前帮助未来会帮助你的人

  有一个售书平台市场部的领导,我们第一次见面就聊得非常开心,我说,下次有机会一定要请他吃饭。很多作者都要和渠道搞好关系,人家可能一句话就能给你一个网页首页展示,书就多卖一些,人家也可能一句话就撤掉你的页面位置,书就销量大跌。

  但我这个人不太好意思搞关系,平时请他吃饭的人也很多,因此一直也没有机会。直到有一天,他告诉我他要离职了,准备跳槽去另一家公司,不管市场了。我立刻就给他打了个电话,说:“哥,欠你的酒,该还了。”与此同时,竟然没人请他吃饭喝酒了,这世界有时候很现实,树倒猢狲散,人走必茶凉。但我们却因为没有利益关系,很快成了好朋友,后来也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过了半年的时间,他特别高兴地说:“尚龙你猜怎么了?”

  我说:“怎么了?”他说:“哥们儿官复原职,杀回来了。”

  现在我跟他吃饭也比较坦然,因为我们的感情经过了时间的考验。

  后来古典老师跟我说,这个故事在心理学中的概念是:提前帮助未来会帮助你的人。

  ◆◇ 六、出现、表现、贡献

  除了扩大交际圈,维持现有的人脉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有三个很重要的方法:出现、表现、贡献。

  出现:时刻出现一下。比如逢年过节的祝福微信,当然现在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因为逢年过节每个人都在发微信,你应该做的是看到好的文章、段子、内容转发给相关的朋友,不管是不是逢年过节。这叫个人化的出现。就比如我之前提到的,安装生日提醒的App,就是最好的个人化出现的方式。大家看过《当幸福来敲门》吗?里面的主人公一直在门口等着,这就是出现。

  表现:要有自己的优势和长项。比如,你的朋友圈就是你表现的平台,平时可以晒一晒你获了什么奖,赢了什么比赛。尤其是在职场,一定要记住,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我做事就是很高调的,我参加什么节目一定会让大家都知道,出本书也一定要发微博宣传。但我做人很低调,你很少能看到我哗众取宠或者在哪些特别火的话题里出现。我平时就在家写作、读书,日子过得很寂寞。还是说到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面的主人公在领导面前玩儿魔方就是表现——让你看到我的才华。

  贡献:这一点更重要,你再牛,跟我无关也不行。所谓的“贡献”,就是饿了递个馒头,困了递个枕头。做一个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并且养成习惯。比如对我来说,我看过的书,总是习惯性地借给朋友看;如果有朋友出了新书,我往往也都会很乐意去给他们做嘉宾。总之,你要学会把你的价值跟别人分享,这样才能增强你们的关系。《当幸福来敲门》里面的主人公拉了几个重要客户,搞定了几笔生意,公司自然就多一些他的地位,这就是贡献。

  ◆◇ 七、倾听比表达更重要

  所有表达的根本都是自我叙述。比如我每次签售的时候都有一个读者提问环节,我希望同学问我问题,但很多人一直都在表达自己,说着说着就忘记了自己想问什么问题了。我一般都会安静地听,除非他的叙述太长了,我会打断,因为会耽误其他读者提问。

  为什么我一般都会安静地听呢?因为每个人的表达都是自我叙述。原来我有一位朋友,比我大很多,条件也很好,但他后来娶了一个我们都觉得挺一般的姑娘。我就问,你条件这么好的一个人为什么选择她啊?他说,因为我们第一次见面,我就觉得跟她聊得来。后来我见到这位姑娘(现在已经是嫂子了),她说,你知道吗,我第一次见到他,他就滔滔不绝,什么都聊,而我只能在一边安静地听他说话,时不时点头配合一下。晚上回去后,他跟我发信息说,我们聊得很开心。

  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倾听比表达更重要,倾听能提高别人的好感。

  如果你实在不会表达,就做一个聪明的倾听者,也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 八、学会拒绝

  聪明的社交高手,一定不是一味地答应别人,委屈自己,成为一个“老好人”。如果总是为别人考虑,到头来,别人并不会觉得你好,只会觉得你好欺负。

  学会说“不”,是人际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环。

  比如原来有一段时间,谁找我给他作序我都会答应,因为我觉得应该给新人一些机会。结果江湖就开始流传,李尚龙这人特别好说话。江湖很小,有一天,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李尚龙,你知道他们都在说不管什么人你都给作序吗?

  我才明白,人要学会拒绝,拒绝了几次后,事情变得有趣了,不仅没有把关系搞砸,我的序反而变得更有价值了。

  因为有了拒绝,“同意”才有了意义。 李尚龙套装(共7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