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青春之岛 活力之城:人民日报里的青岛

市场竞争中崛起——青岛双星集团公司走向市场纪实

  市场竞争中崛起——青岛双星集团公司走向市场纪实

  本报记者 杨振武

  编者按:青岛“双星”集团公司已是一个有名气的国营大型企业。他们生产的鞋,不仅在国内走俏,而且走向世界,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双星”是绝路逢生。几年前,靠包销,企业的日子过不下去。老路子走不通,硬着头皮走新路,渐渐地学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优,你优我变。”这说明,市场,是勇士们去的地方。管理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企业家和广大职工,只要憋足一股劲,艰苦奋斗,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严格管理,别人能做到的,我们做得绝不会比别人差。

  改革开放的大潮,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推向了市场。

  面对市场魔幻般的变化,这些在计划经济中过了几十年安稳日子的企业,经受着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

  “我们就是要把国营企业搞出个样子来!”大潮中,双星集团公司总经理汪海发出了坚定的呼声。随之而来的,是青岛双星集团公司在走向市场中的崛起:

  近5年间,企业产值翻两番,利税增长3倍多。1991年,销售额达2.55亿元,实现利税3000余万元,出口创汇1400多万美元,一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一流、效益最好的国营制鞋集团。在全国同行业评比中,公司连续8年获总分第一,总经理汪海被国内外同行誉为中国的“鞋王”。

  “双星”的崛起,不仅仅是自身的发展壮大,更为国营大中型企业走向市场,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子。

  等着别人给饭吃,不如自己找饭吃——迈出一步天地宽

  1983年,双星的前身——青岛橡胶九厂一下子陷入“山穷水尽”的困境:200万双“解放鞋”堆满了库房、车间,又堆到了办公室,积成一座座“鞋山”。

  刚刚上任的党委书记汪海(1985年改任厂长)心急如焚,几次向上级部门提出“自销”的要求,得到的答复都是:“不准胡来!”商业部门还在厂里派了驻厂员,不准企业“越雷池一步”。没办法,他们只好在下班后偷偷把鞋运出厂自销。为了制裁他们的“越轨”行为,商业部门一度中止了对企业产品的收购。

  “等着别人给饭吃,不如自己找饭吃。”汪海被憋急了,大胆地把眼光投向了市场。数九寒天,这位当过兵的硬汉子带领一帮年青人,背着鞋箱走出了厂门。那时候,生产厂家与零售商业是不见面的。在西北某大商场,经理听他们介绍是青岛橡胶九厂的,竟惊讶地问:“香蕉酒厂怎么还出鞋?”

  对这段近似“笑话”的往事,汪海至今记忆犹新。他不无感慨地说:“我们是顶着压力、冒着风险进入市场的。不过,当时企业要生存,也只有这一条路了。”

  迈出一步天地宽。这次大规模的走出去推销,不仅卖出大部积压产品,更使多年封闭的双星人看到了厂外的大世界:时代在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在变,30年一贯制的“解放鞋”也该变变了。由此引发出的,是一系列面向市场的大胆决策:

  ——调整产品结构,解放“解放鞋”。经过几年的开发,1986年6月23日下午5时半,他们把生产的最后一双“解放鞋”送进了厂样品陈列室,开辟了产品更新换代的新天地。老技术、老设备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条条现代化的生产线。目前,“双星”平均每9天就推出一个新款式品种,产品由改革前的不到10个品种发展到拥有35个系列、3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花色。

  ——强化全员市场意识,建立销售网络。他们抽调精兵强将,从原来只管算账、开票的4人销售组扩到如今拥有400人的销售队伍。双星已在全国各地建立1000多个销售网点或专柜,在北京、深圳、武汉等18个大城市设立了销售公司,实现了对国内市场的全面覆盖。

  ——自营进出口,走向世界市场比高低。双星曾两次独立组团参加国际鞋展,1988年取得自营出口权后,更是如虎添翼,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意大利、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自营出口3年多来,累计创汇就达3400万美元,超过以往30年创汇的总和,一跃成为胶东有名的创汇大户。

  与此同时,双星对管理机构也进行了“大手术”,原则就是:“一切有利于市场运转”。经过几年的实践,企业的管理处室已由1985年的27个减到目前的17个,管理人员比例也由1985年的11.8%压缩到现在的7.8%。对一些部门的合并缩减,曾招致了这些对口上级的指责和不满,以致影响到先进的评选。汪海硬是顶住了:“咱可以不当那个先进,企业要是在市场上站不住脚,一切都是空的!”

  从甩掉统购包销的“饭碗”,到打破上下对口的管理机构,双星人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中练出了一身好水性。双星的产品却始终保持产销两旺的势头,年产4000万双鞋无一积压。

  从引进竞争机制到“进门者请放弃一切自治”——功夫下在管理上

  双星人认为,我国与先进工业国家的最大差距,主要是在管理上。“大锅饭”、纪律松懈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顽症。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两眼盯在市场上,功夫下在管理上”。

  几年前,双星就在内部管理上全面引入了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了“围着市场转”的氛围。

  按劳分配——员工个人收入与劳动成果紧密挂钩,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就是不一样。个人、班组、车间、分厂层层体现按劳取酬。现在,销售业务人员按货款回收提成,工作卖劲的一年可成“万元户”,完不成任务的靠救济生活。生产一线工人月收入最高的达600多元,最低的只有几十元。

  竞争上岗——按需定岗,按岗定责,按责定员,建立健全1.2万条岗位职责标准,进行定期考核,使2090个生产岗位形成动态的人事管理制度。在工作的选择上,双星给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一切取决于竞争。公司的50多名设计人员,就是靠每年一次的设计大奖赛选拔的,擂台比武,不问“出身”,谁有本事谁就位。

  选贤任能——从厂级到车间班组,领导职务一律实行聘任制,每年考评一次,靠实绩公平竞争:政绩突出者,上;工作平平者,下。择优选聘,使一大批被压着的、被埋没的人才脱颖而出。如今,企业600多名管理人员中,有60%是从工人中选聘的;140余名中层干部,从工人中选聘的占72%,平均年龄35岁。同时,有32名中层干部在竞争中被淘汰,当了一般干部或工人。

  双星的管理严格是远近闻名的。一进工厂大门,是一条醒目标语:“进门者请放弃一切自治”(恩格斯语)。汪海有个说法:“老虎还有个打盹的时候,可我们的生产一点也不能打盹。一双鞋从原材料选购到成品出厂要200多道工序,在生产工序流转使用的半成品、工模器具多达几百万件,稍有不慎就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非严格管理不可。”

  在“质量就是生命”的思想指导下,双星人提出了“三个100%”的要求:原料100%合格,半成品100%合格,成品100%合格。他们从投料开始就进行严格的物理化学检验。任何一个环节出了毛病,不管代价多大,一律返工,或者报废。

  与之相配套的是军事化、家庭化管理。所谓军事化,就是一切要求从严,丁是丁,卯是卯,不允许丝毫松松垮垮。所谓家庭化,就是要求工作环境要像家庭那样优美、舒适,对待工作要像给自己干活一样用心。一开始,有些工人不习惯,也想不通,背地里说双星是“二监狱”。对此,汪海只是付之一笑:“人嘛,总有个适应过程,慢慢就好了。”经过几年的艰苦磨练,果然是脱胎换骨,造就出一支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

  公司党委书记王增胜陪记者参观,走进每个车间总要用手指蹭一下地面,令人惊讶的是,竟无一处灰尘沾手。各个生产车间都摆着鲜花,玻璃擦得锃明透亮。几十种主辅料摆放得整整齐齐,工人们在工作台上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地操作。让人不敢相信这会是一家制鞋企业。

  双星的产品合格率达到99.89%,居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双星”已成为消费者公认的名牌标志。

  前年,美国一家大鞋厂的总裁来双星参观后,跷着大拇指称赞:“在这里工作的,是我所见到的世界上最好的制鞋人!”国务院经贸办和国家体改委负责人在双星考察后说:“谁说我国没有一流的管理,这个厂就是!”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更需加倍的努力——关键是增强凝聚力

  鞋类市场,历来都是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战场”。

  “精神文明一颗星,物质文明一颗星”。“爱厂、求实、拼搏、兴利、开拓、前进”,作为企业精神的这12个字,凝聚着1.5万双星人的理想和追求。

  这些年,双星仍有“义务劳动”一说,许多处长、科长、关键部门的管理人员,几乎每天的工作都达10小时以上,没人领过加班费。去年迎厂庆,职工“义务”达20余万人次,没人计较报酬。厂门口矗立的那座假山所用3000余立方米石料,就是职工业余时间一块一块从海边拣来的。汪海说:“这主要是提倡一种精神。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要使员工热爱自己的企业。”“爱国先爱厂,爱厂先爱岗。”

  “全员转向市场,人人参与竞争”,是双星一个很响的口号。汪海解释说,全员转向市场,并不是要大家都到市场上卖鞋,而是要求企业一切人员都要有市场观念,全员的工作都要为市场服务。双星还有一个特殊的“章程”:凡因公外出的,回来后一律要写市场调查报告,否则不报销差旅费。为此,双星人都养成一个特殊“癖好”:对鞋的信息特别敏感,出差走在大街上,眼睛也总是盯人的脚。

  双星的严格管理中,也饱含着浓厚的人情味,被职工们称为“无情的纪律,有情的领导”。公司领导千方百计帮助职工解决住房、交通、就医、孩子入托等各种困难,每年都要办几件实事。双星的职工有旅游假、团圆假、生日假等,特别是厂里赠送的生日大蛋糕,常常使人为之动情。这些,都激励着职工视厂如家,拼搏奉献。

  有人常常感叹三资企业的活力,国营大中型企业的艰难;也有人抱怨竞争不在同一起跑线;甚至有人疑虑,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体制病是否有救?在双星,汪海却掷地有声:“我们站着不比外国人矮,躺下不比外国人短,为什么人家能做到的,我们就不能?我就不服这个劲!”

  双星人正是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拼搏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出了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产品、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信誉,同时,也塑造了中国工人的崭新形象。它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营大中型企业,不但可以搞活,而且是可以同任何其他类型的企业一争高低的! 青春之岛 活力之城:人民日报里的青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