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 十首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神宗时,献《汴都赋》万余言,得到皇帝的赏识,擢为太学正(大学里管训导的官)。后来长期浮沉于州县间担任官职。宋徽宗颁布《大晟乐》,召邦彦提举大晟府(管理乐府的官吏)。他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在审订词调方面做了一些精密的工作。他的词今传《片玉集》,有陈元龙的注本。
周邦彦是北宋末年一大词家,词誉极高。南宋末年人陈郁《藏一话腴》称他:“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儇、妓女,皆知美成词为可爱。”这话不免夸大一些。但是无可否认,他的词开了南宋姜夔、史达祖一派,对后世词坛有巨大的影响。
沈义父《乐府指迷》说:
凡作词,当以清真为主。盖清真最为知音,且无一点市井气。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宋诸贤诗句中来,而不用经史中生硬字面,此所以为冠绝也。
这里指出了他的知音、无市井俚俗气、有法度、善于融化古人诗句的一些优点;再加上陈振孙说的“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直斋书录解题》),以及强焕说的“抚写物态,曲尽其妙”(《题周美成词》),周词的特征大体上便是如此。这些特征都是属于形式格律和艺术技巧方面的。
周词的主要内容是写男女之情。他步趋着柳永的后尘,喜欢作艳语。例如: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风流子》
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③
——《解连环》
他的好些作品都可以说是柳词的翻版。不同于柳永的是,他的某些词写得较为含蓄。如《少年游·感旧》后段:“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写得如此昵狎温柔,而又不堕入柳永、黄庭坚猥亵的恶道,怪不得周济称为“佳制”。问题在于这种词所反映的,仍旧是冶荡无聊的生活,风格不高。
作者最擅长于写景和咏物。名句如《玉楼春》的写黄昏景色:“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苏幕遮》的写荷花:“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六丑》的写蔷薇:“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都描绘得很出色。他的词绝大部分都是即景抒情,字句雕琢的精工固不待言(有时嫌失之过甚);特别是结构的曲折和前后呼应,把许多层次组成一片,使全词具有完整性而又灵活自如,这是他的特长。所以后世的词话家最喜欢谈《片玉词》的篇章结构,最推重他的词法。
对于周邦彦的评述,参看《前言》。
注释
①周邦彦生平事迹有王国维的《清真先生遗事》可资参考。
②毛晋《片玉词跋》:“余家藏凡三本,一名《清真集》,一名《美成长短句》,皆不满百阕。最后得宋刻《片玉集》二卷,计调百八十有奇。”(这是收集最完备的本子)
③张炎《词源·杂论》引周邦彦的《解连环》《风流子》《庆春宫》为例,指责他“为情所役”,“失其雅正之音”。
④周济《宋四家词选》论《少年游·感旧》:“此亦本色佳制也。本色至此便足,再过一分,便入山谷恶道矣。”
⑤十卷本《片玉集》前六卷分题春、夏、秋、冬四景,多属即景寓情之作。
兰陵王
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年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注释
①柳阴直:长堤上的柳树,行列整齐,柳树的阴影也连缀成一直线。
②烟里丝丝弄碧:笼罩在烟气里的杨柳丝丝飞舞,在卖弄它嫩绿的姿色。
③隋堤:指汴京附近汴河一带的堤,这条堤是隋朝修的,故称隋堤。
④故国:指故乡。
⑤京华倦客:作者久客京师,感觉厌倦,故云。京华,京师。
⑥长亭:见前28页柳永《雨霖铃》注①。
⑦应折柔条过千尺:古人送行,多折柳赠别。这句说明作者经常在送行,为离愁所苦。柔条,这里指柳枝。
⑧梨花榆火催寒食:旧历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有禁火的风俗,节后另取新火。唐宋时,朝廷于清明日取榆、柳的火以赐百官。这句指明饯别的时令,正是梨花盛开的寒食节前。
⑨“愁一箭风快”三句:愁着顺风船行如箭,回头一看就过了几个驿站。周济《宋四家词选》说这个“愁”字是“代行者设想”。半篙,指撑船的竿没入水中部分。时令已经接近暮春,所以说波暖。迢递,远貌。
⑩望人在天北:回头看送行的人远在天北。
⑪别浦萦回:船开掉了,水波在回旋着。
⑫津堠岑寂:码头上冷清清的。津堠,码头上守望、可供住宿的处所。
⑬斜阳冉冉春无极:斜阳西下,春色无边。冉冉,慢慢地移动貌。
⑭“念月榭携手”两句:月榭、露桥,都是指夜游的地方。
张端义《贵耳集》说这首词和宋徽宗的风流故事有关。据说,周邦彦有一次隐匿在名妓李师师的床下,听到宋徽宗和她的情话以后,写了一首《少年游》。徽宗知道了大怒,借故把他押出都门,周邦彦临走时写了这首和李师师分别的作品。后来徽宗听李师师唱此词受了感动,又把周邦彦召回来做大晟乐正。这是一个荒唐的传说,不可信,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一文中曾经予以辨明。细玩词意,不像告别而是送别的语气。周济《宋四家词选》说是“客中送客”。这是作者借送别来表达自己“京华倦客”的抑郁心情。 宋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