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野外生存,第一次非完美蜕变]
第2节摸进水头村
到达基地,驻训三天,把人先折腾得够呛。尔后,以班为单位,个人背负20公斤的全套携行具,一日份干粮以及枪支弹药,每班一部步兵电台、一支信号枪、一部望远镜、一个老式指北针、一份地图、一套简易炊具,在一个暮色的黄昏,向南一头扎进了位于河北怀来县的茫茫大山!
途中,学校由教练团编组蓝军,沿途堵截抓捕,并在赵庄、军响、杨村设立补给站,进行饮用水和干粮补给,收容因伤无法跟队行动的学员。当然,没有人愿意被收容,当兵的,命可以丢,脸面不能丢。
当晚,班长许诺带队,副班长酱鸭殿后,虎子和老炳负责两翼警戒,一夜强行军70多公里,途中只小休了一次,累的跟死狗一样,特别是萌萌,简直累傻逼了,要不是虎子帮他扛枪,估计就掉队了。
佛晓时分,我们到达了水头村!
清晰记得,那是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小的只有几户人家,南面还有一道破败的古长城,所有的房子依山而建,低矮而破旧。叫水头村,但最缺的却是水,全村仅有的水源,便是村子中间的一口小池塘,散发着臭气,只能供牲畜饮用。全村的饮用水,需要到长城那边用骡子驮回来。
经讨论,决定由我和老炳进村打探情况,其余人留在村外警戒,防止村中有蓝军埋伏,被包了饺子,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我和老炳背靠背,摸到了一户冒着炊烟的老乡家,轻轻敲了敲门。不一会,门开了,一个小脚老太太出来,看到我们慌忙又把门关上了,隔着门缝惊恐地望着我们。我连忙解释,说我们是路过的解放军,只是想讨口热水喝。
可奇怪的是,任凭我怎么解释,老太太似乎就是不明白,表情那叫一个茫然,更不让我们进屋。
情急之下,老炳用手比划着,冒了一句相当无厘头的话:“我们是八路!”
这下,全妥了。老太太不仅热情地把我们让进了屋,而且给我们倒了水,还要张罗着给我们做饭。
能看到这部小说的孩子,都应该是生活在开放环境中的,身边充斥着网络、电视,至少也能看到报刊杂志,可能不会理解上诉的场景。其实,大家完全不必大惊小怪。在我们国家,人民政府成立后,很多为新政权诞生流过鲜血、做过贡献的老区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依然闭塞而落后,而闭塞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陶渊明所描述的那种情况:“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若干年后,我随队进入黔西南的大山中抗旱救灾,也遇到过类似情况,直到我们说自己是朱毛红军,当地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乡才明白我们到底是干什么的。
因此,有些时候,我们真的不应该抱怨,纵使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不公,想想那些老区人民,他们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多少,国家又欠了他们多少,而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抱怨?
在确认村中没有陌生人后,我们全体进入了村子,并在老太太家里作了短暂休整。
老太太颠着小脚去做饭,我们自然也不能闲着,虎子劈材火,许诺带老管、酱鸭帮着打扫院子,老炳和严实帮着给骡子铡草料,我帮着老太太烧火,萌萌太累了,趴在桌子上就睡着了,这孩子体能差了点,昨晚累够呛,我们也没好意思喊醒他。
做着饭,老太太问我:“你们带着枪,这是要去哪?”
“哦,野外生存。”我微笑着回答。
老太太摇摇头,表示不懂。
“就是训练,为打仗作准备。”我补充道。
“打仗,日本鬼子又要来啦?”
“没有,没有的事,但我们得训练,兵强马壮的,别的国家才不敢欺负我们不是?”我赶忙解释,生怕老太太误会,回头再弄出来个搬家逃难啥的,我可没法交代。
“那就好,日本鬼子杀人啊,太吓人了。”老太太咛喃着,好像想起了往事。
我挺好奇的,便问:“大娘,你见过鬼子?”
“见过,还见过打仗呢。”老太太看了我一眼,看我挺感兴趣的,便继续说:“八路军和日本鬼子打,就在离这不远的地方,后来国民党的军队也开过来帮着打,枪炮声响了一宿,村里人吓得不敢出门。第二天一早,我跟爹娘去看,到处都是死人,血糊糊的,没有一具完整的尸首,造孽哇!”
“死了多少人?”我问。
“那没数过,反正挺多的,层层叠叠不老少,日本鬼子要少些,八路军和国民党的多些,特别是八路军的那些尸首,衣服破破烂烂的,好多还穿着草鞋,可怜啊。”
我不再多问,因为已经能够想象出当时那个无比惨烈的战争场景,我们的那些先辈们,就在离这儿不远的地方,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进行了一场无畏的抗争,誓死方休!
不一会,饭就好了。三菜一汤,炒土豆丝、炒大白菜、炒腌菜,还有玉米面糊糊,吃的宇宙超级无敌霹雳香。临走,每人在碗底压了十块钱,并留下了两包压缩饼干,作为人民的武装,“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们从不敢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