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考研,一场意外的结局]
第9节总部的命令,晴天霹雳
接下来的日子,边搞毕业设计边准备复试,基本没太多的操心,优哉游哉的,生活倒还算惬意。
没多久,国家线就公布了,意料之中,毫无波澜。
体检、笔试、面试、政审,反正是本校的学生,也就是走走过场,出不了啥意外,一切都有条不紊。
复试那些天,燕子一直陪着我,眼里总是充满着不安与焦虑,让我很是感动。特别是面试前候场的时候,燕子更是着急得不行,一边不停地嘱咐我各种注意事项,一边喃喃自语:“要是我不在你身边,你这可怎么办呀?”
我倒是不紧张,还有心情调戏她:“没你在我身边,饭照吃、烟照抽、妞照泡!”
很奇怪,燕子居然没有生气,只是安静地看着我,一字一句地说:“课代表,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你,请答应我,你一定要好好的,别让我担心。”说着,竟然留下了眼泪,也不管边上有没有人,也不顾什么师道尊严。
我赶忙给她擦去眼角的泪水,趴在她耳朵上小声承诺着:“傻丫头,我们永远都不会分开!”
当时,确实很傻,总以为她爱我,我爱她,况且双方父母也不反对,那我们今后的日子肯定就是光明的。却似乎忘记了,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突发事件,太多的悲欢离合,而永远,可能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而已。
复试完,是极其少有的空闲时光,研究生录取肯定没问题,毕业考核答辩的日子还远,而队长、教导员似乎也想不出更多的花样来折腾我们了。
闲的蛋疼的时候,老炳就喜欢拉着我找个僻静的角落抽烟,边抽烟边跟我念叨,说是陆大四年,阅兵没参加,骨干没当上,入党也算晚的,实在是没啥可自豪的东西,这要是毕业前能在胸前挂上枚军功章,哪怕是个三等功,那也算是给家里有个交待了。
三番五次的念叨,搞得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却也慢慢理解了老炳这个可怜的孩子。看来,这将门虎子的,也确实不好当。
关于这点,我的看法可能异于常人,呵呵。
你想啊,老爹混得差的,儿子随便搞搞,就能很牛逼地宣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要是更进一步,凭自己的力量打出个封妻荫子来,那名声就更好了,家谱上可以重重写上一笔。
但如果老爹混得好的,特别是那些新闻联播有影、富豪榜上有名、丹书铁劵有份的,那当儿子的压力自然就大了,一生下来就背着个纨绔子弟的恶名,混得好那是老爹拉扯的结果,算不上本事,混得不好那更惨,老爹这么拉扯都混不出来,不是日脓包是啥?
当然,也确实存在个别极其彪悍的人物,挣脱了老爹的阴影,最后凭借自己的表现被公众所承认,但这毕竟是少数,凤毛翎角而已。
从这个方面分析,那些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们,其实也挺可怜的。反正也得不到承认,而且又不愁吃穿,那不醉生梦死、无事生非一下,还能干吗?
所以我认为,只要不危害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那就让他们作死去吧,不然还能怎样,对吧?
就在一切看着都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平地突然起了一声惊雷,而且绝对是宇宙超级无敌霹雳大惊雷!
那天晚上,我送燕子去宿舍回来,刚走到队门口,就听到队长在走廊里扯着嗓子骂娘。然后,值班员就吹哨集合了。
一分钟后,全队集合完毕,队长却不在。教导员传达了总部的通知,说是鉴于作战部队装甲兵科班出身军官缺乏,所有“合训一期”学员的考研成绩作废,除极特殊情况外,所有人毕业后必须转入指挥院校学习,然后分配到作战部队去参加工作。
顿时,底下一片骂娘声!不让保研,我们忍了;只让考本校,我们也忍了,现在考上了却又不让上,你让我们怎么忍?
尽管军校学员具有很强的服从意识,尽管陆大四年见识了很多无厘头的事,但这次,我们确实是憋不住了,也不想憋了。
“妈的,拿我们当猴子耍呢?”
“你妈逼的,消遣老子是吧?”
“让总部给个说法!”
“操,老子不干了,有本事就毙了老子。”
…………
队伍里,各种叽叽喳喳,乱成了一锅粥!
教导员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大家,等队伍渐渐安静下来,教导员却拉下脸,用极为少有的严厉口气说:“意见可以保留,但命令必须执行。从现在开始,再听到谁发牢骚,是党员撸党员,是骨干撸骨干。解散后许诺到我屋里来一下,解散!”
你猜对了,关于许诺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报告,总部批准了,虽然批示上明确规定许诺必须到指挥院校修完第二专业,才能回陆大读研,但无论如何,他被录取了。
望着烫金的薄薄一纸《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不管是虎子,还是我,都羡慕不已,却又感慨万千,这也许就叫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当时,相信陆大“合训一期”考上研的78名学员,没人会理解总部的这一决定,而且大部分人都一直耿耿于怀。但参加工作后,我们却都释然了,确实,总部作出这一决定,也是迫不得已。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些年,东南方向形势十分吃紧,几乎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沿海一线作战部队全面进入战备状态,第一波次主攻师团开始大批量储备血浆,据说连装尸袋都准备好了,随时准备进入战斗状态。而完成作战准备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不是武器装备、后勤物资储备,而是干部储备,特别是连排级军官的储备。
关于这个问题,有人可能不理解,我在这里解释一下。
一旦开战,连排级军官的阵亡率是非常高的,而且由于军官,特别是合格的作战部队基层指挥员,成长的周期十分漫长,不是随便拉个人就能干的,所以很难补充。但战士的补充相对就要容易很多,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么一个兵员相当充足的国家来说,接受过准军事性质训练的老百姓好几千万,一抓一大把。
因此,比如一支连队,打散了,甚至打残了,但只要还有几个军官在,再加上几个老兵,新兵一补充到位,集训一阵子就又是一支嗷嗷叫的连队。而如果军官全阵亡了,那这支连队九彻底散掉了。
据陆大的老军医讲,79年越战的时候,战场救护有两个原则,一个,先抢重伤员,再抢轻伤员;再一个,先抢四个兜的,再抢两个兜的。四个兜的是军官,两个兜的是战士,这倒不是说军官的命就精贵些,只是为了战斗力的延续,为了能把仗打赢。
话说到这里,某些愤青同志可能要喷我口水了,说什么猛将拔于行伍啦,战争中学习战争啦,我只能告诉你,你大概是影视剧看多了。
我承认,固然是有某些天生的军事奇才,没上过一天军事院校,拿着本盗版的《孙子兵法》也能打仗,照样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战将,但这样的人又有几个?
而且大家别忘了,就算是当初的红军,真正能打的,也是那帮军事院校科班出身的,刘伯承来自伏龙芝,朱德、叶剑英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徐向前、林彪、陈赓出生黄埔,就连经常以“大老粗”自称的彭德怀,那也是在湖南陆军讲武堂喝过几年墨水的。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要办西点,苏联要办伏龙芝,英国要办桑赫斯特,法国要办圣西尔,国民党要办黄埔军校的真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