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上帝的咆哮,我爱上了坦克]
第2节坦克驾驶,上帝的咆哮
无论如何,下午在坦克驾驶训练场,我终于如愿坐进了驾驶舱。望着陌生的仪表盘,你别说,还真有点紧张,手心都冒汗呢!
回忆着理论课所学,在助教的指挥下,我打开柴油分配开关,排除空气,检查变速杆是否在空档位置,然后,接通电路总开关,按下电动机油泵按钮,使油压达到0.2MPa,稍后,按下警报器按钮,确保坦克周围人员撤离,完成启动准备。
当然,这些步骤很多是可以省略的,但是11年来,我从来都是按部就班,毕竟,因为准备不足,而导致烧发动机、烧离合器、烧变速箱,甚至撞到房屋、压死人的事故,在中国乃至世界装甲兵史上,屡见不鲜!
尔后,踩油门,并按下启动按钮,将手加油杆固定在最低转速位置。瞬间,坦克发出了低沉的嘶吼,大地在颤抖,仿佛上帝在咆哮,特别明显地能感觉到脸上的肉在抖动!
定定神,我用力踏下主离合器踏板,挂上一档,然后轻踩油门,同时松开主离合器踏板。
动作熟练漂亮,几乎一气呵成,但是,坦克熄火了!
再试几次,还是不行,心里越来越慌,老憋熄火是会烧变速箱、发动机的,这是车辆事故,是要背处分的。戴着坦克工作帽,脑袋里努力回忆自己刚才的动作,助教喊什么也听不清楚,一阵手忙脚乱,加上驾驶舱本身就狭小闷热,额头上的汗马上就下来了。
现在想想其实挺傻,错误犯得特低级,离合器松的太猛了!
终于,坦克在我手上动起来了,助教拿着教鞭站在炮塔上指挥着,用教鞭戳我左肩,就是拉左操纵杆,左转向;戳我右肩,就是拉右操纵杆,右转向;戳我后背,就是加油门;拍我脑袋,就是停车。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这种教学方式不文明,但我很知足,因为据说师兄们学坦克驾驶的时候,助教用的是钢筋,后背都戳烂了……
冷静下来,其实操纵这个铁疙瘩也不难!
那天下午,老炳、酱鸭、萌萌,我们四个轮番上阵,各种换挡练习,什么“一换二”、“一换三”、“二换一”等等,各种换法都有讲究,既要注意地形,又要盯着转速表,手脚还得配合,稍不注意就一片手忙脚乱。
当然,憋熄火的状况也总是经常发生,在所难免的,以致于那段时间,坐什么车都习惯听发动机的声音,老担心突然熄火,呵呵,这算不算也是一种职业病?说实话,真佩服陆大的这些破坦克,几十年下来,一批又一批的学员这么可劲折腾,居然还能使唤,确实太不容易了,看来这保养真是有必要。
等我们开出点滋味的时候,天色也不早了,训练果断结束。老炳很不要脸地央求助教再开一会,助教也没答应,只是指了指油箱,说是快没多少油了。
妈的,这铁疙瘩真心太耗油了,要不是公家的,真开不起。
伴着夕阳的余辉,我们带队从训练场下来,全身土黄色,连眼睫毛上都是灰土,牙齿显得特别白!
你想啊,主战坦克战斗全重起码40多吨,就算平时不装炮弹,也轻巧不到哪里去,坦克训练场就那么大,众多坦克来来回回碾压,那地上的土还不得成粉末?再加上训练场空旷无比,风一吹,那得是什么场面,你们自己想去吧,可不就这造型啦?
因此,老坦克驾驶员都有三件宝,墨镜、口罩、猪血,墨镜和口罩的用处大家都清楚,这猪血嘛,每个星期起码得吃一回,润润肺,要不然容易得病,当真是辛苦,要不说坦克兵的伙食费是陆军里面最高的呢,这可不是白吃的。
顺便提一句,陆大驾驶训练场的旁边,某个大型国营企业不知死活地建了个家属区,然而没多久,问题就出来了。据说不管上午晒出来的衣服、被单是啥颜色,晚上收回去统一是土黄色的。后来,他们就很不爽了,和陆大交涉无果后,又向法院起诉,要求我们训练场搬离。法院倒是痛快,觉得这烂事就没法管,干脆不予受理。就这么僵持了好些年,等我们毕业后,据说企业出了好大一笔钱,给陆大的驾驶训练场的坦克跑道、障碍物全修成水泥的了。呵呵,这也不能说陆大欺负人家,毕竟他们的家属区是后建的。
回到宿舍,洗了半天才现出人形来,却又发现饿了,饿得前胸贴后背!要说,这老式坦克,纯机械的,没有液压助力,也没有减震系统,开起来还真是个力气活,特别是挂档,有时候打齿特别厉害,得双手抱着拽,江湖传闻老装甲兵们,都在驾驶舱放把锤子,不行就用锤子砸进去,呵呵,也不知道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