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艳丽,是晴天。
平台前辛廿七正细细琢磨青莲剑。
女子坐在一旁,眼中充满柔情。
山间枫叶红了,秋菊却灿烂如黄金。
辛廿七缓缓递出一剑,又撤招,苦思一阵,再缓缓递出。剑势枯寂,仿佛谁都可以打断,缓慢单调。
良久。
辛廿七撤剑。向女子走去。
“一一,你来了。”
“嗯。”
静静坐在一旁。
山间秋菊混着枫木香,若有若无飘来。
“一一,我们去走走吧,今日师兄师姐下山采办去了。”
“好。”
山间二人静静走着。
…
过了两日,小连与荷叶回来了,向李墨白老人诉说着一件奇事。
江城西南60里,有一灵芝湖。
灵芝镇,灵芝湖。时值农历九月,天气已近深秋,湖边村落一名唤唐信男子在屋内刚躺下,就听见外面有呼救声。出门一看,只见两人正拼命拽着一个男子。其中一人道,这男子自说自话地就要往湖里走,我们俩差点没拖住他。再看那男子,一只脚已经踩进水里了。三人一起制住男子,那个要自杀的男子醒来后,对唐信三人极为不满,道:刚才有两位高人邀我坐船去灵芝山听道法盛会,本来我已经上船了,却被你们拖住,错过了一场盛会,气死我了。他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取出新衣和鞋袜换上,还要入水。三人合力将他制住。
却不曾想,数日后那男子浮尸灵芝湖畔。
好事者称,那男子上了“舟幽灵”被夺取性命。
几日间传的沸沸扬扬,更有胆大者日夜守在湖边渴望见到“舟幽灵。”
李墨白听罢,半晌不语。
良久。
李墨白道:“去将你辛师弟及小师妹唤来。”
小连道:“是。”
不一会,张一一与辛廿七在小连带领下来到屋内。
小连再将山下传闻复述一遍。
辛廿七听罢心中暗暗惊奇。
李墨白缓缓道:“我们修仙之人,该当持剑除魔卫道,这舟幽灵一事大有蹊跷,又发生在剑宫附近,我有意让你们四人下山探查一番。”说罢看着辛廿七。
辛廿七道:“师伯,我愿意。”
张一一道:“前辈,我也愿意。”
李墨白含笑道:“那明日你们四人便下山去,记住万事一定小心。”
一番交代后,四人退去。
李墨白心中却隐隐不安。
…
翌日。
天刚蒙蒙亮,小连便在灶间忙活。锅内咕噜翻腾。香气四溢。
“好香啊,师兄。”
辛廿七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你起来了,师弟。”
“嗯。”
辛廿七走进灶间,贪婪的嗅着。
小连见他模样,笑道:“你去洗漱一番吧,一会便能吃饭了。”
“好。”
…
桌上放着数道精致小菜,手中菜粥香气扑鼻。
饭毕。
“不成了,我是吃不下了,小连师兄手艺真好。”辛廿七懒洋洋摸着肚子道。
李墨白道:“就做菜这一点,小连确实不错。”
缓缓续道:“尤其是比青天师弟强太多。”
辛廿七道:“师伯,你能跟我们讲讲么?”
见四人好奇。老人神秘道:“他啊,仙法及剑法天赋惊人,厨艺却同样差得惊世骇俗。”
“惊世骇俗?”辛廿七疑惑不解。
老人续道:“当初我们师兄弟二人在剑宫学艺时,他每日总爱折腾一些稀奇古怪的菜式,让我与老师吃苦不已。”
“稀奇古怪的菜式?”小连问道。
“他最拿手的菜式一道唤作皮蛋炖豆腐,一道唤作爆炒萝卜皮。”老人笑道。
只听菜名,辛廿七便觉得难以想象那滋味…
老人又说过一阵。引得众人新奇不已。
…
收拾完毕。
四人向老人辞行。
山路上。
辛廿七与小连当先走着。后方跟着张一一与荷叶。
荷叶笑道:“一一师妹,你青莲剑使将的如何了。”
张一一道:“师姐,我没他努力,却是没有领悟到许多。”
荷叶道:“你啊,一门心思扑在他身上。”
张一一面露娇羞。
荷叶道:“如果有什么难处,记得告诉我。”
张一一道:“谢谢师姐。”
二人说笑着。
…
傍晚。
四人来到山脚,待寻好住处。小连神秘道:“师弟,我带你去尝尝江城特产。”
辛廿七道:“好啊。”
张一一笑道:“你啊,一听到好吃的便迫不及待。”
荷叶道:“小连师兄也是,尽琢磨厨艺去了。”
小连不好意思讪讪一笑。
荷叶道:“走吧。”
…
四人来到一家饭店。正值饭点,店内热闹非常。
小连熟络点了几道菜品。
不一会,桌上放着四道热气腾腾的菜。
当中那道,上头红艳艳一片,是一道红烧菜。
小连介绍道,这便是江城特产。
入口软糯,肥而不腻,麻辣鲜烫,汁水狂暴掠过味蕾,滋味无穷。让人胃口大作。当真不错。辛廿七心中想道。
饭后。
小连与荷叶二人提议让辛廿七与张一一在城内走走。二人先回客店。
街头。
夜市热闹起来。
一位老妇人在巷口卖着糖炒板栗。
妇人道:“糖炒板栗,又香又甜的糖炒板栗。”
辛廿七牵着张一一走了过去,道:“婆婆,我要两斤。”
妇人笑道:“好。”
接过糖炒板栗,道:“一一,你吃。”
张一一取过一颗,糖炒板栗还是那么香甜。
月高悬半空。
透着浪漫。
… 天陵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