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阳明预感公司股东之间矛盾没法调和,准备隐退,把公司交给闻婷来打理。闻海没有闻婷的独立判断,强有力的决策手段。等到女儿回来的时候,他打算跟她谈一谈。
汽配行业是一个传统技术密集型产业,紧跟消费趋势。闻阳明在这个行业沉浸三十多年了,他知道昔日的风光不会再现。借助互联网思维走上新的发展轨道或许有一线生机,闻婷在这个新行业,换种思维经营不失为一种创新。
闻婷听到爸爸说的要她接班,她无可奈何地说:“闻海更适合接班,我这边一堆问题还没解决呢!我准备把技术研发部和销售部大换血,他们太不给力!砸进去这么多钱,我没看到他们干一点啥成绩!”
“刚有起色,你就换人,员工怎么想啊?你是否有能力驾驭这个局面?”闻阳明有点担心这个事情。
“爸爸!你知道我不是做企业的料,你还让我过来接班做董事长?这个位置真不适合我,我喜欢经营小而美的科技公司,而不是阳明山水集团这种多元化经营的公司。”闻婷知道阳明山水集团是以汽配厂为主业,以新型热门行业为辅助的多元化集团。旗下40多家公司,随便拿一个公司出来,闻婷都无法胜任。光一个汽配厂就有2000来人,20家公司均有运营产业。从汽配,装配,物流,建筑,房地产,园林,新能源,互联网金融,医疗美容,机械租赁,种植,养殖,屠宰,商超等大家看得到的 产业,阳明山水集团都有。
“你不来帮爸爸,眼睁睁看着集团垮掉吗?闻海只有做一个小公司总经理的能力,他没得你这种优势。”当初他送孩子出国留学,希望她读企业管理的学位,女儿没有让他如愿。阳明山水是股份制投资集团,牵涉的股东众多。哪怕是不起眼的小股东,都能让公司掀起狂风巨浪。为了后人有出息,他多次拿公司的钱出来帮助孩子。闻婷投资新奇科技,先后从他那边借了5000多万元,这不是小数目。都是挂在闻婷的往来款上,最终要给股东一个解释。
“我能力有限,见到的世面少,面对那些股东我不知道怎么说话。”闻婷不愿意接班。
“白养你这么多年!”闻阳明生气极了,很多人盯着这个位置多少年,你倒好给我说喜欢经营小公司。小公司那么好,当初创业干嘛找我拿钱?就没看到回报,一直在花钱。
闻婷沉默,富二代都会面对接班的问题,她有个弟弟,弟弟接班完全没得问题。弟妹证券公司出身的,将来可以帮他管理公司。她这个时候接班了,后面还得让出位置。就算做得再好,也没她什么功劳在里面。
为这事,她还跟父亲产生间隙,她不想回去了。安静的住在青年公寓里,她终于证实了弟弟结婚,她无家可归的结局。当时抢到花球,却没有哪个伴郎敢站出来牵她走。男人都是不靠谱的,欠了人情还没得还的意思。
卓牧贤经常遇到闻婷,他是上海人,受公司指派负责仙桥数据港青年公寓的运营管理。个个不高,有点偏胖。对于闻婷这种美女,心生羡慕。还托罗威牵线搭桥,罗威笑道:“咱们闻总太强势,又是青崇本地的,你跟她在一起不合适。你应该找个温柔的外地女孩子。”
卓牧贤思考良久,之前接触过几个青崇女孩,他们个性独立,爱穿爱吃火锅,而他生活清淡,吃不习惯火锅,每次出去吃回来就拉肚子。交往三个月,都会因一些小矛盾不欢而散。闻婷这种强势的女人,他确实不够资本去追。转而求其次,希望罗威给他物色对象。
“看缘分吧!我给你介绍外地的女孩子,我认识的航空行业的女孩挺多的,遇到了我跟你介绍。”罗威答应了这件事。
“太感谢罗总了!”
“不客气,闻总不好办。这种高学历人才不差钱,一般的男人配不上她。”
“都是我们国内男人太自卑,没看到国外小哥来内地,多少优秀女子被糟蹋啊!大城市太普遍了,我们还没有摆脱唯洋大人是瞻的意识。”
“跪久了,站不起来!有些知识分子拿着公家的钱,到处说公家不好。钻空子比谁都快,你真要他出国,未必有人收留。”
“可不是,留学混不走的才会回来,各种人才计划抢破头,出成果的有多少啊?”
“这些需要时间来说话,国内创业就业环境比过去好多了。没看到青年人都不去工厂上班了,稍微有点头脑的都来创业了,还有些去互联网行业,快递外卖都是朝阳产业啊!”
卓牧贤说手下二十多人的团队就没几个青年人,觉得干他们这个丢人,来的人以四十岁以上的为主。“我还巴不得来些青年人管理哟!”
“慢慢来!今后仙桥数据港都会是青年人了!等旁边几栋大楼入驻了大企业就好了!”罗威说道,根据园区规划,仙桥数据港三期会修建小学,幼儿园,长租公寓,最终成为园区和生活融合的智慧园区。
杨昊东他们也在等待长租公寓,公司这些青年人住在青年公寓不能自己做饭,生活成本挺高的。家住本地的,每天坐通勤车,公交车,开车上班的都会面临迟到的风险。随着青崇市的城区面积拓展,道路交通堵车成常态。遇上悦莱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活动,道路限行,开车上班的就很恼火。嘉悦大桥经常堵车,进城的车辆太多了,周边高速公路入城方向修路,让这座大桥承载了重担,每天都会堵车。
闻婷比较聪明,就住在青年公寓,跟公司其他员工住在这里面。杨昊东团队外地人不多,少数住公寓,大部分是两点一线每天奔波着。
闻婷跟罗威说了自己跟家人有分歧:“我爸爸让我回去接班,我不想去。”
“别人想这个机会还没得,你放弃可惜。”
“我还有个弟弟啊!他结婚了,我弟妹也很能干。我迟早要嫁人的,不想趟这个浑水。中间的关系太复杂了,我喜欢小而美的公司。”闻婷说道。
“到大公司锻炼一下还是可以,新奇科技迟早要做大做强的。”
“罗总,你这么对公司有信心呀!”闻婷感觉罗威是在安慰她。她知道公司的发展状况,能维持走很不错了,还想做大做强,见鬼去吧!不是每个公司都要做成上市公司,其他国家很多企业数百年基业,他们都没上市,而是做隐形冠军,活得照样很滋润。她很清楚地记得欧洲一些科技公司就是计划经济,从不拓展产能,开设新厂,就专注做一项产品,先款后货,还经常断货。有人好奇地问为啥不扩张,他们说我拓展这么快,需投入多少成本啊?我们生产产品有自己的边际效应,扩大产能之后说不定利润还没有之前的高。
闻婷就没想过在人员规模上做文章,增加人手,管理成本相应的会增加。十几人能干好的事情,为啥要一百人去做啊?请他们来勾心斗角,给公司制造麻烦吗?新奇科技公司三年时间从15个人增加到45人,销售人员只有6个人,研发部32人,后勤7人。研发部其实要不了那么多人,她有B计划,防止何高峰随时摔盘子走人。储备专业人才,也是为公司今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省电猫科技搬进来12人现在是72人,后勤6人,研发24人,销售部42人,他们增加最快的是销售人员,派驻到全国各地。全国主要工业城市,都是省电猫科技公司的战场。他们不用跟传统企业拼,他们需要开发空白市场。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智能方案。
杨昊东在公司推行合伙人制度,还不断风投资金。吸纳投资人是商业世界的幕后英雄。选择机会、投入大量资本去助力那些最初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加速其实现商业梦想的可能性——而所有行动背后的决策本质是他们的认知。对于一家公司从0到100的艰难成长,他们一一见证,却并非直接亲历,但这已足以让他们有千帆看尽的自觉,并有着向创业者输出认知与方法论的高昂意愿。很多时候,对创业者来说,投资人更像柏拉图学园里的导师,商业世界的残酷战争似乎与他们相隔甚远。
尧治国过早地退出了省电猫科技公司的产业投资,而是盯着那些芯片设计公司,希望在那边投资。回归到“投资”本身的这门生意上,投资人们不仅无法置身事外,且相比于其他创业者——他们决策频次极高、单笔金额大、且几乎没有修正的可能——投资人在面对周期时的“九死一生”或许更加酷烈。
何高峰拿到尧治国的投资,公司悄悄地在另一个园区运作。他随时准备带着自己的队伍离开。涌玔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园之后,他们就在那边成立了公司。前期是两个小弟先辞职回去了,老婆带着两个小弟开张了,而尧治国配置的财务也顺利招到,闻婷没有满足他加薪的要求,何高峰看准时机,选择跟闻婷摊牌。 芯创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