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着建立秘密的地下工业基础时,孟翔也没忘了军队所在地区的农业发展。实际上,此时河南省的农业现状是很严峻的。河南省位于日占区和国统区之间,是中日军队展开反复拉锯作战的主要正面战场,双方几十万大军云集在河南境内。此时河南的领地归属是这样的:豫北和豫东北是第一战区的辖区,黄河以北地区大半已经被日军占领,是第一战区和日军展开激战的主要地区,再加上晋南地区也是二战区和日军反复争夺的地区,因此毗邻晋南的豫北地区是河南境内战火最严重的地区;豫东地区以及豫南的信阳都是中央军汤恩伯部队的地盘,豫西的洛阳(包括三门峡地区)、平顶山地区和南阳则是第33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的驻扎地。整个河南四分五裂,既有日军也有中国军队,并且中国军队里的不同派系也互相割据。粗粗估计,中日双方在河南境内的军队总数超过八十万,光是中国军队就有七个集团军(孟翔的第33集团军、于学忠的第3集团军、汤恩伯的第31集团军以及第一战区的四个集团军),并且这些军队私下里还在悄悄地不断扩军。这近百万大军驻扎在河南,使得原本是粮食大省的河南几乎不堪重负。几十万中国军队的粮食补充全靠河南一省承担,而在河南境内的日军也执行“以战养战”的掠夺政策,双方军队在获得足够养军的粮食后还继续搜刮,日军是搜刮到占领区后方充实粮仓,中国军队一部分是同样的目的,大部分则是军队的高级将领擅自增加征集粮食的数量,然后将“多余”的粮食贩卖到国统区甚至日占区内以谋取暴利、中饱私囊。造成这样局势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军队内贪污成风,一方面是中日军队都认为己方难以将对方驱逐出河南,因此在中日双方眼里,河南是争夺区、拉锯区,是随时会丢掉的“废地”,所以还不如在自己被赶走之前狠狠地搜刮个够。双方这种思想自然苦了河南的老百姓。
河南省除了供养驻扎在省内的中日军队外,还要供养条件艰苦的国统区大后方。国府中央每年都给河南省制定“纳粮指标”,要求河南省每年或每月给中央大后方提供多少多少粮食。如此一来,更是沉重地增加了河南的负担。从1937年抗战爆发到此时,河南的兵粮贡献程度都是全国各省第一,但沉重的兵役和赋税也已经让河南的民力和物力财力都濒临枯竭。即便是风调雨顺的好年头,河南的普通百姓在交完粮税后,所剩的粮食也只能勉强糊口,根本谈不上有多少粮食储备,即便有一点可怜的储粮,也会被破门而入的士兵给抢光。抢粮的不但有日本兵,也有中国军队的士兵。这使得河南省三千万百姓大多都生活在饥寒交迫中。
手里既然有了地盘,那肯定不能进行横征暴敛的搜刮,那种竭泽而渔的愚蠢行为自然是孟翔干不出来的,因此孟翔决定好好地经营他手里的这豫西地盘。由于第3集团军的于学忠和孙桐萱都与孟翔一个鼻孔出气,因此孟翔手里的地盘按照后世行政划分而言,共有洛阳、南阳、平顶山、三门峡这豫西四市,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900万,确实是块不小的地盘了。
由于日军此时正忙着对后方占领区进行大扫荡,因此半年之内是不可能再对河南发动进攻的,充足的时间再加上背后有李上将这尊大神在庇护着,并且李上将还鼓励和支持孟翔在豫西发展势力,这都使得孟翔如鱼得水。在1940年的下半年,孟翔基本没参加什么战役,只是埋头一门心思地在豫西经营发展。
干劲十足的孟翔前往南阳找到了于学忠和孙桐萱,向他们提出“大力经营和发展豫西,将豫西变成第33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的根基”的构思,这个想法得到于孙二人的全力支持。于学忠和孙桐萱可谓难兄难弟,一个是东北军的二号领袖,一个是鲁军的二号领袖,但他们的东北地盘和山东地盘都已经不复存在,身为地方军的他们,眼看自己不断遭到中央的削弱,因此在骨子里愈发渴望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地盘。孟翔的这个构思得到于学忠和孙桐萱一拍即合般的赞同,两人都慷慨地把南阳地区的发展事务交给孟翔。他们对孟翔的能力是很信任的,并且孟翔前几天还送给他们一笔雪中送炭般的经费,这更使得于学忠和孙桐萱都把孟翔视同己出。
没办法,中央对我们进行封锁,既不给我们钱,又不给我们粮,更不给我们武器装备,试图让我们自生自灭,那我们只能学习延安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孟翔想得很达观。
工业是支柱,农业是基石。没有粮食吃,一切都是扯淡。特别是在这战争时期,没有什么比粮食更是紧俏物资了。另外,在豫西地区发展工业实在是过于明目张胆,很容易带来麻烦,况且此时条件有限,孟翔也没幻想着把豫西短期内建成工业基地,有个兵工厂就够了,但农业方面则刻不容缓。孟翔认真地研究了豫西的农业框架,觉得发展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河南省是全国名列前茅的粮食大省,土地肥沃、水汽充沛。想要把豫西这一亩三分地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孟翔认为,一来要进行土地改革,调整农业经济框架;二来要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三来要兴修水利,大规模开垦荒地,增加良田面积。在这方面,孟翔觉得全国有两个地方值得学习,一个是延安,毕竟历史上的中共就是靠着土改而赢得天下民心的;二来是安徽。安徽省此时在桂系的控制下,桂系为了发展和经营安徽,也是煞费苦心。此时的安徽省主席李品仙的能力差强人意,但前任主席、去年离世的廖磊则颇有手段,他把安徽苦心经营得蒸蒸日上,财政粮饷收入都比往年大大增加,使得安徽省成为第五战区的根据地,成为桂系仅次于广西的第二大财力物力的来源。孟翔觉得自己既要学习延安,又要学习安徽,取长补短,将豫西迅速发展起来。
打定主意后的孟翔立刻以豫西土皇帝的身份,邀请豫西的二十多个县长集体来到他的驻军地开会。众县长到场后,无不被周围杀气腾腾的士兵们吓得噤若寒蝉。当着战战栗栗的众县长们的面,孟翔石破天惊地宣布:要在豫西境内举办“土改”运动。
“啥是土改运动?”县长们无不大眼瞪小眼。
“诸位,土改就是土地改革,此举的目的是促进豫西的农业发展,增加豫西地区的粮食产量。”孟翔高声大气地道,“此举利国利民,希望能得到诸位县长身体力行的支持和配合。”
慑于外面士兵们寒光闪闪的刺刀,这些县长们哪里敢对孟翔这个豫西最大的地头蛇说半个不字,只能纷纷点头。
孟翔制定的土改政策当然是抄袭中共的,但要温和许多。首先就是宣布土地是私人的,但豫西地区不允许私人拥有的土地超过三百亩,多余的一律由政府掏钱买回去,然后有偿地分发给没有土地或土地很少的农民。这个举动能保护富农和小地主,减少了施行土改的阻力,也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整体的总政策以及总路线是:团结贫农和雇农,拉拢中农和富农,解放农村生产力,解放广大农民,让无田或少田的农民、佃户、包身工能够获得自己的土地,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承包制度,政府手里的土地和生产资料按照劳动力比例分配给向政府注册的农民。对于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土豪,孟翔也不是一棍子打死,以三百亩土地为最大限度,拥有土地面积超出这个数字的,由政府出钱买走,并不是直接无条件充公,同时鼓励和支持这些地主土豪将资金转而发展工商业,政府将给予其一定的优惠待遇。这样一来,农民耕种土地的收成直接按照国法向政府交纳赋税,自然免去了以前向地主阶级交纳的沉重而苛刻的地租。没有了地主阶级这伙寄生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豫西的农业也必然会得到迅速发展,这在让农民生活得到实惠和改善的时候也大大充盈了政府的财政。为了让土改政策深入人心以及让土改运动得到彻底贯彻,孟翔派各县政府组织了一队队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大力宣传,以发动农民群众。总体来说,就是限制私人囤积土地,让基层的农民得到土地,同时鼓励和支持原先的地主土豪富农士绅去投资工商业,促使农业、工商业齐头并进地发展。
这样的政策是非常有利于农民的。没有土地或土地很少的农民可以有偿地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而受雇于地主去种植地主土地的佃户随时可以撂挑子不干,去政府那里领取土地。这样一来,迫使地主们不得不提高佃户们的待遇,防止他们跳槽,减轻了地主对佃户的盘剥,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农民们的积极性。
光是重新分配土地还是不够的,孟翔命令第33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各部组织官兵和逃难到豫西的难民,进行大规模的开荒屯垦运动,将大批荒地开发成良田,增加豫西耕地面积,然后把新开垦出的土地按劳分配给参加劳作的难民和官兵的家属,从而慢慢地增加豫西的农业人口和粮食产量。另一方面,孟翔让各县长们进行全面财政整顿,发动民众缴纳原有赋税,清除苛捐杂税,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提倡节约,实行税收统支,确定各县的预算支出,建立会计制度,严禁各县自收自支。
干这么庞大的工程,孟翔自然能力不足,他让舒国生通过各种渠道,从重庆聘请中国此时最著名的水利专家郑肇经先生来担任豫西的农业改革总指挥。郑肇经人称“中国水利之父”,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另一位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李仪祉曾致力于陕西的水利建设,给陕西增加了数万亩良田。只可惜他已经去世两年了。不过,郑肇经的能力也不逊于李仪祉。此次郑肇经被孟翔邀请到豫西,必然也能大展手脚,在豫西兴修水利、灌溉良田,造福于民。孟翔的打算是:秋收时节,豫西地区在确保百姓吃饱饭的情况下所收上来的粮食,一部分交给国库中央,一部分用作军粮,剩下的都秘密地储存到自己的粮库了,确保手上有粮食储备。
除了搞农业生产外,孟翔可没忘“私自扩军”这么重要的事情。按照他的命令,豫西二十五个县,每个县都成立一个人数不低于一千的县保安团,由县里的青壮年组成,由孟翔负责分发一些简单的武器给这些民团部队,再派几百名正规军的军人到这些县保安团内担任团长和教官,负责训练这些民兵。从表面上看,这些保安团是维护当地的民兵,但实际上都是孟翔部队的私人预备队。
虽然孟翔知道自己的地盘规模很小,又没什么基础条件,想要百废俱兴实在是不可能,但部分重要部门还是要搞好的。在他的一手安排下,豫西联合医院和豫西联合学院这两个机构也先后建立,并分别在洛阳、南阳、平顶山、三门峡设立分院,孟翔特地请来河南籍著名学者徐玉诺先生担任豫西联合学院的院子。虽然区区几家学院医院对豫西大地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但好歹也是有胜过无。
豫西的地盘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但足够让孟翔忙得四脚朝天、眼冒金星了。在这场如火如荼的地方建设里,孟翔派舒国生组织一些人手,到各个县内进行民意调查,最后把那些尸位素餐、声名狼藉的饭桶官员统统撤职查办,换成有魄力和敢于负责的人,同时大力整顿社会风气,严禁吸食大烟和聚众赌博(这其实挺讽刺的,孟翔这个豫西头号毒枭却在自己的地盘里不遗余力地禁毒),在各县设立平价供应处,遏制通货膨胀,粮食和生活物资优先供应给教师、学生、知识分子、儿童,然后再供应给军人、工人、政府官员;同时鼓励商品流通,保障工商业者的生产。为此,孟翔几乎是呕心沥血、宵衣旰食,同时派舒国生的情报处组织人手,在各地设立监察组聆听民意。为了整治社会,孟翔在这段时间里杀了不少人。汝阳县的县长贪污了八十大洋的公款,被孟翔下令当众枪决,并要求豫西其他县长全部亲自赶过来观看处决现场;179师有个营长在宜阳县招兵时虚报人数吃空饷,也被孟翔下令当众枪毙;嵩县有个年轻人在道路边开了一家榨油厂,经常被附近202师的士兵当成临时宿舍给占据厂房,孟翔获悉后,命人在工厂的旁边竖立一块木牌“工厂重地,严禁驻兵;若有违背,一律枪毙”,同时责令202师副师长唐飞虎亲自去给那个年轻人道歉;洛阳一个中学校长用发霉的馒头供应给学生做午饭,孟翔直接将其撤职查办并关入大牢;栾川县有几户人家被附近伏牛山的土匪杀害,孟翔立刻命令驻守在附近的88师师长龙慕韩在限期内扫荡附近所有的土匪山贼。...这一连串雷厉风行的整治和数以百计的人头,让豫西地区的政府官吏不敢玩忽职守,社会风气也比以前好了不少。
孟翔在为了经营自己的地盘而焦头烂额时,也没忘了此时的战争。国内方面,中共一百多个团在华北跟日伪军打得难解难分;国外方面,苏联于八月初将波罗的海三国强行吞并,这使得苏联在西方社会里再度遭到广泛批评;九月底的时候,日军一支部队进入了越南北部。这个消息引起了孟翔极大的关注,毕竟日本人此时的任何动作都是跟中国此时的战争息息相关的。此时的法国已经被德国占领,成立的维希法国是德国控制下的傀儡政权。印度支那三国是法国的殖民地,而维希法国是完全听命于德国的,并且德国和日本是盟友,因此维希法国迫于德国的压力,默许了日本派兵进入越南北部的行为。很显然,日本派兵进入越南是为了进一步地封锁中国。此时,随着法国的战败,中国彻底丧失了滇越公路这个国际援助的输血管,只剩下了滇缅公路。而雪上加霜的是,在德国的打击下自身难保的英国为了不触怒日本,已经答应了日本提出的“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的要求,这使得中国此时获得国际援助的渠道已经基本断绝。
国力衰弱的中国,不得不成为列强大国的玩物并处处仰人鼻息。
最可悲的是,在这种全民族陷入危亡的危难关头,中国人的内斗仍然没完没了。十月中下旬的时候,军委会要求长江以南的新编第四军全部撤到江北。对此,中共方面极为不满,与国府展开唇枪舌战。孟翔知道,震惊全国的“皖南事变”已经差不多快到了,但他也知道,自己根本阻止不了。要是自己插手,甚至会被卷进国共争斗的漩涡里,那本来就是孟翔避之不及的事情。想来想去,孟翔叹息一声,自己还是搞好自己的豫西吧! 龙者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