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初创时期,打了很多胜仗,也打了一些败仗。当然,若依实力对比和伤亡对比论成败,红军即使打了败仗也是胜仗,用俗语说,干掉一个够本,干掉两个赚一个。但是,在*的眼里,这个“赚”要不得,够本不行,小赚不行,大赚也不行,要特别大的赚才行。
星星之火,必须燎原,这就要求年幼的红四军,必须尽快成为一支比纯金还要纯、比钢铁还要硬的队伍。*和他的战友们,了解麾下这支刚刚从农民和旧军队脱胎的军队,虽然名称变了,但是很多旧的习气还有待改造,拢到一起就是一块钢,拢不到一起就是一盘沙。早在秋收起义之后不久,部队就进行了三湾改编,克服大而无当,把一个师缩编成一个团,把手掌攥成拳头。当然,最重要的是“支部建在连上”,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对官兵进行组织管理和思想教育,逐步建立主动革命的思想基础。
或许,就是从三湾改编开始,一个课题就在*的脑海里酝酿了,培养信仰,首先就要解决为谁打仗,为谁扛枪的问题。三湾改编的另一个原则就是官兵一致,建立士兵委员会,内部实行民主。官兵很快就有了感情认同,这支部队是自己的,为自己扛枪,为老百姓打仗,为子孙万代打天下。这个认识激活了强大的战斗力。 红军为啥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