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淮西兵变3
赵构用最快的速度派人传令岳飞,要他给郦琼写信。只要肯回头,一切就当没有发生过,回国之后升官、奖金,要什么给什么。
这个不知死活的人,被猪油蒙了心,本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之前为了拿下左护军,是皇帝亲自出面,再以最强将军亲身莅临,去压伏那帮兵痞。可张浚居然派去了一个几年如一日不断重复理想的书生……两者对比,傻子也知道会出事!
算他有自知之明,岳飞这时的面子是谁都要给的。郦琼在叛逃的路上不仅看了信,还写了一封回信。信里他把南宋君臣上下均匀地鄙视了一遍,说他和刘豫情投意合,非常有缘,岳哥,你就别拦着了,还是给兄弟点祝福吧。
岳飞恨不得亲手砍了他,淮西兵变不仅仅是南宋丢了4万多人的军队那么简单,五大军区之一空了,全盘形势瞬间改变,南宋再没有进攻的资本,岳飞想北伐,只能再等机会。而机会……要等到哪一年呢?
岳飞苦闷,本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为什么会败坏到这一步?!这个疑问让南宋举国沸腾,每个人都怒不可遏,答案是清晰的,所有的错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张浚!
这个不知死活的人,被猪油蒙了心,本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之前为了拿下左护军,是皇帝亲自出面,再以最强将军亲身莅临,去压伏那帮兵痞。可张浚居然派去了一个几年如一日不断重复理想的书生……两者对比,傻子也知道会出事!
张浚白痴到了何等程度,真是个谜!
秦桧在乱世宦海中随波浮沉始终不倒,距离权力之巅只有一步之遥了。可身在其位,却知道百尺竿头想再进一步有多难。
南宋基层人民的评价就不去说了,引用一段当时御史台长官的弹劾词吧,个人认为真是说得既到位又淋漓尽致,解恨:
……浚轻而无谋,愚而自用。德不足以服人,而唯恃其权;诚不足以用众,而专任其数。若喜而怒,若怒而喜,虽本无疑贰者,皆使有疑贰之心。予而复夺,夺而复予,虽本无怨望者,皆使有怨望之意。无事则张威恃势,使上下有暌隔之情;有急则甘言美辞,使将士有轻侮之志。
以上,是张浚的写真集。
当天,赵构、赵鼎聊得非常对胃。赵构趁热进一步关怀了一下赵鼎的工作,他授予赵鼎组阁的专断权。也就是说,新的一届宰执人选名单由赵鼎单独决定。
关于张浚的处分决定很快就下来了。赵构亲自下令,解除张浚一切职务,降为散官,流放岭南。从力度上讲,这是仅次于杀头的重罚了。
心比天高的“第一人”阁下,万丈高楼一脚踏空,掉到了泥坑里。并且他在赵构的心里深深地烙上了一个印迹。
──永不复用!
关于张浚的处分决定很快就下来了。赵构亲自下令,解除张浚一切职务,降为散官,流放岭南。从力度上讲,这是仅次于杀头的重罚了。
富平之战、淮西兵变,这两件事哪件都是足以决定国家命运的悲剧,居然连续发生在同一个人的身上,这除了说明这个人本身太混蛋之外,用这个人的领导们是怎么回事?
这个不知死活的人,被猪油蒙了心,本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之前为了拿下左护军,是皇帝亲自出面,再以最强将军亲身莅临,去压伏那帮兵痞。可张浚居然派去了一个几年如一日不断重复理想的书生……两者对比,傻子也知道会出事!
赵构恨不得用脑袋撞墙,为啥自己就发了昏,看不清这个绝世蠢货呢?!恨归恨,临行前赵构还是把张浚单独召进皇宫,最后咨询了一下行政问题。
关于张浚的处分决定很快就下来了。赵构亲自下令,解除张浚一切职务,降为散官,流放岭南。从力度上讲,这是仅次于杀头的重罚了。
“张浚,你看谁来接替你的位置好呢?”
赵构真的成熟了,他能忍住怒火,理智地做每一件事。张浚虽然好坏人不分,但只要有能力,他就能认出来。
赵构,泪流满面,严重认可。
张浚不说话。
赵构继续问:“秦桧如何?”
张浚差点气哭了,这个阴柔诡诈背后捅刀的东西!他悲愤地说:“之前不了解,现在共事了一段,才知道这人真是太黑了(近与共事,始知其暗)。”
……赵构若有所思,点了点头:“那就选赵鼎吧,他还算有经验。”张浚同意。赵构给了他最后一个任务,由他执笔,去都堂写赵鼎的拜相制。
“张浚,你看谁来接替你的位置好呢?”
当天深夜,张浚在都堂端坐,一笔一画地写着关于赵鼎的赞美诗。拜相制嘛,一定要花团锦簇歌功颂德,要不是帝国最有才有德的人,怎么能当上帝国首相呢?这样写着,张浚的心像刀割着一样疼。他明白,这是赵构给他的惩罚之一。
你不是要官吗,就由你亲手写别人上位的诏书,以最近的距离看别人得到你失去的!
赵鼎回归,第一件事是郑重要求从宽处理张浚,理论依据是要找出淮西兵变的真正责任人。
赵鼎说,淮西兵变的根本性错误在于军方,是军队骄横过分的表现。从朝廷典章上看,无论君上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军队都必须百分之百无条件地遵从,这是根本大法,没错吧?
赵构,泪流满面,严重认可。
赵鼎说,淮西兵为了个人待遇、职务调动之类的小事就造反了,这是朝廷的错,还是他们的错?
赵构,泪流满身,是他们的错!
这个不知死活的人,被猪油蒙了心,本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之前为了拿下左护军,是皇帝亲自出面,再以最强将军亲身莅临,去压伏那帮兵痞。可张浚居然派去了一个几年如一日不断重复理想的书生……两者对比,傻子也知道会出事!
赵鼎,对泣,所以这股歪风邪气绝对不能助长,毛病都是惯出来的,这时全国的军队都看着朝廷,朝廷绝不能示弱,不然以后都会蹬鼻子上脸。
赵构无语哽咽,朕的爱卿!
所以,目前不能严惩张浚……赵鼎如是说。
这样啊,赵构不由得点头,首相真是有水平,说得好!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张浚不必去岭南了,改成“责授左朝奉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贬至永州居住。
至此淮西之变的处理决定结束。
总结一下,是张浚因为对军队的控制不力导致国家损失五分之一的兵力,但为了能继续有效地控制军队,所以基本上不处罚他……也就是说,不管文人怎样,都得由武将们去埋单!
这叫什么事!
当天,赵构、赵鼎聊得非常对胃。赵构趁热进一步关怀了一下赵鼎的工作,他授予赵鼎组阁的专断权。也就是说,新的一届宰执人选名单由赵鼎单独决定。
面对这份信任,赵鼎没有得意忘形,他只强调了一个工作伙伴,这个伙伴是必须保留的,其余的人还是由皇帝做主。
这个人就是──秦桧。
还是秦桧,仍然还是秦桧。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骗了张浚,继续骗赵鼎,而且是一直在赵构的眼皮子底下骗,在赵构等早就知道他本性不良的情况下没完没了地欺骗成功。这说明了什么?
是这些人太好骗,还是骗子太高明?
秦桧在乱世宦海中随波浮沉始终不倒,距离权力之巅只有一步之遥了。可身在其位,却知道百尺竿头想再进一步有多难。
尺水之阔,天堑之远。 如果这是宋史.5官宦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