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人们应该只读那些撕咬人心灵的作品。”卡夫卡曾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表明,自己期待阅读优秀的作品,这种期待如同我们对哲学思想的期待一样:优秀的哲学揪人心,撕咬着人的心灵。在法庭受审申辩时,苏格拉底自比为一只牛虻(参见第二章)。在他的一生中,苏格拉底不断地质问城邦的民众,直击他们的心灵。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不单单是那些枯燥的哲学原理,还给人启迪,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对自我的认知。任何优秀的哲学思想都与人有关:涉及我们在日常生活、政治、工作以及学术领域所忽视的基本问题。
雅典人判了70岁的苏格拉底死刑,这一处决也最终使雅典人得以摆脱了这个烦人的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受到众人如此严重的排挤反对,这种情况不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哲学才能“一拳打醒众人”,或是“一斧凿开众人冰冻的心海”,正如上文提到的卡夫卡在信中对优秀作品所提出的严苛要求。但是哲学这只烦人的牛虻,不断地促人痛苦思索,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我已了解他,知道人们必须忍受他”,在柏拉图的《拉凯斯篇》中,他曾试着劝诫对话者提防苏格拉底,这一切当然是徒劳的。人们为什么或者是否应该去了解苏格拉底和其他“哲学牛虻”?动机绝不是出于自虐的快感以及永无止境的沉思所带来的乐趣,也许只是因为喜欢思考,并希望向哲学家学习那些对生命重要的东西。
优秀的哲学揪人心—我想从独特的视角切入,以此书引领读者走进哲学。书中精选了一些例子,来解释优秀的哲学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一再让个体、让时代接受思想的考验。当然,例子的选择必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因为我结合的是自身在学校课堂上的思考经验,而他人的思考经验可能截然不同。我想将思考的重点放在深受科学技术影响的世界这一主题的一些基本问题上,我相信应该对此深入研究。我的目标是以这一方式,引导读者学习优秀的哲学,对古代哲学家有全新的认识。
个别章节中出现的图片、比喻或是哲学语言所描绘的场景,同样也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思考。此书中古典哲学的部分比较多,除了我本人有所偏爱之外,也是因为哲学在发展之初不仅提出了人类的基本问题,还尝试着对此做出简单的回答。各个章节既可以独立阅读,也可以通过参考索引相互联系。而本书主线,贯穿全文的是这一问题—对个体和社会来说,自由的思想和行为意味着什么?
同时,本书尝试以今日之视角多方位解答康德四问:“我能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以及终极命题“人是什么”。
理解书中所选古典哲学家具有挑衅意味的文字和思想,对此进行批判性的思考,需要费一定的脑力,但同时也会给人带来自由而无拘无束思考的乐趣,如同经历了一次疲惫却难忘的徒步旅行或是帆船比赛。这样的哲学体验需要“悠闲” (希腊语:schole)。“悠闲”不仅需要以生活、工作等外部条件的自由为前提,还要有从自己思想束缚中解放的意愿。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中曾写道,苏格拉底将哲学式的悠闲同法庭上的发言做对比,而这些发言在当时的审判过程中是用滴漏和严格的程序进行计时的: 哲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