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天剑问情

第一章山河易主

天剑问情 奶茶没有奶 4142 2021-04-07 02:35

  建文四年,燕军南下攻破京城,城内火光四起,鼓角相闻。

  奉天殿内众人均面露绝望之色,朱允炆手抚龙椅,星目含泪,战巍巍起身,冲身边近卫道:“将佩刀给朕!”

  侍卫双手递上佩刀,朱允炆“噌”的一声拔出佩刀挥向自己的脖颈。

  “陛下!不可!”

  朱允炆闻声望去,少监王钺跪地痛哭,磕头如捣蒜,鲜血从他额头渗出,滴落在地上,猩红无比。

  “当啷”佩刀落地发出一声轻响。

  朱允炆快步上前扶起王钺,悲痛万分道:“王爱卿忠心日月可鉴,但朕大势已去,如今只想留个全尸,愿皇叔厚葬于我。”

  王钺哭道:“陛下不可轻生,从前太祖升遐时,曾留有一个箱子,并说:‘子孙若有大难,可开箱一视,自有方法’。”

  蝼蚁尚且贪生,为人何不惜命。朱允炆大喜,抹掉眼泪,吩咐道:“快取箱子。”

  片刻后,有太监四人扛一箱子入殿,箱子的四围俱用铁皮包裹,连锁心内也灌生铁。王钺取了铁锥,将箱子撬开,里面藏着度牒一张,以及袈裟、僧帽、僧鞋等物,并有剃刀一柄,白银十锭,及一张纸,纸上写着:“允炆从鬼门出,侍卫余人从水关御沟出行,薄暮可达神乐观西房。”

  朱允炆望着殿上众人仰天长叹道:“天命如此,还有什么可说的?”

  王钺立即取出剃刀,为其剃发。朱允炆看着滑落的青丝悲从中来,青丝尚可复长,江山何日可返?

  青丝落尽,朱允炆脱下龙袍,披上袈裟,将度牒贴身藏好。王钺唤来一年轻男子与朱允炆有七分相似,解释道:“陛下需以烈火焚宫,假死脱身。此人将代陛下而死,太祖升遐前寻得此人,一直好生奉侍,只为今日。”

  朱允炆走上前去双手托起下跪的年轻男子,目不转睛打量他,颇有映镜之感。喜中含悲问:“爱卿姓甚名谁?朕若能再临天下必追封爱卿为献国公。若不能再起,也必定为爱卿刻牌立碑,日夜祭拜。”

  年轻男子受宠若惊,又欲下跪被朱允炆托住没能跪下去,低头回禀:“回陛下,小人卢安,承蒙太祖赏识,保我家族衣食无忧。今能为陛下而死,死得其所!”

  众太监纵火焚宫,卢安换上龙袍率先投火而入,顿时变成一个火人,饶是个铁打的汉子也翻滚于地哀嚎不已,朱允炆潸然泪下。

  皇后马氏走到朱允炆面前,悲声道:“臣妾自嫁于皇上得天下之宠幸,今日能为皇上而死,无怨无悔!”

  朱允炆泪流满面,紧紧拉着她的双手,哭道:“你带上文奎、文圭与朕同逃!”

  皇后马氏悲然一笑,劝道:“皇上假死脱身,臣妾不死世人难信,只愿文奎、文圭能侥幸活命,若有来世,我们再为夫妻!”语罢,挣脱朱允炆双手步入火中,众太监、宫女紧随其后。朱允炆欲冲入火中被王钺拦住,只得跪倒在地,拜别火中众人,嚎啕大哭:“诸位用性命换朕苟活于人世,朕无以为报!”

  朱允炆三跪九叩后起身,环顾四周,奉天殿只剩王钺及十二近卫。奉天殿熊熊火光在他眼中化作一个曼妙身影,悲声问:“王爱卿,能否再带上林贵妃?”

  王钺知道他说的是林茹烟,该女是宁王贡献的美女,姿色倾国,能歌善舞。但自从宁王降于燕王,林茹烟遭诸多大臣弹劾,被朱允炆疏远,远居皇宫一角,此时未在奉天殿上。劝道:“陛下一人出逃已极其艰难,若带上林贵妃恐出逃无望。林贵妃国色天香又有宁王的关系,性命应当无忧。叛军破宫在即,陛下需得快走!”

  朱允炆眼望林茹烟所居之地,泪水从眼角滑落,麾衣出走。

  残尸遍地,血流成河。

  燕军终于攻破皇宫,此时奉天殿已火光冲天。朱棣急忙下令灭火。待火灭烟消,昔日雄伟金銮殿已成断壁残垣,只留下满地焦尸。朱棣望着满地焦尸,眉头紧锁。

  一位和尚伏在朱棣耳边轻声低语,朱棣愁眉舒展,欢喜道:“道衍大师深知我心,快请!”

  不消片刻,和尚领一人回来复命。朱棣指着满地焦尸来对来人吩咐道:“看看我侄允炆可在其中?”

  来人香帕捂鼻,迈着兰花碎步走入奉天殿。柱香过后,该人回复道:“禀陛下,一人身形与他类似,且旧伤之处位置相同,应是他无疑。”

  朱棣喜道:“太好了!朕能趁虚破城你当属首功,放心,朕许与你的不日兑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来人跪地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燕军皆跪地高呼。朱棣放声大笑,笑声竟盖过众人呼声,响彻在皇宫上空。

  王钺隐隐听到笑声,加快脚步,来到太平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

  朱允炆伛偻而入,见众人并未跟随,低呼道:“王爱卿!”

  王钺虎目含泪,强笑道:“陛下先走,我等从水关御沟而行,随后便到。”语罢,目光扫过十二近卫,十二人眼中均露出坚定神色。他向十二人低呼:“随我来。”

  朱允炆望着十三人奔向水关的背影,只得从鬼门穿出。

  一叶轻舟浮于水道之中,船上伫立一位身着蓝色道袍的道士。他见朱允炆从鬼门而出,招手示意其上船。朱允炆登船而上,问道:“道长如何称呼?怎知朕在此处?”

  “贫道出尘子楚风,昨夜梦见高皇帝,命臣来此守候。”

  朱允炆想起太祖,眼看江山易主,不由得胸中一酸,落下泪来。

  楚风见其伤感,劝解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故而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

  朱允炆熟读诗文,自然读过《道德经》顿时明白其中深意,长揖到地,道:“受教了,多谢道长!”把江山易主之伤暂放一边,抬眼望向水关。

  水关之上,十三人被燕军重重包围,插翅难飞。为首军官高呼:“燕王大德,前朝余孽归降不杀!”

  “啊!”王钺拔出佩刀,冲向燕军,十二近卫皆拔出佩刀怒吼着冲向燕军。

  军官嗤笑道:“以卵击石,放箭!”

  “嗖嗖嗖”利箭破空密响,近百支羽箭一窝蜂地射向十三人。

  “噗嗤……”十余支羽箭刺体而入,王钺重重地倒在地上,眼睛望着鬼门方向久久不肯瞑目。

  十二近卫武艺高强,纷纷磕开羽箭,少有射中,杀向燕军。不过燕军众多,人非圣体,终有力竭之时,最后一名近卫身中数刀缓缓倒下。

  楚风侧耳听向水关,细如蚊呐的杀喊声消失于耳边。从怀中摸出一张人皮面具递给朱允炆,嘱咐道:“戴上面具。”

  朱允炆不明所以然,不过还是听从楚风安排,戴上面具,觉得面具透气极佳,未有异样之感,不禁心中暗暗称奇。

  楚风将手中长篙直刺水中,运功发力,小船如离弦之箭疾射而出。朱允炆不禁高呼:“出尘道长,王爱卿等人还未登船,我们须得等等他们。”

  “他们不会来了,我们也需得快走。”

  朱允炆“扑通”跪于船尾流着泪朝水关方向拜了三拜。

  楚风看到心中暗赞:虽位居九五之尊,却也重情重义。手中再添内力,小船如狂风助力,破水疾驰。

  突然,船速放缓,朱允炆一个趔趄,向前看去。只见前方水面一条小船横泊挡住去路,一位半敞胸襟蒙族男子立于船上。 天剑问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