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权臣

第241章 归附

大宋权臣 王风 4012 2021-04-07 01:48

  “然李德明明顺暗逆,谋取利益,必会向西扩展,兵锋南收吐蕃健马、西取回鹘锐兵,数十年后,一个强大的党项会在大宋卧榻之旁,从此关中成边塞,大宋将失去天下最好的马场!”

  上官秋把酒一饮而尽,慢悠悠地斟满一杯,双目迸射出一道精芒,道:“好在朝廷还有明白人,南北盟好虽为智者不齿,却难得地为朝廷彻底解决党项,控制河西提供了意外的时机,子正兄志向远大,令人佩服。”

  尽管被说中了心思,王璇亦是叹服当代士人宏远眼光,上官秋在历史上寂寂无名,可见‘是金子就会闪光’这话简直扯淡。

  打个比方,进士及第第一,可以说是读书人中的翘楚,但高中及第第一的饱学之士,能够在丹青史册上,留下名震千古丰功伟业的,能有几人?

  反倒是那些进士及第、出身的人,后来者居上,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出耀眼的光辉。

  他在感慨之余,对上官秋的认识,又加深几分,看来对方是怀才不遇的士子。不,应该是看透世情,不为折腰的士子才对。

  奇才嘛!都会有某些奇特的秉性,上官秋,或许真是被历史湮没的奇才。

  他升起招揽之心,念头一闪而过,却知道不可贸然行事。心下计较,反倒平静下来,笑道:“在下,又能有何志向,不过是远离汴京是非之地。”

  “哦。”上官秋决不相信王璇的托词,稍稍沉吟后,笑道:“子正兄少年得志,又有联系南北盟好,礼送契丹之功,自然是风光无限。但物极必反,以子正兄年岁、资历,前程在同年中无人可比,自是落下物极必反的由头,西行亦是意料之中。”

  “子暮兄过讲了,不过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而已,其他事就顾不上了。”王璇虽有心事,脸色却很平静,口吻平淡,心中却惊涛汹涌,暗惊上官秋一语道破他的心思。

  “朝廷诸公却少有人看到另一层隐患,真是可惜。”上官秋说到这里忽然卖了个关子,话声嘎然而止。

  “哦,愿闻子暮兄高见。”王璇的兴趣被上官秋勾了起来。

  上官秋夹了块羊肉放在嘴里,慢慢地嚼了起来,悠然自得地品着,似乎品出龙肉味道。

  才子伎俩,王璇也不焦急,指尖杵着鼻尖,笑吟吟的,倒是席家姐妹蹙了蹙眉头,心下暗自腹诽,你不装不行吗?

  半响,上官秋才把肉给咽了下去,似乎很满意羊肉味道,才道:“朝廷的上策,应利用契丹孤注一掷的大好时机,全歼契丹主力于大河,趁机收复乐浪郡,每岁可节省千万。可惜事违人愿、天道不公,朝廷失去此大好良机,契丹虽退、刀锋尤利。下策自然是维持现状,关注民生、农桑,维系南北盟好,保持西北鼎力,得过且过,直到平衡被打破的一日。”

  “高见。”王璇心中惊讶,对上官秋的好感转变成敬重,单是收复乐浪郡足以表明志向不凡,许多名臣连提也不敢提。平衡被打破的一日,道尽历代王朝兴衰,其中意味,令人深思。

  上官秋对王璇的赞誉并不以为意,接着道:“如今南北局势已成定局,河北短期内无大事,契丹得了偌大好处,亦是忙于内政,无暇南顾。朝廷应利用时机,在疥癣小患酿成心腹大祸之前,一举解决西北边患,恢复汉唐河西马场,励精图治,日后北伐可有十万马军。”

  “若朝廷主力西调,河朔、河东必然空虚,契丹又岂能视而不见?”王璇心中一动,大有知己之感,却还是虚晃一枪。

  “行将就木的老姘,平庸的国主,叛乱迭起部族,能够维系朝廷友好就谢天谢地了,还有何能耐窥视中原。”上官秋冷冷地瞥了王璇一眼,语气中充满了调侃意味。

  “话是不错,然一旦契丹有英主即位,或是有良臣崛起,恐怕朝廷便无暇西顾。”王璇希望能让上官秋说下去,他尽可能地下套子,探探虚实。

  “契丹或出明君良臣,但那是二十年之后了,太遥远了。十年之内,以当今天子圣明和庙堂之上诸公庙算,再有子正兄有心之人,纵然无法完全打通河西,也足以拿下五州之地。”

  “五州乃河西侧翼,拿下五州,收复灵武,便能护卫马场,又可遏制河西,保护贸易通道,光岁收厘金,便足以支撑十余万大军。”

  王璇暗叹上官秋之策,竟与他不谋而合,民间士子对天下大势看的如此通透,绝对算得上货真价实的战略家。

  他含笑点头,温声道:“话虽如此,但天下事往往充满无定的变数,今党项依托灵州,稳占五州,李德明亦是守成之主,继位之后,颇为稳健。朝廷自拿下凉州,党项各部纷乱减少许多,连六谷吐蕃各部,也有投效者。”

  “纵然朝廷决心解决西北,粮草、兵马、联络各部的时间,两三年方能达筹备妥当,灭国亡族之战耗费时日,期间契丹讹诈,恐怕庙堂中又起风波。”

  上官秋一怔,他忽然明白王璇已与他交心而谈,当即笑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准备妥当,各部协调,筹划得当,拿下区区党项,费不了太多时日。再说,顺境中取胜,中资之人便可,怎显天纵之才。”

  王璇心下一动,更加认定上官秋的价值,却对上官秋暗含的拍马,刻意地忽略了。

  一位具有韬略和独特眼光的文人,他忽然决定,此人即便不能归于自己麾下,也要用共同利益联系起来,决不能与之擦肩而过。当下,意味深长地一笑,道:“子暮兄所言极是,富贵功名险中求,看来子暮兄不屑龙飞榜,是要在陕西施展抱负。”

  “陕西?”上官秋的眸子中闪过一抹不屑、一抹讥笑。

  王璇立即意识到话说的太草率,如上官秋桀骜不驯之人才,怎能局限于一个狭小的方面,人家的眼光很大。

  他不好意思地一笑,灿灿道:“在下失言,如子暮兄高才,怎能落眼于区区河西。”

  “庭院不扫岂能靖天下?”上官秋的目光凝重,正色道:“汉家北地如要深入乐浪郡,需有十万铁骑军,而不是当今广锐军。河西,必须回归。”

  王璇轻轻点了点头,认可上官秋的观点,道:“子暮兄真是一针见血,虽然稍有不到,却正中时弊!”

  上官秋一怔,不想自己所论,在王璇口中还稍有不到,原认为自己潜心攻读、满腹才华,纵观天下事洋洋洒洒。

  尽管也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但王璇的不到之处显然是客套话,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对他的观点有所保留,愕然道:“原听子正兄高论。”

  既然要结交才智之士,那就得用才华让人心服口服,至少无法反驳他的观点才行。

  王璇稍加沉吟,把玩着酒杯,轻声道:“西北马场自五季时,以不服中原所能控制,柴世宗和太祖皇帝时,军马供应并不是很顺畅,我与子暮兄一见如故,说句犯忌的话,如今之事不在于马场,更不在于柴世宗和太祖皇帝,而是在于大行皇帝。”

  “当今之事在于国力民生、河务工商、文武均衡、禁军制度,最后才是马政,区区党项不过是秋后蚂蚱而已。”

  当然,王璇的话没有细说,但对于上官秋来说已经够了,说的太通透反而没意思。

  上官秋没有让王璇失望,他在稍稍沉吟之后,已明白了王邵话语后的磅礴大气,眼前一亮,脸上残留的那点轻浮一扫而光,整个人变的端庄严肃,沉声道:“子正兄果然非寻常人,在下能在此相遇,真不枉此行。”

  “凉州的风景不错,子暮兄何不游览一番。”王璇风淡云轻地笑了,他试探着向上官秋发出了邀请。

  上官秋一笑,端起酒杯,道:“在下先干为敬。”

  王璇一路风餐露宿,过了会州一路向西,五月中旬终于到达凉州边地,早有一都拱辰军骑兵前来迎接。

  说起拱辰军,正是大宋拿下凉州后,为加强防务新设的一支马军部队,将士由凉州、庆州、会州等军州招募的边民,也有从藩落军中选拔的武士。

  朝廷也舍得下本钱,整个拱辰军初建便有二十一指挥,七千余骑兵,全部部署在凉州,为一支强悍的战略预备队。

  由八十余名拱辰军骑兵组成的卫队,王璇进入凉州后安全许多,毕竟凉州境内汉人、党项人、回鹘人、吐蕃人混居,心怀不轨、蛇鼠两端的部族不少。

  有卫队护卫,沿途官吏、驻军将校、部族首领纷纷拜见。

  王璇细细观望着河西走廊,与他印象中的大不相同,尽管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葱葱绿景,却也是新草遍地、林木成片、牛羊成群,不是地还能够看到一群群的牧马。

  完全不是近千年后,那片一眼望不到边的黄土沟壑、贫瘠荒芜的破败景象。

  “真是个好地方啊!” 大宋权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